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需要一个全新的台海政策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en19112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关系中无法绕开的一个结,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从某种程度上是解读中美关系的一个风向标。2008年,马英九上台,2009年初,奥巴马当选总统,新的美国政府将会采取什么样的对台政策?台海局势将会因之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谢丽·里格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刊刊发此文,并不代表本刊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随着许多口头承诺都成为空头支票,盼望奥巴马政府花时间对少数仍在持续的政策进行一些修补,看起来似乎还需要一段过程。有人说,即使是成功的政策也需要微小的调整,华盛顿的对台政策就是一个绝佳的例证。对于自己的“大陆政策”,台北已经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蓝图,一份同时承载着机会与风险的蓝图。美国需要调整自己的手段,对台北正在创造的新局势做出及时的反应。
  
  “麻烦制造者”后的新气象
  
  从2000年到2008年初,华盛顿在处理与台北和北京关系中的首要目标是——避免严重的冲突,包括军事对峙。虽然北京在与台湾地区方面对话时毫不妥协的态度明显已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们越来越趋向于把台湾(特别是台湾地区前任领导人陈水扁)看作是主要的“麻烦制造者”。
  陈水扁曾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试图强化台湾地区的地位,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实施其“脱离中国”的台独路线。陈水扁声称,他希望改善台北与北京的关系,但他并不打算放弃自己的“去中国化”政策以完成自己的台独目标。因此,两岸之间的政治关系逐渐进入“坚冰时期”,即使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经济的依赖越来越深。到陈水扁下台之时,台湾地区的经济已经与中国大陆经济紧密融合无法分割,但是却缺乏政治手段来调节两岸的关系。
  将目光投向台海之外,陈水扁的“四处点火”策略破坏了台北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在2000年到2008年间,台湾地区一连丢失了6个“外交关系国”。更糟糕的是,在这八年内人们看到的是台北与华盛顿的关系急剧下降——而这一关系恰恰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国际纽带”。
  2008年5月,陈水扁将自己的权力交给了马英九,马英九在得到台湾地区民众广泛支持下得到权力,他以58%的投票支持率夺取了选举胜利。而马英九领导的国民党也在台湾地区“立法院”占据着四分之三的席位。
  马英九和国民党带来的政策使台海关系有了新的气象。他们反对陈水扁“妖魔化大陆”的做法,在他们看来,台湾地区无需牺牲与大陆的良好关系,来保持自己的自主性。在竞选过程中,马英九一直坚持自己能够强化台湾地区与北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目,不会危及台海的现状。
  这种新的方式已经将台湾地区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这个方向不但突破了陈水扁时代,而且与1988年到2000年的李登辉时代也完全不同。与陈水扁相似,李登辉也是想尽一切办法试图限制台海的经济和政治互动。尽管李登辉在口头上赞成国民党“反独”路线,但当他感觉到与北京的对话发展得过快,或者在敏感的政治话题上立场越来越接近时,他就会搁置与北京的对话。马英九目前并未打算最终确定接受“统一”——相反,马英九—直在坚持在他的任期内不会发生台海统一的景象——但与李登辉和陈水扁不同的是,马英九正准备与北京就一系列话题进行对话,包括经济一体化和在稳定的台海关系之上的和平。
  
