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有效教学,成就无限精彩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sb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阅读试题在近年职高语文教学考试新课标试卷中频频亮相,已成为热点、重点和难点三点合一的高难度系数试题。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小说有所忽略,那么复习阶段就应该有思考有计划有策略的对小说阅读进行有效复习。
  一、点燃激情,激活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点燃激情,激活思想方能创造有效课堂。课堂的有效与否与学生学习的状态心情以及收获的多少有紧密的关系。所以老师一定要想尽各种办法让他们处于积极状态。教师可以有这样的对策:①围绕考点精心设计试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愤悱状态。经过思考得出的记得更深,迁移能力更强。②美的语言会有沁人心脾的享受,教师尽可能在备课时设计出美得语言用于课堂中,给学生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去探求真、获得善、享受美,从而使他们在知识上得到充实,智能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得到陶冶,灵魂上得到净化。如果一堂课学生被你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感染着、折服着,始终跟着你的指挥棒在跳舞会没有效率吗?
  二、知识梳理,授之以渔
  教师只有引领考生从知识梳理、题型分类、解题方法等方面总结规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考生解答此类试题的能力,从而做到有效甚至高效。
  把握故事情节、赏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鉴赏艺术技巧是品味小说所必需的,也是考点之所在。而对考点,传以方法,从而由此及彼。如赏析文中形象,解答此类试题可运用“概一析”二步法来分条陈述。“概”是指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析”是结合原文概括出体现每一性格特征的具体情节,或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还要关注作者对人物的出身、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的介绍和评价。如09年第16题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可以通过文中(贝格斯太太送给“我”“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的盒子来消除我身处异乡的愁苦一事,表达了“永远随身带着一点老家的气息”的热爱家乡的情怀。所以答案拟为:①热爱故土,珍视亲情。她一直珍藏着母亲送给她的魔盒。②淳朴善良,热情爽直。她积极帮助“我”走出沮丧伤心的阴影。③观察敏锐,善解人意。她善于观察“我”的内心与表情的变化。其它考点依次这样归纳,并让学生一一用默写的方式再现出来,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对接教材,重温经典
  教材是一切考题的本,一切考题都得于教材的延伸。重温经典让学生更易于理解考点,通过迁移联想更好解答试题。如:此次一诊考试就有这样的题目,有人建议把《阿Q正传》从现行教材中删去,有人却认为应该保留。对此,你赞成哪一种建议呢?结合课文内容或艺术特色谈谈你的看法。经典的东西总是值得人深思和揣摩的。对鲁迅这一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重温,我们可以归纳他小说创作的思想内容(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小说创作的艺术手法(杂文式的笔法,处处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讽刺、挖苦、调侃,或反语、或夸张、或大词小用、或庄词谐用)同样其它作品也是如此。如沈从文的《边城》孙犁的《荷花淀》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卡夫卡《变形记》伍尔夫《等待戈多》等等,都能通过这些经典了解作家创作的风格。从而由此及彼,当遇到了同一作家的小说试题,这样则能了如指掌。同时,把握一些经典篇目出彩的地方来举一反三应对其它试题。如《项链》的设置悬念,卡夫卡《变形记》象征、夸张、变形的手法,《祝福》的双线结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自然环境的作用几乎囊括了所有环境描写的作用。
  四、增强底蕴,更上台阶
  在长期的教学实战中,我发现即使考生熟谙小说的各种知识和解题技巧,但是到了一定的阶段,即使做再多的试题,多大多数的考生而言,分值也是难以提高的。思想驱使行动,我将近几年各省市考过的小说进行分析,发现各地考试小说阅读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注重对人文精神的挖掘,各地对命题材料的选取,大都比较注意其内容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如:赞美社会的真善美,书法家庭的人情乐,剖析精神的高尚性等。而现实是,没有真实人生体验的学生去解读有着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的文学文本,由于解读者和创作者之间的人性“不对等”,两者之间无法惊醒正常的情感交流,自然就会“误读”“曲解”文本了。如五校联考的《看护父亲的孩子》最后一题: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小说情节及主题谈谈你的理解。这一题基本上的学生无法答道凸显人与人之间超越亲情的大爱主题。这一方面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长久的文化的积淀、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唤醒……但不断的唤醒和培育莘莘学子的人性,培育应该具有的文化素养和良好品德,不仅仅是为了使他们能准确、深刻地解读小说文本,提高阅读题分数,而且也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呼唤!
  有效教学任重而道远,但我将执着地追求高效课堂。现代文(小说)的复习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在充实中获得,在熏陶中提升。
其他文献
小文,一个十八岁的男孩,个子不高,略微有点胖,隐入人群中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父亲在政府工作,母亲在银行工作。  认识他是在张老师的义工活动站,见面时,他正在和一个女孩子聊天,说他在北京有一套房子,经常一个人住在那里,说他正准备去西藏。也许因为我的着装与众人不甚相同,他多看了我几眼。之后他就问我从哪里来,在哪工作,当我告知在某学校里当老师时,他的反应有点特别,他一再问我真是老师吗?我才感觉到他有一点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这种只关注知识传授的教学,把学生当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有个性的人。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我认为在数学课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对能实现新式教学目标有很好的效果。  一、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通过把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相联系的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语篇理解与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交流最常用的互动形式。好的提问策略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技能。本文从从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的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师提问;提问策略  英语阅读教学是所有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究竟如何才能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效率,让学生真正掌握阅读的技巧获得阅读的能力呢?不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学生具有数学学习的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数学习惯;学习;习惯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要求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中职语文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使学生活学学活乐学,加强学生的语文技能的训练。  关键词:语文;职业;兴趣;计划;合作  语文是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决定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目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我觉得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该模式将英语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独立开展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第二阶段为学习者之间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第三阶段为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实施面授,进行师生互动。每个阶段的学习质量均有相应的评价监控。研究发现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可以解决课堂教学容量有限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学习;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  一、英语混
期刊
数学教学不仅要追求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更要着眼于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学习方法。教学中,要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自主的学,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关注课前预习指导,培养提前学的能力  预习是学生自学的一种形式,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是有许多学生意识不到预习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没有掌握最佳预习的方法与步骤,造成学习效率低
期刊
数学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更是责无旁贷。因此,在扎实训练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一、加强感知性操作,训练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概括是数学得以产生的基本前提。离开了抽象概括,就不会产生数学
期刊
摘 要:“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我们今天的工作建设着祖国的未来;我们小小的课堂,却把希望洒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我们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我们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才得以使孩子们的心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这阳光雨露,何以为美?美在我们的崇高师德。作为人民教师,树立崇高师德,实现我们的教育梦、中国梦。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人民教师; 崇高师德; 教育梦;中国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