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机电专业教学,走智能化的道路是机电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而教学改革的深入,使得机电专业教学课时缩减,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成了机电专业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借助信息化技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真实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运用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教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适应时代的挑战。机电专业的课程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实践性的特点,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机电专业的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学生学习更加投入,信息化教学把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机电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造电工电子技术高效课堂。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信息化技术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例如,“液压泵”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展示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运动,使其更加形象直观,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能掌握其工作原理。信息化技术利用其形象性和直观性,将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用于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听懂学会,体验成功感
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许多学科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机电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机电技术知识和技能。例如,“液压传动”教学,学生看不到油路的运动和控制元件状态的变化,感到很抽象,教师采用微视频及相关动画技术,模拟展示油路随控制元件状态变化的走向,学生很清楚地看到其变化,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将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经过思考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学生能及时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学生通过进行形象记忆,化难为易,开阔了思维,提高了空间想象力。教师对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进行适当讲解,强化教材内容的重点,使学生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机电技术知识结构,加深对机电技术知识的理解。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强化实践教学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必须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效果,生动、直观地展示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形成。例如,車工实践教学中,学生不易近距离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可将操作视频传至UMU平台或蓝墨云班、班级微信群等,实现实时放映,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教学中,因为实验器材不足导致学生实验越来越少,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演示大量实验,降低了实验难度,强化了实践教学,学生在计算机前安装实验电路,发展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提高了实验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等客观条件来自主地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并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激发。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集文字、图案、音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探究,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较好锻炼与培养。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是数字化的信息,它包括了文本、网络视频,网络教学课件、学习工具软件等多种形式。有些教学资源内容除了有每节课的精讲资源外,还包括教师的上课讲义、自学光盘、名师讲座、针对性专题讲座及各种相关的网站资源连接。这样使网络教育的教学过程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一点是有限空间、有限时间的其它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王鹏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
一、运用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教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适应时代的挑战。机电专业的课程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实践性的特点,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机电专业的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学生学习更加投入,信息化教学把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机电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造电工电子技术高效课堂。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信息化技术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例如,“液压泵”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展示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运动,使其更加形象直观,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能掌握其工作原理。信息化技术利用其形象性和直观性,将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用于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听懂学会,体验成功感
一节课上得好坏、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有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许多学科仅借助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机电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机电技术知识和技能。例如,“液压传动”教学,学生看不到油路的运动和控制元件状态的变化,感到很抽象,教师采用微视频及相关动画技术,模拟展示油路随控制元件状态变化的走向,学生很清楚地看到其变化,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将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经过思考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学生能及时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学生通过进行形象记忆,化难为易,开阔了思维,提高了空间想象力。教师对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进行适当讲解,强化教材内容的重点,使学生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机电技术知识结构,加深对机电技术知识的理解。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强化实践教学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必须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效果,生动、直观地展示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形成。例如,車工实践教学中,学生不易近距离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可将操作视频传至UMU平台或蓝墨云班、班级微信群等,实现实时放映,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教学中,因为实验器材不足导致学生实验越来越少,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演示大量实验,降低了实验难度,强化了实践教学,学生在计算机前安装实验电路,发展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提高了实验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等客观条件来自主地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并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激发。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集文字、图案、音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探究,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较好锻炼与培养。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是数字化的信息,它包括了文本、网络视频,网络教学课件、学习工具软件等多种形式。有些教学资源内容除了有每节课的精讲资源外,还包括教师的上课讲义、自学光盘、名师讲座、针对性专题讲座及各种相关的网站资源连接。这样使网络教育的教学过程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一点是有限空间、有限时间的其它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王鹏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