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师德养成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xiao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有大批“80后”青年教师被吸收和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走上神圣讲坛,承担起教书育人重任。随着这支队伍的不断壮大,这个群体师德的状况越来越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尝试在这个群体的师德问题上作些探讨和研究,以提供促进这个群体师德建设的一些参考。
  一.当前师德的主要内涵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魂。师德是指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应该遵循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一名教师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准的综合体现。有研究者认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时代内涵是求善、求真、求美、求新。有的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主要分3个层次,即“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热爱学生——师德之魂。”有的则认为对师德应从广义角度从高到低分为3个不同层级——“师之大德、师之本德、师之品德”。“师之大德”是教师之魂,体现其思想政治素质,由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决定,也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使然;“师之本德”是教师能否胜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任的专业素质和知识资本,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知识资本外,还包括其治学态度;“师之品德”指教师的特有品行,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有研究者认为2007年8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是对新时期师德规范的新概括、新阐述,为全国广大教师为师从教指明方向。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寄语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要“加强师德建设”,“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还有研究者提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应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与最基本要求。
  二.“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现状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做人、从教的核心要素。大部分研究者则认为“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从主观方面看,“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有如下特点:一是思想活跃,充满朝气,精力充沛,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直面社会弊病,敢于创新,但是大多重业务、轻思想,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理想信念较模糊,抗干扰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欠缺,不拘小节,师表意识淡薄;二是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新,但是相对缺少实际工作锻炼,缺乏社会磨砺,社会阅历较浅,大多对师德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刻;三是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知识面广,竞争意识较强,但是大多爱岗敬业意识淡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刻苦钻研精神缺乏,合作观念较弱,职业认同感低;四是怀有远大抱负,充满自信,进取心较强,但是大多教学基本功不扎实,缺乏对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深入探索与深刻研究;五是求知欲望强烈,渴望继续深造,注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但是轻视理论学习,存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功利心态,甚至存在轻视职业道德倾向;六是年龄与学生接近,代沟较小,容易沟通,亲和力强,与学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但是忽视角色定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难以形成教师人格。
  从客观方面看,“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忽视了职业道德的层次性。由于受到家庭环境、教育水平、个人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的整体道德水平以及某些层面的道德水平存在差异。教师道德水平具有不同层次性特点,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教师显然违背道德自身规律和道德的层次性特点;二是高校所制订的师德标准过高。传统的师德建设过多地强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理应远远高于其他职业。“80后”高校青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尚处在适应阶段,对他们提出如此高的要求不切实际;三是师德建设的实践性不足。师德建设来源于实践需求,又能解决现实中问题。然而,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内容空洞,缺乏实践性,缺乏应用价值。四是缺乏正确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不少高校师德考核评价制度过分看重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但很少涉及师德师风方面问题。
  三.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促进“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养成
  “80后”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前没有受过专门、系统的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没有经过全面教师教育、助教培养就直接担任主讲教师,他们把“初次走上讲台”作为充分展示“自己本领”的机会,而不是作为一个新的“学习历程”的开始。他们不知道,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需要经历很多困难,需要掌握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和技能。初次走上讲台的“80后”青年教师,对新职业的思想准备和未来的学习认识不足,对将要面临的困难预见不够。近些年来,师德教育方面的探讨偏重于教育和灌输,但是师德内蕴于教师内心,外现于其行为。“生硬的教育和说教型灌输都是外在手段,在社会腐败现象、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媒体对金钱、奢华消费等不正确导向的环境下,难以取得效果。关键要使外在教育和灌输起作用。”从教育实践来看,“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应是一个自我养成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渐进过程。应尝试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探索一种从说教的方式向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变,从以灌输让教师被动接受的方式,向以养成促教师主动内化的方式转变。有研究者认为“当前,国内对‘80后’新教师的研究只是散见于个别报纸、杂志的报道。诸多报道中指责、抱怨‘80后’新教师的居多,提出针对性建议的鲜见。”因此,如何制定符合这个年龄段的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年龄、心理特点、成长成才规律的职业道德规范,促进其师德养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立足便于实施操作,划分师德规范结构层次时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规范既要有理想性,又要有现实性。西方国家注重区分师德规范的不同层次,对教师整体与个体提出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要求。美国师德规范大体包括从高到低三个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
