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在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高考中占有一百五十分的分值,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文学素养,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语文与带领学生学好语文的重任。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师却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教学工作难以顺利的深入开展,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改变这一现状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252
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积淀,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犹如浩瀚星海,而文言文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载体,重要性无需多言。同时,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里,同样是不可绕过的关键一环,只有教师教好文言文,并带领学生学好文言文,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古典文学作品中所传递出的内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积累文言常识、活化学生思维三方面入手开展教学工作,并以此作为教好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一、结合影视题材,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中,部分教师没有看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为教学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没有给予学生学习兴趣足够的重视,一味的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单向的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学生成绩的作用,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会被填鸭式教学方法中固有的单调、死板等缺点逐渐消磨殆尽。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兴趣,并始终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
例如,教师在执教《荆轲刺秦王》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前,教师从互联网中寻找并下载反映这段历史的影视剧,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便会对这荆轲刺秦的原因、历史背景、过程等方面内容产生粗浅的认识。此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解读课文,并有意识的将课文与影视内容相结合,促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分清经过艺术处理的影视剧与正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详解字词基础,积累文言常识
教师要进一步提升文言文教学工作的效果,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成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若是讲文言文学习过程比作学生“起高楼”,基础知识便是此过程中所必需的砖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试想,若是教师不重视基础教学,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基础内容,其后果必定是学生只能依靠死记硬背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便又会催生出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可将本课中出现的通假字,如“已”通“矣”、“共”通“供”、“说”通“悦”,罗列在黑板上,并为学生说明,让学生在理解单字的基础上去品读相关的语句。除此之外,高中阶段的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教学工作之中的重点,教师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让学生在了解单字或词的基础上学习句子,或进行逆向学习,也就是让学生掌握句子涵义之后,再去探究词类活用。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将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语序,按照现代汉语的规则调整,如,“夫晋,何厌之有”调整为“夫晋,有何厌”。这样一来,教学效果便会大大提升。
三、有效设置疑问,活化学生思维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提升成绩,就必须带领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充分的思考。因此,教师必须着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其思维行为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带来积极影响。通常来讲,在课堂中,教师会向学生提问,而这正是教师引领学生思维的好机会,因此,教师需要有效的设置疑问,为更深入的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教师在执教《谏太宗十思疏》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程导入的过程中,向学生抛出一个能够总结全文的问题:“作者为何要谏言,谏言的内容是什么?”由于学生尚未学习课文,便无从作答,此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文章,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便可向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魏征的谏言方法有什么优缺点?其中的缺点要怎样改进?”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在课堂中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四、组织语言实践,促进知识内化
从课程性质来看,语文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课程。基于这一特征,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自主性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准确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以及应用规律,进而使其积累语言经验。毋庸置疑,文言文从实质上就是一种语言知识。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语言应用中进行反思,从而逐步促进文言文知识的内化。
例如,在《鸿门宴》这篇课文中,作者描写了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激烈的矛盾斗争,并通过行动、语言对人物形象的特征进行了刻画。为了使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有更加准确的理解,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表演。具体来讲,各小组需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合作讨论表演中的台词与动作。由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为了使表演过程更加顺畅,学生在设计台词时需要对文言文常识进行认真的提炼与分析,并且要思考如何根据具体的故事情节进行语言表达。最终,利用这种活动形式,使学生在语言应用中对文中的文言文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开展更加优质的文言文教学工作,首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氛围中学习;其次,需要为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能够从整体把握文章,从细节剖析文章;最后,需要有效的设置疑问,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芳.高中語文文言文深度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20(06):98.
[2]张学娟.浅谈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43-44.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252
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积淀,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犹如浩瀚星海,而文言文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载体,重要性无需多言。同时,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里,同样是不可绕过的关键一环,只有教师教好文言文,并带领学生学好文言文,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古典文学作品中所传递出的内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积累文言常识、活化学生思维三方面入手开展教学工作,并以此作为教好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一、结合影视题材,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中,部分教师没有看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为教学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没有给予学生学习兴趣足够的重视,一味的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单向的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升学生成绩的作用,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会被填鸭式教学方法中固有的单调、死板等缺点逐渐消磨殆尽。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兴趣,并始终把激发学生兴趣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
例如,教师在执教《荆轲刺秦王》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前,教师从互联网中寻找并下载反映这段历史的影视剧,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便会对这荆轲刺秦的原因、历史背景、过程等方面内容产生粗浅的认识。此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解读课文,并有意识的将课文与影视内容相结合,促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分清经过艺术处理的影视剧与正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详解字词基础,积累文言常识
教师要进一步提升文言文教学工作的效果,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成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若是讲文言文学习过程比作学生“起高楼”,基础知识便是此过程中所必需的砖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试想,若是教师不重视基础教学,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基础内容,其后果必定是学生只能依靠死记硬背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便又会催生出一系列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可将本课中出现的通假字,如“已”通“矣”、“共”通“供”、“说”通“悦”,罗列在黑板上,并为学生说明,让学生在理解单字的基础上去品读相关的语句。除此之外,高中阶段的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教学工作之中的重点,教师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让学生在了解单字或词的基础上学习句子,或进行逆向学习,也就是让学生掌握句子涵义之后,再去探究词类活用。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将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语序,按照现代汉语的规则调整,如,“夫晋,何厌之有”调整为“夫晋,有何厌”。这样一来,教学效果便会大大提升。
三、有效设置疑问,活化学生思维
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提升成绩,就必须带领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充分的思考。因此,教师必须着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其思维行为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带来积极影响。通常来讲,在课堂中,教师会向学生提问,而这正是教师引领学生思维的好机会,因此,教师需要有效的设置疑问,为更深入的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教师在执教《谏太宗十思疏》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课程导入的过程中,向学生抛出一个能够总结全文的问题:“作者为何要谏言,谏言的内容是什么?”由于学生尚未学习课文,便无从作答,此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文章,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便可向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魏征的谏言方法有什么优缺点?其中的缺点要怎样改进?”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在课堂中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四、组织语言实践,促进知识内化
从课程性质来看,语文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课程。基于这一特征,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自主性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准确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以及应用规律,进而使其积累语言经验。毋庸置疑,文言文从实质上就是一种语言知识。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语言应用中进行反思,从而逐步促进文言文知识的内化。
例如,在《鸿门宴》这篇课文中,作者描写了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激烈的矛盾斗争,并通过行动、语言对人物形象的特征进行了刻画。为了使学生对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有更加准确的理解,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表演。具体来讲,各小组需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合作讨论表演中的台词与动作。由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为了使表演过程更加顺畅,学生在设计台词时需要对文言文常识进行认真的提炼与分析,并且要思考如何根据具体的故事情节进行语言表达。最终,利用这种活动形式,使学生在语言应用中对文中的文言文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开展更加优质的文言文教学工作,首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氛围中学习;其次,需要为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能够从整体把握文章,从细节剖析文章;最后,需要有效的设置疑问,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芳.高中語文文言文深度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20(06):98.
[2]张学娟.浅谈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