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发现室材料与布局的优化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1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育越来越科学化、系统化,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应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在上学期江苏省科技特色幼儿园联盟科学教育研讨会的契机之下,我园为幼儿设置了一个近300多平方米的“青苹果科技乐园”,这是一个集基础物理、科学、信息技术为一体的十大科学探索区域,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究活动的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是这里大多都是高结构的科学器械,且大多数的科学器械只要按一下按钮,幼儿就能看到一定的科学现象,游戏仅停留在了“按一下,挺好玩的”基础上,时间一长幼儿便失去了兴趣。那么,“青苹果科技乐园”作为我园最大的一个功能室,应该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呢?我们在学习、研讨后做出了一些调整。

一、高低结构材料相融合


  (一)高结构设备做“减法”
  为了了解幼儿对科学发现室里高结构科技设备的喜爱程度,我们设置了“我为玩具来打 CALL”的游戏活动,幼儿通过盖印章的方式选出了自己喜爱的科学设备。在幼儿打CALL结束后,我们将科学发现室内的高结构科学设备进行了分类,并由原来一次性投入几十台设备改变为分主题投入、定期更换。
  (二)低结构材料做“加法”
  我园组织教师参观学习其他幼儿园的科学发现室以及班级科学区域,教师发现其他幼儿园很少有高大上的设备,都是以教师自制的低结构科学材料为主,而且根据主题和幼儿的兴趣会及时更换。低结构材料也是分区域投放的,光和影、水和沙、空气和风等区域,每一个低结构材料都与一定的游戏情境相融合,每一组低结构材料都有相应的示意图,幼儿拿到手就可以操作,且每一份材料都有相应的标志,便于幼儿取放、分类和整理。
  学习后,我园就自身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1.游戏情境新颖有趣
  教师发现幼儿对科学发展室中新配备的材料更为感兴趣,此外趣味性越强的科学材料越能吸引幼儿的眼球。比如,原来的“电和磁”探索区内,教师提供了各种材料,可是幼儿并不感兴趣。现在教师通过创设“神秘的藏宝箱”“会跳舞的小人”等情境式的游戏,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趣味性,区域内的相关活动材料对幼儿也越来越有吸引力了。
  2.操作方式简便易懂
  在活动材料的选择上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在材料的探索使用中,教师也应该对幼儿加以一定的引导,通过张贴活动指南、讲解活动材料的运用方法等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到不同活动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从而帮助幼儿获得最佳的学习和成长体验。
  3.种类和数量充足
  不断丰富科学发现室内活动材料的种类和数量。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人数,适当调整活动材料的投放数量,并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对材料进行及时更新,以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

二、优化功能区域环境


  (一)以“需求”切入,调整空间布局
  我园的科学发现室近300多平方米,幼儿在这种宽敞、开放的区域中,反而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经过研讨后,我园对科学发现室内的空间布局做了一些調整,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调整空间布局
  根据动静分区,将噪音较大、需要频繁交流的活动放在同一个分区,避免不同功能区的幼儿在活动时相互影响。
  2.将同类材料靠近摆放
  材料的分类摆放便于幼儿取用,还能提升幼儿的归类能力,加强幼儿对不同材料功能和用途的认识。
  3.考虑材料的特殊性
  比如,沙水区域材料就应邻近水源摆放,以便幼儿操作。
  4.部分区域做好隔断
  比如,我们将光影区域用幕布做了一个私密的空间,以便幼儿对光和影进行探索。我们还用粗细不一的皮筋做了区域间的隔断,不仅起到了分区的作用,还能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皮筋的粗细、力度、材质等。

  (二)以“问题”切入,开展科学活动
  科学发现室不仅应该能够满足幼儿科学探究的需求,还应满足幼儿解决问题的需求。我们通过设置“问题墙”,收集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幼儿在科学发现室中探究解决。比如,石头和乒乓球会不会沉到水底,这是为什么?同时,在科学发现室中,我们还设置了图书查阅区,供幼儿需要时查阅相关资料。
  幼儿园建立科学发现室的目的在于通过开展科学活动,满足幼儿对科学世界的好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进而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促进幼儿探究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牛丽真)
其他文献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将幼儿园环境创设与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相结合,是发展地方幼儿教育的有效形式。为此,我园将长子地域文化融入园所环境创设中,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博览群书,研读长子县志,挖掘长子地域文化  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鼻祖炎帝神农氏就在羊头山上获得嘉禾而试种五谷,教民稼穑,开创原始农业,留有神
期刊
观察是知、思、行的过程,通过“知”了解幼儿,通过“思”分析、评价幼儿,从而调整教育行为,更科学地“行”。微观察是一种更加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教师带着目的去观察,是对幼儿活动中细小的动作、细微的表情、活动细节、聚焦某个问题的深入观察。近两年,我一直在探索从幼儿“细枝末节”的表情、行为入手,对幼儿实施微观察。一、厘清微观察的内涵  1.微觀察是对细小动作的捕捉  直觉行动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在
期刊
幼儿园是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儿童身体和心灵成长的地方,而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因地制宜使用乡土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就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
期刊
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历史的积淀与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随着我国教育与文化领域的发展,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联系愈发紧密,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启蒙阶段,更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创新,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据此,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之中,应当关注传统文化环境创设,发掘传统文化环境创设的“隐性课
期刊
在我园的班级管理中,除了常规管理,我们更注重将游戏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使其更生动、丰富、有趣,使幼儿“爱”游戏,“喜欢”游戏,“主动”游戏,“参与”游戏。一、让幼儿爱上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这样的游戏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成长,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
期刊
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读书与学习,但现实中真正能够坚持读书的教师却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时间看书;二是不知读什么书;三是不知如何读书。对这三个阻碍教师读书的现实问题,我们通过“初读”“精读”“品读”来帮助教师形成一种“悦读”习惯,从而更加享受生活和工作,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2019年9月的一天,我们走进小二班视导,唐老师向我们诉苦:“小班孩子们刚入园,特别喜欢建构,可搭
期刊
尧都区幼儿园是一所拥有60多年办学经验的幼儿园,六十载春秋弦歌不辍,一甲子轮回弘文励教,形成了独特的办园理念——“为爱而生,与美同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学前教育要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将美育目标融入课程。我园基于美的课程、美的艺术、美的文化,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构建了具有“儿童立场、尽情体验、灵动表达、玩美创造”的特色美育课程,培
期刊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制约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要素之一。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可依托有效的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  2018年以来,我园逐步推进幼儿园亲自然教育活动园本实践研究,亲自然教育就是通过户外自然课堂,尊重、顺应幼儿的成长规律,欣赏、理解幼儿原生态、基础性的成长生活,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提供适宜的帮助,促进其自主、健康成长,达到人的“自然性”与物的“自然性”融合统一。在开展幼儿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地处农村,园所周围布满农田。“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幼儿平时耳濡目染庄稼的播种、管理、收获、储藏等一系列农耕环节。于是,我们因地制宜,积极提炼农耕活动的教育价值和教
期刊
初心:与STEAM教育的结缘  2017年,我园陈园长随浙江省教育厅组团的学前教育考察团赴美学习,在此期间,听取了有关STEAM教育在学前教育实施的报告,很受震撼,深受启发。回国后,决定在我们的课程中引入STEAM教育理念。这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原因有三:  1.认识到了STEAM教育的优越性——契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  2.整合理念上自然、便利的衔接——幼儿园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