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脚下的音乐节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tta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远处的白色帐篷便是音乐节举办交响音乐会的场所

基顿·克莱默的“剑走偏锋”


  拥有俄罗斯血统的耶胡迪·梅纽因出生于美国,成长于英国,逝世于德国,这些都已广为人知了。然而,他曾经安家在瑞士的那一段经历,却似乎一直鲜为人知。


02(从左至右)梅纽因,布里顿,皮尔斯、让德龙,摄于1957年

  1957年,梅纽因被格施塔德宁静、迷人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举家迁往这个瑞士山区定居下来。同年的8月4日和6日,在梅纽因的号召下,四位传奇的音乐家——大提琴家莫里斯·让德龙(Maurice Gendron)、钢琴和羽管键琴演奏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男高音歌唱家彼得·皮尔斯(Peter Pears),当然,还有耶胡迪·梅纽因自己——在格施塔德演出了两场音乐会。那便是格施塔德梅纽因音乐节(Gstaad Menuhin Festival)的雏形。


03格施塔德小城

  从1958年开始,梅纽因音乐节走上了常规化运营的道路,最初的两场音乐会变成了九场,主要是室内乐音乐会和室内交响乐团音乐会,著名的苏黎世室内乐团在爱德蒙·德·施图兹(Edmond de Stoutz)的指挥下也参加了音乐节。乐善好客的梅纽因大师邀请音乐家们拖家带口地来这个凉爽的瑞士山区避暑并演出,这种与朋友们一起分享音乐的精神日后逐渐成为了音乐节的基调。
  1976年,梅纽因音乐节成立了一个新的董事会,专门来管理音乐节的行政事务。1977年,音乐节的音乐会数量从九场扩展到了十八场。1989年,音乐节首次引入了交响音乐会,在一个巨大的帐篷里举行,从此音乐节从一个单纯的室内乐音乐节,转型成为了瑞士最大的音乐节之一,而梅纽因本人也能借此机会来培养自己对指挥事业与日俱增的兴趣。


04梅纽因


05梅纽因音乐节的宣传旗

  梅纽因大师坚持亲自打理音乐节的大小事务,直到1996年音乐节成立四十周年之际,而他本人也已经八十高龄之时,才决定将音乐节交给更年轻的人来管理。他选定的接班人是与他有着相同志趣且情操高尚的拉脱维亚小提琴家基顿·克莱默(Gidon Kremer)。不过,与梅纽因渐进式改良派的作风不同,克莱默向来比较特立独行,其无政府主义式的偏激使得音乐节突然“剑走偏锋”,由此丧失了大量传统听众与合作伙伴。


01萨能(Saanen)教堂内景


02音乐节艺术总监穆勒


03丹尼尔·霍普

  1998年,基顿·克莱默的突然离职给梅纽因音乐节带来了一段混乱时期。于是,彼得·凯勒(Peter Keller)临危受命,暂时担任音乐节的艺术总监。短短一年后,梅纽因昔日的合作伙伴、音乐学者伊莲娜·霍普(Eleanor H o p e)又接过了音乐节的“帅印”——看到这个姓氏,也许你会产生一些联想?没错,她就是当红的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Daniel Hope)的母亲。在梅纽因于1999年去世之后,伊莲娜·霍普通过广泛的节目策划以及对格施塔德当地自然環境的积极利用,使得当初因为被克莱默激怒而纷纷暴走的赞助人、音乐家、听众和梅纽因的家人们慢慢回潮。梅纽因音乐节再次稳定下来,回到了之前欢声笑语的氛围。

穆勒:格施塔德的灵魂人物


  2002年,梅纽因音乐节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具有开创性的决定:音乐节不再由某个杰出的、国际知名的艺术家来领导,而是由一个专业的艺术管理者来领导——他必须有能力促进音乐节的长远发展,重视当地的经济与资源等。很快,音乐节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艺术总监人选:克里斯托弗·穆勒(Christoph Müller)。穆勒1970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同时拥有大提琴演奏与经济学的文凭。当时穆勒正担任巴塞尔室内乐团的经理,并在这个岗位上获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于音乐节的董事会来说,穆勒在艺术管理行业内的人脉、经验,他的坦率与好奇心,以及他作为一个新来者的事实,都可以让他不用顾及音乐节之前的“历史包袱”与偏好,放手处理音乐节未来的发展事宜。事实也证明,穆勒获得了董事会的高度认可,他从2002年起担任梅纽因音乐节的艺术总监至今,成为了格施塔德新的令人振奋的灵魂人物。   穆勒对梅纽因音乐节的艺术理念有三个主要的核心:演出室内乐、交响乐以及新的实验性系列“今日音乐”(Today’s Music)。作为瑞士仅次于琉森音乐节的第二大音乐节,梅纽因音乐节的目标是为观众带来瑞士顶尖交响乐团的高质量演出,同时继承梅纽因的音乐遗产。“梅纽因对新想法孜孜不倦的追求激发了我的兴趣,延续他的艺术主题是一项持续的挑战,这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前进,实施新鲜的、具有创造性的举措。”穆勒坚信他的想法会与梅纽因大师的步伐一致,音调和谐。
  2010年,梅纽因音乐节创建了自己的交响乐团:格施塔德节日管弦乐团(Gstaad Festival Orchestra)。乐团由来自瑞士顶尖交响乐团,如苏黎世歌剧院交响乐团、巴塞尔交响乐团、伯尔尼交响乐团等最好的乐手们组成。这些高水准的音乐家组成了音乐界的“国家队”,他们的演出被评价为“这就是真正世界一流的声音听起来应该有的样子”。格施塔德节日管弦乐团广泛地在莱茵高音乐节(Rheingau Musik Festival)、石荷州音乐节(Schleswig-Holstein Musik Festival)以及维也纳音乐厅、科隆爱乐大厅等地巡演,合作过的知名独奏家包括芮妮·弗莱明、雷诺·卡普松、索尔·嘉贝塔、法佐·塞伊(Fazil Say)等。从2017年开始,荷兰指挥家、现任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担任了格施塔德节日管弦乐团的首席指挥。


