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并作,他以观复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lei2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在中学教古德语的老师,离开家庭和工作岗位,在运河边上租了间房,让自己安静下来,观察大千世界。这位老师就是小说《痛苦的中国人》中的讲述者“我”,作者称其为观察者。小说分“观察者分心”“观察者介入”和“观察者寻找倾听者”三个部分加上尾声。其结构很像带有尾声的三幕戏剧,每场末尾都有悬念,尾声呈现出深刻寓意。
  “观察者分心”讲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主人公,业余参与古代遗址发掘和研究。他以撰写关于古代门槛的文章为由向学校请假,实际是因为他发现自己身上的暴力倾向日益严重。他想独处一段时间,读他喜欢的维吉尔的《农事诗》,书中对大自然的熱情歌颂引起他对自然环境的兴趣,期望用观察和倾听来克服其暴力倾向。在这部分的结尾,主人公深夜里听到一个孩子长时间撕心裂肺的呼喊,使得山上成百个岩洞产生巨大共鸣,这孩子是要把他难以排解的痛苦从内心喊叫出来。这孩子是谁,怎么会如此痛苦?
  “观察者介入”写主人公去山上棋牌室打牌,因为来得太早,便信步往山顶走去。突然他发现一处树干上涂有纳粹卐字图形,他怒火中烧,嘴里的牙齿都变成了武器,他迅速捡起一块石头,疾步前行,朝着正在喷涂的那个家伙扔了过去,那人应声倒地,主人公又将其推下山崖。随后他在打牌时与牌友讨论门槛的意义。晚上他觉得心里空得让人恐慌,强烈感到他的身体缺少爱,他需要爱的目光、肩膀和抚慰。
  在第三部分“观察者寻找倾听者”,他在镜中看不到自己的眼睛,身体好似没有灵魂的躯壳。他梦见人吃人的野蛮和残忍,意识到那致命的投掷将使他的生命之舟沉没。但他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决定寻找倾听者。伴随着复活节教堂的钟声,他梦见与一位陌生女人一见如故,床上的谈话显示两人仿佛有着共同的记忆。后来他发现他要寻找的倾听者就是他的儿子。
  这就是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作家汉德克的小说《痛苦的中国人》的主要情节。书中几个段落尤其值得注意:
  其一,第一部分末尾孩子如野狼凄厉长嗥的喊叫,意味着不幸的童年给心灵造成的难以医治的创伤。作者汉德克自幼就遭受同伴们的嘲笑,因为母亲怀着即将出生的他嫁给一个德国下级军官,他长时间不知道生父是谁。加之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柏林,他在轰炸和炮击中往往孤单一人,父母即使在家也不停争吵,他常以哭喊度日。作者的不幸童年反映在其许多书中,如《经过村庄》《摩拉瓦之夜》等,直到二0一0年发表的《风暴仍然在刮》,依旧不能接受他的德国继父,坚持认为“他的成长环境中没有父亲”,而“没有父亲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尤其是男孩”。他母亲说:“儿子先生,你无法规定一切。”《痛苦的中国人》里主人公的年轻生父在战争中阵亡,他每逢看到河那边的国家(德国)就觉得他的一切都被它夺走了,剩下的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虚无。这显然是心灵遭受阉割才有的剧痛。于是我们明白为什么主人公会有暴力倾向,常常表示要复仇,以至于怒不可遏地打死喷涂纳粹标识者。他把这个头发已花白的尸体推下悬崖时愤怒地说:“终于让你什么都不是了!”这分明是在发泄缺失父爱的怨恨。也明白为什么书中一再表现高山峻岭的阳刚,把那座与他同名的山描写成峰顶高耸陡峭、势如刀削。无论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故事的角度,还是基督教的观念,或者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都不难做出解释。书中多次提到作家维吉尔,主人公将其著作《农事诗》视为心灵指南。但丁在《神曲》里称维吉尔为“拉丁人的光荣”“智慧的海洋”,称其为“我的主人”和“父亲”。这是主人公用精神父辈来填补现实中父爱的缺失。第三部分结尾,主人公在一面镜子里偶然发现他很像自己的儿子,不是面貌,而是眼睛;不是形状和颜色,而是流露出心灵创伤的眼神。作者说这个发现是写这部小说的动机。他需要儿子倾听他的门槛故事,儿子听完后说,他的父亲可能只是有时犯点执拗。他如释重负,躺在儿子房间的地板上整整睡了一天两夜。缺失父爱造成的深入骨髓的内心痛苦能就此化解吗?
