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事件的处理机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e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发事件,是指校园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生的、预料之外的不良事件或矛盾冲突的爆发,如学生之间打架、意外受伤、失窃、课堂纠纷等。它发生的时间、地点都有很大的弹性,可以在课堂上、课余时间或放学后,可以在教室里、校园里或宿舍里。由于事发突然,教师、学生事先都没有思想准备,也往往没有充裕的时间考虑处理的对策,班主任要具有处理偶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和一定的处理技能。
  一、处理偶发事件,要公平公正
  教师对待偶发事件的态度是能否处理好事件的先决条件。有的教师在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或多或少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问题。在未了解事情的真相前,对那些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主观上会认为他们肯定是过错的一方,就不容学生争辩,作出从严处理。对个别优生或班干部犯错误,会或多或少给点情面,从轻发落。这时被处理的差生就会口服心不服,觉得不公平,这样很难有效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当然,学生平时的表现可以作为处理事件的参考,但不能作为量尺。平时学习差、纪律散漫 的学生在突发事件中不一定做得不对,而优生或班干部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所以,老师一定要深入调查,了解事情真相,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秉公处理。不作主观臆断,不歧视后进生,也不偏袒优生和班干部,才能公平公正地处理事件,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使学生心悦诚服。
  【案例】一天下午放学后,住宿的学生吃完晚饭便排队洗澡。我正在吃饭时,男生宿舍的黄威同学怒气冲冲地跑到我跟前投诉,说他在洗澡时,不知谁从门顶的空隙往里面泼水,弄得他刚穿上的衣服都湿了。看到他湿漉漉的衣服,我正想询问这件事是谁干的,黄威便气憤地说一开门就看见范荣和曹棋站在门口,嘴上还不怀好意的笑着。我心中不由得感到非常愤怒,暗暗认为这件事是范荣同学做的可能性极大,因为他平时散漫,时常与同学打架,欺负弱小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而曹棋是班上成绩好,比较文静的同学。于是,我叫来范荣同学,正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并作出严肃的处理。只见他满脸委屈的样子,并坚决否认是他干的。我心中不由感到疑惑,平时他虽然散漫,但也敢作敢当,为什么这次这么坚决否认呢?此时,我犹豫了,不能这样匆忙下结论作出裁决,否则,很容易断错案成为冤案。
  我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把黄威同学安慰一番,并到宿舍去深入调查。经过详细了解,原来这件事确实不是范荣同学做的,而曹棋同学也主动向我承认了是他一时兴起而为的恶作剧,并诚恳地向黄威同学作了道歉。事后,我暗自庆幸,幸好刚才没有草率行事,否则,会使范荣同学蒙受冤屈,还会纵容了犯错的同学。
  二、处理偶发事件,要标本兼治
  偶发事件的发生,表面上看似偶然发生,实则上有它发生的必然性,有其发生的内因。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是“先治标再治本”,偶发事件处理必须及时,“管”见效快,首先保证事件不升级,制止是第一步,查看双方是否受伤并妥善处理是第二步,调查分析取证是第三步,个体教育是第四步,集体教育是第五步;最初的时候侧重管理,事态控制后再偏重教育。处理偶发事件时,教师不仅要息事宁人,更重要的是要巧妙地用这件事作为反面教材的契机,对其他同学也作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做到既治标又治本。
  突发情况的处理既要着眼于当前事件本身的处理,又要着眼于组织良好形象的塑造,应从全面的、整体的、未来的、创新的高度进行。突发事件的处理,要求教师的决策指向针对要害问题,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偶发事件往往是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处理时如果采取的方法灵活巧妙,恰到好处,有时会出现一个出乎意料的好结局。教师在出台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因素,因事制宜,使事件得到妥善解决,达到对集体都有益处的效果,努力取得多重效果和长期效益。
  如上面提到的“泼水事件”,作了处理后,我并没有就此罢休。经过一番详细的调查了解,发现学生在宿舍洗澡时产生矛盾的现象不少,有插队等水的,有霸占热水水龙头洗衣服的……终究其原因,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欠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这正是“泼水事件”发生的根源所在。我就这些现象在班会课上请同学们围绕事件发生的原因,谁做错了?错在哪里?你今后会怎样做?进行讨论,使学生受到一次“既关心自己,更要关心别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处理偶发事件,要恩威并施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恩威并施是我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偶发事件事发突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不同,事件影响的程度也有轻重之分,处理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具有灵活性。
  从时间、场合上看,如果偶发事件发生在课堂上,但是影响程度不大,教师对学生该宽容时要宽容,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课时,发现个别学生在开小差,或说话或看课外书,教师可以对当事人稍作提醒或暗示,示意其专心听课,下课才对学生作个别谈心、教育。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学生记住老师的这份“恩”,以后自会鞭策自己。正如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严重破坏性行为,教师应及时制止并处理,不宜拖延,才能及时化解矛盾。如在一节大课间活动中,要进行跳绳训练,两个学生为了争跳绳扭打成一团时,我赶紧跑过去,命令他们住手。一边拉开他们,一边义正言辞地批评教育,平息风波。像学生中的这类矛盾激化,已经危及生命安全的行为,不容教师轻声细语,必须“威”武果断,让学生绝对服从,等到学生态度缓和了再进行心平气和的说服教育。
