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0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精神损害赔偿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但是,我国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有些许不足之处。我国对脱离监护的精神损害赔偿不完善,赔偿的标准没有量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等问题存在,文章就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精神损害;精神痛苦;赔偿
  1993年,甘某某在广州火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自称“陈国龙”的人,称其在火车上被劫,钱包、衣物等都丢失,且身无分文。当时,甘某某好心收留了他,让他在自己负责的工地上干活,并与他们家人一起吃饭。然而,当年9月4日,“陈国龙”在工地干满一个月,领完工资后,却与另一名工友张某将甘某(现名吴志坚)拐骗至福建。当年,甘某年仅6岁,约16年后,他得以与亲生父母团聚。2010年12月,人贩子邱某某落网并被判刑6年,甘某的亲生父亲甘某某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赔偿,索赔17万元精神损失和28元粉红色衣服的损失。最终,广州市海珠区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被告邱某某赔偿甘某某一家经济损失28元,未支持精神损失费。目前,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还不完善,有关的规定也有一些不合理之处,我们应该尽快的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立一个系统、合理的制度。
  一、精神损害的界定
  精神损害一词来源于罗马法中的“侵辱估价之诉”,在罗马早期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中的第一条规定“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这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萌芽。我国从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第120条正式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来,经过司法界的多次修订和不断完善,精神损害的适用范围逐渐的扩大。但是,如何界定精神损害赔偿却是争论不一。精神损害到底是一种什么损害?大陆法系多数国家往往采用“非财产损害”的概念来表示相当于我国精神损害的内容。精神损害等同于非财产损害吗?精神损害与非财产损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在我国,“精神损害”一词究竟是什么含义,学界存在几种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精神损害是指民事主体精神活动的损害,表现为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丧失。①有学者认为,精神损害是对公民和法人的姓名、肖像、名誉等精神实体的侵害。②还有学者认为,精神损害是指受害人在遭受侵害时引起的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疼痛。③
  关于精神损害与非财产损害的关系,早期的看法对二者不作区分,认为精神损害赔偿,又称为非财产损害赔偿,是指侵害人致他人精神损害,应承担一定的物质赔偿责任,以弥补、减轻或消除受害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④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界开始区分非财产损害与精神损害,认为精神损害只是非财产损害的一部分,外部名誉的损害是非财产损害但不是精神损害。
  对于精神损害,应做如下界定:第一,精神损害只是非财产损害的一部分,外部名誉的损害(社会评价的降低)、死亡和残疾本身等损害后果属于非财产损害但不属于精神损害;第二,精神损害与财产损失无直接关系。精神损害是指受害人生理、心理(或精神)上的痛苦,它与财产的增减无直接关系;第三,作为民事责任式的精神损害赔偿,以现行法律、行神损害,需要法律或司法解释加以特别规定,并非任何原因导致的精神损害或任何程度的精神损害都可以得到金钱赔偿的救济。
  精神损害是指法律或司法解释规定可以以金钱赔偿作为救济方式的狭义的精神损害,包括受害人精神痛苦、疼痛或其他严重精神反常情况。⑤精神损害具有本质上的非财产性、认定上的困难性、存在上的客观性和结果上的不可逆性。
  二、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2条规定:“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在我国,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⑥《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第17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我国现行法律仅仅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设立了监护制度,而没有规定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肯定的老年人监护制度。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日益增多,为了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设立老年人监护或者老年人保障制度无疑是时代潮流。与老年人监护的欠缺相对应,在他人非法使老年人脱离家庭从而侵害近亲属关系时,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救济便缺乏实证法的依据,维护近亲属之间的利益有赖于未来监护制度的完善。
  此外,对于被拐卖的儿童,他们的父母或者监护人能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笔者认为,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孩子,我国的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已经深深的在人们的脑海中打下了烙印。因此,如果家里的孩子被拐卖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有些父母或者其近亲属可能因此而精神不正常或者意志消沉等,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病学上的症状,因此,对于被拐卖的儿童,法院应当支持受害人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
  (二)法律用语的界限模糊
  《侵权责任法》第22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是,何为“严重”精神损害?“严重”只是一个表示程度的语词,因此,还需要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
  笔者认为,只要对受害人造成持续性的痛苦和终生性的痛苦,即为严重的精神损害。持续性的痛苦,指侵害停止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害人对痛苦的感觉依然存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痛苦能够慢慢的淡化或者消除。终生性的痛苦,指终生无法解除或者淡化的痛苦。一般说来,如果某种伤害终生无法治愈或者已经治愈但后遗症终生伴随、无法回避,也不可忘记的,那么,痛苦也将终生伴随,如终生残疾、植物人、毁容等。   总之,严重的精神损害是指超出一般程度的精神损害,判断的标准应当是客观的,即在一个理性人看来其为严重精神损害时即属于严重精神损害。
