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研修路径下STEAM项目化教学的思与行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心:与STEAM教育的结缘


  2017年,我园陈园长随浙江省教育厅组团的学前教育考察团赴美学习,在此期间,听取了有关STEAM教育在学前教育实施的报告,很受震撼,深受启发。回国后,决定在我们的课程中引入STEAM教育理念。这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原因有三:
  1.认识到了STEAM教育的优越性——契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
  2.整合理念上自然、便利的衔接——幼儿园教育中整合的理念本就凸显,与STEAM各学科融合的理念相契合,实施起来更为便利。
  3.我园课程与STEAM教育在目标、内容等方面的契合度高——我园实施的基础课程倡导以自然环境为基地,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亲身实践与体验,发现并学会解决问题,建构经验,发展能力。

  2018年开始小范围实施,部分骨干教师对STEAM有了初步的实践经验,探索发现了STEAM在幼儿阶段的实施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更有成效。

前行:新事物冲击下产生新思维


  STEAM新名词对于教师是陌生的,我们要实施STEAM项目化教学,首要的就是让教师了解“什么是STEAM”“STEAM与日常的科学探究性活动的本质区别在哪里”“STEAM项目跟常规项目活动又有什么区别”等。
  (一)源头清:深入认识STEAM教育
  教师边实践边理解,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STEAM教育不是单纯几门学科的叠加,而是整合、运用和迁移,并形成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科学性探究活动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等,幼儿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做出猜想与假设,并经过讨论、思考做出初步的论证。在STEAM实践中,我们最常用的就是项目化形式开展,从幼儿感兴趣的、身边的问题开始,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深入探究,最后展示与分享探究的成果。
  可见,STEAM与日常的科学探究性活动,STEAM项目与常规项目活动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通性,STEAM是对幼儿以往探究活动的深化,与常规的项目活动区别在于加入了STEAM的学习,STEAM更强调学科间的整合,强调解决生活中发现的某个问题。
  (二)方向明:理念碰撞,融通课程内容
  每一项新事物的尝试都不能离开我们的主心骨——“园本课程”,STEAM教育的开展也应该在园本课程的顶层框架下开展,我们的引领方向很清晰。在实践中,教师不断被园本课程与STEAM教育两者的理念冲击。实施中,教师自然将STEAM教学与课程紧密联系,梳理课程中可以跟STEAM建立联系的、可链接的内容。
  如:“枇杷树、柿子树”STEAM项目的开展,优化了教师的课程实施深度,盘活了我们的课程资源;“月亮湾酒店”STEAM项目的开展,链接了“家乡”主题课程,对家乡主题的扩充、城市地域文化的凸显更显内涵;在语言活动“小猪造房子”后,引导幼儿在建构区帮助小猪建造坚固的房子,思维性更强、目的性更明确;认识了“长颈鹿”,幼儿运用长木条及木工原理制作立体长颈鹿,长颈鹿4条腿的长短掌控、木工工具的运用等,对于幼儿都是挑战。
  STEAM项目实施后,我们的课程内容体系也在不断补充、完善,即从基础课程中拓展,通过STEAM的教学理念优化我们的课程内容,并进行融合、补充。

  (三)领悟深:日常关注,激活生活常态
  幼儿园强调“一日生活皆课程,生活即教育”,而STEAM教育强调的也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让幼儿通过自主的觀察、比较,找到问题所在,并尝试着自己操作、改进、解决。
  在实施STEAM项目后,教师的顺应性更强、关注性更敏感。如:节假日过后,幼儿发现,班级植物角里有好几盆植物都枯萎了。在STEAM开展后的教师更有追随幼儿、解决问题、生成项目的敏感性,讨论与解决问题:“植物为什么会死?”“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喜水?”“怎么解决?”(制作自动滴灌器。)“自动滴灌器怎么实行自动浇水?”(做个支架、用线引流、水滴的流速。)等等,都是幼儿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也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有效的信息推进项目发展。
  结合生活中的事件,如“湖州文明城市”“新冠疫情爆发”,教师及时捕捉信息,生成STEAM项目活动,我园作为湖州市的牵头单位统筹编著了“湖州市学前段垃圾分类教师手册”“湖州市学前段病毒防控教师手册”。教师对日常信息的捕捉、引导已有所领悟,同时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都有明显提升。
  (四)方法新:教育顺应,提升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其教育行为,要不断地冲击教师的教学理念,迸发出更新的思维,在教学行为上有大胆的想法并付诸于实践、反思。
  如:大班课程中有关于“影子”的教学内容如找影子、画影子等,在常规中,教师基本是以单个活动或半日活动结束活动。但在STEAM实施后,教师发现幼儿对影子活动非常感兴趣,可以深入开展影子的探究,于是开展了“影子”的STEAM项目活动,后期进行的“密室玩手影”“自制皮影戏设备”等活动,让幼儿全方位地了解影子的相关知识,把对影子的认知引入到深度的学习中。   如:链接课程中“水”的活动内容,大班幼儿在玩水中对“水的流动”产生了兴趣,于是教师追随幼儿,给予幼儿兴趣的支持,“旋转水车”的STEAM项目活动生成了,在“了解水车——自制水车”的一系列活动中,幼儿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過整个过程对水的流动的认知更直接、更深刻。
  如:在“风”“力”的认知中,幼儿通过自制降落伞、自制陀螺等活动进行深入理解,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真正感受、理解,形成深刻的印象。
  又如:“纸电路”平移项目的引进与实施,我们的基础课程中有“电”的内容版块,但涉及的材料还是电池、电线等普通材料,实践中证明纸电路材料的便易性,让幼儿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更多的创想。他们会在建构的房子上装上小珠泡,房子亮起来了,在自制的生日卡片、蛋糕上装上珠泡,玩扮家家游戏,在救护车、汽车上装上蜂鸣器,就可以鸣笛等等,项目材料的丰富性拓宽了幼儿的设计思维。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幼儿的行为解读更加深入,教学策略的跟进更加灵活,使得活动更为丰富、深入,产生深度地学习。
  (五)成果显:能力评价,助力多元发展
  评价是多元化的,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在STEAM教学中教师有了多维度的、全方位的评价。
  如:幼儿对问题的发现能力、分析解决能力、同伴合作能力、是否能运用相关技术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调试的能力等等,评价从更全面客观的角度进行。
  STEAM教育的融入对教师教育理念产生了深入的影响,教师的站位拔高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又直接影响了教育行为,教育行为的转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思维。

