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统就职演讲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oh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总统就职演讲是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关键环节,历届总统借此机会阐述政见、鼓励民心,最终实现其政治目的。概念隐喻的提出标志着隐喻不再单纯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和装饰手段,更是概念的和认知的。实质上,概念隐喻是一种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认知活动,并以人们拥有的切身经验和感受作为文化基础。根据莱可夫和约翰逊的观点,概念隐喻不仅存在于日常的语言中,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的思想和行为中。
  隐喻作为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在政治语篇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讲是典型的政治语篇。隐喻作为桥梁,可以将抽象的政治概念和价值观转化为易理解接受的内容。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演讲进行分析。
  【关键词】:概念隐喻;特朗普;总统就职演讲
  一、引言
  尽管雷迪在60年代已提出传导隐喻的观点,他的观点在很长时间内未能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直到1980年莱可夫(George Lakoff)和约翰逊(Mark Johnson)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使隐喻研究从此摆脱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正式纳入认知科学的新领域。
  根据Lakoff和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包括两个认知域:目标域和源域。表达公式为:目标域是源域(target domain is source domain)。其中目标域多为抽象难以理解的事物或概念,而源域为相对较易理解或可感知的概念。概念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源域)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目标域)。人们通常用简单的、具体的、有形的、熟悉的概念来表达复杂的、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概念。
  隐喻被广泛应用于广告、新闻、经济、政治等领域,具有多种功能:使陌生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易懂;表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使话语生动风趣,增加感染力;重新定义建构现实世界,有引导作用,凸显特征,并隐藏另一些特征;实现组织语篇的功能,起到衔接,构建和连贯语篇的作用。
  莱可夫和约翰逊也发现,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不仅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中。由于隐喻的使用普遍存在,隐喻也很自然地体现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美国新就职的总统在就职演讲中经常利用概念隐喻的连贯、说服、刺激、简单化的功能。
  对于前人研究,许多国内外学者都从文体、措辞、评论、时态、批判等角度研究美国总统就职演讲,研究概念隐喻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讲词运用的学者相对较少。孙毅、陈朗(2007)研究了美国总统就职演讲辞中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王慧晶(2013)分析了1789年到1889年美国总统就职演讲文本中的概念隐喻。文章分析了18位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讲辞中“世界是一个社区”的概念隐喻,并揭示了概念隐喻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形成的概念隐喻网络。
  本文采用的是特朗普总统于2017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讲。他的就职演讲为1116词,时长约为16分钟,其中运用了多次概念隐喻,使得他的演讲具有感染力。
  二、特朗普总统就职演讲的概念隐喻分析
  特朗普总统就职演讲中引用的概念隐喻可总结为五种:建筑隐喻、旅途隐喻、战争隐喻、人类隐喻、物品隐喻。
  (一) 建筑隐喻 (Building Metaphor)
  1. We, the citizens of America, are now joined in a great national effort to rebuild our country and to restore its promise for all of our people.
  译:我们美国公民,现在万众一心,要努力振兴我们的国家,恢复国家对全国民众的承诺。
  2.We will get our people off of welfare and back to work—rebuilding our country with American hands and American labor.
  译:我们将使人们摆脱救济,出去工作,用美国人的双手、美国的劳动力来重建我们的国家。
  任何建筑都不能由个人单独完成,将建设国家映射为需要消耗大家共同时间精力、逐层构造的建筑过程,一方面传递给民众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另一方面鼓励民众共同努力。
  (二)旅途隐喻(Journey Metaphor)
  1. Your voice, your hopes, and your dreams, will define our American destiny. And your courage and goodness and love will forever guide us along the way.
  译:你们的声音、希望和梦想将决定美国的命运。你们的勇气、善良和爱心将永远指引我们的方向。
  2. We will face challenges. We will confront hardships. But we will get the job done.
  譯:我们会遇到挑战,我们将迎接挑战,但是,我们会达到目标。
  在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困难与障碍,但无论经历怎样的艰辛,都要继续前进,朝着目的地进发。总统将美国未来的发展映射为长途旅行,使得广大民众意识到道阻且艰的同时鼓励大家为目标而奋斗。
  (三)战争隐喻 (War Metaphor)
  1. America will start winning again, winning like never before.   译:美国将再次开始获胜,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获胜。
  2. We will not fail. Our country will thrive and prosper again.
  译:我们不会失败。我们的国家会再次繁荣富强。
  将我们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一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阻碍映射成一场战争,表达了形势的严峻与面对困难的决心。
  (四)人类隐喻(Human Metaphor)
  1. In America, we understand that a nation is only living as long as it is striving.
  译:我们美国人明白,一个国家只有奋斗才能生存。
  2. We will seek friendship and goodwill with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but we do so wit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it is the right of all nations to put their own interests first.
  译:我们将寻求和世界各国的友谊与善意,但是我们明白,所有国家都有权把自己的利益置于首位。
  在概念隐喻“国家是人”中,国家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但是人是具体的概念。总统使用这一概念隐喻是让民众看到美国在世界这一大社区中所处的位置。国家同人一样需要奋斗、需要与别人的互惠关系,从而使得民众意识到要承担自身的公民责任。
  (五)物品隐喻 (Object Metaphor)
  1. It belongs to everyone gathered here today and everyone watching all across America.
  译:它属于今天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属于全国观看这一时刻的每一个人。
  2. ……because this moment is your moment: it belongs to you.
