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数学主体性教学方法的运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g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要渠道.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它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初中数学主体性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鼓励其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强调师生互动,提倡尊师爱生、民主和谐,强调数学的知能统一.
  下面谈谈对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前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的导入,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教师的开课就能像一块磁铁一样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必然能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态.
  例如,在讲“幂的乘方”时,我出示一个正方体,当边长为m时,怎样求体积?把m换成a2,正方体的体积又是什么呢?学生跃跃欲试.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幂的乘方,自然导入新课.
  在为学生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才能把数学课讲透、讲活.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学生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尝试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创新.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大胆思考、积极地提问.
  例如,在讲“有序数对”时,我做了一个“在班里找老师的一位好朋友”的游戏.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班级的教室环境中,对教室里所有学生的座位非常熟悉.提问:我的这个好朋友,坐在第3列,你能找到他吗?他恰好又坐在第2排,你们再找找看.在引导学生找朋友时,他们能够快速观察、搜索出班里第3列上的、又是第2排上的同学.在指出“要找的好朋友是1个人,而学生却找到4个人”时,学生自然产生心理需要,急切想弄明白问题出在哪儿,再一次根据教室中座位排列的规律,认识到老师的问题是出在没有说明从哪边儿开始数,和从前面还是从后面开始数是第几排.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你们是怎么确定我这个好朋友的位置时,学生由“排数”和“列数”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对来确定某个同学在教室里全部座位排列方阵中的具体位置.这说明学生理解了有序数对的意义,并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感.
  三、自主探究,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自主探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地去获取数学知识,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首先要认识教材,认识学生的特点;然后运用和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改变教材的结构和形式,运用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语言、符号、体态等进行教授.
  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时,教师可设问:你是否能够通过动手探索出识别相似三角形的简便方法?让学生去猜想,教师不直接指出可行性,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验证自己的想法.把学生分成了五个小组,各个小组都有不同的想法,有四个小组根据定义验证了三种不同的识别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自体验出来的.
  总之,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习内容是客体.设置富有思考性的问题,营造欢乐、活跃的学习氛围,可使数学课堂探究活动充满生机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冒险、敢标新立异的人格意识.这样,数学课堂就一定会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其他文献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学科领域或者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探究性活动,如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来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是探究性教学强调的重点,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方式,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形成数学问题意识,同时通过实践、探究、交流等学习方式将接受式学习改为探究式学习,从而发展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创新能力.  通过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自从2006年全国重点大学高考改革试验以来,各院校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招生方案不断出台.大学自主招生是对高校选拔体系的重要补充,对于形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高考体制意义重大,对推进中学素质教育也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笔者根据近年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对近些年部分高校的考试内容和风格有了客观的了解.  一、试题特点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是考查的重点,夯实考生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第14页)有一个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教材安排利用“真空罩”来完成这个演示任务.该实验往往会因为真空度不高而效果欠佳甚至失败.导致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学识,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思考.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相辅相承的五个转变,即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的转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课后作业布置的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转变,这引起我对新课程物理教学的思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数学教学的本质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要想改变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不仅要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广大教师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数学观念”,数学观念是指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这是数学素质教育所追求的.从外形看几乎近于无形,而它又真实存在.不仅存在于解题过程中,也存在于数学学习过程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1现有资源1.1现有资源的基本状况资源一:彩色合成演示仪(图1).资源二:陀螺模拟演示仪(图2).资源三: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图3为“画图”软件).资源四:在手电筒上分别蒙上透明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