反思:STEAM融合下教师的思与行


  (一)照耀:理念冲击深化让教学更开放
  STEAM项目化教学模式比基于问题的方法更开放,能让幼儿更自由地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STEAM项目化的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促进幼儿学习,抓住他们的兴趣并吸引他们。幼儿在一个解决问题的环境中学习,可以通过小组结伴开展工作,并尝试着解决开放式的问题。
  (二)争鸣:思维碰撞转变让问题更深入
  STEAM教育理念的融入引发教师学会思考,学会通过实践作答。
  1.什么问题是幼儿生活中真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幼儿解决的问题,从幼儿内心出发的问题解决更能让幼儿主动参与。
  2.什么样的设计和规划是幼儿真实的表现,从而促使他们有目的地做,而不仅仅是幻想,或是设计和制作解决成为“两张皮”。
  3.如何来判断和引导幼儿真实地从问题、需求出发,有目的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在无目的地一次次尝试错误。
  4.如何在做的过程中增进幼儿的动手能力,迁移运用技术的能力,即对技术(含工具)的了解、运用。
  STEAM教育理念的冲击无疑对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信息技术能力等未来社会必备的技能和创新能力,需要教师有一种“STEAM素养”,用STEAM思维去重新审视平时惯用的教育方式。
  我们的研修只要有价值,就会继续前进。
  (责任编辑:张 琳)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孩子间互相告状、推卸责任等情况,尤其是在游戏输了之后,他们总是不愿意面对和接受失败,将责任归于其他小朋友。大班幼儿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仍有不稳定性和易冲动性的特点,对于出现的情绪他们还无法正确并快速地进行自我排解,有时游戏输了之后的不愉快情绪还会维持很长时间。案例描述  今天我们班开展野战部落的户外游戏,孩子们自主分队、自主作战,夺取对方队伍的旗帜。在一场争
期刊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将幼儿园环境创设与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相结合,是发展地方幼儿教育的有效形式。为此,我园将长子地域文化融入园所环境创设中,引导幼儿直观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博览群书,研读长子县志,挖掘长子地域文化  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鼻祖炎帝神农氏就在羊头山上获得嘉禾而试种五谷,教民稼穑,开创原始农业,留有神
期刊
观察是知、思、行的过程,通过“知”了解幼儿,通过“思”分析、评价幼儿,从而调整教育行为,更科学地“行”。微观察是一种更加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教师带着目的去观察,是对幼儿活动中细小的动作、细微的表情、活动细节、聚焦某个问题的深入观察。近两年,我一直在探索从幼儿“细枝末节”的表情、行为入手,对幼儿实施微观察。一、厘清微观察的内涵  1.微觀察是对细小动作的捕捉  直觉行动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在
期刊
幼儿园是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儿童身体和心灵成长的地方,而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因地制宜使用乡土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就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
期刊
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历史的积淀与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随着我国教育与文化领域的发展,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的联系愈发紧密,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启蒙阶段,更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创新,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据此,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之中,应当关注传统文化环境创设,发掘传统文化环境创设的“隐性课
期刊
在我园的班级管理中,除了常规管理,我们更注重将游戏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使其更生动、丰富、有趣,使幼儿“爱”游戏,“喜欢”游戏,“主动”游戏,“参与”游戏。一、让幼儿爱上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这样的游戏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成长,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
期刊
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读书与学习,但现实中真正能够坚持读书的教师却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时间看书;二是不知读什么书;三是不知如何读书。对这三个阻碍教师读书的现实问题,我们通过“初读”“精读”“品读”来帮助教师形成一种“悦读”习惯,从而更加享受生活和工作,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2019年9月的一天,我们走进小二班视导,唐老师向我们诉苦:“小班孩子们刚入园,特别喜欢建构,可搭
期刊
尧都区幼儿园是一所拥有60多年办学经验的幼儿园,六十载春秋弦歌不辍,一甲子轮回弘文励教,形成了独特的办园理念——“为爱而生,与美同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学前教育要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将美育目标融入课程。我园基于美的课程、美的艺术、美的文化,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构建了具有“儿童立场、尽情体验、灵动表达、玩美创造”的特色美育课程,培
期刊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制约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要素之一。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可依托有效的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  2018年以来,我园逐步推进幼儿园亲自然教育活动园本实践研究,亲自然教育就是通过户外自然课堂,尊重、顺应幼儿的成长规律,欣赏、理解幼儿原生态、基础性的成长生活,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提供适宜的帮助,促进其自主、健康成长,达到人的“自然性”与物的“自然性”融合统一。在开展幼儿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地处农村,园所周围布满农田。“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幼儿平时耳濡目染庄稼的播种、管理、收获、储藏等一系列农耕环节。于是,我们因地制宜,积极提炼农耕活动的教育价值和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