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几点反思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ou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发展,各地在考试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连云港市从2003年起,中考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至今已有五年,其中有成功的欣慰,也有实践的困惑。作为积极投身新课改的毕业班一线教师,通过反思五年来中考政治开卷考试的得与失,笔者深刻认识到:新课改下的考试改革需要我们在反思中创新,而不是在困境中放弃。
  
  反思之一:实行开卷考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迎接新的挑战
  
  实行开卷考试,必须反思的第一个问题是:实行开卷考试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深浅度如何把握?能否降低基础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五年来,一直有不少师生认为,开卷考试的成绩好不好,关键在于学生在考场上能根据考题,照抄书本的多少内容,教师平时的教学是费力无效的。这显然是对开卷考试的一种误解。实践证明,开卷考试确实给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开卷考试中学生的成绩如何,其关键在于教学实践中是否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否加强对学生运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以事实说明如下:
  1、要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从开卷考试中考生的答卷情况可以看出,造成许多考生答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如下题: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A、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c、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这是一道不定项选择题,是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容的基础知识题,学生只要翻开课本归纳一下即可,但有许多考生答得不对。这说明,开卷考试也绝对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检查。
  2、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开卷考试命题更加突出能力和素质立意,体现党和国家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要求。但从中考阅卷抽样分析看,缺乏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仍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3、要继续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没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无从提高。
  
  反思之二:实行开卷考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深入探索、与时俱进
  
  实行开卷考试,必须反思的第二个问题是:实行开卷考试后,初中政治教师应该在钻研课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资源的使用、考试研究等方面做些什么?应该认识到,开卷考试毕竟是一种新的尝试,从实际来看,要使开卷考试继续推行下去,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改进和解决的问题还比较多,这主要变小在以下几点:
  1、《课程标准》规定“识记”的知识点,是否也应纳入命题的范围?如何避免学生翻翻书就能找到答案?纵观各个城市的开卷试题,尤其是部分单选题和简答题。考时翻书就能找到答案,这样就把对知识的考核变成了对查阅资料能力的考核了。
  2、如何拟定主观性试题的答案?答案无疑是对教材知识作的适当变通和概括,但变通到什么程度,概括到什么程度?如何把握?
  3、如何处理好考点与教材及社会热点问题的关系?思想品德课中考无疑不应回避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有的学校(如城市学校)对考点、教材、社会热点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很透彻,具备网络条件,准备的资料也非常充分,学生带进考场稍作调整就可以得高分;而有的学校(如农村学校)因条件限制。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做得不够,学生则会受到影响。这对于考生来说是否公平?因此,命题如何才能做到既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角度灵活巧妙,又不是偏题怪题难题?
  4、随着考试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水平的复习资料很有可能成为“抢手货”。许多考生反映带厚厚的教材和教辅书籍进考场,还不如带上一本薄薄的“有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进考场。如何认识、评价和避免这种现象?
  5、有的学校专门为学生印好了各类题型的“样文”,因而会出现“雷同答案”且基本上符合题目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如何给予适当的赋分?
  6、开卷考试,学生当然可以翻书、查阅资料,但对这些资料是否应作一些限定?如果作限定,又如何限定?
  
