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我”天地宽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他们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把个人意识及利益放在首位,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二、表现与危害
  初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已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障碍。它的危害性主要表现有:
  1.思想上的自我为中心,认识偏激。自我为中心和见识少密切相连,中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头脑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少,很容易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看问题的绝对化和极端化。偏激认识一旦产生,就固执己见,容不下有悖于自己观点的人和事。稍不如意就生气,导致情绪上的冲动性和行为上的莽撞性。有的把攻击对象指向自己,出现自卑、自伤行为;有的把攻击对象指向别人,出现暴躁、敌对情绪,导致伤人的过激行为。中学生中的拉帮结伙,打架斗殴,离家出走等行为都有这方面的原因。
  2.行为上的自我为中心,交往而窄。自我为中心和自私类似“孪生姐妹”。自我为中心的人把目光投向自己,他们唯我独尊,固执己见,时时处处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交往中更是极力排斥“异己”,其结果落得了门庭冷落。心胸狭隘之人容不下别人比自己强,嫉妒超过自己的人,他们只愿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其结果导致自负心理的增强和交际圈的大大缩小。门庭冷落和交际圈的缩小,必然带来孤独、寂寞和空虚的困扰。而孤僻、猜疑等不良心态是形成心胸狭隘者的主要因素。
  三、形成原因分析
  1、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父母对子女娇宠姑息,百依百顺。初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已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障碍。它的危害性主要表现有:
  这种过分溺爱使有些青少年从小便生活在任性、散漫、无拘无束、唯我独尊的环境里,他们缺乏和同龄人的群体嬉戏、追逐、游玩,缺乏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学习机会,玩具、零食,上辈的宠爱等等都是他们一人独占,这样就难以培养出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无法理解与别人分享乐趣的这个情感真谛。这样凡事只考虑自己是否合适,不顾及他人利益,自私自利的自我为中心心理就逐步形成了。
  2、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社会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升重点高中,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学生们的目光中只有成绩,只有分数,老师们眼中的“尖子生”是他们攀登的高峰和努力方向。因此,学生们关闭了自己的视眼,放弃了适当的必要的家务劳动,放弃了很多生活中的乐事,放弃了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放弃,放弃……诸多的放弃使孩子缩小了生活空间,最后只能退缩在作业、练习、书本之中。长此以往,学生知识结构残缺,眼界狭窄,个性偏激,心胸狭隘,人情冷漠,心情抑郁,心理处于失衡状态。失衡的心态就容易造成“意识狭窄”,而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思维。
  3、父母是学生的首任老师,在一些家长的不良性格和不当的教养方式下,如:在“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家庭里,“为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教育下,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为人生信条等等,所谓“贼的儿子一般会偷”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就容易形成自我为中心心理。
  四、矫正策略
  解除中学生的自我为中心倾向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为了解除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需要提高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视角的转换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良好品德。
  一、认清自我价值,走出自我的小天地
  自我价值是自然之我与社会之我的统一集中的体现,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特定群体中的一员,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社会分工越细,对人的合作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很难想象一个脱离集体、孤军奋战的人如何生存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培养合作精神比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因此,每个人都要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 只有做到“我为人人”,才能达到“人人为我”。教育学生自觉克服“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价值观,重视个人作用,个人奋斗、竞争,但同时也强调合作,自我价值才能全方位地体现。引导学生把眼光放远,心胸拓宽,把眼光从狭隘的个人小圈子放出去,抛开“自我中心”,逐步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二、学会换位,宽容地对待他人
  所谓心理换位,即设身处地,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所谓“理解万岁”。要从自我的圈子中跳出来,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充分理解和宽容他人。要以平常心与同学交往,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宽容对人生是重要的。俗话说“原谅与宽恕是最巧的礼物。”宽容能获得信任和支持,有宽容,才能有合作。在学习或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难免磕磕碰碰,只有宽容,才能使怨恨烟消云散,才能轻松地生活,才能和他人和谐共处。在小事上的忍让,并不说明自身的软弱,恰恰能够表现出较高的涵养。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宽容是成功者必备的美德,也是我们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必备的素质。
  三、加强合作,拓宽学生心理空间
  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往往是与“个体与环境间缺乏交流”相关的,交流的缺乏会引起心胸的狭隘,而狭隘的心胸,又造成自我封闭,限制交往的开展,如此恶性循环,个性就在狭隘的坐标系统中进一步强化。教师要努力创造多方面的条件,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谁也不可能单独存在于世界上。注重学生社交意识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并组织讨论,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扩大学生的交际面,加深与外界的了解与沟通,更透彻地了解别人与自己,增长见识,拓宽心胸。坦诚的态度,宽阔的胸襟必迎来各方朋友互通信息,彼此交流,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共同进步,从中让他们走出自我的心理空间。
