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一流民办院校的主要特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_c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支持办好一批高水平的民办学校。建设一流民办院校对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作者围绕一流民办院校的主要特征和建设思路提出一些观点,以期对创建一流民办院校有所助益。
  关键词: 一流民办院校 主要特征 建设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二条指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1]。同时第四十三条强调,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一流民办院校的建设工作对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无疑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何谓“一流”
  “一流”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结论,它与评价范围、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因素直接相关。一流民办院校是人们对民办院校的评价结论,是在一定评价范围内,依据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因素,对该范围内的所有大学进行价值判断而得出的结论。把握一流民办院校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特性:[2]
  (一)建设性。没有永远的一流,只有在不断的建设发展中,通过竞争达到一流。一流是动态的。
  (二)过程性。一流民办院校要经过一个从非一流到一流的长期建设发展过程。
  (三)总体性。一流民办院校是指它的总体办学水平,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方面都是一流的。
  (四)特色性。一流民办院校的首要条件应该是其具有鲜明的特色。每所一流民办院校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
  (五)物质性。资金和物力对任何一所一流民办院校来说都是必要条件。
  (六)精神性。一流民办院校应注重长时期的知识探索和积累,具有优秀的校园文化。
  目前对一流民办院校在理论上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统一的概念,而是一些被人们广泛认可,且在某个范围内处于前列的学校的统称。对于一流民办院校必须具有的核心条件,本文通过一流民办院校的基本特征加以概括。
  二、一流民办院校的基本特征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前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近年来关于“一流大学”建设的论述,认识独到:一流大学不一定是“综合大学”,但一定要“特色鲜明”;一流大学不一定是“大楼林立”,但一定要“大师云集”。[3]曾担任十载哈佛大学校长的陆登庭教授用四个“一流”加以概述: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评价。浙江大学杨卫校长认为一流大学要有三个“大”:大楼、大师和大学精神。通过深入分析,结合民办院校的历史使命和自身特点,对一流民办院校的主要特征概括如下:
  (一)先进的办学理念。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就不可能办出一流的学校。如牛津、剑桥的“追求学术性”理念,洪堡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理念,哈佛的“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理念,威斯康新的“为州服务”理念,耶鲁的“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北大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理念,清华的“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理念,等等,成就了这些学校的显赫地位。[4]
  所谓办学理念,是指人们对自己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办学理念对办学起着定向的作用,使办学者不断改革创新,给予学校一个未来发展的远景,这对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办学理念之所以先进,首先要看它是否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紧密联系,认真分析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其次,要看它是否既体现了社会发展要求的共性,又结合了学校自身特点而提出针对性的理念。最后,任何先进的办学理念都不能使一个学校永葆一流,而必须与时俱进。
  (二)准确的定位。要清醒地认识到,不同的大学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准确定位。就目前国情而言,地方民办院校在整体水平上难与部(委)属重点大学相媲美。因此,一流民办院校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随从。
  在学校类型定位上,大多数民办院校会定位于教学型,更加突出高校三大功能的首要功能——教学,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这一高校的根本任务。在办学规模定位上,要追求质量精品,注重内涵建设,防止盲目求大。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民办院校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解决现实问题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主要任务是培养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三)鲜明的特色。杨福家教授说:“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我们的大学都要朝一个模式发展呢?”[5]不同的大学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准确定位。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史,一流民办院校也必然有着各自不同于其他大学的特色。
  特色之所以为特色,是根据自身的传统和优势,依照社会的需求和实际的可能,有所选择和侧重的。特色是民办院校的生存之道和兴校之源。一些高校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若要办出一流民办院校,就必须追求质量精品,防止盲目求大,凸显鲜明特色。
  (四)一流的教师。关于师资队伍在创建一流民办院校的重要性,在此引用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的经典语录:“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流的师资队伍就是创建一流民办院校的关键因素。
  因为教师是学校的灵魂,体现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其所在院校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大楼易盖,大师难出[6]。前者只要资金到位,用到是处,就可立竿见影;后者则需良好的学术环境和长年累月的努力。一座大楼坍塌,可在短期内重建,一位大师失去,却往往难以弥补。教师的引进、稳定、用有所长,牵涉的不仅是待遇问题,更多的是工作环境,尤其是软环境的建设问题。人才是熏陶出来的,大师是在环境中被逐渐培养出来的。良好的工作氛围、宽松愉快的心情、人文精神的宽容、学科交叉等软环境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团队合作制度的提倡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流民办院校必然拥有一个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能够实现人才队伍的良性循环。   (五)一流的学生。耶鲁大学的一个毕业生说,耶鲁大学给予他的不仅是与具体知识相联系的东西,还包括价值观、道德观、做人方式、思考习惯等,这些对他的一生都至关重要。所有这些都不是某个人教给他的,而是存在于耶鲁大学文化的氛围中。牛津、剑桥、哈佛、斯坦福等都是人才竞争最激烈的学校,也是精英汇集的学府。这些著名的大学重视吸引本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就读,以其良好的学术声誉而召唤着天下莘莘学子。
