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置机制探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20060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有了新的特点,处置起来更加棘手,不仅危害学生人身安全,也影响校园和谐与稳定。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校园各类突发事件,需要建立起更加适应的处置机制。本文在对当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新特点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对现有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置机制进行深化和创新。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2-0097-02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高校自身的改革发展,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问题和矛盾有激化的可能,高校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1】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时代,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有了新的特点。科学处置突发事件,消除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是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实现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理与应急管理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新特点
  (一)发生范围更加广泛
  高校突发事件在发生的范围上,已不仅仅是发生在校内,亦包括发生在校外且与学校密切相关的突发事件,因为其关注点将转移和集中到高校自身。【2】
  (二)信息传递更加迅速
  一方面,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备受政府、公众和媒体的重视和关注,信息扩散快,更容易引起社会反响。另一方面,现在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手机功能异常强大,照相、视频、上网等无所不能,大学生又是手机的主要使用群体;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速度会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负面信息也更加难以封锁。
  (三)心理作用更加突显
  首先,当前高校很多突发事件是由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其次,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引起相关学生心理上的波动,甚至造成恐慌心理出现;再者,很多突发事件的解决往往需要心理干预,尤其是事件的善后处理很大程度上依赖心理恢复。所以,当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防、处理过程中,心理因素起到的作用更加突显。
  (四)社会影响更加深远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破坏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方面的正常秩序,给学校整体工作和师生生活学习带来损失。随着社会和高校改革的深化,现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不仅涵盖高校自身的众多层面,一些问题尤其带有社会深层诱因,牵涉众多。有些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不仅仅体现在单纯对个体、群体和学校的不良影响,而是扩展成广泛的社会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
  二、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存在一些新的特点,高校的稳定正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置机制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预防预警机制存在缺失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处置机制是“事后动员型”而非“事先防控型”,预防预警机制存在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教育演练不够,危机意识不强。【3】
  (二)处置管理机制缺少系统性
  一是参与主体单一。绝大多数高校只把学生突发事件作为学校内部事件处理,没有认识到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是一个学校内外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互动系统,需要社会其他部门和人员的支持。二是内部协调不够。由于高校缺乏较为系统的应急预案、财政预算和物质储备,突发事件一旦爆发,高校很难有效进行系统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往往会造成大的损失。
  (三)处置机构松散且不健全
  为应对突发事件很多高校建立了应急管理机构,但在机构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机构设置缺少长远规划,很多机构是为应付某一具体事件而建立的临时性组织,处理完事后就被解散,没有常设的、能普遍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机构。二是机构设置不健全,甚至职责不明确,影响了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处置机制缺乏法规制度保障
  一是法律规范和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置进行专门的立法,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还是依靠学校惯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相关国家法律,针对性差,无法满足各类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二是缺少相应机构和专门人才。各高校突发事件处置机制中往往缺少法制机构或机构松散,也没有相关专业人才从事突发事件法规制度方面的建设。
  (五)心理预防干预机制建设薄弱
  一方面,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工作者数量较少、专业化程度较低,心理工作者力量薄弱。另一方面,心理预防和干预工作方式单一、机制不健全,往往依托讲座或论坛等单一的教育形式,缺少常规的管理和应对机构,没有展开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心理工作。
  三、改革创新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建立起一套学生突发事件处置机制,但在处置学生突发事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各方面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不断完善和创新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和真正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健全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防预警机制
  1、完善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高校应以法律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学生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同时,按照预案加强演练,譬如开展消防演练、地震演练等,检查预案存在的问题,不断修订完善,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网络信息舆情监管机制建设。高校要构建上下贯通、灵敏高效的舆情信息监测网络,做到“点面结合”。由学校党政办公室、宣传部门组织专职人员,制定一套成熟的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制度。全面掌控各个环节的信息,从学校到院系到专业班级甚至到具体学生,建立起由学生、群团组织、教师、专职人员等组成的信息传递、整理、辨别、分析及反馈机制,各方面情况及信息能够全面、完整、快速地传递到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的决策机构。重点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依托辅导员、学生党员、干部,建立一支深入基层、信息畅通的专兼职信息员队伍,通过各种渠道及时、真实地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信息,为突发事件的及时预警和迅速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4】   3、建立安全知识和危机意识教育机制。高校应加大工作力度,将安全教育、危机教育等融入学校教育内容之中。学校要组织相关专业教师汇集、整理各种安全、危机事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专门安排课时传授给广大师生,并把这些知识和技能编印成小册子分发到每个人,使每个人都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和增强面对危机的应变能力。
  (二)强化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1、建立健全应急决策机制。由学校的核心党政领导组成,其职责主要是针对危机事态进行决策并统一指挥应对危机,制定应急预警方案、应急管理计划及应急处理程序,建立善后协调机制,指定合适的对外发言人等,要有常态化的办公值班地点和专门人员。
  2、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需设立相应的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并明确组成及职责;制定应急值守制度,平时专人值班,应急状态下领导带班,强调值班纪律和要求,加强值守人员培训,使值班人员明确应急处理规则、程序,以值班工作保证全局工作有序开展。
  3、建立健全应急宣传沟通机制。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与社会媒体及学生家长沟通,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重要的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主动地与新闻媒体“打好交道”,实现高校与媒体的良性互动,稳定学生情绪,正确引导舆论。
  4、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学校应把应急资金统一列入学校财政预算,做好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应急保障。后勤部门、校医院等相关单位应建立处置突发事件的物资储备,保证物资、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学校要组建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包括专职管理人员、保卫人员、医护人员等,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处置工作。
  5、建立健全应急法规建设机制。借着依法治国的“东风”,加快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法律法规建设。在立法上,我国应加快校园安全立法步伐,对于地方上的相应立法行为应给予支持和鼓励;在制度建设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负起职责,加强对高校应急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和支持,高校内部要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革新各项制度和规范,为积极应对学生突发事件树起制度围墙和法律保障。
  最后,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合作,强化属地管理的原则,将高校突发性事件管理有效纳入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形成多元化、立体化与网络化的高校突发性事件处理联动机制。
