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国有交通企业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效益低的局面依然存在
(1)管理不规范,宏观调控手段乏力。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交通行业企业由于“享受”惯了各级各类关于国有企业的种种优惠待遇,溶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之后,僵化的体制,老化的机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尽完善的市场机制还不能保证交通市场的规范运作。执法不严、监督不力,从而导致了目前交通行业市场秩序混乱,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状态严重。诸如在招投标过程中,业主片面强调投资效益,提出不切实际甚至违背科学的工期要求,市场一味顺从业主的要求,不规范的市场竞争最终使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交通行业企业处于弱势、劣势地位。
(2)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第一,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情况下的订单风险。第二,低报价中标的效益风险。第三,全面履行合同承诺的信誉风险。第四,工程结算不及时的诉讼风险。第五,提升企业经营层次的投资风险。第六,股东的收益风险。
2.机制不健全,管理滞后
(1)管理运行机制不畅。我国交通企业的企业管理与“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忽视发展战略的研究,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不能适应未来多变的经营环境和严峻的竞争挑战;没有本企业文化独特的经营理念,没有良好的外部企业形象;企业决策盲目随意,缺乏科学论证、民主参与;企业经营思想落后,基础管理薄弱,没有完善系统的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制度。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管理层次不清,责任不明,影响了企业正常能力的发挥,效益流失、浪费现象严重,致使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2)信息化建设滞后。我国交通企业多年来闭关自守,行业垄断,对现代化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及关键程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人才匮乏,信息制度落后,加之交通企业自身场所具有流动性、使数据采集工作难度较大,从而导致了企业不能迅速有效的获得准确有用的信息,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企业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3)人才资源匮乏。目前,国有交通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投资不足现象。效益尚好的企业,虽然有一定的财力物力,却不敢大规模在人力资源上投资建设;效益差的企业,却又无财力物力在人力资源上投资建设,使得国有交通企业的职工在年龄、知识、技术结构上普遍存在着老化和青黄不接的不均衡人力资源现状,真正掌握现代知识、技术的人员,懂得现代管理的人员更是稀缺。
二、国有交通企业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
1.深化改革,切实转换管理机制
(1)完善管理机制。第一,按照经营层、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的总体要求,搞好组织结构调整,进一步明确责权,合理各级在职能上的定位,在更大意义和范围上实现项目法管理。第二,以深化企业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建立内部市场机制为平台,以加强工程队建设为导向,以活化管理机制激发企业活力为目的,实现三级公司及工程队的股份制改造。第三,实行分公司、项目部、工程队三级核算管理体制。建立起(子)分公司下属公司与市场开发、总管项目和工程队建设挂钩,项目部与项目管理达标考评和工程队建设挂钩,工程队实行责任成本核算的责任保证体系。第四,加快构筑专业化优势的进程。在集团公司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分公司按照各自相对的专业优势,组建专业工程队或专业化公司,逐步弱化、减少,直至取消一般劳务型的工程队,实现企业向管理型转化。第五,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构建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内部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作用,激发企业内部活力。第六,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推行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员工共同持股,积极探索虚拟企业股份、薪酬折股奖励办法,真正实现个人劳动价值与收入报酬的统一,个人能力与工作岗位的统一,更好的体现经营者的价值。
(2)立足自身挖掘潜力,构建内部市场经营体系。首先,建立内部人才市场,包括内部经理人才、专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在企业集中建立人才库,包括人才特长、使用情况记录、考核情况,实施分类管理。其次,彻底摒弃长官意志和指令分配这种内部计划体制陋习,建立内部市场运营机制,建立和实施内部招投标制度,真正实现集约化经营,以增强企业内部的活力。第三,建立和促进企业内部闲置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发挥内部市场的调节作用,有效利用企业资源服务生产,减少资产沉淀造成的浪费。第四,培育内部银行借贷市场,促进企业资本金的有效利用,为企业生产提供有效保证。
2.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1)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第一,实施组织结构改革,实现 “扁平化 ”管理。第二,推行“法人管项目”的理念,强化管理效率。实行法人管项目,是施工企业缩短管理链条,将管理重心下移而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第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积极性。第四,开展企业形象管理。交通企业首先从文明施工管理入手,包括交通企业CI识别系统布景及形象宣传、安全管理、现场施工环境的规范管理等。交通企业应要求各项目部统一挂置企业标识和工程标牌、统一着装、统一宣传用语,加强企业宣传。
(2)切实有效地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向信息化企业迈进。企业信息化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与企业的发展规划、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密不可分的。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运用现代化管理信息体系,为企业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支持,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己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方向。
3.完善人才管理,构筑企业技术、管理人才高地
(1)实现人本管理,把人才留好用好。必须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如实施柔性化管理、公平对待、尊重员工个性发展,鼓励创新,关注员工社会生活,设计多系列的职业通道,创造人性化软硬环境等。
(2)强化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国有交通企业培训应重点突出职前培训、技能培训。职前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前提工作,不论本专科生、硕士生,进入公司之前,都需接受为期三个月到半年“职前教育 ”,培训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知识、技术;灌输企业的信条、文化、公司理念,实施人格培训、基本素质技能培训。
(3)加强人力资源的规划管理。国有交通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科学地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需求状况的影响,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的规划,确保自己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是企业获得长远利益的保证。
