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职数学教学普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数学教学存在着学生基础不牢、兴趣不高、方法不当、厌学弃学的现象,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差,导致恶性循环。主要症状表现如下。
  1、生源质量偏低。在现行的分流招生模式下,中职学生是带着“学习失败者”的心理阴影跨进职校大门的。在初中学习阶段,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学业成绩处于学习群体的中下游,长期得不到来自老师的真切关注,处于被忽略、被否定的境遇中,学习的信心受到严重挫伤,学习的兴趣得不到有效的激发。
  2、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单一。大多数教师不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背景知识,无法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不能把握好“适度、够用”的原则,不能真正做到数学为专业课服务,从而影响到适用性数学教学的开展。
  3、教学内容未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在大部分中职数学课还是以课本的知识性传授为主,缺乏与专业相结合的应用性内容。现行的课本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脱节,一些属于教学内容的数学知识学生难以掌握,而易掌握的知识学生又感到没有多大用处,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知识又学不到。
  4、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与基础数学教学没有根本区别开来,仍照搬基础数学的课程模式及教学方法和手段。无法实现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中职学生本来数学基础差,对数学课上的老一套方式,他们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基于以上几点现状,要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策略。
  1、设计好数学课课型。在课堂的导入或课堂教学中,充分结合专业知识,把专业知识融入课堂中,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实用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只有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专业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在授课时合理地补充相关专业的应用性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加强中职数学课教师的专业学习,才能彻底地解决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真正做到数学服务于专业,应用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功能,同时也才能使课堂更有容量,更具有吸引力和活力。
  2、确立好教学目标及教学手段。贯彻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目标,在课堂中确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去探究、思考、应用。所以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如用互动式、讨论式、小组互助式、反馈式、项目式等等方法,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会“必需”与“够用”的数学知识。
  3、重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唤醒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用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数学、自觉运用数学、主动探究数学。
  (1)适当、巧妙运用有效资源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努力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关注学生学习的需要与兴趣,激发兴趣、启动认知。
  (2)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习兴趣。“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的信任关系直接影响课程的学习结果,教师努力营造、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地促进学科学习水平的提高。
  (3)创设迎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迎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数学的心理,使学生既有敢说敢问的勇气,而又不感到紧张和压抑。
  (4)联系学生的专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尝试接触专业学科中的问题,了解专业技能中需要的专业知识,熟悉专业问题解决中应用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自然和谐地与专业零距离碰撞,让学生处在一个有实质内涵的专业教学氛围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专业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催生学生专业思想的健康发展;同时,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既能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也能锤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及时表扬,稳固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会表现出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和评价,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和点滴成功,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正确的评价和表扬,从而达到稳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4、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发展性评价。具体做法是:
  (1)了解起点,布置“规则”。开学初,经组织测试,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摸底,随后提出发展性评价的实施要求:注重参与和提高。
  (2)督促参与,全程评价。上课时,对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工作情况进行记录、打分。对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3)认真总结,注重反馈。期末,根据制定的目标,出好一份能反映与各专业能力要求的数学试卷,组织考试。
  (4)结合平时成绩和能力情况,给出最终评价。评价结果向学生个人公布,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提供发展条件。
  通过以上这种评价方式的采用,使学生摆脱了以往那种“一考”定高低的局面,使实行评价标准有别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常态化。
其他文献
摘 要:关于高中课改,在全面推开之前,笔者一直都是理论学习多,看得多,而实践经验较少,高中课改半年多以来,感触颇深,收获颇多,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亲历者、实践者,深感来自高考升学和课改的双重压力,怎样在教学中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笔者认为此项研究对于新课改的推行有很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 知识运用能力 培养    “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了,它以知识的单向性传输以及传输过程
期刊
一、教材说明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传统篇目,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把它安排在专题三——历史的回声中。《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扬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给严肃而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运用悬念和惊奇,直接引发兴趣情绪    1、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好奇心理,激发他们思索欲望。  例如在讲“正确对待挫折”时,我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47岁的大公司经理出差
期刊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出与“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年来,我们在学习、领会“新课标”的基础上,去考量、去实践“新课标”,对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探究式教学
期刊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更快。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每遇到作文课,学生们总是眉头紧锁,一副绞尽脑汁的样子,却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学习单靠“苦”是行不通的,还必须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作文课好像不是发挥想象,畅谈理想,憧憬未来的平台,而成为他们的负担,不但要“书山有路勤为径”,而且还要“书山有路巧攀登”。  《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先进的课程理念要走进课堂,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事半功倍。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在课堂上如能巧妙地设问,特别是提问,让师生“对话”,定能构建互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提问作为一门艺术,它既是推进教学进程的一种手段,也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一
期刊
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幼儿美术教育在其中也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如何在中班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呢?我认为只有从实际出发,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从而不断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才是幼儿美术教育的本质所在。下面本人就如何在游戏中激发中班幼儿的绘画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以游戏引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中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他们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来
期刊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在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对教学内容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形式的“把握”。为此,本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一、将“游戏法”融入课堂,变学生无意为有意,乐于学习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进而使课堂妙趣横生,生机勃勃。例如在课堂中,将呆板开场白辅以精心的导入设计,以情境
期刊
探究是语文学习的关键要领,同时也是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怎样计划探究,又怎样实施探究,从而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呢?     一、建立主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即是盼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天地里,这种需要特别猛烈。”(苏霍姆林斯基)。兴趣是探究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小,看法少,好奇心强,对
期刊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中的一节教学内容,该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对于常见的金属导体及典型绝缘体学生已有生活常识,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容易知道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但对一些导体如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和湿木材等,大多数教师只进行理论讲解,或设计一些简单实验进行演示,效果也不太理想。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本人设计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