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学生消费攀比行为及矫正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则案例
  案例一:高师一年级新生李某,入学后把学业抛到脑后,注意力放在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上。她不顾家庭的实际收入,一味崇尚名牌追求高档次,经常光顾高消费娱乐场所,配备高档手机,聚会交友大讲排场,用压低基本生活费用支撑着可以时时炫耀的时髦穿戴。当家庭的经济能力支撑不了她急速膨胀的消费时,就走上了歧途。
  案例二:高师二年级学生张某,家境困难,但他一直羡慕同宿舍其他同学大手大脚花钱的“奢侈”生活。某个周末的早晨,张某起床时看到同宿舍的江某把钱包随意丢在桌上,便铤而走险,取出江某的银行卡,去附近的银行柜员机取走数百元,而后悄悄归还其银行卡。事后被学校严厉处分。
  从两则案例中我们看到,本该在大学里接受文化熏陶的两位高师学生,他们生活的重心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他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从“增长知识”偏离到了“消费攀比”上,当他们依靠正常渠道无法达到时,便不择手段了。学生都是从小就经过正规和系统的教育的,应该明事理、懂法律的,可为什么选择了与自己所受的教育和法律相违背的道路呢?是什么引发了他们攀比的欲望?是什么造成了他们基本道德的缺失?
  三个原因
  1.贫富差距扩大导致人们心理失衡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是当今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这种差距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同样也在大学生身上打下了烙印。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校园里经济宽裕的学生花钱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经济窘困的学生则要精打细算,常常显得捉襟见肘。这种迥异的生活消费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经济条件处于弱势的大学生的思想,冲击着他们敏感的心灵,贫富差距的扩大逐渐引发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失衡。
  2.价值观嬗变导致信仰缺失
  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遭到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冲击,拜金主义、利己主义逐渐抬头,极少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了不良因素的严重影响。高师院校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他们就会竞相效仿,不是比学习,而是攀比吃穿、盲目消费,当经济能力无法满足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望时,部分学生就选择盗窃或其他不正当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另外,社会上重视高消费,这种错误的导向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价值观嬗变导致学生信仰动摇进而缺失。
  3.虚荣心的影响
  法国作家左拉曾言:虚荣心虽然不是罪恶,但却是一切罪恶之源。的确,有许多高师学生正是在虚荣心的诱惑下,走上了炫耀性消费的道路,继而做出了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高师学生炫耀性消费有两种情况:一是家庭殷实富有,他们一掷千金,比阔斗富,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气派;二是有炫耀之心而缺炫耀之力,用压低基本生活费用支撑着时髦的穿戴。高师学生的这种攀比行为,错误之处在于把富有等同于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富有。物质生活上的差距,可以用精神力量来弥补。可因为错误的选择,最终连精神力量也失去了。这种面子至上的炫耀之风,不仅污染了校风,还将会腐蚀大学生的心灵,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第一则案例中的李某,便是在进入高师院校后,失衡的心理导致她不顾家庭的实际收入,消费攀比,盲目炫富,随之不久,她的道德天平也倾斜了。第二则案例中的张某,因为家境困难,在“犯错”的前几天,学校还刚刚批给他一定数额的助学金。这些助学金虽然解决了他学费上的一些困难,却填不满他内心消费攀比欲望的鸿沟。张某渴望用最快的方式摆脱“贫困生”的身份,他渴望不再用羡慕的目光去注视身边的同学,以求得心理的满足与平衡。于是,赶时髦、爱攀比的他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动起了“迅速致富”的歪脑筋。由此可见,经济上的贫困不可悲,心灵的“贫困”最可悲。
  四个策略
  1.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师院校德育应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促进学生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以服务社会为直接目的,引导学生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并在知识经济时代以自己的品德和才华报效祖国。要通过德育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道德问题,提高学生面对道德需要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注重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在自由的方式下引导他们甄别多元价值观,培养他们对道德选择后果的预见性,提高学生面对道德冲突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不仅把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精神状态,让他们养成一种积极的品格,用这种品格指导自己的行为。
  享誉中外的名校清华大学写着这样的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是每一个有志青年必备的高尚品质且赖以成功的思想利器。无论何时何地,纵然遇上艰难困苦,也不屈不挠,始终都保持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向前;有大地一般厚实和宽广的品德,志向高远。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个性品德,才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成为有用之才。
  2.提高科学的消费意识,确立正确的消费观
  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消费攀比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高师学生消费观念上存在的问题正是消费观念教育的起点。高师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消费观念基本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要加以改进并不容易。但是消费观念是消费技能学习和行为矫正的基础,因此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教育工作者迎难而上,耐心引导。高师学生诸多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行为矫正应主要从主观方面入手,正如思想政治教育在于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一样。在校园文化生活方面,可以通过讲座、座谈、沙龙、海报宣传等方式进行教育。在传媒方面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站专题和校园广播加以宣传引导。
  高师院校校园应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重视培养和塑造高师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高师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是指导高师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的有计划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二是注意克服攀比 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三是教育和引导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要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进行兴趣迁移,做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3.要创设美好的情感氛围,加强开展“四自”和“感恩”教育