  英国满意台海友好气氛
  
  自从2008年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马英九政府已经在实施自己的“台海合作”短期规划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台海双方已经开设了定期直航、降低投资限制、放宽旅游规定、开设直航货轮运输并且达成食品安全协议。台海双方实现了高层互访。下一步将要发展的是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在此之后,北京方面至少已经表示两岸将有可能朝着“达成一项和平协定”而努力。马英九已经表达了原则上的支持,但双方还将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磋商和谈判,如果没有广泛的支持(包括台湾地区“立法院”),这一努力难以实现。
  虽然马英九的政策已经大大降低了政治紧张程度,这种政治上的紧张关系曾让美国军事决策者在整个陈水扁时代都神经紧绷,但新的方式并非没有一点风险。单方面的让步可能会削弱台湾地区“抵御北京统一行动”的能力,而中国大陆并没有撤减那些针对台湾地区的武器。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大陆,经济问题可能会促使台海两岸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分歧和争论。即使中国大陆的经济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北京也对马英九的某些姿态反应谨慎;在经济处于艰难时期,中国大陆为马英九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政治利益的可能性将进一步下降。
  反对党已经迅速对马英九的大陆政策所蕴含的风险提出了警告。民进党和一些批评家认为,马英九对北京做出了太多的让步,并且极少征求台湾民众的意见。马英九对此驳斥称,他对北京做出的让步都是有条件的,而且他的行为对台海两岸建立信任及缓和紧张局势是十分必要的。尽管如此,马英九的政治对手还在坚持他们的观点。
  马英九走上台湾地区权力颠峰,标志着台海关系的新时代已经开始。一个美国方面前所未见的有效政策被带入到台海时局中。马英九领导的是第一任为了缓和与北京的关系,甘冒政治和经济风险的台湾地区“政府”。正是这项新的政策要求华盛顿必须调整自己的政策。
  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原名雷蒙德·波哈特)实际上是华盛顿派驻台湾地区的“大使”,不久前薄瑞光就访问了台湾。薄瑞光表示,奥巴马政府对目前台海关系中不断上升的友好气氛感到非常满意,并且薄瑞光还重申了美国的一贯政策,“美国战略关注的中心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以及通过一种同时代表台海两岸人民愿望或一致意见的方式来解决台湾问题,特别是要代表台湾地区民众的意愿。”
  薄瑞光的访问和对台海现状的满意,就奥巴马政府的台海政策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因为华盛顿在制定这一政策时必须要考虑台湾地区的变化。但是薄瑞光的讲话强调了华盛顿需要展示自己对台海问题所做出的努力。特别是,薄瑞光的一些表态让人们更加关注美国的不确定性,以及台湾地区在“美国将如何正确理解台北的新大陆政策以及会作出何种反应”这个问题上的摸索。
  在评论中,薄瑞光并未表示美国担心台海两岸越来越热络的关系。薄瑞光称,“华盛顿并不认为在台海接触过程中存在一些‘红线’,”而且他还否认当前的台海关系现状在某些方面威胁到美国的利益。
  
  台海转暖给美营带来挑战?
  
  薄瑞光单方面的解释,并不能掩盖“台海两岸日渐变暖的关系已经为美国的外交关系带来了挑战”这种观点。在美国,有一种长期存在的观点——无论是法理上的统一还是事实上的统一,都与美国的地区安全政策背道而驰。有一种观 点将这一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该观点认为,如果马英九相对于大陆的经济和政治优势伴随着台湾地区自身军事努力的下降,那么美国提供给台军的武器系统在数年之后有可能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手中的利器。无论台湾地区是否自愿将自己的武装力量并入到大陆的武装力量中,或者由于台军的防御力量已经变得不堪一击使得大陆完全能够通过武力手段夺取这些武器系统,批评家认为,美国面临的代价将是巨大的。
  美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最近出版的由乔治敦外交事务学校罗伯特·萨特撰写的一篇文章,为这个问提供了一个更加明智的观点。萨特指出自己对台湾地区和大陆之间力量和影响的不对称性逐渐升高非常关注,而且他质疑马英九的现行大陆政策是否为北京做出让步提供了足够的“诱惑力”。
  相反,萨特担忧北京可能会对马英九的某些姿态采取“冷处理”。为了避免这一局面的出现,萨特建议“在美国的支持之下,台湾地区可以更有效地向中国大陆展示自己的意图——如果北京不能在‘加入世卫组织和其他国际性论坛’,‘降低对台军事压力’等问题上令台湾地区满意,台湾地区将会选择完全不同的国际道路和军事道路。”
  萨特并不期待美国或台湾地区会马上采取这种方法,他表示“至少就现在来说,无论是美国还是台湾地区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来展示这一决心,他们更愿意强调正面的影响并打消北京的忧虑。”但是如果美国和台湾地区不能展现自己的决心,萨特称美台最好还是为台湾海峡的空前发展做好准备,思考如何解释并适应这一发展。
  当然,即使事实上的统一也要面对巨大的障碍。如果台湾地区选民反对这一决定,无论马英九还是其他国民党的要员心中渴望的统一都希望渺茫。台湾岛内的政治机构将不会允许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做出一个自上而下的决断。因此,台湾地区不太可能轻而易举地或突然接受统一,无论这一压力是来自北京还是来自台北权力中心。
  换句话说,萨特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美国政府懂得如何解释台湾海峡前所未有的发展么?如果存在一个转折点,而越过了这个转折点,台湾地区将无法拒绝北京的要求,美国将静观这一结果的到来?在辨清台湾地区的意图和支持台北努力避免发生“北京可能不妥协”的问题上,美国能做些什么呢?
  