鲁日芒(Rougemont)教堂

  如今的梅纽因音乐节是一个兼顾传统与创新的联合体。每年的7月中旬到9月,音乐节举办超过六十场音乐会,曲目范围从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到当代音乐。除了交响音乐会在大帐篷里演出以外,其他的室内音乐会主要在当地历史悠久的教堂内举行。每年有约两万六千人次的观众前来欣赏音乐会,其中70%是固定观众(来过音乐节两次或以上)。音乐节每年的预算约为六百六十万瑞士法郎,其中约9%来自公共筹款。
  2018年是第六十二届格施塔德梅纽因音乐节,参加音乐节的艺术家包括指挥家瓦列里·杰吉耶夫,歌唱家乔纳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伊安·博斯特里奇(Ian Bostridge)、菲利普·雅罗斯基(Philippe Jaroussky),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Hélèn e Grimaud)、安德拉斯·席夫、鲁道夫·布赫宾德、丹尼尔·特里福诺夫,大提琴家索尔·嘉贝塔,小提琴家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单簧管演奏家萨宾娜·梅耶、安德列斯·奥登萨默等,这些都是在古典音乐界响当当的名字。


格施塔德迷人的自然风光

2018年主题:阿尔卑斯山


  自创建以来,梅纽因音乐节有过许多不同的主题,比如幽默、个体元素(individual elements)、音乐家庭等。而有一个主题,自从音乐节成立以来就一直静静地躺在它的脚下,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那就是——阿尔卑斯山(The Alps)!
  数百年来,阿尔卑斯山一直是作曲家们创作灵感的源泉。它那连绵不绝的山峰和广袤无垠的峡谷营造出了一种令人尊敬和敬畏的感觉,而那人烟稀少的山间村庄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也与现代社会的密集人口以及快节奏的都市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加速的数字化和全球化的世界中,万物瞬息变幻莫测,而阿尔卑斯山几个世纪以来原封不动的、“像岩石一样坚固”的性格则让人感到异常的舒适和放松。
  无论是夏日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电闪雷鸣,还是平常的日出日落、小溪、河流、瀑布,格施塔德的生存环境都深受阿尔卑斯山脉的影响,大自然的力量可以在突然之间变得相当具有威胁性。的确,由于山间铁路的修建,如今阿尔卑斯山变得比以前容易接近了,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但是对大多数人(登山运动员除外)来说,阿尔卑斯山依旧是很难征服的。有了阿尔卑斯山的隔离,人们在格施塔德可以让时间暂时静止下来,在这个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这便是许多人喜欢来格施塔德度假的原因。
  早在十九世纪,也就是浪漫主义时期,阿尔卑斯山区美得让人窒息的自然风光,便受到了不少音乐家的关注。1831年8月7日,门德尔松从瑞士小城波尔蒂根(Boltigen)写信给他的父母说:“雨下得很大,外面的电闪雷鸣很可怕。一个人只有在山里,才能真正學会对大自然的尊敬。”2018年的梅纽因音乐节,便以“阿尔卑斯山”为主题,全面展现了过去几个世纪的人们是如何看待阿尔卑斯山的。
  本届音乐节演出了几乎所有和阿尔卑斯山有关的音乐,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其中包括描绘阿尔卑斯山风景的作品,如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阿尔卑斯山》和门德尔松的《瑞士交响曲》;包括作曲家受到阿尔卑斯山的启发而创作的作品,如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勃拉姆斯本人说该作品终曲的主题受到了阿尔卑斯号曲调的启发);包括作曲家设定发生在阿尔卑斯山的作品,如柴科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响曲》(主人公曼弗雷德由于为人生种种奥秘的问题所苦恼,在阿尔卑斯山中徘徊,接着,阿尔卑斯山的魔女在瀑布激流上的彩虹中出现在曼弗雷德面前);包括作曲家对阿尔卑斯山地区民歌的引用,如舒伯特的《连德勒舞曲》(L?ndler)……此外,勃拉姆斯1886年在瑞士小城图恩(Thun)湖畔度假时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如《A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Op.100)、《第四交响曲》及几首艺术歌曲,亦首次在梅纽因音乐节上演出了全集。
其他文献
卡尔·玛利亚·冯·韦伯(1786-1826),德国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兼具全面的艺术才能。除作曲之外,他还是钢琴演奏大师、现代指挥艺术的早期实践者,以及活跃的音乐评论家。  韦伯最著名的作品是首演于1821年的三幕歌剧《自由射手》,作品的故事来源于德国民间传说,富于魔幻气息。韦伯广泛吸收了民族音乐的养分,同时又在动机运用、管弦乐色彩和多樣化的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且有成效的探索。这
期刊