  师德理想。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级,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最高要求,用以指明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美国的师德理想是:“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培养民主信念。”不仅美国重视这个层次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师德理想也体现了这个方面的要求。1966年10月该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提出的师德理想是:“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将最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对于和平以及对于各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宽容和友谊所作的贡献上。”   师德原则。它是以师德理想为基础,受最高层级制约的指导教师行为的第二层级准则。主要包括对待学生和事业两个方面。一要教师关心和热爱每个学生,力争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有价值而且有用的社会成员;二要教师竭尽全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准,学校要争取条件来吸引那些值得信赖的人从事教育工作,并且防止不合格的人从事教育专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师德规范的指导原则是:“将对学生的教育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师德规则。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第三层级,也即最低要求。在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中,师德规则所占比重最大,它反映的是作为一个称职的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与师德理想、师德原则相比,美国的师德规则更加明确和具体,在教育实践中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制约着教师日常行为各方面的表现。这些规则包括教师对待学生和专业两个方面。其一,在对待学生方面:教师不得无故压制学生求学中的独立活动;不得无故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与学生进步有关的材料;不得有意为难或者贬低学生;不得不公正地排斥任何一个学生参加任何课程,剥夺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利益;不得利用与学生的专业关系牟取私利;不得随意泄露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的信息;其二,在对待专业方面:教师不得在申请某一专业职位时故意做虚假的陈述,或者隐瞒与能力和资格相关的重要事实;不得出具不符事实的专业资格证明;不得造谣中伤或诽谤同事等等。《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提出具体师德规则如下:教师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成分或经济状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能的、最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应具有必要的德、智、体的品质,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尽一切可能与家长密切合作;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公共生活;应参加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改进工作;要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应避免学生发生事故意外等。
  在1986年美国新修订的《教育职业伦理准则》中指出:“教育工作者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认识到追求真理、栽培人才、养育民主精神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这些目标的基础是保护学习和教学自由,保证对所有人教育机会平等。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坚持最高的道德准则。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固有责任的重要性。获得同事、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尊重和信任的愿望,为他们达到如何保持最高道德品质提供了原动力。”这充分体现了师德最高规范和师德最低要求的有机结合。
  《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是专门就师德问题公布的文件,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定也反映着有关师德的要求。如美国的《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从教学行为方面对优秀教师提出了一些更为严格和细致的道德要求。其中涉及师德内容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记住学生姓名、对学生不持偏见、对学生真诚公道、言而有信、不使用威胁性语言、注意听取学生的不同反映、敢于承认错误、与学生广泛接触、保持精神饱满、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等等。
  由此可见,师德规范不是空洞的师德理想,而是包括具体的行为规则,它一方面可以直接制约教师个人的从教行为,规范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体现出师德规范的不同结构发挥不同的功能作用:理想发挥激励作用,原则发挥指导作用,规则发挥约束作用。
  (二)摒弃生硬灌输,以内化促养成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既不是先天具有,也不是自发形成,而是建立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磨练逐步养成的。西方国家虽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但在职前和职后的培训过程中,不以师德为名专门设置课程进行简单的灌输或空洞的说教,而是将其渗透在学校及社会的日常道德教育之中,注重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西方国家的师德教育途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采取: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公民责任”教育之中;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首先是具有爱国精神和尽责尽义务的“公民”;强调在道德实践中将师德规范内化为师德行为。我国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把通过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采取强制性的说教或硬性的灌输作为主要模式。但在新时期,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教师专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教师备选者和在职教师来说,教师职业的主客观环境、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转向注重教师职业师德内化与行为养成,使从教者和教师备选者真正从内心、从价值趋向上认同教师职业,使从教者变成一种内心的自由选择,在自主的道德践行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准。
  道德的表现方式具有一定隐蔽性。对于道德的考核、评价、衡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于道德的修养和完善只能有赖于个人的主观意识。作为教师对于职业道德和师德的追求也必定是一个反复磨练、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入职时间不长、尚处于职业适应期的“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更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修炼的艰苦过程。“养成教育”就是培养教师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训练,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80后”高校青年教师就是要通过不断的修养,逐步生成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一个能够慎独的人。
  (三)结合现有法律规定,重新建构师德规范
  传统道德观认为,道德只通过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而非法律的强制处罚。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依据,是基于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而作出的对教师的人格期待。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教师在人们心目中往往被定格为理想的“道德化身”,由此对教师提出远高于其他职业的职业道德及人格修养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实,这只是一种理想期待,缺乏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生活基础。在西方国家,师德规范的提出是基于社会法律准绳的,各种行为规则都必须定位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它首先是对公民的基本义务要求,在充分考虑教师职业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来制定。例如,规范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等关系的处理准则,都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派生出来的。