  美国需要新的台海政策
  
  这些问题说明了为什么薄瑞光在台北的一番表态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也仅仅是一个开端。强化马英九“缓和台海紧张关系并建立合作基础”的努力,明显是非常重要的,但美国必须着眼于长远之计。并且要帮助台湾地区为马英九战略的胜利所带来的结果做好准备,也要对马英九战略的失败引发的后果有所准备。
  从另一个角度看,薄瑞光对台湾地区的访问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发展。马英九在选举中做出的承诺之—就是改善台海关系,而且他已经做到L马英九推行这一政策是因为他认为该政策将使台湾地区更加安全,并且推动岛内的经济。但是由于目前全球经济处于低潮期,马英九许诺的经济利好并没有成为事实,因此这也使马英九新政策的政治价值遭受重挫。
  要逆转这一趋势,美国也几乎无能为力,但美国可以在其他方面对马英九施以援手。马英九在选举中做出的另一项承诺是“修复已经被破坏的美台关系”。带着对马英九政策的坚定支持,薄瑞光的访问就是马英九履行自己诺言的一个例证。但美国还可以做更多的努力,包括重开关于加强经济合作的讨论、互相访问(在已经确定的范围内)以及深化军事合作。
  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军售和军事合作问题—直是人们关注的最核心的问题,这也是美国方面和国民党都非常头疼的方面。然而,台湾地区出台的最近一版“国防评估”认为,台北仍旧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我防卫上。这份四年一度的报告建议采购几种新型武器系统,包括F-16C/D型战斗机。这些新武器中的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美国。
  这份四年一度的评估报告令许多军事观察家感到惊讶。报告认为,马英九政府正在对批评之声做出回应,这些批评人士认为马英九对于台海问题过于软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让奥巴马政府有机会推进自己的政策,对这些美方同样关注的事务做出反应。至今,华盛顿方面已经因为马英九与北京关系和谐而对其大加褒奖,但这份“国防报告”认为马英九已经准备好用军事力量作为善意姿态的后盾。因为对于美国来说,面对军事力量日渐强大的中国大陆,一个军事力量薄弱的台湾地区与之周旋将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局面。
  美国政策有待更新的另一个方面是,华盛顿计划鼓励北京在满足台湾地区在安全和国际空间方面的要求上,变得更加开放和务实。尤其是,“开放和务实”将由什么构成呢?除了允许台湾地区在世卫组织中拥有观察员地位外,美国还准备争取什么呢?哪些因素将促成在军事威胁上的一次重大意义的缓和?如果出于折中的方法,我们给予中国大陆全面的信任,台湾地区的立场有可能被侵蚀,最有越过一去不回头的“临界点”。
  奥巴马政府面临的紧迫问题远不止台海关系。目前,事态正在向相对较好的方向发展。尽管如此,在不远的将来,还是有很多会令事态可能误入的“歧途”。而且,那些正危如累卵的利益,其重要性并不比它们曾经作为热门话题时有丝毫的减弱。
其他文献
浙江温州 高辉 请问迫击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编辑部:迫击炮最早出现于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当时日军进攻旅顺口,日本工兵挖掘坑道逼近俄军阵地。由于距离太近,俄军远程火炮无法打击,轻武器又无法形成杀伤,于是俄国炮兵大尉戈比亚托·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缝奇想出一个办法,把47毫米海军舰炮装在一种带车轮的大架子上,用以大仰角发射超口径长尾炮弹(弹重11.5公斤,装药量6公斤),这种火炮投入使
期刊
未来战争新范式:混合战争  约翰·J·麦丘恩    西方世界正面临一种看似很新的战争形态——混合战争。虽然在形式上与传统战争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今天混合战争的决定性战斗却不会发生在传统的战场上,而是发生在包括冲突区人民、参战国国内人民及国际社会在内的非对称战场上。这些战斗在不规则、非对称作战战场的人们将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混合战争呈现出新的胜利模式,它的胜利不再依靠战争的发起者,而是“人民战场”。
期刊