  反思之三:实行开卷考试,初中思想品德课必须依法治考
  
  实行开卷考试,必须反思的第三个问题是:开卷考试能否成为中考取消或削弱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理由?国家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应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可实行半开卷考试,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开卷考试。其他文科可参照执行。”很显然,实行开卷考试,是培养学生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和考试改革的需要,实行开卷考试的学科,不限于思想品德课一门,也包括其他文科。最近有传闻2008年中考将取消思想政治学科,如果中考能取消思想政治学科,则同样能取消其他文科。试想,这种仅仅只有理科没有文科的中考,过去、现在没有即使在将来也是不会有的。但现实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考分值的不断降低(2002年前是100分,2003至2006年是60分,2007年降为40分),这在客观上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于是,有些学校把思想品德课周课时由每周两节减为一节。有些学校用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思想品德课教学,这一做法客观上使学校、学生、家长都不同程度地在忽视思想品德课,严重背离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会影响到学生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说明,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这种性质规定,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性质最突出的表现。因此,思想品德课程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思想品德课程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2000年3月13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地把思想政治学科列于中考科目之首。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也进一步强调要把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必考科目。这些都说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考以及开卷考试改革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须要去做,必须要做好的大问题。如果中考取消思想政治学科,或中考分值的再次降低,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试想,再好的《课程标准》,再好的教材,再好的教法,再好的考试形式,中考已不考或不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科学设置中考分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作为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的中考,应严格依法治考,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规范中考科目及其分值。
  总之,实行开卷考试,告别死记硬背,引进开放性试题,突出创新立意是今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考试改革的趋势,它必将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记忆负担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客观上也存在着值得探讨和有待改进的一系列问题。这对于广大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因此,面对新课改下的考试改革,我们的鲜明态度应该是坚持而不是放弃。
其他文献
新课标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从传
2007年普通高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的作文题是:“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我认为,这是一道多年未见的优秀作文题,因为它选材的范围特别广阔,非常有利于学生才智的发挥,定会产生佳作迭出的效果。也许有人会说“引人遐思,
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作为教育基地,加强德育工作为重中之重,既可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又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面对新课改,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应改革创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人的发展为目的    德育是以育人为目的,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课改也把培养学生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比较差,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质量更是如此。而且现在是课改阶段,如何稳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是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教育家们认为,“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深入创设更多的情景,以便给学生提供接触英语和运用英语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山区学校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目前农村
在这几年高三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二轮复习中的效果并不显著。如何提高二轮复习的效果?教师要审视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是否符合二轮复习的要求,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尝试,现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民版)为例,谈谈二轮复习的基本思路。  一、构建专题的知识框架或基本脉络  在二轮复习中,首先要帮助学生形成本专题的知识框架或基本脉络。这样
自打全面放开二孩儿政策笃笃实实从传闻落地成真,有关要不要二孩儿生不生二孩儿的话题,隔三差五就会在各种平台以各种方式冒个泡泡。有夫妇自己百般纠结到底生还是不生的,有双方老人一方强烈催生一方建议不生的,有家中大孩儿顽强抵制坚决不让生的。  前几天,一段视频在朋友圈广被转发。视频中,一个穿格衫的男孩眼眶泛红,哽哽咽咽地威胁妈妈:“你们要是敢生……我就敢死……今天我就把话撂这儿了。”更早以前,还有一则新闻
不忘初心,多年后才让多吉创立了海生文化。海生文化创立的宗旨就是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借助现代正规出版和多媒体技术保存传播优秀文化。海生文化目前开展了喜马拉雅文库项目和“莲花生大师千幅唐卡”项目,这两大项目以藏文古籍和唐卡绘画为中心,是藏文化的最好表征。身体力行 保护和弘扬藏文化  藏文古籍文献以数量广博、涵盖全面而位列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之首,仅藏区的存书量就达一百多万余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
中华文化,历来讲求“文道合一”,但在作文教学中“人”与“文”分离现象,严重背离了中国文化人一贯追求的原则,让作文教学进入到一个误区,很有探讨的必要。    一、以做人为作文之本    回顾我国作文教学现状,不禁令人忧心汗颜:重理论研究,轻阅读积累;重技法指导,轻生活感悟;重表面文章,轻修身育人。教师没有把“育人”当作分内大事,没有将“做人”与“作文”有机地统一起来。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说白了是一种
本期《乡约》走进江苏常州嘉泽镇,此次《乡约》栏目组是要为一位海归小伙找对象。  据悉,栏目组从嘉泽镇数百名报名女子中筛选了三位既漂亮又能干的女嘉宾,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小伙居然要跳湖,是什么原因让他在相亲现场跳湖呢?咱们接下来先看看小伙和三位女嘉宾的介绍,从中寻找原因。  海归小伙王骁阳,今年27岁,身高1.87米,2014年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现在嘉泽镇年交易额达147.2亿元、全国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在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的传递,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系统知识。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能力,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笔者认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不可忽视导入、过渡和总结三个重要环节。本文仅就历史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三个环节,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一得之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