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d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写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事,做笔记、写作业,都需要书写。作为教师,大家都非常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一再强调“三个一”,即眼睛离纸面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在一次小学二年级的书法课上,我教学生写硬笔字,我发现一位学生坐姿很端正,而他的执笔方式却很奇怪:右手握拳,笔尖朝着胸口,看起来不但别扭,书写起来也费劲。我对他进行了纠正,然后看教室里正在“刷刷”书写的其他学生,发现众多学生中,执笔方式正确的寥寥无几。学生的执笔方式五花八门,一人一个模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错误:
  1.拇指指肚不是捏住笔杆,而是前伸,抠住食指指背,靠拇指根部、食指指尖的力把笔杆压在虎口内;
  2.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尖部捏住笔杆,无名指侧面顶住笔杆,笔杆与桌面垂直;
  3.拇指向外推,食指向内勾,中指附在食指下向内抵,无名指抵住笔杆向外弹,笔杆垂直,与毛笔的执笔姿势基本相同;
  4.拇指、食指内抠,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内收,形成“指实掌实”,笔尖内收,笔杆向外倾斜;
  5.手腕内抠,掌心转向前胸,笔尖朝内,笔杆朝外倾斜。
  我观察了各个年级学生的执笔情况,发现执笔错误的现象在各年级段、各个班级中普遍存在,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人数逐渐增多。错误的执笔方式不但不美观,而且严重影响书写的速度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小学生正处在身体骨骼生长发育的时期,错误的执笔方式极易造成手指变形,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这是个一直被我们忽视的问题,当它的错误变成一个普遍的问题之后,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地执笔,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忧思之余,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对这一现象作如下分析。
  一、错误执笔方式的形成
  (一)疲劳的书写
  一直以来,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背负大量的作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素质教育扯破嗓子喊了很多年,但面对考试,题海战术仍然是普遍采用的方法。部分老师布置的过量的机械重复的作业让学生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正确的执笔方式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大拇指、中指、食指,而学生正处于骨骼、肌肉生长期,很容易疲劳,由于书写过多,时间过长,自制力又较差,就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执笔的方式,手指在疲劳书写中慢慢变形而学生毫不察觉。
  (二)指导的误区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背挺直了没有,对于一尺、一拳、一寸,学生做到了没有,而极少去注意学生的执笔姿势。而实际上“三个一”,或者说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只是正确书写的坐姿要求,还有一个书写要求就是执笔姿势,我们把坐姿和执笔姿势称为“双姿”。学生执笔姿势不正确,除了是小学教师的忽视,也与幼儿园过早地让孩子执笔写字和家长的监督不力有着极大的关系。对执笔方式不当的学生进行纠正时,老师需要家长的配合。有一次我跟家长说他的孩子执笔方式不对,要求他在孩子握笔写字时配合督促,这位家长却说:“写出来的字能让人看懂就可以了,我又不想让我的孩子以后当书法家。”看来学生的执笔姿势确实被老师和家长忽视了。被老师和家长忽视问题就大了,因为学生平时的书写只有任课老师和家长看得到,要纠正错误的执笔姿势光靠书法老师还是不够的。
  (三)工具的不当
  小学低年级学生是用铅笔来完成书写的,而很多家长并不了解铅笔芯的软硬对学生书写的影响,误以为只要是铅笔,能写就可以了。事实上,如果使用的铅笔过硬,学生要把字的笔画写清楚,势必就要加大力度,卖力地书写势必引起手指、手腕的疲劳而导致执笔姿势的错误。有的学生使用的是自动铅笔,用自动铅笔书写,稍一用力就折断,为了不使笔芯折断,学生自然想到将笔杆竖起来书写的方法,从而造成硬笔笔尖垂直桌面的执笔错误。
  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正确的书写,可以让字更加端正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执笔姿势正确与否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的,因此,改正错误的执笔姿势必须由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
  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式
  在最初教学生书写的时候,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执笔姿势上而不是书写质量上,应让学生把正确的姿势学到手后,再提书写质量的要求。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正确执笔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只有执笔姿势正确了,才能更便捷地把字写规范,写漂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演示、示范等方式向学生讲清执笔要领,逐一检查学生的书写“双姿”;要不断地注意学生的书写手形,加强监督,学生的书写姿势有不正确的倾向时要及时提醒,督促其改正;不能急躁,要随时随地纠正,而且要不怕多次纠正;纠正错误的执笔方式不是一两次就能见效的,教师要有“百纠不厌”的态度,及时纠正,强化训练,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正确的执笔姿势,在内心牢牢树立一个概念:写字,姿势必须正确。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作业书写量,让其有充裕的时间不慌不忙地完成作业的书写;建立适当的奖罚制度,对执笔方式不正确的学生,适当降低等级,反之升级;动员全班学生,用集体的力量及时监督个别执笔姿势不正确的学生,帮助他们改正,形成学习的氛围,让不正确的姿势没有生存的空间。这是很容易实施的办法,也是很有效的办法。另外,教师要及时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齐抓共管,让孩子从小学会正确的执笔方式。
  (二)培养学生“提笔之时即是练字之时”的好习惯