  譯:因为这一刻开启了你们的时代,它属于你们。
  将抽象成果映射为物品,并提出它属于美国民众,体现了成果由大家共享,增强了民众的主体意识,激发大家共同努力。
  三、结束语
  概念隐喻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概念隐喻把政治、经济等问题同说服人们的事物联系起来,也可以把演讲辞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抽象的政治策略映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以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有利于劝说和鼓励民众,更有利于政治思想的表达。在隐喻的帮助下,特朗普总统就职演说语篇衔接的更加紧密连贯,演说内容更易被民众理解接受。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7.
  [2] Vestermark I. Metaphors in Politics: A Study of the Metaphorical Personification of America in Political Discourse [D]. Lule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3-4.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1-80.
  [4]孙毅,陈朗.美国总统就职演讲辞中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5):60-62.
  [5]张国磊.林肯总统就职演讲的隐喻认知分析[J].文学界·语言研究,2011:107.
  [6]周维超.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的隐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8):85-86.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三维技术发展讯速,三维动画强烈的冲击了传统的定格、二维动画,已渐渐成为市场上受欢迎的形式。当前欧美三维技术遥遥领先,在设计、制作和销售上形成了成熟的商业产业链。优秀的创作产生良好的商业效益,并又反馈到前期创作中。在动画影片中,迪士尼公司处于领先地位,迪士尼创造的无论角色还是道具都风靡全球。许多独特造型的动画道具形象被开发为玩具,家具,日常用品等,特别是受到儿童的喜欢。如以《芭比公主》中的
期刊
【摘要】:民族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审美、提升大众对民族舞蹈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探讨舞蹈教育在我国民族舞蹈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进舞蹈教育模式的措施建议,目的是推动和促进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舞蹈;舞蹈教育;传承;作用  前言  民族舞蹈起源于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是我国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对居住空间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饰雕塑的运用已经成为某种时尚,这是因为装饰雕塑宽广的范畴和表现手法不但可以为居室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加能给居住空间营造温馨、活泼、轻松的氛围。使居住者能感受装饰雕塑所带来的这些氛围,从而满足精神上的需求。装饰雕塑在现代居室中的美化环境、体现品位个性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生态雕塑;室内环境  一、生态雕塑概述  生态雕塑突破以往单一的
期刊
【摘要】:肖邦是一位独具魅力的音乐家,其钢琴音乐歌唱性非常强,旋律感十足,且在重视结构巧妙的同时也具有浓烈的抒情性。其钢琴音乐还有着新式、细腻而多姿多彩的和声语言,从而构成了独具一格的肖邦特色,而《#c小调幻想即兴曲》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本文在分析肖邦《#c小调幻想即兴曲》的过程中,主要从其节奏、触键、踏板、力度四个方面进行演奏技巧分析,同时从旋律、演奏与和音三个方面研究其创作风格特征,并通过对
期刊
【摘要】:本文从海阳秧歌的表演程式、人物角色、服装道具、动作特点等多角度着手,深入分析海阳秧歌的艺术特征,同时渗透着海阳秧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海阳秧歌的“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多面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海阳秧歌;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言及山东的秧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活跃于胶州地区的“胶州秧歌”、生发于商河、惠民地区的“鼓子秧歌”以及本文所探究的“海阳秧歌”。海阳秧歌活跃于山东海阳地区
期刊
【摘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中国的民族艺术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碰撞中,开始打破传统的界限,走出国门。原生态民歌也因其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文化价值,在我国民歌声乐的发展和传播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对此本文从原生态民歌入手,就民族声乐的传承发展展开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民族声乐;原生态民歌;传承发展  原生态民歌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并且其地域色
期刊
【摘要】: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它不同于绘画、雕塑。建筑是一种首先满足于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用于适当的材料及结构方式来组成其基本造型,建筑只能应用其自身的形象或环境背景的衬托,而建筑装饰也就成为了撑起建筑的精神功能的主要手段,装饰也大大增加了建筑的表现力。而这些也是在中国古代工匠们在其长期探索和学习实践中所渐渐发展成形。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凝结了他们智慧的结晶,在造型方面和装饰方面都为古建筑增加了艺
期刊
【摘要】:公益广告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直接影响着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动向。公益广告关注的内容主要包含弘扬民族精神、公共秩序、社会热点、环境保护、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等等。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我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的最初时间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公益广告虽然不像商业广告那样一字千金,却以极
期刊
【摘要】:在贵州西部山区,二胡这一古老的民间乐器广为流传上  千年。人们一般在喜庆、丧事、节假日期间或休息时候演奏。琴弦音  色高昂、优雅、动听,能激发人的精神情感,在农村深受广大群众的  喜爱。  【关键词】:织金;二胡;艺术;概论  一、二胡的起源  二胡始于唐代,又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  发源于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是一种流传甚广的中国传统拉弦乐  器,也是中国民族乐
期刊
建筑艺术一直以来都是美的代名词,它拥有者其他艺术作品难以拥有的线条和质感,给人在视觉上以一种极大地愉悦。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大的要求,本文就着重探讨建筑与艺术这两种分属于两个领域又密不可分的表现形式。  1.建筑的本质是追求美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建筑艺术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近几十年的不断地经验积累,得益于中国建筑市场的繁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