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你可读懂了《小王子》?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648491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天,孩子拿着一本《小王子》来让我读。刚刚读了几分钟,觉得有点不对劲,这本书好像不是写给孩子看的。
  《小王子》的第一章是作者六岁那年的一段经历,作者读到了一条大蟒蛇如何吞食怪兽的故事。惊诧于蟒蛇居然能把那么大的怪兽吞下去,然后再花半年的时间来待在原地消化。于是,作者放飞想象,专门画了一幅“蟒蛇吞象”的轮廓图。当他异常兴奋地把这幅作品展示给成年人看,并且得意地问他们“怕不怕”时,成年人都很不解,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怕一顶草帽。

有何不同?


  确实,从轮廓看,吞了象的蛇,就像一顶草帽,哪怕在“草帽”的一侧帽檐下有个代表蛇眼睛的小黑点。
  “大人总是需要解释”,作者写道。从这句话开始,大人和孩子的不同逐渐呈现出来。大人和孩子有许多不同,作者始终把这幅“蟒蛇吞象图”看成能够测试大人和孩子的工具。而且这个工具,似乎很有效度。
  孩子一眼明白这是一幅“蟒蛇吞象”图。当日后由于飞机失事在沙漠中偶遇小王子时,作者给他展示这幅童年的得意之作时,小王子说:“我才不要吞了大象的蟒蛇,蟒蛇非常危险,大象非常笨重……”
  蟒蛇非常危险,大象非常笨重。这种有趣的对照,正是促使作者创作“蟒蛇吞象图”的最初动因。小王子的回答,也让作者在“水顶多够喝七天”的沙漠中,心灵如饱饮清洌甘泉。
  为何大人和孩子会如此的不同?机智的作者始终没有说出来。点题而不破题,这是《小王子》这本书的特色。如果点破了,也就不再是童书了。

视角的差异


  我小心揣测,这个“蟒蛇吞象图”的寓意,大概是指成年人和孩子的视角常常不同—“大人”们看事情,总是去看结果;而孩子们则醉心于过程。评价结果的关键指标为是否有用,而衡量过程的重要指标则为是否美好有趣。从有用的角度出发,“蟒蛇吞象图”很容易会被视作一顶能够遮阳的草帽;而从“有趣”这个角度来衡量,就会发现其中蛇和象的有趣故事。
  可不是么?公园里常常能看见刚能走稳的小女孩,拿着奶粉勺从一处挑土,蹒跚地跑到另一处做“蛋糕”,并乐此不疲。如果以结果衡量,最终的成品,在成人眼里还是一团土;如果用过程衡量,孩子们收获了“做蛋糕”的快乐。更大一些的男孩子们,在风里互相追逐,如果其中一个捡了落叶作为自己的“武器”,另一个就往往会哈哈大笑,并抓起另一片叶子,说:“来比试”。这些孩子喜欢的事儿,有用吗?用大人的眼光看,似乎真的没用,但是这个过程实在养心。
  大人的世界里,游戏规则变了。过程不再那么重要,换句话说,人们对于过程的认识,更多取决于结果。在同意接受微软收购的新闻发布会上,诺基亚CEO曾经说了一句话:“we didn’t do anything wrong, but somehow, we lost(我們什么也没有做错,但是不知怎地,我们输了)”。说完这句话,CEO本人和管理团队都伤心落泪。
  在成人的世界里,对过程的评价往往取决于结果。如果有一个好结果,且过程中还节省了精力,那就是智慧;过程中花费了很多精力,则是努力。如果结果不好,精力投入少了,是努力不够;精力投入多了,是能力欠缺。以结果来衡量过程,人们倾向于否认这个世界上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存在。

