浅谈句子的表达作用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方面: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的含义;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1.比喻: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比喻的作用就是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或者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拟人:语言生动、形象,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具有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3.衬托、对比: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的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4.反复:“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使文章(文句)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层次清晰,增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升华主题。
  5.排比: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突出意思的重心。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6.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有节奏感,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有表现力。
  7.反问:语气强烈,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
  8.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突出强调,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9.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10.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本质,给人以深刻印象。
  第二方面:结构上的作用——相关术语如下。
  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
  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内容的叙写、议论)
  伏笔: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人物或时间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时间预作暗示。作用是前后(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密,中心更加突出。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者人物命运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
  (一)位于文章的开头
  1.开门见山、引出内容,点明主旨,统摄全篇,领起下文。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为……蓄势(张本,铺垫),和……内容呼应,表现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4.欲扬先抑、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5.用形象化的材料或手法引出下文。
  (二)位于文章的中间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作铺垫。
  2.衬托作用。
  3.营造、渲染,烘托气氛。
  4.标示文章线索。
  (三)位于文章末尾
  1.总结上文。议论文中往往在结尾部分。
  2.呼应上文、题目。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点明主旨、卒章显志,升华感情,深化、强化主题。
  4.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5.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引人深思,余音饶梁,让人难忘。
其他文献
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明显滞后,文言文不同于浅显、明白、易懂的白话文,它远离社会现实生活,时代久远,枯燥无味,艰深难懂。文言文俨然成了语文教学的“拦路虎”,老师难讲,学生费解。尽管如此,但文言文知识点多,理论性强,是古典文化的精髓,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作为课堂驾驭者与参与者的教师理应转变思维,在教学上积极探讨,大胆创新,多做尝试,尽我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运用多种形式,并交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此,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主体,激发写作兴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
期刊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小诗。李白以闲适如僧的笔触,为我们描摹了一幅空灵悠远的“看山图”(也是一幅“看云图”“望鸟图”)。诗境超拔脱俗,心驰红尘物外。宛如一扇玲珑剔透的屏风,令人赏玩不已。  此诗一反诗人黄河入海,白波九折的气势,既无浓采重墨的点染,也无大笔抒情的豪迈,却闲闲道出了一种空灵深远的意境来。境中山形云影、鸟群人物,明澈如镜;镜中有鸟翅拍
期刊
“后进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因种种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他们仍然有通过努力转化成优秀生的希望。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
期刊
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教学生会自育的教育,是教育;教学生会自学的教学乃真教学。本世纪初,全国推行新课改,新课改中的教育思想以及新课标中语文教学要求中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等目标,在培养学生自学、自育、自主、合作能力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究,现将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做法和体会给大家做一汇报。  一、观念更新,师生合作  在这里的观念更新,
期刊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然而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老师如果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到会学,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两年多以来,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我获得一些体会和经验。  一、创造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在课堂上,恰当的利用
期刊
现在实行的新课程教学和以往相比,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又要还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所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益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上课时如果有一个好的导入,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上语文课。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能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
期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书中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并以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苏联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写出苏联时期斗争的艰苦和那个时代的美好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12岁被母亲送去车站食堂洗碗,饱受苦难。后到发电厂
期刊
有效教学是相对于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而言的,有效教学主要关心教学活动中怎样促成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语文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创新的需要更迫切,空间也更大。研究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对改变课堂教学低效和无效的状况,更好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做一名“有效的”教师  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一线教师,担负着巨大而神圣的使命。所有的教师都会对他们所教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些
期刊
高一作文训练的重点在记叙文,记叙文的重点在写人叙事,写人叙事的精彩之处往往在细节,细节描写对于提高记叙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及典型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初步感知,何谓细节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