1.经济效益低的局面依然存在
(1)管理不规范,宏观调控手段乏力。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交通行业企业由于“享受”惯了各级各类关于国有企业的种种优惠待遇,溶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之后,僵化的体制,老化的机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尽完善的市场机制还不能保证交通市场的规范运作。执法不严、监督不力,从而导致了目前交通行业市场秩序混乱,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状态严重。诸如在招投标过程中,业主片面强调投资效益,提出不切实际甚至违背科学的工期要求,市场一味顺从业主的要求,不规范的市场竞争最终使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交通行业企业处于弱势、劣势地位。
(2)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第一,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情况下的订单风险。第二,低报价中标的效益风险。第三,全面履行合同承诺的信誉风险。第四,工程结算不及时的诉讼风险。第五,提升企业经营层次的投资风险。第六,股东的收益风险。
2.机制不健全,管理滞后
(1)管理运行机制不畅。我国交通企业的企业管理与“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忽视发展战略的研究,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不能适应未来多变的经营环境和严峻的竞争挑战;没有本企业文化独特的经营理念,没有良好的外部企业形象;企业决策盲目随意,缺乏科学论证、民主参与;企业经营思想落后,基础管理薄弱,没有完善系统的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制度。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管理层次不清,责任不明,影响了企业正常能力的发挥,效益流失、浪费现象严重,致使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2)信息化建设滞后。我国交通企业多年来闭关自守,行业垄断,对现代化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及关键程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人才匮乏,信息制度落后,加之交通企业自身场所具有流动性、使数据采集工作难度较大,从而导致了企业不能迅速有效的获得准确有用的信息,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企业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3)人才资源匮乏。目前,国有交通企业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投资不足现象。效益尚好的企业,虽然有一定的财力物力,却不敢大规模在人力资源上投资建设;效益差的企业,却又无财力物力在人力资源上投资建设,使得国有交通企业的职工在年龄、知识、技术结构上普遍存在着老化和青黄不接的不均衡人力资源现状,真正掌握现代知识、技术的人员,懂得现代管理的人员更是稀缺。
二、国有交通企业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
1.深化改革,切实转换管理机制
(1)完善管理机制。第一,按照经营层、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的总体要求,搞好组织结构调整,进一步明确责权,合理各级在职能上的定位,在更大意义和范围上实现项目法管理。第二,以深化企业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建立内部市场机制为平台,以加强工程队建设为导向,以活化管理机制激发企业活力为目的,实现三级公司及工程队的股份制改造。第三,实行分公司、项目部、工程队三级核算管理体制。建立起(子)分公司下属公司与市场开发、总管项目和工程队建设挂钩,项目部与项目管理达标考评和工程队建设挂钩,工程队实行责任成本核算的责任保证体系。第四,加快构筑专业化优势的进程。在集团公司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分公司按照各自相对的专业优势,组建专业工程队或专业化公司,逐步弱化、减少,直至取消一般劳务型的工程队,实现企业向管理型转化。第五,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构建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内部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作用,激发企业内部活力。第六,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推行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员工共同持股,积极探索虚拟企业股份、薪酬折股奖励办法,真正实现个人劳动价值与收入报酬的统一,个人能力与工作岗位的统一,更好的体现经营者的价值。
(2)立足自身挖掘潜力,构建内部市场经营体系。首先,建立内部人才市场,包括内部经理人才、专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在企业集中建立人才库,包括人才特长、使用情况记录、考核情况,实施分类管理。其次,彻底摒弃长官意志和指令分配这种内部计划体制陋习,建立内部市场运营机制,建立和实施内部招投标制度,真正实现集约化经营,以增强企业内部的活力。第三,建立和促进企业内部闲置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发挥内部市场的调节作用,有效利用企业资源服务生产,减少资产沉淀造成的浪费。第四,培育内部银行借贷市场,促进企业资本金的有效利用,为企业生产提供有效保证。
2.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1)加强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第一,实施组织结构改革,实现 “扁平化 ”管理。第二,推行“法人管项目”的理念,强化管理效率。实行法人管项目,是施工企业缩短管理链条,将管理重心下移而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第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积极性。第四,开展企业形象管理。交通企业首先从文明施工管理入手,包括交通企业CI识别系统布景及形象宣传、安全管理、现场施工环境的规范管理等。交通企业应要求各项目部统一挂置企业标识和工程标牌、统一着装、统一宣传用语,加强企业宣传。
(2)切实有效地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向信息化企业迈进。企业信息化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与企业的发展规划、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密不可分的。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运用现代化管理信息体系,为企业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支持,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己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方向。
3.完善人才管理,构筑企业技术、管理人才高地
(1)实现人本管理,把人才留好用好。必须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如实施柔性化管理、公平对待、尊重员工个性发展,鼓励创新,关注员工社会生活,设计多系列的职业通道,创造人性化软硬环境等。
(2)强化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国有交通企业培训应重点突出职前培训、技能培训。职前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前提工作,不论本专科生、硕士生,进入公司之前,都需接受为期三个月到半年“职前教育 ”,培训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知识、技术;灌输企业的信条、文化、公司理念,实施人格培训、基本素质技能培训。
(3)加强人力资源的规划管理。国有交通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科学地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需求状况的影响,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的规划,确保自己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是企业获得长远利益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