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民生是民生建设中一个重要领域,做好文化工作也是改善民生。文化民生的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凝聚社会共同意识、提高文化软实力作用,使得文化在民生建设中的地位不容忽视。面对当前的文化形势,确立主流文化,保障文化民生是构建小康社会进程中一项重大任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成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文化民生建设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文化民生 内涵 建设
一、文化民生的内涵
民生指人民生计,这一类的生计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文化民生是指在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文化民生这一词是在民生的基础上衍化而来,是民生的丰富与发展,是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民众对于精神层面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从某种程度说,文化也是一种民生。
文化民生按照层次划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从层次上来说,文化民生有别于民生,是民生超出物质在精神层面的体现,其要解决的问题是民众在精神层面安身的问题,这一层次体现了文化民生的人的价值导向,体现了对人的文化权利的尊重;从权益来说,文化民生注重保障民众的文化权益,即民众关于文化的权利和受益,权利是指民众参与文化创造、享有文化成就、文化成果受保护等系列权利,受益指的是民众参与过程中所享受的一系列的有形和无形的利益,这种理解体现了文化民生的人本导向,以民众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从需求来说,人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内在性、动态性、和终身性。文化民生这一词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伴随着人类的物质生产和劳动出现的,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契合当下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是一定历史时期的自然产物。在新时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被重視,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已被作为国家重要战略部署,文化民生的出现,与当前的凝聚共同意识,打造文化强国,坚持文化自信的要求不谋而合,顺应了新时期的战略要求,这一切为文化民生提供了合适的发展环境。
二、文化民生的建设意义
1.文化民生有利于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生活幸福感是一种用户心理体验,是指民众对所处生活的客观事实和现实状态的一种心理评价,以及主观上对当前生活效用的一种价值评价。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幸福指数衡量公式,幸福感指数=效用/欲望。这里的欲望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理解,欲望等于五种需求,由低到高分别是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效用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由于消费某种物品而等到的满足感。当幸福感指数大于1的时候,可以说民众的生活是幸福的,小于1则不幸福,幸福感指数越大幸福感越强,反之则越低。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保障民众物质层面的需求上,还要极大程度的丰富民众的精神世界,这也是文化民生所要实现的目标。文化需求作为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是更高层次的指标。民众的需求出了自身可以满足的需求以外,文化方面的民生需求是由国家提供满足,国家对民众文化层面的需求满足程度越高,民众的文化效用值越大,在欲望不变的条件下,民众的幸福感指数越大。当前以文化民生建设提升人们幸福指数方面,关键是要解决人民群众享受均等的文化服务。
2.文化民生有利于规避文化风险,构建和谐社会。正如学者齐格蒙特鲍曼认为的,文化既是维护秩序的工具,同时也是失序的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系列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各种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相互冲击,各种所谓的“精英文化”开始盛行,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等认知开始被影响甚至被颠覆。
面对这样的形势,文化民生中的文化,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以集体主体和爱国主义的理想和道德,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内容的精神文化为指导,以现代化经济改革与科技领先的位置文化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和法制为保障,是以民众利益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这种文化有利于确定正确的主流文化,并维护共同意识,凝聚社会力量,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快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
3.文化民生有利于提高国家软实力,打造文化强国。国家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实力,这种实力体现在其文化的影响力上。这种影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指文化对内的影响,即国家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核心的文化价值可以吸引国民,国民发自内心的认同这种文化,此时文化对内的影响就表现在其强大的凝聚力;另一种是指文化对外的影响,即国家宏观上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同其它产业一样成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从而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力。
文化同信仰一样,有着强大的内化和孕化功能,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文化民生的建设过程就是文化强国战略实现的过程,用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量变才能产生质变,文化强国战略都是以单个国民个人的文化素质积累为前提的,文化的影响力来源于国民对其的认同程度,文化“化人”的过程就是认同度提升的过程层,对内的文化影响提升经过长期的积累,就会产生对外的文化质变影响,这就要求必须把文化民生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基点,只有大力推进文化民生建设,才能在文化建设中确立核心价值文化,培育文化人才,提升国家软实力,打造文化强国。
三、文化民生的建设路径