  其二,在小说第二部分,主人公讲到他所以热衷于研究“门槛”,是因为他发现,人们在考古过程中常常忽视它的存在,但是他与建筑物不可或缺的这个小小的部分接触多了,觉得门槛的存在值得玩味。他在投掷出致命的石块后,主动向牌友探讨“门槛”的意义,目的是分析自己的行为,弄清应该如何面对过去和现实、自我和社会。门槛处于内与外、明与暗、清醒与梦幻两个区域之间,坐在门槛上,同时感到雪天的凉和房内的暖;门槛本身也是一个区域、一种过渡地带,它既保护你同时也考验你,因为门槛这个接合处,要时刻承受内外两方面拉拽和撕扯造成的痛苦。门槛意识仿佛是一种自然宗教,可以产生博爱和友善的力量,而且如同儿童游戏“石头剪子布”那样辩证地传递开来,促成大地上的和谐。主人公搬到这里住,就是看中这里在城市的中心和边缘之间、仿佛门槛一样的位置,他曾说:“我的位置就在中间。”汉德克在《铅笔的故事》一书中,把门槛和界线视为等同,用海德格尔的阐释描述其特性:界线不是事物在那里停止的地方,而是在那里开始发展。随着文明的发展,出现许多抹杀界线的假象,比如,主人公是观星社成员,城市的日益强烈的照明使夜晚天空与大地的界线模糊起来,观星社只好撤离城市,最后寿终正寝。自然界如此,更不要说以语言为媒介的社会意识领域了。主人公终于没有能守住这条界线,没有经受住门槛的考验,变成了作案者。
  汉德克关于“门槛”的叙述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主人公只是在形式上做到了像门槛一样处于中间地位,还没有懂得门槛蕴涵的意义和智慧,更不要说拥有牢固的门槛意识。如此似是而非的状态使他感到痛苦,也让别人感到陌生,因此他被称为“中国人先生”。汉德克用很长的篇幅围绕门槛作文章,又将原本定为《门槛的故事》的书名,改为《痛苦的中国人》,让我这个中国读者不能不把“门槛”的寓意与儒家的“中庸之道”联系起来。孔子认为,“中庸”是仁德的最高境界。这种思想也见于西方古典哲学以及蒙田和歌德的思想。宗白华在论及亚里士多德时说,亚氏“折中”“中庸”,不是苟且折中,而是综合的意志,不偏不倚的毅力,是刚健而又温雅,是极度紧张的维系和把持(见《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这绝非可以轻松做到,因此“中庸”更是考验,甚至要付出痛苦的代价。   其三,第三部分的两个梦境,通过死神和爱神表现的是惩罚和救赎。第一个梦的残忍和血腥使主人公不啻下到地狱。噩梦醒来经过长时间热水淋浴,方觉身体逐渐复原。他向靠墙的那盆中国大花玫瑰深鞠一躬。第二个梦境里,他听着复活节的钟声走进象征死而复生的隧道,去与一名理想的女性相会。他与这位从天而降的美女似曾相识,当他还在犹豫时,是她主动、坚决、庄重地与他结合,他们仿佛乘贡多拉小舟,荡漾在圆月下的云朵里。他幻想着在此夜晚,与另一个人结合,成为世界中心国度的正宗居民。这个“中心国度”可以理解为海德格尔存在哲学里人神天地四重组合的世界大厦,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中国(中心之国)?因为女人告别时,说主人公游离在通常的法理之外,情感一定很压抑,就像那个站在门缝里,重病在身还微笑着关心朋友的“痛苦的中国人”。她这时自己恰就站在门缝里,极亲切地对他笑了起来。主人公心里仿佛在说:“终于出现了一张中国面孔。”歌德受东方文化影响创作的诗集《西东合集》中,有一首《幸福的渴望》:“在爱的深夜的清凉里,/创造了你,你也在创造,……∥飞蛾,你追求着光明,/最后在火焰里殉身。”(冯至译)主人公就这样经历了“死与变”。
  如果说,该书第一部分交代主人公的状态及其面临的问题,第二部分表现问题进一步加重和恶化,那么,第三部分主人公则通过激烈、痛苦的内心经历和领悟找到了救赎的途径。该部分结尾,主人公给儿子讲完他的门槛故事后,在儿子的房间里睡着了,梦见他这个“讲述者就是门槛,他必须克制、把握好自己,并想知道与‘门槛’合辙押韵的是什么”。“门槛即泉源”,德文里与“门槛”(Schwelle)合辙押韵的词是泉源(Quelle),形式上看很明显,从词义上用“泉源”阐释“门槛”,升华了“门槛”的意象,仿佛从孔夫子来到他的老师老子那里,从“中庸之道”到“上善若水”“人法自然”的《道德經))c尾声的核心是那条书中经常出现的、源自中世纪的运河,主人公变身守桥人,如同《浮士德》里那个“为观看而诞生”的守塔人,目光所及不再是像一块黑布掠过的乌鸦,不再是车顶两条电缆像皮鞭一样不停抽打的电车,而是阳光里年轻小伙儿和他那有身孕的爱人在运河桥上,随着手风琴师演奏的悠扬的乐音翩翩起舞,运河流淌出宁静、聪慧、缄默、徐缓和忍耐。守桥人感慨道,是光、水、风、树和桥在管理,而不是他,他在等待。万物并作,他以观复。根据海德格尔的说法,诗性能够聆听存在的召唤,让神性尺度自己言说,又说诗意栖居需要宁静、和谐、光明和温暖。这个诗情画意的尾声是主人公的梦想,也是小说作者的畅想。《纽约时报》曾评出世界十大最著名作家,老子名列第一。汉德克访问中国时说他喜欢读老子,从这本书的构思看,其言不虚。
