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对儿童的智能、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倾注爱心,使之爱学;利用导言,激发兴趣;利用质疑,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激发兴趣;利用媒体手段,激发兴趣;体验感悟,激发兴趣;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而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望,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化,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观察变得敏锐,想象变得丰富,思维变得活跃,情绪变得高涨,使学习活动有生气、有成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学习的效果与兴趣的浓厚程度是成正比的,兴趣越浓,学习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并巩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气氛自然和谐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场所。如果师生关系融洽,课堂上就容易出现活跃的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涨,自然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切不可忽视爱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爱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没有爱,海伦·凯勒不会成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学生往往是爱哪位老师,就对哪门功课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使课堂教学新颖有活力
蔡元培说:“我们的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就算完事,最主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在教学活动中,切忌“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兴趣可言。为使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新颖性,让学生有新鲜感,使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思维活跃,思路广阔。
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而不再是做一名“忠实的听众。”我在讲授《东郭先生和狼》一课时,充分给学生一个展示表演才能的机会,让学生按挂图内容进行表演,他们将东郭先生的愚蠢,狼的凶恶表现得栩栩如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都跃跃欲试,能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发言,最后我问:“东郭先生收拾好东西,赶着毛驴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又跑来一只狼……”让学生们说说东郭先生会怎样做,把发散思维较好地运用在教学中,既训练了想象与语言表达能力,又强化了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对凶恶的人是不能讲仁慈的,这节课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使学生身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当改变教学顺序,一成不变只会让学生厌烦。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教法。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采用举一反三法。教讲述一段,半扶半放学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其余的段落让学生自己学习。《凡卡》一课,理清脉胳,抓住线索,弄清哪些是信中内容,哪些是凡卡的回忆,让学生说说凡卡给爷爷的信能收到吗?爷爷会接他回去吗?进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体会到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景阳冈》一课,采用重点突破法;《种子的力》一课直奔中心,抓住“力”字层层深入,明白种子的力实际指爱国的、进步的、抗日的力量。
再次,教学手段要有直观性。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具直观,声像直观,板画直观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如讲授《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观看《董存瑞》的录像片,让学生体会英雄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学习《詹天佑》一课时,在黑板上画了“两端同时凿进法”和“中部凿进法”的示意图以及“人”字形线路,从而体会詹天佑杰出的才能和爱国精神,运用实物,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能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激发兴趣。如认识蔬菜、水果等。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板书的作用,往往用板书来展示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冀中的地道战》一课,运用表格分列出地道的结构和特点、作用及有关语句。有时,板书由师生共同完成。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小女孩第一次划着火柴,看到的情景及产生此景的原因,由老师总结,其余几次擦燃火柴的情景由学生完成,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热情关怀学生,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亲密友爱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润滑剂,教师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积极情绪,相反,当一个学生从心理上和任课教师有抵触情绪,那是时决不会学好这门课的。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从学习上,生活上关怀爱护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能在教师身上感到温暖与亲近。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启发性教学,力求语调亲切、悦耳、有慈爱之情,语意浅显、明白、有情趣,结构短小,节奏简洁明快,包括设疑引趣,以情育趣,儿语激趣等。同时,体态言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教师用姿势、表情、动作,对学生进行提示、暗示,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等。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导人新课这一环节。这时,亲切、悦耳的语调,可以带学生进入未知的世界,激起极大的兴趣,关注以下内容。如《浪花》一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去过海边吗?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吗?有没有在松软的沙滩上玩耍过呢?今天,我们和图中的小女孩一块儿到海边去看看金色的沙滩,美丽的浪花,去拾些青青的小虾,雪白的贝壳。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故事会、讨论课、户外观察,班活动及音乐欣赏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培养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能学好语文。
(责任编辑:梁媛)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而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望,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化,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观察变得敏锐,想象变得丰富,思维变得活跃,情绪变得高涨,使学习活动有生气、有成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学习的效果与兴趣的浓厚程度是成正比的,兴趣越浓,学习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并巩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气氛自然和谐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场所。如果师生关系融洽,课堂上就容易出现活跃的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涨,自然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切不可忽视爱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爱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没有爱,海伦·凯勒不会成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学生往往是爱哪位老师,就对哪门功课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使课堂教学新颖有活力
蔡元培说:“我们的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就算完事,最主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在教学活动中,切忌“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兴趣可言。为使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新颖性,让学生有新鲜感,使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思维活跃,思路广阔。
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而不再是做一名“忠实的听众。”我在讲授《东郭先生和狼》一课时,充分给学生一个展示表演才能的机会,让学生按挂图内容进行表演,他们将东郭先生的愚蠢,狼的凶恶表现得栩栩如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都跃跃欲试,能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发言,最后我问:“东郭先生收拾好东西,赶着毛驴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又跑来一只狼……”让学生们说说东郭先生会怎样做,把发散思维较好地运用在教学中,既训练了想象与语言表达能力,又强化了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对凶恶的人是不能讲仁慈的,这节课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使学生身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其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当改变教学顺序,一成不变只会让学生厌烦。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教法。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采用举一反三法。教讲述一段,半扶半放学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其余的段落让学生自己学习。《凡卡》一课,理清脉胳,抓住线索,弄清哪些是信中内容,哪些是凡卡的回忆,让学生说说凡卡给爷爷的信能收到吗?爷爷会接他回去吗?进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体会到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景阳冈》一课,采用重点突破法;《种子的力》一课直奔中心,抓住“力”字层层深入,明白种子的力实际指爱国的、进步的、抗日的力量。
再次,教学手段要有直观性。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具直观,声像直观,板画直观等。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如讲授《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观看《董存瑞》的录像片,让学生体会英雄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学习《詹天佑》一课时,在黑板上画了“两端同时凿进法”和“中部凿进法”的示意图以及“人”字形线路,从而体会詹天佑杰出的才能和爱国精神,运用实物,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能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激发兴趣。如认识蔬菜、水果等。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板书的作用,往往用板书来展示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冀中的地道战》一课,运用表格分列出地道的结构和特点、作用及有关语句。有时,板书由师生共同完成。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小女孩第一次划着火柴,看到的情景及产生此景的原因,由老师总结,其余几次擦燃火柴的情景由学生完成,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热情关怀学生,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亲密友爱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润滑剂,教师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的积极情绪,相反,当一个学生从心理上和任课教师有抵触情绪,那是时决不会学好这门课的。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从学习上,生活上关怀爱护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能在教师身上感到温暖与亲近。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启发性教学,力求语调亲切、悦耳、有慈爱之情,语意浅显、明白、有情趣,结构短小,节奏简洁明快,包括设疑引趣,以情育趣,儿语激趣等。同时,体态言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教师用姿势、表情、动作,对学生进行提示、暗示,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等。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导人新课这一环节。这时,亲切、悦耳的语调,可以带学生进入未知的世界,激起极大的兴趣,关注以下内容。如《浪花》一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去过海边吗?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吗?有没有在松软的沙滩上玩耍过呢?今天,我们和图中的小女孩一块儿到海边去看看金色的沙滩,美丽的浪花,去拾些青青的小虾,雪白的贝壳。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故事会、讨论课、户外观察,班活动及音乐欣赏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培养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能学好语文。
(责任编辑: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