这样,教师自身对职业道德要求的理解和践行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即作为一个公民或公职人员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因此,在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来规定、细化、具体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如果他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涉及道德问题,而且涉及法律问题,进而养成在法律的意义上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四)应立足现实生活,从“理想”回归“现实”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建设应从“高尚”走向“朴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标准。高尚的师德固然需要崇高的理想来引导,但仅有“理想”是不够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只有道德理想的制约,而没有可遵循的具体规则的约束,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往往只能约束少数人而忽略多数人,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这一点早已被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所佐证。因此,不能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重要和高尚而无视教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基本需求,对“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期待,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应现实一些,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贴近“80后”高校青年教师的实际,使他们首先从一个人、一个公民、一个公职人员的角色上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自己的道德义务。此外,还应学习和借鉴国外重视“朴素”道德的做法,要求教师遵守那些维护教育教学秩序所必需的最起码的最简单的教育劳动行为准则,如坚持公道、保护学生隐私、不把学生作为“获利”的工具等等。如果我们的师德规范能从“高尚”回归“朴素”,更加符合人性,更加符合生活发展的实际,那么“80后”高校青年教师就更容易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其师德行为就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高校中的热门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越来越多的院校都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但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招生也参与了市场竞争,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数迅猛增加,但生源质量却日趋下降,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学生中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对于英语这一学科的厌学情绪。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
期刊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样,同属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多元交叉思想渗透其中,即在进行教师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时,我们应尽可能全方位、多维度、从各要素相互融合的视角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本文围绕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重视提升教
期刊
一独生子女背景下实施项目团队制教学的意义  1979年我国全面施行独生子女政策后,9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开始进入大学,独生子女比例大已经成为无法忽略的事实。有关研究表明,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与教育方式的影响,总体上独生子女的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岗位适应性等方面具有一定弱势。而企业普遍要求大学生具备岗位适应性与责任意识,具备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的职业素质。如何根据独生子女的特点进行职业素质培养
期刊
一建构主义的发展  在建构主义的表述上,有的加上“理论”两字,冠以尊称,有的直接表述为“建构主义”,看上去更是一种思想的潮流,这不仅仅是一个表述的问题,而且是认识上的混乱。从侧面我们也能够得知建构主义本体的含混或建构主义理论体系的缺失,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拉文(R.slavin,1994.同:斯拉维因)在其著作中的表述:“当前教育心理学正在发生一场革命,人们对它的叫法不一,但更多的把它称为建构主义”
期刊
近年来,外语教学的核心已由教师转变为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自主的教学理念成为外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点。由于众多学者视角不同,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也各不相同。简言之,其含义为学习者应具备控制自己的学习、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能力[1]。这些责任包括:一是制定学习目标,二是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三是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四是监控学习进程,五是学习评价[2]。本项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地方民办高校英语专
期刊
一理论基础  新型建构主义(Neo-Constructivism),是指与以“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三大理论为基础的奥苏贝尔理论相结合的建构主义,其区别于上世纪90年代以戴维·乔纳森(David H.Jonassen)为代表人物所鼓吹的,那种建立在主观主义认识论和片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极端建构主义。[1]  新型建构主义不仅传承了西方建构主义在确立
期刊
一.传统师本模式及其弊端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学理念一直遵循着师本模式。师本模式主要受凯洛夫教育理论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要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着教师如何教而开展。凯洛夫认为,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科书等构成的封闭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师加工的对象,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掌握知识,整个过程就是学生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复制”的过程。所以,他的教育学更多强调的是教师如何教,而不是学生
期刊
江苏省自2001年以来师范生逐渐不包分配,2005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指导意见,明确今后对所有师范类毕业生实行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建立以教师资格为标志的职业资格制度。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主要招收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师范生,一直以来是江苏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面对政策的转变、市场的需求,高等师范学校逐渐重视培养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笔者就五年制高师如何对
期刊
一我国双语教学发展历程  本世纪初双语教学开始在我国高校快速发展,并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教育部在2001年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政策支持的开端,提出了“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  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成立了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协作组,并委托协作组开展双语教学研究、双语课程建设、双语教学资源中心建设,并合
期刊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急剧增加,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研究集中在发展定位、发展模式等研究上,很少有人关注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负面问题,这个负面问题主要表现在以教育和科研所产生的矛盾而导致的教育失衡问题。理想的情形是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然而现实中由于两者的性质不同及有限的社会资源、不同的社会需求层次、教师群体中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