  (三)赔偿依据的因素不合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6)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笔者认为,上述第(5)项,即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这一依据因素不是很合理。同样的损害为什么所获得的赔偿不一样呢?有些人或许会因为这一规定来逃避自己的责任,谎报自己的财产,使一些不法之徒钻法律的空子。受害人也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该一视同仁,无需考虑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该赔多少就判决多少。对于侵权人经济困难,不能全部履行判决的赔偿数额的,可以让其暂缓赔偿不能赔偿的部分,一旦其有能力赔偿时,受害人可以随时向其追偿。这样既可以使侵权人受到应有的惩罚,也可以抚慰受害人的心灵。此外,还可以增强法律的公信力。
  三、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完善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体系
  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根据其确立的,但是,这是一个很不成熟的法律制度,主要依靠司法解释予以完善。我国应该尽快制定《民法典》,设立精神损害赔偿编,对各类侵权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进行系统的规定,确定赔偿的原则、依据因素、赔偿的数额标准以及方式。
  此外,对于脱离监护的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的《民法通则》仅规定了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监护,而没有规定对老年人的监护,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法律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我国的国情,建立老年人监护制度,以便在侵害老年人的权益时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充分地维护每一个个体的合法权益。
  (二)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相对量化的建议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法国规定了法定的赔偿价目表,根据亲属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规定了不同的赔偿额。德国的法官则有权依据《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87条,参考个案的具体情况,综合各种因素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在诉讼程序上,如果原告提出合理的支付抚慰金请求,法官在原告请求的范围内作出合理的判决,而法官在确定时,必须依据当事人所主张的抚慰金的范围加以判决,不得超出当事人所要求的最高限额。美国则是通过立法规定每日计算法和立法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限制两种方式来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以减少其主观任意性。
  我国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仅规定了几项评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考虑的因素。在司法实践中,赋予了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就导致了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在受理同类案件时结果不一致。我国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标准,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由相关的部门制定出一个参照标准,在此标准基础上,充分发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三)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2002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对云南省高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中,答复如下: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我国法律不支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显然是不合理的,就拿甘某被拐卖案为例,甘某被拐卖时已经6岁,而其父母为了寻找他放弃了当时的工作,散尽家财,十几年间从未间断,以至于16年后终于找到了他。这对于甘某和其父母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使他们的心理上和精神上都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如果不支持他们的精神损害赔偿,显然不公,有悖法律的功能和目的。因此,笔者建议,我国的法律应该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四、结束语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现代民事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健康的市场秩序所必需的制度准则,也是尊重人权,重视人权和保护人权的需要和手段。发展和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的要求。
  [注释]
  ①杨立新著:《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686-687。
  ②冀凤丽,崔建远:“试论对精神损失的赔偿”,载《法学》1986年第 6期。
  ③王利明:“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讨”,载《民商法研究》(第4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④刘岐山著:《民法问题新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3页。
  ⑤张新宝著:《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
  ⑥王利明著:《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1页。
  [参考文献]
  [1]张新宝.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17.
  [2]杨立新.侵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686-687.
  [3]冀凤丽,崔建远.试论对精神损失的赔偿.法学,1986,( 6).
  [4]杨连专.论精神损害赔偿中的痛苦.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1).
  [5]王利明.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讨.民商法研究(第4卷).法律出版社,1999:127.
  [6]刘岐山.民法问题新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28.