  小说叙事脉络清晰,并非只有片断的堆砌而没有情节主线。不过,作者的讲述留有余地,点到为止,如中国画的“计白当黑”。书中描写夜空时,说主人公看到犹如远东书法墨迹一样的图像,间隔阔绰、形式严谨、光显有力。
  小说语言干净、意蕴厚实,避免形而上的见解或成语,例如他不写“不冥思苦想”,而写“额头不用手来支撑”。贴切的比喻常能化平淡为神奇。如他观察运河桥上坐着的热恋中的男女,说他们这时掉进河里会像烧红了的金属那样发出嘶擦的响声。他善于观察和想象,看到春风把河流水面吹成间隔均匀的竖条波纹,就想象激烈紧张的划船比赛场面,如今只见水域空空,以此来形容忧郁的心情。
  《痛苦的中国人》的主题不是“回归政治生活”。“回归”这个说法不适合汉德克。进入文坛伊始,他就直言:“我是象牙塔居民。”他写作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深入地了解自己,在此基础上去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对此他没有改变过,尽管在形式上不断追求出新。他在《作家的下午》一书里说:“自从我多年前为写作特立独行以来,就承认了我作为社会人的失败,就把自己一辈子与其他人分离开来……”他认为那些积极干预现实的作家不是去表现存在如何,而是它应该如何。他对君特·格拉斯等作家的党派意识不以为然。该书的主题也不是“回归社会和家庭”,汉德克是一位典型的“赤裸裸”的作家,他曾这样回答对自己的提问:
  您愿意生活在何地?
  ——在文学叙事中。
  在何时?
  ——在文学叙事时。
  您生活的目的?
  ——为了文学叙事。
  本书主人公接到学校请他回去的信时颇为动容,想到回校教书只是权宜之计,又不免感到忧伤。但忧伤瞬间转化为令人欢欣鼓舞的一种情感状态——孤独,就像“一家房门前只为一级台阶设立的扶手栏杆,还不到一拃长,但弧度与手型天作般吻合,磨得锃亮,在洁净的空气中闪光”。这是主人公对他生存状态的理解,也是汉德克对其写作生涯的定位:在门槛处,在源头活水旁。该书接近尾声时,主人公到维吉尔故乡的河里沐浴,这个细节是为效仿精神导师进行的洗礼,要像维吉尔一样把孤独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家里经历如书的第三部分描写的那样和谐的场景,才能有资格给儿子讲述他的故事。
  (Peter Handke,Der Chinese des Schmerzes.Suhrkamp Verlag,1983)
其他文献
在书写载体终于从竹简缣帛过渡为纸张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纸因工艺水平的限制和产量的稀少,一直是官宦贵族阶层才能享用的物品,加入了审美趣味元素的色笺则更为难得。《南史·陈后主本纪》载,后主常使张贵妃、孔贵人等后宫佳丽“襞采笺,制五言诗”,令江总、孔范等狎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可见当时色笺不过是用来供帝王之家娱情之物,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房用品。到了唐代,纸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女诗人薛涛曾将自己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  一个民族更是这样。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沒有先锋。”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无数英雄灿若星辰,让中华民族史熠熠生辉。他们或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舍身取义,视死如归;或在重大的历史关口,勇敢逆行,在没有路的地方蹚出一条血路;或是在万马齐喑之时,勇敢地发出一声怒吼,率众前行。  拼死逆行的援鄂医护、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成就华
“伦理”一词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终生追问的问题。作为犹太人,同时也是纳粹集中营的亲历者、见证者与幸存者,列维纳斯对于伦理问题的排浪一般的反复追问相较于奥斯维辛之后的其他思想家而言显得更为迫切与恒久。而作为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二位现象学大师的亲炙弟子,列维纳斯对伦理的探寻则又严格地遵循着现象学的基本精神。现象学讲求“回到事情本
