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之道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gghh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毒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敌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不仅是医学问题,也反映了国家治理能力,二者不可分割。应该说,国内疫情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从数据上看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疑似病例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事情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无疑得益于举全国之力、分区分级、精准施策的治理效能。国家对于武汉等高风险区域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的治理策略;对于中风险区域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于低风险区域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构建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而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转。
  马克思曾言,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中国作为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探究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之道可以凝练为两个核心概念:治病与治国。如何有效治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曾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意即治国与治病具有内在相通性,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首先,治国与治病皆需以问题意识为先导。只有发现了真问题,对于治国而言,方能有正确的方针政策;对于治病,方能对症下药。新型冠状病毒在2019年12月中旬临床医生已发现人际传播的问题,但是有关部门在2020年1月10日向公众报告“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错过了疫情萌发的最佳防控窗口期,从而导致后期人、财、物的巨大投入。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问题搞错了,对策与药方必然也随之出错。武汉疫情防控出现转机的起点,始于钟南山院士公开宣布病毒呈现人传人的真问题。
  其次,治国与治病皆需以专业知识为准绳。中医治病以“望、闻、问、切”为诊疗手段,其原理在于“司外揣内”、“从外至内”、“见微知著”与“以常达变”。扁鹊见蔡桓公,运用中医望诊的方法,从而准确判断疾病状况及其预后的病理发展。西医以现代科技为手段,面对疫情需要对病毒准确检测与分析,研发针对性的药物与疫苗,并进行专业化的技能训练。国家治理的专业知识体现在制度环节,制度建构在于探寻政府有效运行的职能与路径。制度建构之所以重要,其原因在于制度锁定(lock-in)的复制效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邓小平同志早年就提到了建设良善的国家制度的重要性。他认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进一步用比较的视野提出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他由此给出的结论为: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者、诺贝尔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亦发现了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他以美洲大陆作为研究视角,美国与拉丁美洲都是移民国家,为什么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经济,而拉丁美洲却没有?诺思认为其原因在于: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延续了英国的分权、制衡、市场化与明晰产权的制度矩阵;作为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地,拉美延续了集权(centralized)、官僚化(bureaucratic)、重视人情关系(personalistic relationships)的传统,在制度的演进过程中难以实现政治稳定,以及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潜力。因此,社会内在的不同的制度结构使得新大陆国家的发展结果大相径庭。
  其三,治国与治病皆需有预见性。美国新公共管理专家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曾言,美国卫生局发现百分之五十的疾病与行为有关,百分之二十与环境有关,百分之二十与遗传有关,百分之十与医疗有关。因此,预防与治疗、防病與治病至少具有相同的价值。注重预防,建立疾病预防体系和健康运动体系,注重改善环境因素,这样投入少而见效明显。预防应与治疗放在同等重要地位,需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重治轻防,越治越忙。医生的职责也在于让公众不得病、少得病与晚得病,这就需要给医生提供讲真话的环境,不至于讲真话而受到处罚。只重临床治疗,不重视健康科普,其结果是医生必然越来越累。新公共管理(NPM)认为:由于官僚体制的刚性机械,对于技术化手段的盲目尊崇,其发展的是狭隘的想象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国家治理直接导致公共危机频发;国家治理的基本路数在于建立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仅是治疗。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认为:“上工医未病之病,中工医欲病之病,下工医已病之病。”意即最高明的医生治疗未病之病,一般的医生仅仅是治疗疾病而已,体现了注重“预防”与“治未病”的思想。东西方治理思想在此交流融合、相辅相成、重叠共识,从而形成共通的治理经验与智慧,以应对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疫情防控的根本之道在于如何有效预防。