十八大的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小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小康,也要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
1.加快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是民生之魂,没有文化底蕴的国家就没有生机,没有文化气息的国民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包括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保护等一系列制度与系统,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力的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是服务型的政府,主要任务是为人民服务,关注民众诉求,满足民众需要。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与普惠性,将它与文化民生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当前改善文化民生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建成全覆盖的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体现它的现代性。现代性是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方式要与时俱进,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或是现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上,在保留原有文化的精髓的基础下,从多方位全方面的挖掘和创造新的文化。其次对于文化的呈现形式上要求多样,一方面,像民俗文化这类物质性的文化成果应当通过数字化转型方法将其保留下来,另一方面,在网络文化发展迅猛的今天,互联网俨然已经成了文化传播的又一大载体,利用网络来传播先进的民生文化,有利于扩大文化受众,提升文化知名度,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畅通有序地运行。
2.提升文化主体的地位。要实现文化民生,就是要承认文化创造者的地位,人民是即创造了文化又推动了文化发展同时也有权利享有文化发展成果。提升文化主体地位,首先要承认文化建设为了人民。各个阶层的人民公平地、同质地享有享有文化实施、文化场所、文化服务等。其次,承认文化成果来源于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承认文化民生中的文化必须要是人民共同创造的、共同享有并受法律保护。再者,承认文化队伍依靠人民。大力建设文化队伍,是文化民生建设的人才保障。人民的文化由人民创造,文化队伍也必须依靠人民,除了文化专职人员以外,应提倡扩充文化兼职人员数量,大力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例如,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志愿者事业迅速发展,文化志愿者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文化专职人员数量。
3.深化机制改革。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体制单一且不灵活,对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不适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也是当前乃至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家文化发展的一项任务。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财政投入机制改革首当其冲。财政投入被视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经济来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类投入一直被视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中成效最不缓慢的一部分,许多学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财政体系改革研究上有一点不谋而合,即单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来提供公共服务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够的,必须要引进社会力量。在承认政府是文化管理的主体前提下,必须发挥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政府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确定要投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社会力量可以出资或与政府共同出资兴建并运营管理,政府文化部门起监督作用。
创新新型服务机制。过去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解多数停留在政府提供什么民众就接受什么,这种单方面的输送既不能照顾到民众的需求,又浪费了资源。创新服务机制就是要打破政府单一方面对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决策垄断局面,力求形成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众监督”的联合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政府以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为出发点,鼓励社会资本在公共文化领域的投入,倡导民众在享有公共文化的同时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并监督政府工作,反馈民众信息,与政府、社会共同对话。
这方面可以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一类是“市场分散”或是“民間主导”模式。如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中央并没有专门设立的正规的文化管理部门,国家通过“国家艺术理事会”等准行政机构进行文化财政投入,政府只是制定政策法规,由非政府组织或非盈利机构来管理文化。另一类是“分权化”模式。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政府与民间保持“一臂之距”,建立伙伴的平等合作关系,进行分配文化资源、管理文化事务和提供文化服务。通过科学地建立有效的新型服务机制,吸收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工作创建,才能形成全社会范围内的文化民生共建共享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宋成鑫,王云云. 论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民生思想[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5):13-15+23.
[2]张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民生——基于公民权利的视角[J]. 社会科学战线,2015,(10):275-278.
[3]杨亚非. 文化民生:我国民生建设之题中要旨[J]. 学习论坛,2014,(08):61-64.
[4]陈宇洁. 十七大以来文化民生研究综述[J]. 高校社科动态,2013,(06):15-19.
[5]张春霞,依米提·吾守尔. 文化民生:文化强国战略的民生视角[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4):71-74.