“理性”的标尺


  “有用”与否,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实在是太重要了。人们拿着这个尺子,四处测量。
  有时候是衡量某个物品。曾经看到一个很理性的家长,手里拿着孩子曾经玩过的玩具,一本正经地说:“这个东西没用了,留在家里占地方,得扔了”。尽管孩子的眼睛一直紧盯着那个玩具,家长还是“嗖”地把玩具扔进了垃圾箱。
  有时,成人们还拿着那把“有用与无用”的尺子评判某种动物或者植物。小时候,院子里有一种叶子长长,会结出红红的草籽,一簇一簇生长的草。拿着草籽轻轻一捏,会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孩子们都很喜爱捏草籽游戏。那时候的我往往舍不得捏,生怕捏光了就没有了。后来那种草慢慢就越来越少见,因为它既不是水果,也不是名贵的花木,需要让出自己的地盘。
  成人们还拿着“有用与无用”的尺子审视他人。“我这一生都完了,就一个这么没用的孩子”,在我的咨询生涯中,这是最残酷的一句话。被父母认定为“没用”的孩子,在和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是退缩的,而不是父母期盼的生机勃勃的样子。
  也许意识不到,但是成人也常常拿这把尺子在自己身上比划—“我没用”这三个字比情绪低落本身更能够预测一个人是否抑郁。人有两种属性,一个是所谓的“万物之灵”,即认识和评价这个世界的主体;另一个是被认识被评价的客体。当说出“我没用”的时候,显然,把自己视作了一个客体。
  客体的所谓价值,与客体本身其实没有多大关系,很大程度取决于被评价者的需要和嗜好。就好比一块“躺”在河滩的石头。在许多人眼里是一块和其它石头无异的普通石块,但是在喜欢造型打磨砚台的老师傅慧眼打量下,可能就是一块宝物。
  如果个体把自己的价值安放到外面,而不是在自己身上,能够不抑郁吗?抑郁和抑郁症不一样,前者指症状;而后者则是一种诊断,症状只是诊断的要素之一。受抑郁症状影响的,显然不仅是那些符合抑郁诊断的人。我们的文化对于精神疾患的接受程度不高,因此同样是抑郁,东方人和西方人抱怨的症状会有些许文化差异。除了面对可以推心置腹的人,我们不太习惯谈自己是否抑郁这个话题;但是我们却很容易说自己好像处于“亚健康状态”。
  而那些注重过程的孩子,我们往往用“神兽”这个词来描述他们生龙活虎的状态。他们身上的神奇之处,也恰恰是成年人非常缺乏的东西。
  孩子们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也许,对于过程和结果的看法,才是作者通过“蟒蛇吞象图”想要跟成年人谈的。
其他文献
阿明被诊断为“焦虑障碍”,除了药物治疗,规律作息,医生还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那就是每天坚持半个小时左右的运动。阿明想,自己明明是心病,怎么医生让自己锻炼身体呢?阿明并未在意。但复诊时,医生居然开始检查家庭作业,这让阿明有点猝不及防。同时,阿明也有点困惑,锻炼身体和治疗焦虑障碍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运动疗法近些年逐渐进入精神医学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并成为一类改善精神症状的新型治疗方法。从精神分裂
期刊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每一位家长的精心呵护,而家庭教育也是重中之重,许多父母都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容易出现误区,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这几种不良教育。  1予取予求 不管孩子要的只是小玩具还是价值不菲的高档游戏机,总是满足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会惯坏他们。  很多家长认为拒绝孩子的要求使自己看起来像个敌人。然而,只要孩子一撒娇哭闹就交出你的钱包,会给他们造成金钱与物质比情感交流和有意义的
期刊
妙妙的危急时刻  5年前,妙妙从武汉考入北京的一所大学,在校期间顺风顺水,直到去年面临毕业,对于毕业后的去向感到彷徨无助,逐渐出现失眠、焦虑、情绪不稳定,甚至频繁和同学发生争执。一个本来性格温顺的小姑娘,变得暴躁易怒,让家人和同学都感到诧异,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建议其到北京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经过门诊医生的全面检查后,妙妙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病情很快缓解,顺利毕业后回到武汉
期刊
有朋友问我:我满足孩子梦寐以求的物质需求了,但是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开心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有些人小时候某些梦寐以求的愿望得到父母满足了,多年后他们也还记得,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他们都没有很美好温暖的感觉,反而是很不舒服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认为导致孩子不开心的原因,不在于满足孩子需求本身,而在于父母满足孩子时的态度。爱孩子,却不爱自己,给孩子制造愧疚感。  一个朋友讲过一个故事,
期刊
据报道,在我国,跌倒是居民第四大伤害死亡原因,已经成为老年人群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较多,其中药物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可调节因素。那么引起药物相关性跌倒的原因是什么?主要药物包括哪些?如何预防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  其实,药物的种类、剂量、多种药物联用均可使老年人跌倒风险增加。但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的结果,药物可引起老年人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出现异常而导致跌倒。
期刊
缘 起  最近网络媒体上出现大学生或青少年虐猫、虐狗的事件,社会文化里充满着对这一行为的谴责,然而虐待事件依然时有发生。这真有点像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说的: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不过,对于在正常、健康的境遇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同情弱者是人们的本能。  人天生有助人的动机,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个神奇的结构,叫镜像神经元。当我们看到孤苦无依的老人,看到骨瘦如柴的幼童,看到被虐的小猫、小狗,我
期刊
怀旧主题展”这个活动创意来源于老人的怀旧情怀。在敬老院倾听老人叙述的人生经历中,老人提到的老物件,往往最能引发老人内心的情感激荡,受世界博物馆日启发,我突发奇想:要是做一场怀旧主题展,多有意义啊!  想到这个点子时,抑制不住兴奋,可是怀旧展品去哪儿找呢?对,博物馆啊!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立即就联系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文物苑,虽然工作人员颇有爱心,但无奈受限于文物外展须经过文物局审批,而且涉及版权
期刊
小倩今年读初中二年级,14岁的她脸色偏黑,长相普通,性格偏内向,不太善于表达,在一群同学中间并不显眼。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在心理活动室给她的班上心理健康课,主题是“悦纳自我”。或许是这堂课触动了她,下课后,我发现其他同学都离开了活动室,唯独她还在,似乎想告诉我什么。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我主动问她:我可以帮到你吗?她点了点头,就这样我们建立了咨询关系,约定每周二下午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做咨询。  咨询
期刊
提起电动汽车,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特斯拉这个汽车品牌。而提起特斯拉,又不得不提到他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什么马斯克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他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我脑海中浮现出的答案是马斯克具有四项心理资本,这是他能成大事的关键所在。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这一概念来源于积极心理学,最初由美国学者Luthans等人在2004年提出。
期刊
入夏的时节,最让小朋友惦念的除了西瓜还有暑假。和姥姥一起生活的正男不喜欢说话,也不喜欢笑,只喜欢低着头。当同学们聊着去哪里玩的时候,他沉默着不搭话。终于忍不住回家问姥姥为什么没有爸爸妈妈。姥姥说爸爸意外去世了,妈妈为了给他赚钱在外面工作,不能回来。  本来很不轻松的故事,配上了欢快的背景音乐。正男就在这样的气氛下无意中知道了妈妈的地址,踏上了寻母的道路。  邻居“不靠谱”大叔知道后,在妻子的命令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