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中学学生在面对各种类型的语文知识内容时,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浅尝辄止,在没有深入分析知识内涵和相应背景的情况下,便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项知识。针对这种现象,提出核心素养的引导功能,并且让核心素养与我们所提倡的活力课堂相关联,保证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知识的深层次挖掘任务中去,是教师应当致力探索的课题,现以李白的《将进酒》一诗赏析教学为例,对此问题进行说明。当提到《将进酒》时,学生往往可以说出其中的名句,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而要求其陈述更多有创见的观点时,学生往往不知从何谈起,这便是其学习浅尝辄止的表现,教师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带领学生进入到活力课堂中进行训练,训练的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下述四个环节。
一、引导进入活力课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职业中学语文教师往往将主题预先设置出来,主题先行的做法使学生的思维被牢牢限制在特定范围内,造成学生思维发展受限,想象力无法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塑造难以实现。为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到活力课堂之中,使学生在阅读与学习中自主思考、恣意想象,实现创新教学的理想效果。
比如在教学《将进酒》一诗时,其中的豪放语言、飘逸想象非常值得关注,如果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跟随作者驰骋,那么对于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将大有帮助。为此,教师在课堂起始环节可以让学生对该诗场景进行自由想象和描绘,感受到那些富有画面感的描写,而为了保证学生的思维不偏离核心任务,教师要适时做出提醒,使之始终围绕诗词的核心内容进行思考。
二、关注名篇赏读动态
在前面的引导进入活力课堂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释放,接下来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实际特色采取相应的主体教学,对于《将进酒》一诗,笔者认为最恰当的方法无非是在朗读中谋求发展。在此环节之内,若是条件允许,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将进酒》的经典范读内容,用以增加职业中学学生的朗读新鲜感,而且名家范读内容的提供,还可以使学生注意到如何进行语速的转换、情感的变化等。当范读完成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灵活选择文本中自己喜欢的段落完成即时诵读,进一步感受诗句的魅力。
当诵读完成之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回答“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段落”一类问题。像有些学生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表现出较强兴趣,便可以在教师的启示下回答:这部分描写应用了夸张的手法,使画面有了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同时给后面的“与尔同销万古愁”一句制造伏笔。当学生弄清了疑问之后,还可以继续诵读,进一步培养语感,理解主旨。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环节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避免受到字词障碍的干扰,在名家范读环节即提醒大家关注生僻字与多音字的发音,弄清楚那些较复杂句子的断句。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诗意与情感,句子有豪气时要把豪气读出来,情绪舒缓时要使诵读节奏与之相适应,从而让整个诵读过程具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三、给予细节特色说明
当诵读完成之后,语文教师依然不能忘记核心素养在活力课堂上的应用宗旨,用具有细节特点的引导说明,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全面训练。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在新颖知识目标的牵引下形成探索活力,也就是选择一个不落窠臼的视角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举例来说,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隐士”的角度着手分析:李白在劝什么人饮酒?答案可在思索后豁然开朗。他所劝的正是一个高洁的隐士,隐士给人的印象通常都是清高净洁的,使其饮酒与常理相悖,如何才能让其动心呢?李白说“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理由,他抓住了“留名”的关键点,使隐士的思维可以从以“隐”留名顺利过渡到以“饮”留名。对于学生来讲,选择这样一个不落俗套的视角进行研究,会让自身探索活力进一步激发,带来对知识的强烈新鲜感。
除了该方法以外,教师给予细节特色说明还可以从更细微的缝隙着手,也就是在进行文本解读指导时,发现文本之中看似疏漏的地方,像《庄子》中所说的庖丁解牛一般,达到解读得游刃有余。比如对于《将进酒》一诗来说,关于陈王的解释便值得关注,陈王因为行为放浪而不受父王与兄长的重视,与李白本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关联,二者的共通之处很容易让李白找到宣泄的出口,李白的失落与寂寞及其怀着重归朝堂的信念,使其在想到“陈王昔时宴平乐”时,能够发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壮言语。教师指导学生从陈王这个缝隙处着手,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而灵活地进入到文本境界,最终游刃有余地解决《将进酒》中的更多问题。
四、走向活力课堂升华
我们强调职业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在活力课堂上的体现,便不能将学生的思维与行为局限在某个狭隘的角度,而是应使其在更宽广区间内完成活动,其中用共同探讨的办法走向活力课堂升华的做法值得重视。在此环节之内,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核心问题,同学生共同讨论,最终可以得到对文本意境的准确理解。比如教师提出:“我们可以把《将进酒》的诗题翻译成‘请喝酒’,那么劝酒的人是谁呢?”学生很容易回答是作者自己,而继续深入思考:这个劝酒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当时处于什么状态呢?学生可以在查阅资料后知晓:当时李白政治失意,但却能够将失意情绪用豪放的语言表达出来,诗作一句一句地向前推进,劝酒的作者与被劝的友人的洒脱形象跃然纸上。
再比如教师提出:“与尔同消万古愁”是诗作最后的感叹,那么作者认为的“万古愁”是什么呢?学生依然可以采取自主探究的形式,进一步了解李白的经历,从其青年时期仗剑东游,到其中年被赐金放还,了解作者虽然天纵诗才,满腔抱负,可换来的只有容颜易老、半世漂泊,这种不为所用的心态,正是“万古愁”的根源所在。类似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以灵活的姿态面对学习任务,引导其距离核心素养目标更近一步。