  我们常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生练字时是一种书写方式,做作业时又是另一种书写方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作业多,难以顾及质量;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形成自觉书写的习惯。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反复强调,将练字融入各科作业之中,让学生形成“提笔之时即是练字之时”的意识。要形成“提笔之时即是练字之时”的意识,就应该做到不管是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写字,就严格遵守正确的写字方法,特别是要抓住书写各门学科作业这一练习写字的好机会。要做到这一点,语文老师必须与各科老师取得联系,积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共同督促学生正确写字,使之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是天天在练字。”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语文教师一定要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阶段的最佳时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书写工具
  语文教师要做好宣传,向家长传达错误执笔姿势的成因及危害,要求家长不要过早地让孩子执笔书写,要配合老师督促孩子正确执笔。幼儿园阶段不提倡写字;低年级开始学写铅笔字,但要选择软硬适中的铅笔,所使用的自动铅笔应注意不要选择笔芯太细的;中年级开始学写钢笔字,不要用圆珠笔代替钢笔。钢笔的选择,也不在于价钱高低,只要书写时笔尖圆润,墨水流畅,写出的线条均匀就可以。择笔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无论是铅笔还是钢笔,笔杆都不宜过粗或过细。
  学生的执笔方式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只要教师、家长都关心、重视学生的执笔方式,一定能够预防和纠正学生的执笔错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鞋匠的儿子》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文章,通过多元解读,可以把握文章的核心价值取向,感受文章的魅力。  一、品析对话,感受林肯演讲的智慧  1.坦诚相待,蓄势待发  在自学课文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林肯与议员的对话,感受林肯说的第一段话,抓住“一定”三个“永远”品词析句,体验林肯遭受议员侮辱时的心情,充分联系当时的
决定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但真正优秀的语文课,首先必须以教学文本为凭借,不遗余力地带领学生沉入语词,以“语文的方式”从感知而理解,从咀嚼而品味,从积累而运用……课堂的触角始终紧贴着文本的“地面”——语词,否则再多的努力也摆脱不出“关于语文”“泛语文”甚至“非语文”的泥淖。其次,这些“语文的方式”绝不应以所谓“训练”的机械生硬的面孔呈现出来,而应采用引生入胜的方式铺展开来,使整个课堂以文本固
有幸现场聆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感觉她的课又给人一种全新的境界。窦老师这节课简约却处处显丰厚,大气而不失精致,有章有法但愈见灵动。窦老师的课,总是给人耳目一新、横空出世之感,对一线老师而言,它起到一种教学方向的引领作用。  听课之余,笔者沉思默想,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表述自己的点滴思考。  一、“场”的营造  窦桂梅老师很“疯狂”,用她自己在讲座中的话来说,“我是一个不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找准有效的整合
【读书课开设思路】  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据说,犹太民族有一个古老而富有传奇的习俗:当孩子还在吃奶的时候,年轻的父亲就会把书蘸上蜂蜜,让孩子去舔,为的是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上烙下一个难忘的信念——书是甜的。我们的老师应当成为斯蒂文森的《点灯的人》中那个“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的人,把一篇篇精彩的美文,把一本本有趣或耐人寻味的好书,带到孩子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过于简单陈旧,很多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字、词、句的落实上,始终采用“读-译-抄-背”这一死板传统而又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这种如同生产流水线一样过分技术化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感觉厌烦;尤其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过多注重背诵的精准,更使学生失去了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同时,对文言字句解释、翻译的过分看重,也容易让学生忽视文言文本身作为文学作品,其在整体构思、布局和行文手法上的独特美
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改的特色之一。随着语文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师不再视教科书为唯一的课堂教学资源,与文本相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拓展了文本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对理解文本、体验情感、激发兴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却发现: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重组中普遍存在着“舍本求源”的现象。这里所说的“本”有两层意思:一为文本,二为生本,即以
“文包诗”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特有的一种文体,是苏教版教材的创新和特色。特别是低年段的“文包诗”,是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角度考虑的,适应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课文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更直接地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终受到美的熏陶。  “文包诗”的教学是应该重诗还是重文?有人认为,文包诗的教学应侧重文的学习。因为文为诗展现了广阔的时代背景,描绘了诗中蕴含的场景,人物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目前推进到二年级下册,小学第一学段教材的整体面貌已得到呈现。这种呈现保证了低段教学研究的完整l生,使得教师能够在这个学段“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言:“‘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板块设置比以前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也有所加强。老师们使用教材时,要在彼此融合方面多用心……教学实践中还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来适当组合,没有必要划分得那样界限分明。”可见,教师能够在实践中融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展开,把地球和火星既相似又有差异这一深奥而复杂的科学道理以“孪生兄弟”的表达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既有趣,又亲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研究的志向。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并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