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和丙泊酚TCI静脉麻醉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24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吸入麻醉与丙泊酚TCI静脉麻醉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前者给予4µg/ml靶浓度的丙泊酚TCI进行麻醉,同时采取的反馈指标为MAP=80%基础值,BIS=50;后者吸入3.4%的异氟醚诱导其麻醉,并采用0.8%~2%对其进行维持。同时,术中对BIS,MAP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诱导时间,入睡时间显著较长。实验组术中的生命体征较为平稳,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结论:给予患者丙泊酚进行麻醉,同时以自身BIS,MAP作为TCI的反馈指标,可使有效麻醉深度得到维持,并及时地调节,血液动力学受到较小干扰。
  关键字:吸入麻醉;丙泊酚TCI;临床应用
  
  
  进行胆囊切除时,患者腹膜后及腹膜内的器官会受到CO2气腹施加的压力,从而增加腹腔内、胸腔内的压力,膈肌上抬,因此使患者血液动力学受到显著的改变[1]。传统的吸入麻醉通常发生滞后现象,因为麻醉医师对麻醉深度进行调节时,往往依靠HR,BP等的变化。而丙泊酚麻醉通过BIS,血液动力学等TCI反馈指标,有效地控制患者的麻醉深度。术中,对LC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与研究,同时,对吸入麻醉与丙泊酚TCI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均为LC术前需麻醉的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6例,年龄介于25岁至59岁之间,患者的ASA麻醉分级在Ⅰ至Ⅱ级间。患者肾,肝功能均正常,不存在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肺方面的疾病,并且也无心脑血管方面的病史。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病况等没有显著的差异,因此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0.5h,需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所有患者0.5毫克的阿托品,及0.1克的苯巴比妥钠进行常规处置。⑴对照组:①患者进行吸入诱导时,需给予异氟醚(3.4%)。②术中,麻醉师需依据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相应地调节患者的吸入浓度,而浓度需控制在0.8%至2%间,并且需手术完成前10分钟停药[2]。⑵实验组:①采用丙泊酚TCI输注,同时设定效应室靶浓度,采取的反馈指标阈值为MAP=80%的基础值,BIS=50。如果,患者MAP<80%的基础值,效应室靶浓度>4μg/mL,且BIS<50时,TCI会停止注射。反之,患者MAP≥80%的基础值,效应室靶浓度<4μg/mL,且BIS≥50时,会重新运行TCI系统并注射给药。②执行麻醉诱导时,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5μg/kg芬太尼,同时进行丙泊酚TCI。③患者入睡后,再静脉滴注给予0.1mg/kg的维库溴铵。④术中,需严密监测BIS,氧分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及T1/TC、T4/T1。⑤患者入睡时,其T4/T1=0,可进行气管插管;若T4/T1>25%,则需再次给予0.04mg/kg的维库溴铵,手术完成前0.5h需停用此药物,TCI处置需手术完成前10分钟停止。实验中,均未给予患者新斯的明、纳洛酮等药物。
  1.3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应使用SPSS13.0软件。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并用x±s表示,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诱导时间,入睡时间显著较长。实验组术中的生命体征较为平稳,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苏醒明显劣于实验组。
  
  表1诱导期情况
  组别 诱导时间(s) 入睡时间(s) 注药时疼痛[ 例(%)] 屏气[例(%)] 咳嗽[ 例(%)] 不自主运动[ 例(%)]
  对照组 300.1± 15.9 162.9±16.1 0 5(19.2%) 3(11.5%) 12(46.2%)
  实验组 200.1±19.9 66.1±11.1 4(15.3%) 2(7.7%) 0 6(23.1%)
  