  学生质量的高低是大学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一流民办院校不仅要有一流的生源,更要有一流的毕业生。其培养过程除了贯彻上文提到的理念和特色外,通常还会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专业教育与综合教育的结合、文科和理科的结合、学校和社会的结合,等等。
  (六)良好的社会声誉。大学既然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机构,那么毫无疑问,即使有再好的教授、再多的钱,最终也要看它们的产品,看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成就。衡量历届毕业生的成就,并不仅仅是看多少人做了大官,挣了大钱,更重要的是看多少人在各行各业里处于创新前沿或成为工作能手。
  社会声誉除了来自管理机构、兄弟院校的综合评价外,更重要的是用人单位的评价。良好的社会声誉具有极大的无形价值,可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以及政府和企业的资助,等等,驱动学校的良性发展。
  (七)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度是协调和维护人们的权责关系、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范和行为准则。一流院校之所以一流是因为其已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能够得到真正的贯彻与执行。我们要创建一流民办院校,就要建立一流的制度,努力进行制度创新,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定学校战略规划,不仅要把学校的目标列出来,还要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并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完善,不断改革创新。
  争创一流民办院校,不仅仅是资金、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制度的竞争。完善的制度和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可以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得到真正的贯彻与执行。同时良好的协调反应机制使学校能够对社会变化和突发事件作出迅速积极的反映,使学校好的传统随时间的延续越来越稳定,不合理的部分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被迅速摒弃。
  三、创建一流民办院校的基本思路
  作为一个新生物,一流民办院校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统一的标准,因此创建一流民办院校也没有固定的模板。必须把握关键,找准着力点,找到正确的方法,换言之,要有清晰的建设思路。
  笔者认为,明确的定位是导航,指引学校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创新的制度是保障,确保学校以有效的方式运转;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是土壤,源源不断地为学校提供成长的养料;一流的师资是关键,离开师资一切都将是空谈;不断提高的教育教学质量是生命线,否则只能迎来淘汰的命运。
  四、结语
  总之,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是在动态的变化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在建设一流民办院校的过程中,绝不能急于求成或妄自菲薄,而是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已有的办学条件与特色,认真分析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彰显特色,科学规划,合理部署,脚踏实地地逐步登上高等教育的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7-30(1).
  [2]刘尧.关于一流大学的若干问题[J].天中学刊,2005,20(1):115-122.
  [3]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杨福家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蔡克勇.创建一流大学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J].民办教育研究,2003,2(6):6-10.
  [5]杨福家.我对高等教育发展中若干现象的迷惑[N].中国青年报,2004-11-16.
  [6]张翼星.谈谈大学之所以为大[J].现代大学教育,2006,(1):1-5.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我们必须进一步领会课改理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教学预设必须转变理念,贵在生成;教学方法必须适应课改,贵在融合;教学过程必须凸显三维目标,贵在参与;教学媒体必须有效辅助,贵在整合。  关键词: 化学课程教学 教学预设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媒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裂变”,重视引导学生
摘 要: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高效教学,使学生的受益达到最大化,是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课题之一。怎样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是一个永恒主题。充分完善的备课、启发探究的课堂、起催化作用的提问、精心设计的习题、画龙点睛的讲评和及时有效的反思都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高效性  1.高效课堂的含义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
会议
把荧光素固定在经处理的生物膜(新鲜羊肉膜)上,研制成光导纤维生物膜溴传感器。用该传感器对工业废水中的溴化物进行了监测。荧光线性响应范围8×10-7~2×10-5mol/L,相对标准偏差0.8
面包酵母细胞经60s微波破碎处理后,胞内海藻糖很容易被提取出来,提取液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经絮凝脱除后,再经过离子交换处理,最后浓缩结晶,即可得到海藻糖晶体。
摘 要: 低碳环保是近年来的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举措。化学与环境问题紧密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必不可少。本文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从紧扣课本、联系生活、实验教学三个方面入手,具体阐述了渗透环保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渗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摘 要: 以“礼”和“道”为核心内容的传统高校师生关系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大学生的自主发展。构建新型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对于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公关能力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根据高职师生关系特点,从公共关系视角探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解决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型师生关系 公关视角  传统师生以儒家核心文化为代表,强调“
酶母抽提物是多用途多功能的食品配料,本文旨在对已经商业化生产的酵母抽提物-猪肉酶解物-HVP的Maillard反应体系的挥发性香味化合物进行初探,揭示其内在的化学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