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guo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创新。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开拓型人才,这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将创新思想贯彻于体育教学中。
  关键词:教学实践;体育教学;实践能力;课堂教学
  创新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能先于他人,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从而获得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新突破。
  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教学策略
  教学实践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教师创造性地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及时反馈鼓励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得力措施。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策略上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
  选择是多方面的,但要根据需要来选择,诱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他们感到解决矛盾冲突的唯一办法是创造性学习,选择情感相融的有利于实现自我创新的活动练习群体。选择有利于展现自己能力的练习方式等。因为选择就是兴趣,兴趣就能激发创新。
  2.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手段
  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学习内容产生学习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导入新课,并把这种需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从而主动地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给他们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在形成技能的练习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
  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展现实践中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着他们去思考、去创新。
  以上四个方面体现了培养学生精神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观。即体育课堂教学除遵循认知规律、技能形成规律之外,还要树立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体现发展学生创造精神的教与学的方法特征。
  二、教学措施
  1.改进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全面地参与教学过程。如课的开始部分,在做徒手操练习时,先把编排徒手操的原则和方法讲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创编动作,编出了新的徒手操动作。不管水平如何,这是一种提高,这也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如在技巧课复习过程中,让学生自编组合动作练习方法,改进过去让学生按照教师编的组合方式,或按教材规定的组合方式进行练习的状况。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把所学的单个技巧动作,经过反复设计串联,编排出多种新颖而巧妙的组合练习。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充分利用学科特点,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体育学科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标而设置的一门课。体育课教学大多数是群体学生在室外的动态过程,所以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对于同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优美和谐的教学情境,通过具有创意的教学程序,练习节奏,时间,数量以及运动路线的变化,对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动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排列,整合,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效果。这不仅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使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3.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合理的组织手段,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体育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如把准备部分由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的集中组织形式进行改变,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分别轮流带本组同学做准备活动的分散组织形式,这样,每个同学都获得带准备活动的锻炼机会,同时在教师的启发下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准备活动的方案,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课堂教学落实
  体育课堂教学大多数是群体学生在室外的动态过程,所以对学生思想品质、创新精神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我们教师能从研究学生如何创造性地学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并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那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就能在课堂中得以落实。
  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精神的思维指导下,重在探究“学法”,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主动参与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发现最佳学习方法,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落实。
  四、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的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合作讨论练习中,学生处于一种极为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中,思维活跃,学练方法是自己讨论确定的,极易超越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通过“讨论—实践—应用”的反复过程,逐步提高小组成员的配合水平,能使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是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景和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的创造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學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合作讨论使得教学质量是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广泛推行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作为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基本评价方式,以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学业成绩、改善高中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的。为了使“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师在教学前应该精心准备、合理分组,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完成后应该做出科
11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人大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段春华主持会议并讲话.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影响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而最近几年比较受到师生青睐的就是“合作学习”。而将其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之中,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性也有所增强,尤其是对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这一主题展开例谈。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英语教学;运用;展开例
摘 要:生活化教学可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教师只有挖掘农村生活素材,实现英语与农村小学生生活相结合,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目标。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生活化  本文主要探究农村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围绕着学生参与生活活动的实际需求,实现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深入开展,全面提高生活化英语教学有效性。  1农村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小学英语与学生生活联系
网络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个体,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不仅仅涉及有关部门,也是社会大众不可推卸的责任。毋庸置疑的是我们
12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市级机关处长大会精神,结合人大实际,研究落实措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段春华主持并讲话.rn会议认为,我市专题
期刊
1999年11月,香港创业板问世。它是由香港联合交易所主办的一个独立运作的市场,由联交所董事会管理。联交所董事会指定由创业板上市上市委员会或其代表执行有关创业板的上市
摘 要:在高中所有学科之中,英语学习让多数学生都感到头痛,作为主科,一旦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成绩。久而久之,他们对于英语知识学习的兴趣也将会逐渐减弱,其实,从一些调查中也明显发现:那些缺乏英语学习积极性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心不在焉,并且还多次出现上课打瞌睡,作业抄同桌,考试猜答案等情况。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英语差生如何学好英语这一话题进行浅谈。  关键词:高中英语;差生;学好英语;进行
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标志,作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听、说、读都是为作文教学这个最终目的服务的。有关作文教学的论述在各种媒体上屡见不鲜,也是语文教师一直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作文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主要学科。
期刊
摘 要: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这促进了教育对于口语词汇教学的重视和对合作学习的提倡。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对于促进口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口语教学;词汇教学;合作学习  一、口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要关注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它们都需要足够的单词量为支撑。在素质教育新课改的指导下,我们最应补齐的是学生说的能力。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