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优质课”,即“质量优秀”的音乐课,必须是能够体现当代基础音乐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的,且又富于教育探索和教育创新精神的音乐课。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教学优质课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
音乐“优质课”,即“质量优秀”的音乐课,关于音乐“优质课”的认定,显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好课”或是比较成熟的课,而必须是能够体现当代基础音乐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的,且又富于教育探索和教育创新精神的音乐课。
那么什么样的音乐课才比较接近或符合上述“优质课”的要求呢?笔者根据多年来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究以及对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与观察,认为一节音乐“优质课”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要突出和精彩。
1 教育观念要新
所谓“教育观念”,是指当代基础音乐教育的观念,即认识、理解、把握、实践当代基础音乐教育的基本思想和意识。由于“观念”通常是人们行为的基本依据,因此,一切音乐教育行为也都离不开“教育观念”的支配。尽管“教育观念”是一个复杂的、发展的意识系统,但是作为体现“教育观念”具体的音乐教育行为本身,则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就是说,教育观念的“新”,是能够反映在一节具体的音乐课教学之中的。笼统说来,教育观念的“新”必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新”,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新”,教学方法的整合要“新”,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新”,教学拓展的创意要“新”,教学评价的方式要“新”。除此之外还应包括:
教学环境的创设要“新”,教学组织的手段要“新”,师生关系的定位要“新”等等。
2 教材选择得当
选材得当是设计一节“优质课”的前提,通常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教材本身要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文化感,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既能方便“教”,又要方便“学”,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搜集教学资料、整合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空间,一般易于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是教材本身的“知识点”明确,比如在旋律、节奏、情绪、风格、体裁、样式、音乐常识、主题思想等方面。只有“知识点”明确,才有利于预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充分有效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积极能动地运用教学方法。三是教材本身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比如中小学阶段的教学选材最好能够结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兴趣发展要求及其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等因素。
3 教学设计合理
合理而又巧妙的教学设计,是实现一节“优质课”的基础,一般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构思要巧妙,即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训练游戏化、严肃的讲授趣味化等等。二是对教材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及拓展,比如,唱歌教学或欣赏教学,都可以结合与唱歌、欣赏内容相近、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总体设计,而不必拘泥于教材本身安排的教学内容。三是教学过程要张驰有序、动静结合,比如唱歌课就要尽量增加“静”的因素:聆听音乐或课堂练习;而欣赏课就应该适当考虑“动”的效果:互动交流或即兴创作等等。
4 教学方法新颖
教法新颖是体现一节“优质课”的重要指标,通常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导入课题的方法要新颖,比如谈话导入、情景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视听导入、才艺展示导入等等。二是教学过程要新颖,既可以是层层推进式,也可以是首尾呼应式;既可以是横向展开式,也可以是纵向比较式。三是教学手段要新颖,比如开放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游戏式教学、自由式教学,以及广泛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教法新颖并不意味着哗众取宠、东施效颦。教法创新、出新,必须关注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景等因素。
5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是鉴别一节“优质课”的试金石。尤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及理论环境下,我们更有理由认为: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课,就有可能成为一节“优质课”,否则,便没有成为“优质课”的可能性。而以学生为中心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教材的选择要以学生为中心;问题的设置要以学生为中心;知识的诠释要以学生为中心;活动的展开要以学生为中心;评价的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等等。
综观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近几年的发展,在经历了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七年来所形成的音乐教育情势及相关结果看,收获显然是令人满意的。其中关于优质课的考量,不仅需要“优”在观念上,同时也还必须“优”在内容、“优”在形式、“优”在继承、“优”在创新等诸方面。除此之外,如金亚文老师早已提出的“学科综合与音乐为本”、“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等问题,依然是我们建设“优质课”时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教学优质课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
音乐“优质课”,即“质量优秀”的音乐课,关于音乐“优质课”的认定,显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好课”或是比较成熟的课,而必须是能够体现当代基础音乐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的,且又富于教育探索和教育创新精神的音乐课。
那么什么样的音乐课才比较接近或符合上述“优质课”的要求呢?笔者根据多年来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究以及对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与观察,认为一节音乐“优质课”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要突出和精彩。
1 教育观念要新
所谓“教育观念”,是指当代基础音乐教育的观念,即认识、理解、把握、实践当代基础音乐教育的基本思想和意识。由于“观念”通常是人们行为的基本依据,因此,一切音乐教育行为也都离不开“教育观念”的支配。尽管“教育观念”是一个复杂的、发展的意识系统,但是作为体现“教育观念”具体的音乐教育行为本身,则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就是说,教育观念的“新”,是能够反映在一节具体的音乐课教学之中的。笼统说来,教育观念的“新”必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新”,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新”,教学方法的整合要“新”,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新”,教学拓展的创意要“新”,教学评价的方式要“新”。除此之外还应包括:
教学环境的创设要“新”,教学组织的手段要“新”,师生关系的定位要“新”等等。
2 教材选择得当
选材得当是设计一节“优质课”的前提,通常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教材本身要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文化感,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既能方便“教”,又要方便“学”,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搜集教学资料、整合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空间,一般易于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是教材本身的“知识点”明确,比如在旋律、节奏、情绪、风格、体裁、样式、音乐常识、主题思想等方面。只有“知识点”明确,才有利于预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充分有效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积极能动地运用教学方法。三是教材本身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比如中小学阶段的教学选材最好能够结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兴趣发展要求及其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等因素。
3 教学设计合理
合理而又巧妙的教学设计,是实现一节“优质课”的基础,一般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构思要巧妙,即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枯燥的训练游戏化、严肃的讲授趣味化等等。二是对教材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及拓展,比如,唱歌教学或欣赏教学,都可以结合与唱歌、欣赏内容相近、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总体设计,而不必拘泥于教材本身安排的教学内容。三是教学过程要张驰有序、动静结合,比如唱歌课就要尽量增加“静”的因素:聆听音乐或课堂练习;而欣赏课就应该适当考虑“动”的效果:互动交流或即兴创作等等。
4 教学方法新颖
教法新颖是体现一节“优质课”的重要指标,通常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导入课题的方法要新颖,比如谈话导入、情景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视听导入、才艺展示导入等等。二是教学过程要新颖,既可以是层层推进式,也可以是首尾呼应式;既可以是横向展开式,也可以是纵向比较式。三是教学手段要新颖,比如开放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游戏式教学、自由式教学,以及广泛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教法新颖并不意味着哗众取宠、东施效颦。教法创新、出新,必须关注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景等因素。
5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是鉴别一节“优质课”的试金石。尤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及理论环境下,我们更有理由认为: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课,就有可能成为一节“优质课”,否则,便没有成为“优质课”的可能性。而以学生为中心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教材的选择要以学生为中心;问题的设置要以学生为中心;知识的诠释要以学生为中心;活动的展开要以学生为中心;评价的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等等。
综观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近几年的发展,在经历了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七年来所形成的音乐教育情势及相关结果看,收获显然是令人满意的。其中关于优质课的考量,不仅需要“优”在观念上,同时也还必须“优”在内容、“优”在形式、“优”在继承、“优”在创新等诸方面。除此之外,如金亚文老师早已提出的“学科综合与音乐为本”、“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等问题,依然是我们建设“优质课”时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