  [作者简介]屈海珍(1989—),女,河南濮阳人,四川大学法学院2012级民商法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家庭暴力的存在严重侵扰家庭的安宁和稳定,并使弱势家庭成员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防治家庭暴力是保障人权的重要工作,其途径多样,其中建立ADR纠纷解决机制是防治家庭暴力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家庭暴力 ADR 纠纷 机理    家庭是相互间存在基于婚姻、血缘、以及法律拟制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人群组成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睦、安宁、团结的家庭
期刊
[摘要] 私有财产权是一项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但在某些情况下,其必须让位于公共利益而受到侵害。行政补偿制度即是被设置用来在私益与公益之间进行平衡、保障私有财产权的法律机制。但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行政补偿制度,甚至行政补偿的基本概念性问题上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试图从行政补偿概念的界定、法理基础、与概念相关的基本问题的分析等方面进行剖析论述。  [关键词] 行政补偿、财产权、私权保障、特别牺牲 
期刊
[摘 要]有限公司的股东以自然人为出让主体,把公司出卖给另一个自然人,此类买卖合同违反了《公司法》有关公司主体特性以及公司分立、合并、股权转让等问题的基本法律框架,违反了《合同法》理论中的效力性强制规范,应为无效合同。文章举一案例对此问题进行论述,同时提出本人关于合同效力性强制规范认定的判断标准。  [关键词]公司买卖;合同效力;效力性规范;判断标准  一、问题的由来  基本案情①:英华公司是原告
期刊
[摘 要]物业管理纠纷是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而日益凸显出来的一个社会问题,因涉及千家万户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关系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备受各界重视。文章拟从物业管理纠纷实践出发,分析物业管理纠纷频发的原因在于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法律地位的不对等,进而探讨该不对等的法律根源。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尝试提出改变此种不对等地位的构想,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物业管理制度。  [关键词]物业管理;业
期刊
[摘 要]《买卖合同解释》规定无权处分下的买卖合同并非无效,再结合《合同法解释二》中对多重买卖合同下合同也并非无效,合同相对人可以通过主张违约来获得救济,这就承认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分离。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已经不能解读这种法律理论的进化,而且在无权处分合同下物权变动中不能起到平衡和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作用,因此应该采用物权形式主义的理论来解读物权变动以达到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作用。  [
期刊
[摘 要]在不同的国内法和国际保护法中,地理保护标志(GIS)的含义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国际条约对GISS的定义,反映了它们给GIS的保护程度。文章介绍了GIS的概念、功能以及我国GIS保护现状,并结合笔者关于阳江程村蚝的调研,对我国应该采取的保护模式、具体制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构想  一、地理标志的基本概念  (一)地理标志的概念及功能  地理标志保护一直是国
期刊
[摘 要]上世纪阿根廷曾一度兴起民粹思潮,这股思潮强调通过宏观政策实行收入再分配,以抽象正义的名义,在破坏财产权确定性的基础上剥夺少数人的财产,其中很多私营企业主财产权利遭受重创。文章试图探讨这些私营企业主的权益状况,力图探讨其权利被侵害原因,并借助法理分析其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以及权力保护的进路,最终试图结合当下中国的现实提供些建议。  [关键词]私营企业主;财产权利;权利保护;正义;民粹  20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宪法对经济解释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不尽如人意,著作权和商标权是市场贸易经常会应用到的两种基本权益。两种权益法规对商品经营交易的影响很多,由于著作权和商标权在法律和效力方面有一定的重叠性和重复性,所以要想提高著作权和商标权在商品交易中的作用,必须清晰认识著作权和商标权的重叠和分界问题。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相关案例,探讨著作权和商标权界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通过修改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使侦查见证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体现了通过合理程序监督和制约国家公诉活动的民本主义价值取向。但是,从实践来看,侦查见证被虚置的现象还很严重。通过进一步完善侦查见证制度,使其成为执法公开的制度载体,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在现行法律没有赋予侦查见证人权力的情况下,见证人的监督作用是间接的,应充分发挥见证人作为侦查行为目击证人的证明作用。不必
期刊
[摘 要]农村股份合作社股权的获得是基于集体认知下村籍资格的身份,而且村集体的共同认知决定了股权的权利内容和边界。农村股份合作社股权的“认知产权”属性,构成了股份合作社股权主体、权利内容以及配置流转的逻辑基础。农村股份合作社股权的“认知属性”导致了股权的残缺性、封闭性、平均性、福利性等特点,阻碍了股权的流动。因而顺应城镇化的推进,对股权配置、流动及相关配套的重新架构是股份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