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探究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jun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后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小学阶段除了学习文化课知识,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尤其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鉴于此,小学德育教育应该积极推動工作模式创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养成持久、自觉的学习习惯,明确自身的学习和发展目标,稳步有序地提升自我。文章就此展开分析,明确提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目标,积极推动德育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改进,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德育教育;创新模式;自主管理能力;小学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个体全面发展,它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在教育活动中夯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摸索教育规律,注重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发挥,这样才能培养更具个性的人才。自主管理能力作为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其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地发挥,也养成个性意识,便于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小学德育教育应积极推动工作模式创新,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如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和复习,记录下学习难点,便于后续课堂上交流解决,为构建高效的课堂奠定基础。
  一、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其一,结合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有义务遵从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的活动,同时也享有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和查阅资料的权利,还可以享受国家和学校提供的资助和扶持。对于学校给的处分,学生如果不认可,可以提出申诉,寻求相关部门的介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有义务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赋予学生权利的同时,也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1]。
  其二,教育改革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通过德育教育来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态度,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养成创新意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通过德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养成健康的体魄,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学生踏入社会后,凭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可以持续提升自我,在追求真理、谋求个体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
  其三,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不足,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创新潜力大,但是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有助于创设好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自我决策能力、选择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表现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个体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促使学生具备自理能力和民主意识,从而形成现代公民应有的责任感,为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有义务参与到与自身成长和发展相关的管理事务中,尽可能地展现自我才能,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2.深入挖掘和激发学生潜能,赋予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核心目标是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4]。人的自我实现即是本性的实现,学生个体素质能力不尽相同,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可以赋予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和活力。学生作为班级的一员,同时也是班级的主人,人人都有发言权,但在班级管理中,通常是成绩优异或是有特长的学生有机会展现自我,在重大班级活动决策中有发言权,而表现不突出的学生,则逐渐沦为被动的服从者。对于此类现象,只有引导学生赋予自己发言权平等,地位平等,才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5]。
  三、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推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模式创新
  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理念滞后,所选择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说教为主,忽视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致使学生抵触情绪较大,未能起到积极、正面的引导,影响到德育教育的成效,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以达到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1.与时俱进转变理念,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下,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是本质要求,这对小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小学德育工作模式滞后,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更多的是通过班主任对学生的说教来实现,学生的接受度不高,并且他们存在很大的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应创设自主教育的大环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渗透自主教育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各环节[6]。通过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设置,注重形象,发挥榜样模范的作用去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去管理学生,选择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从而实现自主管理。也可以通过优质教学服务和后勤保障,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锻炼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引导学生自主创造、自主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7]。
  2.渗透学校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积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但并非放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成长,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正自我和完善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应充分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整合资源,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各科任老师,都应该正确认识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自觉渗透和践行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载体。   3.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应经常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不再拘泥于学习中[8]。鉴于此,教师应整合文化课学习和社会实践,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逐步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受到集体氛围的熏陶,学生会在不知不觉当中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如班主任可以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预习即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做好课前预习规划,合理安排在课前搜索相关学习资料的时间,将学习难点和要点记录下来,尝试着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真正夯实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离不开良好氛围和文化环境的支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塑造积极向上、健康的育人环境,在良好的氛围中组织科技、艺术、体育和娱乐等多样化活动,可以启迪思想,培养学生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班级为主阵地,开展师范教育、榜样教育等活动,营造自助管理为特色的氛围,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使综合素质得以全面發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积极推动工作模式创新,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夯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在理论说教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丰富个体内涵,健全人格,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唐斌. 在班本自治德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J]. 中国德育,2020(07):33-36.
  [2]翟秀娟. 实行人本化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浅析班主任管理中的德育[J]. 内蒙古教育,2019(09):122-123.
  [3]徐巧月. 德育理论与实践创新视域下学生自主管理的制度化建设研究[J]. 林区教学,2017(04):116-117.
  [4]陈志艺. 浅谈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学生自主管理[J]. 当代教研论丛,2016(09):85.
  [5]孔练光,何玲.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推行“自主管理”纪实[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05):75-76.
  [6]葛民建. 职业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初探[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1):78-80+84.
  [7]赵西敏,旺爱娟,郑欣欣.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探究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J]. 职业时空,2018,22(10):57.
  [8]冯景南,叶丽芬. 创设德育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行动研究”初探[J]. 教育导刊,2016,23(01):29-31.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兴奋于问题的发现,陶醉于问题的解决,而发现问题离不开深入思考。教育界也一直有通过思考才能发现问题的说法,问题的提出是思考的意义所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日常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让学生兴奋于问题的发现,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教学方
【摘要】基于学生认知特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典型生活事件,让日常生活真正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能使学生在认识、感知、体验生活事件中,诱发道德冲突,更好地感悟、理解与内化道德与法治知识,获得更全面的道德判断。文章在分析生活事件内涵与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生活事件的选取与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事件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专门性课程,学科属性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以教材为主、以教授基础地理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人才的教育需求。当前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初中阶段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教学课程,要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将教学的关注点转移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使用上来。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乡土地理;利用  一、前言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所需要运用到的取材于本地市县乡
【摘要】高中生毕业后选择高校专业和职业就业对自身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其开展生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仅靠生涯规划课或主题教育活动无法满足需求,生涯教育必须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发挥所有教师的力量,提升生涯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生涯教育;渗透;职业观念  一、引言  传统高中教育过于强调学生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生涯规划培养,导致学生在高考后选择志愿时比较盲目。学生生涯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
【摘要】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欣赏建筑作品,让学生感受美;欣赏油画作品,让学生体会美;欣赏中国画,品味美。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形式美,同时使其感受作品的内在美,从而提升其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 美术欣赏;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  美术欣赏贯穿整个美术课程中,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十分有
【摘要】音乐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感情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音乐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教师要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看军事题材的电影、唱嘹亮军歌、参观军事部队以及练习军事技能等方式,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嘹亮军歌;小学音乐;民族精神;社会责任心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軍歌嘹亮:小学军旅特色文化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阶
【摘要】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进行引导、渗透和培养。寻找合适的着力点并撬动它,可以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实现深度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发展事半功倍。笔者尝试在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中寻找支点,启迪数学思维;在巧妙实施课堂教学中撬动支点,发展数学思维;在灵活深入拓展中创造支点,着眼素养提升。  【关键词】课堂支点;数学思维;素养提升  数学思维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数学思维能力,就
【摘要】音乐是一种精神食粮,能帮助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挖掘音乐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生活、思维方式等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以人为本;育人功能  音乐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门课程。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
【摘要】虽说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育的重头戏,但是很多教师在具体进行语文教学时却没有对阅读教学进行改善。作为基础性的教学工作开展者,教师需对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考虑分析,由此寻找到语文阅读课堂合适的改进策略。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展开探讨,提出了加强自主阅读、加强合作学习、加强课外阅读、加强读写结合等教学模式,由此来改善以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种种不足,提高阅读课程教学的整体效率。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始重点针对全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促进学习效果不断提升。文章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了探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