  (三)提升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心理干预机制
  1、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心理干预。学校应通过课堂教育、专家讲座、团队辅导、社团活动等各种途径和形式,在学生中倡导和树立“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理念,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工作;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密切关注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通过进行个别心理咨询、辅导、谈心等形式,及时处理学生情绪和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制定符合不同人群心理特点的心理干预策略,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2、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心理支持机制建设。首先,政府应大力支持高校应急心理支持系统的建设,要加快制定相关法规政策,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制度保障。【5】其次,高校应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科学制定并规范心理危机干预流程,与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进行合作,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效的保障。
  (四)构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恢复建设机制
  首先,大力开展查缺补漏工作。危机过后,学校应立即组织所属机构和部门进行评估,找出产生危机的诱因及平日管理工作中的疏漏,采取有效措施查缺补漏。
  其次,及时组织恢复重建工作。要组织有关专家彻查隐患,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和衍生的危害,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再者,大力普及应急防护知识。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编制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并安排相应的时间组织师生学习演练。要通过各种媒介广泛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及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真正做到人人皆知。
  最后,全面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突发事件往往会带来人员的伤亡或财产的巨大损失,对于师生而言,往往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因此,危机过后要采取个体或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获得心灵的支持与慰藉,尽快恢复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
  总之,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也许不能完全避免,但重视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和处理,却可以大大降低发生突发事件的几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高校运行系统中的重要软件,它将为营建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的保障。面对新形势,只有不断创新,建立起比较完善并切实可行的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才能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安全管理水平及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德安、陈志,《高校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与应急管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8月,第4期,132-135;
  [2]朱韫,《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初探》[J],《高教研究》,2013年3月,总第354期,220-221;
  [3]王凡,《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22卷,第71期,82-86;
  [4]赵月琴,《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应急处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36期,182-184;
  [5]韦庆辛,《关于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年6月,第6卷,第3期,191-196;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目的在于培养符合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人才和中坚力量。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文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探析,通过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以及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开展和促进
期刊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几年来教学自我评估长效机制的常态化运行工作,在此背景下对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机制也做了大量的建设工作,并已经取得丰厚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改进了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格局,我国新一轮高校教学评估的整体制度设计,是高等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丰富和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自我评估长效机制背景下,构建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合理构建并不断完善,这必将书
期刊
【摘 要】“95后”大学生相比于以往大学生,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他们有很强的自主意识而又敏感脆弱。而互联网、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又在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让大学生有了“心”的变化。所以,做好“95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加以重视的一个课题。本文以2014级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浅谈如何加强“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就成了老师工作的重点,它也是各个幼儿园进行日常工作检查的重中之重。可是如何有效的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依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加上小班幼儿依赖性强,自律能力差等特点,更是不好培养一日生活常规。因此我根据小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提出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某电厂电除尘改造为电袋除尘器的使用中出现滤袋破损的原因分析及对滤袋的检测,初步得出,电除尘区产生臭氧使烟气中NO2和SO3的浓度提高,导致滤袋受到氧化攻击,整体强力下降,使用中大面积破损,列举了改造成布袋除尘器成功的案例。  【关键词】电除尘器;电袋除尘器;破损;臭氧;氧化;布袋除尘器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2-0076-03  一、概况  某发电厂
期刊
【摘 要】在儿童的语言教育活动中,家长或是幼教中心都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制定各种教化学活动,结合这个年龄段中幼儿的心理特点,通过使用空间、游戏活动、道具材料以及幼儿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来建立幼儿的语言教育课程。本文从将文学作品作为幼儿的语言教育课程目标设立的框架、把文学作品作为幼儿的语言教育课程实施步骤的基础以及将文学作品作为框架来构建起语言教育课程的意义三个问题入
期刊
【摘 要】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人成长的需要。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分为三个维度—专业理论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本文提出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点策略:教师主动追求专业发展、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国家完善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职教师;专业发展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
期刊
【摘 要】近几年,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化不断普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特别是中职学生,受社会思潮和网络信息的共同影响,其思想变得很不稳定。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中职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思路,以应对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也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中职学校来说,要把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养成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科学完善的运行体系来支撑和实施。本文从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养成教育”的现状分析入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提出了从构建全面育人环境、坚持思想引导与制度管理、正面培养教育与自我养成教育、社会实践锻炼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养成教育体系,为我国高校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养成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全面有效地提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学校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以就业为导向等等各种教学模式,都是职业教育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创新的成果。每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无论何时何加强实训教学的教学项目建设,贯彻“过程管理质量控制”的职业教育理念。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