[6]敖翔. 文化民生的内涵及意义[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03):1-3.
[7]聂辰席. 关注文化民生 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08):9-11.
关键词:文化民生 内涵 建设
一、文化民生的内涵
民生指人民生计,这一类的生计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文化民生是指在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文化民生这一词是在民生的基础上衍化而来,是民生的丰富与发展,是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民众对于精神层面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从某种程度说,文化也是一种民生。
文化民生按照层次划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从层次上来说,文化民生有别于民生,是民生超出物质在精神层面的体现,其要解决的问题是民众在精神层面安身的问题,这一层次体现了文化民生的人的价值导向,体现了对人的文化权利的尊重;从权益来说,文化民生注重保障民众的文化权益,即民众关于文化的权利和受益,权利是指民众参与文化创造、享有文化成就、文化成果受保护等系列权利,受益指的是民众参与过程中所享受的一系列的有形和无形的利益,这种理解体现了文化民生的人本导向,以民众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从需求来说,人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内在性、动态性、和终身性。文化民生这一词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伴随着人类的物质生产和劳动出现的,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契合当下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是一定历史时期的自然产物。在新时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被重視,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变已被作为国家重要战略部署,文化民生的出现,与当前的凝聚共同意识,打造文化强国,坚持文化自信的要求不谋而合,顺应了新时期的战略要求,这一切为文化民生提供了合适的发展环境。
二、文化民生的建设意义
1.文化民生有利于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感。生活幸福感是一种用户心理体验,是指民众对所处生活的客观事实和现实状态的一种心理评价,以及主观上对当前生活效用的一种价值评价。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幸福指数衡量公式,幸福感指数=效用/欲望。这里的欲望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理解,欲望等于五种需求,由低到高分别是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效用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由于消费某种物品而等到的满足感。当幸福感指数大于1的时候,可以说民众的生活是幸福的,小于1则不幸福,幸福感指数越大幸福感越强,反之则越低。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保障民众物质层面的需求上,还要极大程度的丰富民众的精神世界,这也是文化民生所要实现的目标。文化需求作为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是更高层次的指标。民众的需求出了自身可以满足的需求以外,文化方面的民生需求是由国家提供满足,国家对民众文化层面的需求满足程度越高,民众的文化效用值越大,在欲望不变的条件下,民众的幸福感指数越大。当前以文化民生建设提升人们幸福指数方面,关键是要解决人民群众享受均等的文化服务。
2.文化民生有利于规避文化风险,构建和谐社会。正如学者齐格蒙特鲍曼认为的,文化既是维护秩序的工具,同时也是失序的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系列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各种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相互冲击,各种所谓的“精英文化”开始盛行,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等认知开始被影响甚至被颠覆。
面对这样的形势,文化民生中的文化,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以集体主体和爱国主义的理想和道德,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内容的精神文化为指导,以现代化经济改革与科技领先的位置文化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和法制为保障,是以民众利益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这种文化有利于确定正确的主流文化,并维护共同意识,凝聚社会力量,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快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
3.文化民生有利于提高国家软实力,打造文化强国。国家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实力,这种实力体现在其文化的影响力上。这种影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指文化对内的影响,即国家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核心的文化价值可以吸引国民,国民发自内心的认同这种文化,此时文化对内的影响就表现在其强大的凝聚力;另一种是指文化对外的影响,即国家宏观上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同其它产业一样成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从而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力。
文化同信仰一样,有着强大的内化和孕化功能,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文化民生的建设过程就是文化强国战略实现的过程,用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量变才能产生质变,文化强国战略都是以单个国民个人的文化素质积累为前提的,文化的影响力来源于国民对其的认同程度,文化“化人”的过程就是认同度提升的过程层,对内的文化影响提升经过长期的积累,就会产生对外的文化质变影响,这就要求必须把文化民生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基点,只有大力推进文化民生建设,才能在文化建设中确立核心价值文化,培育文化人才,提升国家软实力,打造文化强国。
三、文化民生的建设路径
十八大的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小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小康,也要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