  “四自”就是:自尊、自重、自律、自强。在校风、班风建设中要大力营造让学生“四自”和积极“感恩”的氛围,培育学生的“四自”和“感恩”意识,倡导学生勤俭生活、健康生活,绿色生活。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消费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改变学生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对问题学生进行行为矫正。班主任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引导者,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从了解学生的消费心理出发,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因真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消除消费心理上的障碍。要充分发挥高师院校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及时把握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开展多种有益的消费教育活动,如开展消费问题研讨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与鉴赏、消费投诉等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成立各类节俭组织,让高师学生在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中,亲身体会赚钱的不易与艰辛。这些都有助于消费教育落到实处,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把高师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向正确、科学、合理的方向。
  4.进行消费决策教育,加强对困难学生帮扶机制的建设
  消费决策广义上说就是关于购买和消费的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买什么、上哪买、什么时候买、怎么买四个方面。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是直接驱使消费者进行购买活动的内在驱动力。通过这部分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理性地分析自己的消费行为,明确每一项消费的目的和意义,避免不理智消费的动机和行为。
  要理解和关爱生活困难的学生,加强与他们的心灵沟通,妥善解决他们的难题,体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保证这部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尊严,关怀、引导和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政策体系。在充分利用现行的国家政策的同时,高师院校可在弄清学生贫困原因的基础上,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探索服务困难学生的载体形式:一是定帮扶对象,重点帮扶那些因病、因残造成生活困难的学生、遭受意外事故造成暂时生活困难的学生;二是定帮扶责任人。组织有帮扶与带动能力的学生干部及学生与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就近帮扶;三是定帮扶内容;四是定帮扶任务。
其他文献
一建构主义的发展  在建构主义的表述上,有的加上“理论”两字,冠以尊称,有的直接表述为“建构主义”,看上去更是一种思想的潮流,这不仅仅是一个表述的问题,而且是认识上的混乱。从侧面我们也能够得知建构主义本体的含混或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的缺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拉文(R.slavin,1994.同:斯拉维因)在其著作中的表述:“当前教育心理学正在发生一场革命,人们对它的叫法不一,但更多的把它称为建构主义”
期刊
近年来,外语教学的核心已由教师转变为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自主的教学理念成为外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点。由于众多学者视角不同,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也各不相同。简言之,其含义为学习者应具备控制自己的学习、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能力[1]。这些责任包括:一是制定学习目标,二是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三是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四是监控学习进程,五是学习评价[2]。本项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地方民办高校英语专
期刊
一理论基础  新型建构主义(Neo-Constructivism),是指与以“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三大理论为基础的奥苏贝尔理论相结合的建构主义,其区别于上世纪90年代以戴维·乔纳森(David H.Jonassen)为代表人物所鼓吹的,那种建立在主观主义认识论和片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极端建构主义。[1]  新型建构主义不仅传承了西方建构主义在确立
期刊
一.传统师本模式及其弊端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学理念一直遵循着师本模式。师本模式主要受凯洛夫教育理论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要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着教师如何教而开展。凯洛夫认为,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科书等构成的封闭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师加工的对象,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掌握知识,整个过程就是学生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复制”的过程。所以,他的教育学更多强调的是教师如何教,而不是学生
期刊
江苏省自2001年以来师范生逐渐不包分配,2005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指导意见,明确今后对所有师范类毕业生实行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建立以教师资格为标志的职业资格制度。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主要招收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师范生,一直以来是江苏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面对政策的转变、市场的需求,高等师范学校逐渐重视培养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笔者就五年制高师如何对
期刊
一我国双语教学发展历程  本世纪初双语教学开始在我国高校快速发展,并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教育部在2001年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政策支持的开端,提出了“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成立了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协作组,并委托协作组开展双语教学研究、双语课程建设、双语教学资源中心建设,并合
期刊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急剧增加,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研究集中在发展定位、发展模式等研究上,很少有人关注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负面问题,这个负面问题主要表现在以教育和科研所产生的矛盾而导致的教育失衡问题。理想的情形是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然而现实中由于两者的性质不同及有限的社会资源、不同的社会需求层次、教师群体中个
期刊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有大批“80后”青年教师被吸收和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走上神圣讲坛,承担起教书育人重任。随着这支队伍的不断壮大,这个群体师德的状况越来越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尝试在这个群体的师德问题上作些探讨和研究,以提供促进这个群体师德建设的一些参考。  一.当前师德的主要内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
期刊
工作价值观是个人价值系统中的一部分,是对工作特征本身重要性的认识,反映了个人在评价工作时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对辅导员工作价值观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高校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在13所浙江省内地方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1
期刊
一.引言  新闻语言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手段,其媒介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入手,研究了新闻英语汉译的基本关联机制及翻译的策略和方法。首先,阐述关联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强大解释力;其次,阐释新闻英语语言特点及关联理论应用于新闻英语汉译实践的理论依据。再次,通过实例详细论证了在关联理论指导下进行新闻英语汉译实践的具体翻译方法与策略,以利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