  表2患者苏醒特征、术后并发症
  组别 拔管时间
  (分钟) 睁眼时间
  (分钟) 呼吸道
  分泌物 术后恶心并呕吐
  (例)
  对照组 15.9±4.2 13.9±3.4 多 13
  实验组 12.9±3.0 10.9±1.9 少 2
  3 结论
  通过TCI进行麻醉时,将平均动脉压,BIS作为反馈指标,因给药剂量逐渐科学化,因此可得到较平稳的麻醉效果。
  在睁眼时间,诱导时间,入睡时间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均明显延长。本实验中,对麻醉诱导进行全程观察,其中实验组2例发生屏气,对照组5例发生屏气,但患者均未出现低氧血症。除此之外,实验组中4例患者麻醉给药时感到疼痛,但对照组无疼痛感,而这也是实验组方案中的一个缺陷。
  两组患者经麻醉后,均可使血管因内皮素介导而发生舒张,从而降低全身血管阻力,进而降低平均动脉压。实验中,将MAP及BIS设定为阈值,并使其作为TCI注药速度的反馈指标,从而在患者BIS下跌时,可以维持呼吸及心率的正常,而这也是人的临床经验无法实现。对照组中,因麻醉依赖于自身经验,并对呼吸、心率的变化进行观察,来判断麻醉深度并对其进行人工调控,使得调整处置会出现延迟滞后现象,因此,对照组中患者的各指标会有较大的浮动[3]。
  丙泊酚具有短效镇静麻醉的优点,它可迅速麻醉诱导患者,并使其更快苏醒,患者的分泌物也比异氟醚组少。实验组患者苏醒后有2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而对照组有13例出现上述症状。
  因此,与吸入麻醉相对比进行TCI丙泊酚麻醉时,将患者的BIS及MAP作为预定的阈值基数,能够使术中的麻醉深度得到科学的、及时的维持,并使血液动力学受麻醉药物的影响降至最低值,并且术后实验组的不良反应较少,同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许雄伟,王长连,林财珠,等.新型丙泊酚目标控制输注(TCI)系统性能初步评价[J].海峡药学,2010,22(1):157-159.
  [2] 夏东亚,郭涛,宋丹丹,等.丙泊酚用于神经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房,2007,10(14):1066-1067.
  [3] 金德海.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2,12(6):131-132.
  
其他文献
摘要:孕期B超检查是准妈妈的一种常规检查,就是利用B型超声波对孕期妇女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情况进行检查,但也有许多孕妇担心超声波会伤害体内的小生命,本文将通过分析孕期B超检查的意义以求消除大家对于孕期B超检查的担心与疑虑。  关键词:孕期;B超;意义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虽然现在国家已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但目前绝大多数育龄家庭都“只生一个孩子”,因此“优生优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过程中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A组共56例,采用单独用药方式治疗,B组共40例,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结果: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B组为15.00%,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产后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早期产后出血相关因素,为降低产后出血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56例产后出血病例。结果: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等。结论:应重视高危人群,提高产前质量,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正确判断产后出血原因及出血量,抓住抢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复发率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复发
期刊
摘要:艾滋病全球性广泛流行,引发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AIDS病人/HIV感染者)与尚未感染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伦理冲突,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感染已是全社会关注的一项系统工程,文章从伦理学视角提出缓解这一冲突的措施,以提高艾滋病的防治效果,遏制其流行。  关键词:艾滋病;伦理困惑;对策  Ethical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 in Preventing and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特征,为预防宫颈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0例有过一年及以上性生活史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8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1±7.9岁。经由妇产科医生采集研究对象的阴道宫颈分泌物作为检测标本,使用分子杂交系统对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分析患病例感染亚型以及其特征。结果:通过1000例女性病例检测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检出率为25.18%。亚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放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1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组(VATS组)49例,和行开胸手术肺叶切除组(TOS组)6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短期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与TOS组相比,虽VAST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但术中出血量、术后24h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急性心肌梗赛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静脉溶栓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为发病的前6h使用溶栓治疗,对照组为发病6h后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再通率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讨论无痛下持续被动活动在膝关节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96例膝关节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练习,康复组采用无痛下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对两组患者关节活动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康复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优良率为81.3%,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康复组明显较好(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67.57%),且半年内复发率(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43.2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