教学的艺术固然要以本领的传授为基础,但激励与唤醒学习者的自发潜能则是更有价值的做法。在職业中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关注核心素养在活力课堂上的应用,便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更深入的分析与洞察能力。参照李白名篇《将进酒》的赏析教学过程,我们能够注意到:基于教师的引导,学生完全可以主动参与其中,在引导进入活力课堂、关注名篇赏读动态等多个环节更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活力课堂教学任务,使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226400)
一、引导进入活力课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职业中学语文教师往往将主题预先设置出来,主题先行的做法使学生的思维被牢牢限制在特定范围内,造成学生思维发展受限,想象力无法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塑造难以实现。为此,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到活力课堂之中,使学生在阅读与学习中自主思考、恣意想象,实现创新教学的理想效果。
比如在教学《将进酒》一诗时,其中的豪放语言、飘逸想象非常值得关注,如果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跟随作者驰骋,那么对于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将大有帮助。为此,教师在课堂起始环节可以让学生对该诗场景进行自由想象和描绘,感受到那些富有画面感的描写,而为了保证学生的思维不偏离核心任务,教师要适时做出提醒,使之始终围绕诗词的核心内容进行思考。
二、关注名篇赏读动态
在前面的引导进入活力课堂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释放,接下来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实际特色采取相应的主体教学,对于《将进酒》一诗,笔者认为最恰当的方法无非是在朗读中谋求发展。在此环节之内,若是条件允许,我们可以给学生播放《将进酒》的经典范读内容,用以增加职业中学学生的朗读新鲜感,而且名家范读内容的提供,还可以使学生注意到如何进行语速的转换、情感的变化等。当范读完成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灵活选择文本中自己喜欢的段落完成即时诵读,进一步感受诗句的魅力。
当诵读完成之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回答“你为什么选择这个段落”一类问题。像有些学生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表现出较强兴趣,便可以在教师的启示下回答:这部分描写应用了夸张的手法,使画面有了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同时给后面的“与尔同销万古愁”一句制造伏笔。当学生弄清了疑问之后,还可以继续诵读,进一步培养语感,理解主旨。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环节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避免受到字词障碍的干扰,在名家范读环节即提醒大家关注生僻字与多音字的发音,弄清楚那些较复杂句子的断句。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诗意与情感,句子有豪气时要把豪气读出来,情绪舒缓时要使诵读节奏与之相适应,从而让整个诵读过程具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三、给予细节特色说明
当诵读完成之后,语文教师依然不能忘记核心素养在活力课堂上的应用宗旨,用具有细节特点的引导说明,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全面训练。语文教师要使学生在新颖知识目标的牵引下形成探索活力,也就是选择一个不落窠臼的视角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举例来说,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隐士”的角度着手分析:李白在劝什么人饮酒?答案可在思索后豁然开朗。他所劝的正是一个高洁的隐士,隐士给人的印象通常都是清高净洁的,使其饮酒与常理相悖,如何才能让其动心呢?李白说“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理由,他抓住了“留名”的关键点,使隐士的思维可以从以“隐”留名顺利过渡到以“饮”留名。对于学生来讲,选择这样一个不落俗套的视角进行研究,会让自身探索活力进一步激发,带来对知识的强烈新鲜感。
除了该方法以外,教师给予细节特色说明还可以从更细微的缝隙着手,也就是在进行文本解读指导时,发现文本之中看似疏漏的地方,像《庄子》中所说的庖丁解牛一般,达到解读得游刃有余。比如对于《将进酒》一诗来说,关于陈王的解释便值得关注,陈王因为行为放浪而不受父王与兄长的重视,与李白本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关联,二者的共通之处很容易让李白找到宣泄的出口,李白的失落与寂寞及其怀着重归朝堂的信念,使其在想到“陈王昔时宴平乐”时,能够发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壮言语。教师指导学生从陈王这个缝隙处着手,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而灵活地进入到文本境界,最终游刃有余地解决《将进酒》中的更多问题。
四、走向活力课堂升华
我们强调职业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在活力课堂上的体现,便不能将学生的思维与行为局限在某个狭隘的角度,而是应使其在更宽广区间内完成活动,其中用共同探讨的办法走向活力课堂升华的做法值得重视。在此环节之内,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核心问题,同学生共同讨论,最终可以得到对文本意境的准确理解。比如教师提出:“我们可以把《将进酒》的诗题翻译成‘请喝酒’,那么劝酒的人是谁呢?”学生很容易回答是作者自己,而继续深入思考:这个劝酒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当时处于什么状态呢?学生可以在查阅资料后知晓:当时李白政治失意,但却能够将失意情绪用豪放的语言表达出来,诗作一句一句地向前推进,劝酒的作者与被劝的友人的洒脱形象跃然纸上。
再比如教师提出:“与尔同消万古愁”是诗作最后的感叹,那么作者认为的“万古愁”是什么呢?学生依然可以采取自主探究的形式,进一步了解李白的经历,从其青年时期仗剑东游,到其中年被赐金放还,了解作者虽然天纵诗才,满腔抱负,可换来的只有容颜易老、半世漂泊,这种不为所用的心态,正是“万古愁”的根源所在。类似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以灵活的姿态面对学习任务,引导其距离核心素养目标更近一步。
教学的艺术固然要以本领的传授为基础,但激励与唤醒学习者的自发潜能则是更有价值的做法。在職业中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关注核心素养在活力课堂上的应用,便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更深入的分析与洞察能力。参照李白名篇《将进酒》的赏析教学过程,我们能够注意到:基于教师的引导,学生完全可以主动参与其中,在引导进入活力课堂、关注名篇赏读动态等多个环节更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活力课堂教学任务,使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成为可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22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