1.加快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是民生之魂,没有文化底蕴的国家就没有生机,没有文化气息的国民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包括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保护等一系列制度与系统,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力的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是服务型的政府,主要任务是为人民服务,关注民众诉求,满足民众需要。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与普惠性,将它与文化民生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当前改善文化民生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建成全覆盖的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体现它的现代性。现代性是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方式要与时俱进,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或是现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上,在保留原有文化的精髓的基础下,从多方位全方面的挖掘和创造新的文化。其次对于文化的呈现形式上要求多样,一方面,像民俗文化这类物质性的文化成果应当通过数字化转型方法将其保留下来,另一方面,在网络文化发展迅猛的今天,互联网俨然已经成了文化传播的又一大载体,利用网络来传播先进的民生文化,有利于扩大文化受众,提升文化知名度,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畅通有序地运行。
2.提升文化主体的地位。要实现文化民生,就是要承认文化创造者的地位,人民是即创造了文化又推动了文化发展同时也有权利享有文化发展成果。提升文化主体地位,首先要承认文化建设为了人民。各个阶层的人民公平地、同质地享有享有文化实施、文化场所、文化服务等。其次,承认文化成果来源于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承认文化民生中的文化必须要是人民共同创造的、共同享有并受法律保护。再者,承认文化队伍依靠人民。大力建设文化队伍,是文化民生建设的人才保障。人民的文化由人民创造,文化队伍也必须依靠人民,除了文化专职人员以外,应提倡扩充文化兼职人员数量,大力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例如,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志愿者事业迅速发展,文化志愿者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文化专职人员数量。
3.深化机制改革。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体制单一且不灵活,对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不适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也是当前乃至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家文化发展的一项任务。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财政投入机制改革首当其冲。财政投入被视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经济来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类投入一直被视为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中成效最不缓慢的一部分,许多学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财政体系改革研究上有一点不谋而合,即单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来提供公共服务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够的,必须要引进社会力量。在承认政府是文化管理的主体前提下,必须发挥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政府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确定要投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社会力量可以出资或与政府共同出资兴建并运营管理,政府文化部门起监督作用。
创新新型服务机制。过去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解多数停留在政府提供什么民众就接受什么,这种单方面的输送既不能照顾到民众的需求,又浪费了资源。创新服务机制就是要打破政府单一方面对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决策垄断局面,力求形成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众监督”的联合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政府以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为出发点,鼓励社会资本在公共文化领域的投入,倡导民众在享有公共文化的同时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并监督政府工作,反馈民众信息,与政府、社会共同对话。
这方面可以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一类是“市场分散”或是“民間主导”模式。如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中央并没有专门设立的正规的文化管理部门,国家通过“国家艺术理事会”等准行政机构进行文化财政投入,政府只是制定政策法规,由非政府组织或非盈利机构来管理文化。另一类是“分权化”模式。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政府与民间保持“一臂之距”,建立伙伴的平等合作关系,进行分配文化资源、管理文化事务和提供文化服务。通过科学地建立有效的新型服务机制,吸收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工作创建,才能形成全社会范围内的文化民生共建共享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宋成鑫,王云云. 论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民生思想[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5):13-15+23.
[2]张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民生——基于公民权利的视角[J]. 社会科学战线,2015,(10):275-278.
[3]杨亚非. 文化民生:我国民生建设之题中要旨[J]. 学习论坛,2014,(08):61-64.
[4]陈宇洁. 十七大以来文化民生研究综述[J]. 高校社科动态,2013,(06):15-19.
[5]张春霞,依米提·吾守尔. 文化民生:文化强国战略的民生视角[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4):71-74.
[6]敖翔. 文化民生的内涵及意义[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03):1-3.
[7]聂辰席. 关注文化民生 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0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