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在课堂中师生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教学走向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发展道路。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有效地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求知,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对数学教学创新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将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331
受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常见的学习方式有发现式、探究式、研究式三种,这三种方式符合我国未来人才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地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通过以生为本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也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期,采取探究式教学法,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探索,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规律,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塑造学生性格。关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本文主要提出了四点策略,分别为: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创设情境培养兴趣、问题引导自主求知、健全评价激发潜力,下文将一一进行阐述。
一、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会采取讲授法,自顾自的向学生传递间接知识,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力,以及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课堂的被动地位,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要想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师必须要突破传统地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通过有效地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數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小学时期,学生还不具备成熟的理解能力,面对复杂而抽象的数学知识,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为了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可以创设以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简化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感受数学学科所体现的魅力。
在《可能性》这节课中,课件演示学生踢足球的情境,使学生说一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的。这时,有学生提出了抛硬币。笔者询问:“抛硬币公平吗?”学生回答公平,因为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所以很公平。为了证明学生的猜测,笔者设计了“抛硬币”游戏,游戏要求同桌两人为一组,每人转10次硬币,并通过表格统计硬币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次数以及总次数。完成后,组织学生讨论:“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的一半有什么关系?”这时,笔者会选择个别小组,与全班同学分享数据,由此得出结论:随着抛硬币的次数增多,正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一半。通过游戏进行实验,不仅体现了概率的统计意义,渗透了实验结果和概率的区别与联系,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三、问题引导自主求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处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的年纪,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巧妙的设计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执教《探索图形》这节课时,笔者准备了一个棱长为1cm小正方体,通过演示实物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相同长度的棱、6个相同的面,并与学生一起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它的体积为1×1×1=1cm3。接着,向学生提问:“如果要拼成棱长为2cm的正方体,需要几个这个的小正方体?”这时,学生提出将正方体的长、宽、高各增加一个小正方体,一共需要8个小正方体,体积为2×2×2=8cm3,笔者继续追问:“如果要拼成棱长为3cm的正方体,需要几个这个的小正方体呢?拼成棱长为4cm的正方体呢?”由此,使学生在推导中得出规律:拼成的正方体个数,是棱长的立方。在完成这一探索后,学生需要继续思考:“如果把它们的表面分别图上颜色,会有几种情况。”这时,学生可以结合实物进行演示,得出有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以及没有涂色四种情况。然后,笔者在多媒体上展示棱长为2、3、4cm的正方体图片,组织学生探究:在棱长为2、3、4cm的正方体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以及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块?完成后,以问题列表的形式呈现。接着,还要通过涂一涂,想象从点、线、面、体的角度分类观察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几个?都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看看有什么规律?最后,笔者会与学生一起归纳:当棱平均分的份数为n时,3面涂色的个数是8,2面涂色的个数是12(n-2),1面涂色的个数是6(n-2)2,没有涂色的个数是(n-2)3。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四、健全评价激发潜力
在教育教学中,评价机制也是整个自主学习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的评价观指出,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内容要具备综合性,这样有助于全面的激发学生的潜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笔者除了以往的教师点评外,还会增加学生互评的环节,让学生在相互观察和指导中得知自己的不足,进而全力的改正。关于评价的内容,笔者会引导学生从创新意识、团结意识、课堂表现、助人为乐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有效地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用自己的大脑去积极地思考、发现、解决问题,从更深得层面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提高数学学科素养。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懂得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地反思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檀子禄.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及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26):24-28.
[2]朱文燕.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64.
[3]张杰.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4):25-26.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6-331
受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常见的学习方式有发现式、探究式、研究式三种,这三种方式符合我国未来人才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地落实学生主体地位,通过以生为本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也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期,采取探究式教学法,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探索,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规律,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塑造学生性格。关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本文主要提出了四点策略,分别为: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创设情境培养兴趣、问题引导自主求知、健全评价激发潜力,下文将一一进行阐述。
一、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会采取讲授法,自顾自的向学生传递间接知识,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力,以及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课堂的被动地位,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要想构建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师必须要突破传统地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通过有效地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二、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數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小学时期,学生还不具备成熟的理解能力,面对复杂而抽象的数学知识,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为了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可以创设以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简化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感受数学学科所体现的魅力。
在《可能性》这节课中,课件演示学生踢足球的情境,使学生说一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的。这时,有学生提出了抛硬币。笔者询问:“抛硬币公平吗?”学生回答公平,因为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所以很公平。为了证明学生的猜测,笔者设计了“抛硬币”游戏,游戏要求同桌两人为一组,每人转10次硬币,并通过表格统计硬币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次数以及总次数。完成后,组织学生讨论:“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的一半有什么关系?”这时,笔者会选择个别小组,与全班同学分享数据,由此得出结论:随着抛硬币的次数增多,正面朝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一半。通过游戏进行实验,不仅体现了概率的统计意义,渗透了实验结果和概率的区别与联系,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三、问题引导自主求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处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的年纪,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巧妙的设计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执教《探索图形》这节课时,笔者准备了一个棱长为1cm小正方体,通过演示实物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相同长度的棱、6个相同的面,并与学生一起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它的体积为1×1×1=1cm3。接着,向学生提问:“如果要拼成棱长为2cm的正方体,需要几个这个的小正方体?”这时,学生提出将正方体的长、宽、高各增加一个小正方体,一共需要8个小正方体,体积为2×2×2=8cm3,笔者继续追问:“如果要拼成棱长为3cm的正方体,需要几个这个的小正方体呢?拼成棱长为4cm的正方体呢?”由此,使学生在推导中得出规律:拼成的正方体个数,是棱长的立方。在完成这一探索后,学生需要继续思考:“如果把它们的表面分别图上颜色,会有几种情况。”这时,学生可以结合实物进行演示,得出有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以及没有涂色四种情况。然后,笔者在多媒体上展示棱长为2、3、4cm的正方体图片,组织学生探究:在棱长为2、3、4cm的正方体中,三面、两面、一面涂色以及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块?完成后,以问题列表的形式呈现。接着,还要通过涂一涂,想象从点、线、面、体的角度分类观察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几个?都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看看有什么规律?最后,笔者会与学生一起归纳:当棱平均分的份数为n时,3面涂色的个数是8,2面涂色的个数是12(n-2),1面涂色的个数是6(n-2)2,没有涂色的个数是(n-2)3。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四、健全评价激发潜力
在教育教学中,评价机制也是整个自主学习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的评价观指出,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内容要具备综合性,这样有助于全面的激发学生的潜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笔者除了以往的教师点评外,还会增加学生互评的环节,让学生在相互观察和指导中得知自己的不足,进而全力的改正。关于评价的内容,笔者会引导学生从创新意识、团结意识、课堂表现、助人为乐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有效地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用自己的大脑去积极地思考、发现、解决问题,从更深得层面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提高数学学科素养。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要懂得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地反思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檀子禄.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及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8(26):24-28.
[2]朱文燕.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64.
[3]张杰.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