  有预见性的政府的根本职能在于赋予社区以权力,通过参与式民主给公民授权,培育自治与自发秩序。在统一与法治的框架下,国家实现对多样性的包容,只有这样,方可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活力。人类社会自中央至地方是由显性与隐性的制度所形塑的,在这里“中央”与“地方”是制度层面的,而非地理意义的。制度的建构在于契合人性:若能将人性善的一面加以张扬,恶的一面加以有效遏制,则为好的制度;反之,则为坏的制度。传统社会向现代国家的转型,其基本路径在于建立起植根于本土并且顺应现代化发展,具有“内生性”的社会治理制度,充分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自主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进而促成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与繁荣发展。政府决策以未来为导向,具有前瞻性;国家治理的精髓不仅是基于对问题的应急反应,更是未雨绸缪。国家治理之道在于如何有效防止将小的问题发展为大的问题,大的问题发展成危机,危机演变为灾难。这样,即使出现问题,也总是碎片化的,不会导致整体性的溃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治国理念与东方传统的优秀治国思想,可以相互借鉴、并行不悖,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他文献
宝牯佬是民间对邵阳人的称呼,意指邵阳人像牛一样耿直、憨厚、刚烈。我一直认为宝牯佬的“牯”,是牛牯的“牯”,即性烈雄健的公牛。儿时牧牛,常见两条公牛“顶架”红了眼,牛尾紧夹,牛身如弓,气喘如吼,地动山摇,旷日持久,很多时候只能用长竹竿绑上草把点燃伸过去熏,它们才可能休兵罢战。宝牯佬做人做事的“牛脾气”上来了就是这样子。“呷得苦、霸得蛮、耐得烦”,宝牯佬的脾性是最典型的湖南人性格。  邵阳古称邵州,南
盛昱是清末学者、名士、藏书大家,以风雅不羁、惜士爱才、藏弆美富名动海内,为士林称善,令誉孔彰。其意园郁华阁中,孤本异籍列架插签,琅编秘籍所积充牣,以考订金石书画收藏自娱。盛氏生前,意园之中时有戚好朋旧,诗酒雅集,谈书论艺,赏析旧籍,浮生快聚,极友朋之乐。不幸,盛氏世寿不永,遽归黄壤,后嗣不能绍承先绪,难以继守,箧藏斥卖殆尽,遗物骤散。所幸不少珍本古椠被嗜古耽书、邃精版本的藏家收贮,青缃故物,流传至
明朝末年是一个严酷的时代,政治腐烂,经济崩溃,流民四起,边关告急;明朝末年又是一个奢靡的时代,从贵族到平民都充满了玩世不恭的精神。帝国的北都北京愁云惨淡,帝国的南都南京夜夜笙歌,一方面处处透露着末世败亡的气息,另一方面则是穷奢极欲、醉生梦死。满族的金戈铁马撞击帝国长城的声音已经隐隐在耳,中原流民对帝国的反叛之火亦渐成燎原之势,当此“天柱欲折,四维将裂”之时,似乎人人自知不免,却又人人无力回天,索性
西南欧的仲春刚过就有了初夏的感觉,罗卡角的阵阵海风缓释不了午日阳光的灼热。导游说,每个到葡萄牙游览的旅客,罗卡角是必选景点之一,因为这里是欧洲的“天涯海角”,欧亚大陆的最西端,是远航水手对陆地的最后一瞥。但我要说,千百年来,荒凉、孤寂的罗卡角与葡萄牙的两个历史巨人相连后才一跃成名、名扬寰宇。这就是恩里克王子与诗人卡蒙斯。  公元十二世纪中叶,葡萄牙建立了当时欧洲第一个统一、独立的君主制国家,且得到
湖州陆氏,皕宋楼主人陆树藩、陆树声昆仲,在1907年,曾将皕宋楼藏书卖给日本静嘉堂文库,此举遭到国人一致谴责。当此之时,尚在清朝统治时期,树藩为朝廷命官,拿着朝廷俸禄,竟将儒家文化经典出售于外邦,无论其生意受挫资金周转不灵等何种原因,终究为士人所不能接受。而其父陆心源,光绪十一年(1885)曾向朝廷国子监捐书一百五十部、二千四百三十三卷,授奉直大夫。光绪帝召见于勤政厅,称其“著作甚多,学问甚好”。
神秘  关于经验的神秘主义和关于存在的神秘主义是不同的,虽然两者都是非理性的。关于经验的神秘主义总是将不可解释的现象与肉身联系在一起。如果不可解释的现象是一个变量,那么经验的神秘主义就是关于这个变量与肉身的关系。经验神秘主义关注肉身的自我体验,力图经由自我的体验去穿透永恒的迷宫。但这个迷宫是不可穿透的,于是神秘就停留在肉身的范围。例如,关于气功、房中术、服食、辟谷等神秘操作,它们无一不是最终落实到
“寂寞!”我心里想:“好像这个世界上还有地方不寂寞呢!”  著名学者、散文家陈之藩曾在代表作《寂寞的画廊》这样说。作为文理兼通的大家,他看得通透,世上本就无处不寂寞,无人不孤单,所有消遣的法子都是倏忽,就像转瞬的烟花即逝。然而陈之藩没有耽于此,他叩寂寞以求音,直面人性中最深的寒冷,在异乡写出《旅美小简》、《在春风里》、《剑河倒影》、《一星如月》等著作,享誉文坛。  早在出国前,陈之藩就以胡适为精神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  ——赫尔岑  书,写出来,印妥,命就随它了。落在谁手,境遇自有不同。爱之者,视若珍宝;遇上个虐书的,撕巴撕巴,要么糊了墙,要么扔入茅厕,直接就坠入了“悲惨世界”。  当然,这也许只是伧夫鄙妇之所为,书香门第、持礼之家对书总是“待若上宾”的,也正因如此,古来才辟有
在中国学术的演进历程中,历来存在以地域之名来命名学术的现象,如“齐学”、“鲁学”、“湘学”、“蜀学”、“岭学”等,这些地域性的学术各有特色,发展状况多姿多彩,历史进程波澜起伏,是学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近年来,由于区域文化研究的兴盛和学术史研究的愈益深入,这些地域性的学术颇为学界关注,特别是本地学者出于对地方性知识的热爱与弘扬,已出版和发表了很多相关论著,不仅极大丰富了地域学术史、文化史的研究,而且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是在《单读》杂志的主编吴琦与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之间展开的一场两代学人的对话。通过北京访谈、牛津访谈、温州访谈三次访谈,吴琦向项飙述说了一些当前青年的迷思与对一些具有社会性普遍意义的问题的见解,而项飙教授则从自己的个人生活经验出发,向读者陈述出他对于人文社科工作者、学者的一些思考。吴琦和项飙的谈话,就像许知远在序言中用以描述《为了以色列的未来》的感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