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担任表演指导老师已有十二年。多年前,有一位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曾在我的基础表演课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表演课外,我看过这位学生的声乐专业课期中考试,他的演唱技术上乘,台风也基本成熟。但在我的表演课上,他却总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状态,从不曾真诚地走出自己,走进角色。看他的表演练习时,我总是满怀期待地开始,每每失望地结束。在表演课程即将结业之时,其他学生都在向着正确的表演观念努
期刊
2018年5月16日,女高音歌唱家黄英与法国钢琴家达尔贝托(Michel Dalberto)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艺术歌曲音乐会。曲目是法国与中国的艺术歌曲,上半场有福雷、德彪西、拉威尔、普朗克等人的歌曲,下半场则是从黄自、丁善德一直唱到叶小纲的作品。起初我担心,艺术歌曲音乐会本来就带点曲高和寡的意味,这套作品还完全避开热门的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人的歌曲,这样一来,上座率如何?听众的反应
期刊
2011年7月,第二屆夏季音乐节的志愿者团队里来了一个还在读大学的上海小男孩,讲话柔声细气,交流起来却有难得的沉着和专注,当时的MISA工作团队决定安排他协助接待那年第一次来上海的大指挥家巴伦伯依姆。  2016年夏天的某一天,我偶然地翻看美术电影制片厂1980年代的动画长片《天书奇谭》,被其中贯穿全片的音乐瞬间圈粉。MISA这些年引进了不下十部国外电影交响制作,何不自己制作一部?走访美影厂后,我
期刊
2018年5月16日,我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观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创演的歌剧《马可·波罗》,赞叹之下感慨颇多。作为一部以一带一路实例内容为特点的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可谓独辟“新境”,它做到了很多人所期待做到的东西,达到了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的综合表现效果。  我观《马可·波罗》,觉得它是一部将东西方文化和历史进行深入嫁接的作品。此外,它在创作技术、创作经验以及“履行”歌剧思维观念方面,都有
期刊
2019长江钢琴代言人薛汀哲巡演发布会有“演”有“料”引爆乐展  2018年10月11日,上海国际乐器展“长江钢琴大师中国巡回之旅——薛汀哲发布会”成功举行。会上,薛汀哲携手长江钢琴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音乐盛宴。钢琴家、教育家李名强教授亲笔题词——“2018薛汀哲长江钢琴全国巡演圆满成功”,并与柏斯音乐集团总裁吴雅玲小姐、吴天延先生以及“钢琴魔指”薛汀哲先生共同盖章,纪念这一难忘时刻。  在
期刊
如果不是在这次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节目册上看到了《天书奇谭》的名字,我可能很少再有另外的机会在大荧幕上重温这部少时的动画经典。  在《天书奇谭》(1983)之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已经成功地制作拍摄了《小蝌蚪找妈妈》(1960)、《大闹天宫》(1961-1964)、《哪吒闹海》(1979)、《九色鹿》(1981)以及《三个和尚》(1981)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动画电影,不仅将中国的电影动画制作水准推向了
期刊
《欢乐的夜晚》由胡登跳先生创作于1979 年,作品巧妙地运用了五件民族乐器特殊的演奏技法,逼真地模仿了戏曲音乐中的锣鼓点等音效,展现了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该作品中特有的创作手法更是为我国民族室内乐多元化进程开辟了新道路。中西融汇视角下的丝弦五重奏  小型器乐组合古已有之,亦是中国民族室内乐的滥觞。先秦时期的《韶》,秦汉时期的“乐府”,隋唐的“燕乐”,均一脉以贯之。二十世纪以降,先辈们上承古
期刊
伦纳德·伯恩斯坦(L eona rd Bernstein)的朋友们常称他为莱尼(Lenny),似乎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加使人感到亲切。这位生于美国、长于美国、成名于美国的音乐家是二十世纪美国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他帅气迷人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不同于大部分欧洲指挥家的细腻优雅,伯恩斯坦“哈佛口音”之下的睿智与才华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伯恩斯坦  2018年是伯恩斯坦诞辰一百周年。据伯恩斯坦办公室(Leo
期刊
近几年,我发现一个现象:音乐会中只要有马勒的作品就会十分卖座,听友似乎对马勒的音乐十分买账,老中青三代人皆十分受用,以至于马勒的音乐会一票难求。马勒的作品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一时间我也难以参透其中的奥妙。  马勒出生在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如同其他伟大作曲家的标准履历那般,自幼展现出音乐的才能,儿时已经参加不少音乐比赛并获大奖,少年时代进入音乐学院学习,成绩优异,对音乐有崇高的追求等等。如果这仅是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