3月6日,“和平-09”多国海上联合军演在巴基斯坦南海滨城市卡拉奇拉开帷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科威特、尼日利亚和土耳其等12个国家的海军参加了这次多国海上联合演习。  “和平”多国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由巴基斯坦海军倡导并举办,两年举行一次。2007年3月6日至13日,首次多国海上联合军演“和平-07”在北阿拉伯海举行。  演习时间从2009年3月5
期刊
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时曾称他想要向世人证明与敌对国家“接触”比“对抗”更加有效,现在,朝鲜的核试验给华盛顿政府出了一道棘手的选择题。  数家官方声明与众多分析家认为,朝鲜此次核试验的侧重点在于和美国建立全面外交关系,并要求美国承认其核国家的地位。奥巴马的朝鲜问题特使史蒂芬·w·博斯沃思已发表示其愿意与平壤展开双边对话,并在六方框架内继续与朝鲜进行谈判。不过,朝鲜拒绝所有会谈,指责奥巴马政府继续奉行小
期刊
如今在伊拉克战场上,美国陆军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一种全新的武器装备以对伊拉克反美武装据点实施定点清除。这种新武器不是导弹,却具备导弹所拥有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而它的成本要比导弹低得多。这就是可使用普通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采用GPS和惯性制导的精确制导炮弹——XM·982“亚瑟王神剑”。尽管此前美、俄等国已经开发出为数不多的精确制导炮弹,但“亚瑟王神剑”是第一种采用GPS和惯性制导的可全天候使用的炮
期刊
鲜此次进行地下核试炸,既表明了朝鲜对所有大国的蔑视,更暴露了东亚地区缺乏新型安全机制的缺陷。面对平壤的核试炸和多次导弹试射,所有邻国和大国都茫然无措,既要不出大国的威风,更拿不出大国的办法。所谓“半岛无核化”的目标,事实上已成为笑话。  朝核争执起始于90年代初,美国率先察觉、过问和介入,后来其他主要国家也纷纷干预,直至后来专门建立六方会谈的机制。但是,十多年的努力,只换来今日一败涂地的结局。很多
期刊
朝鲜于5月25日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后,又于5月26日试射了两枚短程导弹。与此同时,韩国于5月26日宣布全面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由于此前朝鲜曾称,将把首尔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的决定视为宣战。这使朝鲜半岛的局势骤然紧张。  朝鲜于5月25日宣布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平壤的这一作法违背了联合国安理会2006年通过的第1718号决议,招致世界各国的强烈谴责与警告。来自四十多个国家的部长共同签署了一
期刊
4月6日上午10时,湛江某军港彩旗飘扬、锣鼓震天。海军南海舰队在码头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热烈欢迎俄方舰队索科洛夫维克多·尼古拉耶维奇上校率领的“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和“鲍里斯·布托玛”号大型油船组成的舰艇编队首次到湛江进行5天的友好访问。  7日上午,湛江某军港微风习习,碧波荡漾。俄罗斯海军舰艇编队官兵来到中国海军“珠海”号导弹驱逐舰上参观。  初次登上中国海军驱逐舰的俄海军军官,
期刊
“目前在制定我们对外政策的时候,也许地球上没有哪一个角落是不以某种方式需要加以考虑的。”  ——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五大的政治报告  在这位派头十足的苏共中央总书记领导下,苏联综合国力达到顶峰,并以空前之规模卷入国际事务,军事力量甚有超越美国之势。    勃列日涅夫执政长达18年(1964年-1982年),这个时间长度仅次于斯大林(30年)。对于冷战时期的苏联来说,勃列日涅夫显然更有资
期刊
潜艇战的概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威胁越来越接近海岸线,所面对的敌人可能不再是国家,而是类似恐怖组织或处于叛乱地区的敌对武装。过去潜艇的基本作战方式是单艇隐蔽作战,但在如今的形势下,需要潜艇在行动时与外界建立多方面的合作关系。  A26潜艇是瑞典皇家海军为迎合2l世纪作战环境而研制的新一代水下装备。该型艇的主承包商是瑞典国防装备局,瑞典考库姆公司负责设计和建造。该型艇于2006年开始研制,2007年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