  总之,由于造成因素的多方面性决定了中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问题,要让学生真正走出自我,必需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让他们懂得社会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大家为中心,以集体利益为中心,只有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的氛围,与集体同呼吸共命运,与他人和谐相处,个人的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其他文献
当前的许多课粗看去很活泼,很生动,但课堂表面的繁荣背后往往是实质深处的萧条。这就是摆在我们许多教师面前必须思考的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我想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我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五大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的
期刊
一次沙龙研讨中,一位同事给我们讲述了下面的这个案例:  有位教师为了渲染气氛,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朗读情景:“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朗读水平很高,电视台特意准备到我们班来招聘播音员。你们想当播音员吗?你们想到电视台露一手吗?老师预祝你们成功。”  此言一出,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自由读时,孩子们集中了所有的智慧认真练习,企图征服全场“观众”;比试读时,同学们声情并茂,使出了九牛二虎之
期刊
学期初,偶遇机缘参加了语文优质课评选,我选择的课文是《第一次抱母亲》,所以我选择了将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合起来。  一、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便捷、更为广阔的信息和资源   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下载了很多适合学生阅读和观看的资料,以期能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温暖他们的心灵,为课文内容和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做好铺垫。以《第一次抱母亲》为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
期刊
“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怎么学。”“教”是为了“学”,“教”应该服务于“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授学生以渔,远胜于授学生以鱼。  多年来,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经常领着学生逐段分析课文,把知识掰开并揉碎,讲深讲透,这样以来,一篇好文章被分解的支离破碎,一节课仅有的45分钟,被我占去了三分之二,而自己反认为这样的讲解模式才算“传道授业”,才被认为是好课。  我完全抛弃了分析课文的模式,不再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
期刊
《我的叔叔于勒》它是19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小说作品。这篇小说写得如此精彩,除了以精妙的构思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以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去品析。  【教学片段】  片段一:理解、评价人物形象  轻声读第20-47段,菲律普夫妇一家在船上巧遇于勒的情节。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地方,在课文中做批注。  1、给学生充分的阅读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普遍认为语文难教,学生成绩难以提高,很大程度体现在作文教学上,作文教学效率低下,这与我们学生和教师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就我个人在这两方面进行初浅的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生观察、体验、思考不够,缺少发现。我们经常发现:老师布置一篇作文后,学生抓耳挠腮,弄了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这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生活中曾经常见的人和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细心体验,认真思考的结果。不留心观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合作能力与交往能力。现在,我们初中几乎每一堂语文课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子。这表明:教师已经有了把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的意识。然而,由于一些语文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影响这种学习品质的提升。     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合作学习形式
期刊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针对初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有科学的教法  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
期刊
所谓课前三分钟,就是在每节语文课正式上课前的三分钟时间,由一位同学作一次简短的演讲,内容由自己选择,可以评价一本自己最喜爱读的书、文章或名人名言,可以讲述小故事等等。经过四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课前三分钟演讲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处。   在我刚接手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时,我就发现我们班的学生普遍比较胆小,他们大多数在课堂上不敢主动发言,声音是小得可怜。要怎么样去提高学生的胆量呢?要怎么
期刊
著名作家钱钟书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擅长。的确,准确的比喻是增添文章文采的手法之一,它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易,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下面我以中考满分作文为例,庶谈比喻的艺术功效。   一、比喻绘景,景物多姿多彩  老舍先生说过:“描写时,不能不设喻。”运用比喻绘景可把抽象的景物形象化,把简单的景物具体化,让那些美妙的景象生动可感,妙不可言。如中考满分作文《走进神奇的地下魔宫》中:“黄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