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行人流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0.15ug/kg/min麻醉,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0.1ug/kg/min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呼吸抑制、体动、术后腹痛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术后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P<0.05),观察组患者体动和术后腹痛发生率分别为5.41%和18.92%低于对照组(9.30%和11.63%)(P>0.05)。
结论:采用瑞芬太尼0.01ug/kg/min作为输注剂量,丙泊酚用量较少,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且术后腹痛较差,适用于无痛人流术效果较好。
关键词:瑞芬太尼 无痛人流 剂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9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29-01
瑞芬太尼为短效麻醉镇痛药物,具有高效、安全、麻醉后恢复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但其具有呼吸抑制的缺点。因此,行无气管插管时,药物剂量至关重要[1]。为确保瑞芬太尼的使用安全性,本研究在无痛人流术中采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患者麻醉过程中相关情况,探讨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7例、平均年龄(24.62±3.57)岁、平均体重(50.29±4.46)kg;观察组43例、平均年龄(24.55±3.60)岁、平均体重(49.95±4.58)kg。所有患者皆为妊娠10w内自愿选择人工流产。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和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开放上肢静脉通道,行乳酸林格氏液注输,面罩给氧,常规监测行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和呼吸频率监测。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0.15ug/kg/min麻醉,注射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后行手术操作;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0.1ug/kg/min麻醉,其他处理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记录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观察患者手术中呼吸抑制、体动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和苏醒后腹痛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比较。由表1可知,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分别为3.94mg和2.11mg,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4.53h和2.21h;與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均较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痛人流术逐渐普及,其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术中呼吸道梗阻、体动、镇痛不全、呼吸抑制以及术后宫缩痛等问题备受关注[2]。传统人流中单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可快速阻断损伤性刺激所造成的传导,可减少应激反应,起到防治人流综合征的效果[3];但其镇痛作用较弱,手术疼痛抑制不足,易出现术中躁动。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麻醉镇痛药物,具有起效迅速、可控性较高、作用时间较短、镇痛作用较强等优点,是无痛人流术的理想药物,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4]。但瑞芬太尼存在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剂量依赖性,大剂量使用可引起呼吸抑制。本研究表明,采用瑞芬太尼0.1ug/kg/min剂量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优于0.15ug/kg/min剂量。
综上可知,无痛人流术中采用瑞芬太尼0.1ug/kg/min剂量联合丙泊酚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单世民,金玄玉,张晓光,等.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33(1):78-80
[2] 李莲香.无痛人流术的麻醉配合及护理[J] 青海医药杂志,2011,41(2):41-42
[3] 杜智.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8(11):26
[4] 郭向阳,易杰,叶铁虎,等.瑞芬太尼用于术中麻醉[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13(1):66-69
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行人流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0.15ug/kg/min麻醉,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0.1ug/kg/min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呼吸抑制、体动、术后腹痛等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术后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P<0.05),观察组患者体动和术后腹痛发生率分别为5.41%和18.92%低于对照组(9.30%和11.63%)(P>0.05)。
结论:采用瑞芬太尼0.01ug/kg/min作为输注剂量,丙泊酚用量较少,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且术后腹痛较差,适用于无痛人流术效果较好。
关键词:瑞芬太尼 无痛人流 剂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19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29-01
瑞芬太尼为短效麻醉镇痛药物,具有高效、安全、麻醉后恢复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但其具有呼吸抑制的缺点。因此,行无气管插管时,药物剂量至关重要[1]。为确保瑞芬太尼的使用安全性,本研究在无痛人流术中采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患者麻醉过程中相关情况,探讨其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7例、平均年龄(24.62±3.57)岁、平均体重(50.29±4.46)kg;观察组43例、平均年龄(24.55±3.60)岁、平均体重(49.95±4.58)kg。所有患者皆为妊娠10w内自愿选择人工流产。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和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开放上肢静脉通道,行乳酸林格氏液注输,面罩给氧,常规监测行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和呼吸频率监测。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0.15ug/kg/min麻醉,注射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后行手术操作;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0.1ug/kg/min麻醉,其他处理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记录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观察患者手术中呼吸抑制、体动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和苏醒后腹痛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比较。由表1可知,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分别为3.94mg和2.11mg,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4.53h和2.21h;與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均较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痛人流术逐渐普及,其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术中呼吸道梗阻、体动、镇痛不全、呼吸抑制以及术后宫缩痛等问题备受关注[2]。传统人流中单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可快速阻断损伤性刺激所造成的传导,可减少应激反应,起到防治人流综合征的效果[3];但其镇痛作用较弱,手术疼痛抑制不足,易出现术中躁动。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麻醉镇痛药物,具有起效迅速、可控性较高、作用时间较短、镇痛作用较强等优点,是无痛人流术的理想药物,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4]。但瑞芬太尼存在循环功能、呼吸功能剂量依赖性,大剂量使用可引起呼吸抑制。本研究表明,采用瑞芬太尼0.1ug/kg/min剂量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优于0.15ug/kg/min剂量。
综上可知,无痛人流术中采用瑞芬太尼0.1ug/kg/min剂量联合丙泊酚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单世民,金玄玉,张晓光,等.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33(1):78-80
[2] 李莲香.无痛人流术的麻醉配合及护理[J] 青海医药杂志,2011,41(2):41-42
[3] 杜智.瑞芬太尼-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8(11):26
[4] 郭向阳,易杰,叶铁虎,等.瑞芬太尼用于术中麻醉[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13(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