  王洪明博士在做偶发事件处理技巧专题讲座中强调,让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是学校的工作重心,但学生之间的偶发事件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教师在遇到这些班级中的偶发事件时采取果断、敏捷、准确的处理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责任感。处理班级中的偶发事件是一种教育机智,也体现了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
其他文献
达尔文曾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并传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呢?笔者结合自身的英语教学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不足之处,恳请同行指正。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语观念  第一,学好英语需要决心与恒心。  进入高中以来,由
期刊
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学领域里,知识传播已不在是过去那种简单的从声音到耳朵的单一形式的传递,而是图、文、像并茂复合传递形式。如果我们依然守着旧的教育方法不改,将会落后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因此,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必然要进入教学领域并对当代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的教育改革要提高
期刊
一、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少数民族受其长期的历史因素,本民族风俗习惯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使许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习作能力受到制约。许多小学生虽然读到六年级,但是他们应用语文及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达不到城区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水平(当然少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有的学生一篇习作没有几句通顺的话。造成这些现状是因
期刊
一、参数方程的“一生一试”  参数方程的“一生一试”即题目里面已知条件是参数方程,由参数方程直接对准问题的导向生成相应的表达式一试即可解决,可称为直译型题。有时可生成极坐标方程或者普通方程一试便可。  例1(2013年高考新课标II卷)(23)已知动点P、Q都在曲线 ( 为参数)上,对应参数分别为 与 ,M为PQ的中点.(1)求M的轨迹的参数方程;(2)将M到坐標原点的距离d表示为 的函数,并判断
期刊
一、音乐赋予情感、情感融入音乐,从中感知音乐审美  音乐是以声传情的艺术,美国的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音乐听觉感知能力,通过音乐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让他们得到了美的享受,丰富自身的情感。  音乐的情感性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从感受到鉴赏,再到音乐表现,无处不体现在音乐艺术所特有的审美活动之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
期刊
一、讲授式教学模式  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不是矛盾对立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相辅相成互相补益的。从传统教学模式来看,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各有长短。新课改理念出台后,人们往往认为发现学习一定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一定是机械的,据此判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正确的判断标准应该为是否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而不能依据“是发现式学习还是接受式学习”。讲授式教学模式作为语文教学的传
期刊
一、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喜爱数学学科  (一)无限爱心唤醒学生  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时,需要用爱心承担起这份崇高与神圣,要将全部爱心倾注学生,满腔热情对待学生,爱护关心学生,信任尊重学生。特别是针对学习成绩较差、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更要给予更多的爱心。要让学生体验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喜爱小学数学教师,进而喜爱小学数学这门学科。  (二)满腔热情感染学生  在教学过
期刊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有些竞赛题从表面上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但是通过转化、变换,可以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并借助已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及解题技巧,达到化难为易进而解决问题.下面以四道竞赛题为例,介绍构造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方法.  一、以根定义 巧构方程  例1 已知实数 ,且满足 , ,则 .  分析 乍看这道题,好像要分别求出 和 ,若求 ,计算量非常大。
期刊
《风筝》是鲁迅先生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全文以在冬季的北京看见浮动的风筝引起的“惊异和悲哀”的感情为线索,表现了鲁迅先生勇于解剖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不满黑暗现实、向往美好生活的热切心情。  关于对《风筝》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掌握课文的重点,突破课文的难点。并根据文章的线索设计好板书。  文章开头写的“惊异和悲哀”的感情,贯穿全文
期刊
一、教师要思想上重视  1.明确古诗词的地位、人文教学价值  中国是一个诗词歌赋的国度,在诗歌的领域里,有很多诗歌都是传世之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志高远,包含了很多哲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艺术瑰宝。中华民族以汉字为载体,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好诗篇,形成了一种大美的诗体。其意境之深邃,思想之分丰富,情感之深切,操守之坚贞,品格之高雅,流传之久远,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