四年前,读到舒晋瑜的文学访谈录《说吧,从头说起》的时候,我对具有品牌意义的 “舒晋瑜访谈 ”充满了期待,但我那时没能估计到舒晋瑜为当代文学立传的勃勃雄心。现在,当我读到她的《深度对话茅奖作家》,我才仿佛明白了舒晋瑜的用心所在,原来她是执意要为当代文学留下一部独特的 “口述实录 ”史传,才如此热情而又执着地穷追不舍,负囊远行。  为一时的热点引燃鼓动,热情有加,跟踪鼓吹,那容易做到,而对一个课题、一
谁也没想到,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一場突如其来的疫情还能让形势雪上加霜。更没想到的是,在叠加疫情之后的世界,会如此动荡,如此复杂,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企业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考。  如何在复杂危难之际自我保全,是中国企业的生死大考;如何在活下来的同时回馈社会,是中国企业的责任大考;如何在改革创新中进一步发展,是中国企业的升级大考。  对企业的大考,实际上也是对企
虽然中国丝绸的外销历史十分悠久并一直持续至今,但如果人们说到外销绸(Export silk),其概念却是十分清楚,专指十八、十九世纪前后中国输出到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的中国生产的丝绸织绣品。这里所谓的中国生产,一般均指用中国的织绣技术;而所谓的外销,应该是指专为外销设计的图案和款式,有可能是完全西方的创意,也可能是带有东方影响的图案。而刺绣大披肩又是中国外销品中重要的一宗,在西方被称为“中国披肩”或
住在旧家的时候,每天清晨都有人在楼下的广场上打太极拳,在一群衣袂飘飘的老者中,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最惹人注目,她娇小灵活,非常热心,但凡有谁不会,或动作不标准,她都会耐心相教,怎么看都不像快八十岁的人。  别人每次说起她,都是用同情或怜悯的口吻,有时我也会驻足听一会儿:“你说梅老师啊,她很可怜,老伴走得早,一个人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多不容易。可那三个孩子简直跟白眼狼一个德行,都去了国外。听说老大去了
22位名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受害的“慰安妇”,她们经历过什么?现在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纪录片上映前,这些极其珍贵的影像资料被外人期待为“历史的橱窗”。可真正看到这部“没有冲突”的片子,觀众们才恍悟,相比那段历史的“暗”“苦”,她们穷尽余生在寻找“明”“甜”。相比宏大的“历史”,有一种更宏大的主题:活着。  没有控诉、生活平静、难见眼泪,当了十几年副导演的郭柯,感觉自己似乎触碰到了一个更真实的“慰安妇”
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九日,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免职回国后,在参议院联合委员会做了一番深深刺痛日本人的评论:  当然,德国的问题与日本的问题大相径庭。德国人是成熟的民族。  如果说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其发展程度上,在科学、艺术、宗教和文化方面正如四十五岁的中年人的话,德国人也完全同样成熟。然而,日本人除了时间上的古老之外,仍然处于受指导的状态。以现代文明的标准衡量,与我们四十五岁的成熟相比
袍哥是坊间荧屏的热门话题,但因为资料匮乏,加之现代国家意识形态的遮蔽,其历史长期止于街谈巷议,成为人皆略知但又不可确知的神秘问题。王笛新著《袍哥:一九四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一书,围绕成都北郊崇义桥袍哥二当家雷明远的个人经历,讨论了袍哥大量不为人知的语言文化、行为方式和社会网络,将高度聚焦的微观史与更大历史进程结合,揭示出袍哥组织与川西乡村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书中的袍哥,远没有想象中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