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Lenneberg的关键期假设使人们意识到年龄对学习语言的影响。本文认为要正确理解该假设在外国语教学中的运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正式学习外语的最佳起始年龄应确立为12岁,从而缩短学习外语的周期,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关键期假设;外语学习;最佳年龄
一、引言
一般地,我们都认为年龄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的生理因素。从母语习得的研究来看,小孩如果过了一定的年龄,即使有一定的语言环境也很难顺利地习得一种语言。那么在外语学习中,年龄是否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外语的最佳起始年龄应该定位于哪个年龄段?本文试就此问题做一番探讨。
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的正确理解
Penfield和Roberts(1959)认为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是生命中的头十年。Lenneberg(1967)发现大脑右半球的损伤所造成的语言障碍,小孩多于成人;同时他发现接受大脑左半球手术后,孩子能迅速地恢复整个语言机制而成人的情况就不同了:一旦左脑受到损伤,他们就会出现语言障碍,甚至永久性地失去语言能力。这说明在语言的神经基础方面,孩子与成人是有所不同的;因此,Lenneberg提出了关键期假设,指出: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及左右及功能的侧化,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逐渐丧失了潜意识地建立一种新语言体系的功能。儿童左右脑都具备语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左脑越来多地承担起语言任务,直至青春期前后;成人大脑出现功能不对称现象,所以习得语言的最佳年龄是在发育期之前。
然而,Lenneberg的依据并不能证明在发育期之前习得语言就容易。Lebbeberg只是在假设母语习得对于孩子来说容易;关键期假设所假定的左半脑语方功能完全侧化也没有找到实证,更不能充分地解释年龄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1、大脑功能的侧化与固定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会持续许多年;在此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语言的各个方面客观存在到影响(Rod Ellis,1999:107~108)。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以地关键期终止的具体年龄很难达成一致的看法。“Puberty”一词 显然是个模糊的概念。我们设想人脑中确有一个大脑功能相对固定化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是相对缓慢的,5岁左右可能是大脑内部整理的高峰期,其后仍有一个缓冲期,而在婴儿2岁或1岁前,由于未正常发育,语言功能是逐渐从零向起始状态过渡的,因此,关键期实际上是有点像一个不规则的倒V形连续体,其起始界限并不是突然的,清晰的。Lenneberg和 Penfield也承认青春期过后可以学习第二语言,只不过有些困难罢了(Beebe,1988:99~100)。Seliger提出所谓的多种关键期假设(multiple critical periods),语言能力各自有其关键期,它们可以连接,也可以重叠。有的语言能力(如语音能力)的关键期较短,超过了十一、十二岁,确实难以完全习得语音,但有的语言能力的关键期则可能很长,甚至持续终生(Rod Ellis,199:107~108)。
2、Krashen是竭力反对关键期假理论的著名学者之一。他认为儿童与成人习得语言方面的差异不是语言习得机制本身造成的,而是语言机制的外部因素造成的。他指出,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的差异和发育期倾向性过滤能力的增强造成了儿童与成年人语言习得上的差异。他强调,年龄不是习得语言成功与否的预报器(predicator)。Ann fathman(1975)发现7-15岁的少年学习语法比6-10岁的儿童学得快;Ellis(1986)曾做过一组实验,结果是12-15岁年龄组学习者学习外语的速度和效果要胜过15岁以上年龄组,而成人组的学习速度和效果又胜过6-10岁年龄组的学习。
3、桂诗春(1985)认为年龄对外语学习影响大致可以分三种情况:1)3-10岁的儿童在脑可塑性最强,在语言才能方面呈现差异,能习得自然语言,但容易和母语习惯相混淆;2)11-16、17岁的青少年理解语言和文化的能力较强,母语习惯己形成,不会受到多大干扰,长期记忆力增强;3)成人的学习目的性明确,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理解、联想能力较强,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专心学习。他提出两条归纳性的意见:“……一是具备了适合的学习环境(如双语制或外籍教师教学),早一点接触外语的学习者比迟一点接触外语的从长远看可能略具优势;二是在适合的学习条件下,青少年和成人也能在多数方面和儿童一样学到外语,甚至效率要高些……”同时他指出,“……应当考虑儿童和成人各具有什么优势的问题以及语言习得环境的问题对年龄这一差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蒋祖康,1999:138)
4、steinberg(1993)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儿童和成人能力高低的差异。见下表:
Steinberg认为,要回答到底儿童还是成年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更具优势,我们必须考虑语言习得的环境和影响语言习得的各种因素。在自然环境中,儿童更具优势,特别在语音、语调和口语能力的发展方面比成年人更具优势。然而,在课堂学习环境中,情况就有所不同,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在课堂学习环境中成年人学得更快、更好,成年人不仅演绎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如何做一个学生。课堂要求学生能够较长时间地集中思想和注意力,在这一方面,成人比儿童要做的好;然而,儿童的记忆力和发音器官的协调能力经成年人强,因此,Steinberg认为最适合课堂第二语言学习的年龄很可能在12岁左右,在这一年龄段,学习者的记忆力和发音器官的适应能力与年幼的儿童相当,而他们思维和理解能力却开始与成年人靠近。
三、我国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的确定
《外国语》杂志编辑部特约评论员在该刊1999年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外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文章,明确指出:“适当推迟,缩短周期,强化训练,专业提高”,其中,第一点“适当推迟”就是指将开设外语课程的时间推迟到初中甚至高中。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最佳初始年龄应12-15岁之间,即从初中开始正规的外语学习。
1、我国外语教学以课堂为主,而目前的状况是各个阶段各行其是,各成系统,内容重复,缺乏梯进甚至相互脱节,没有一个延续的过程。小学开始教ABC,初中再教ABC,无疑造成人力、财力及时间上的浪费,不符合教育经济原则。
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即使是在沿海和内地大中型城市,小学外语师资队伍仍不够健全,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我国学生在进入初中(即未满 12岁)之前开始系统地学习外语在客观上不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由于没有相应的师资作保证,儿童外语学习不但收效甚微,而且可能因师资质量不高出现“误人子弟”的现象。
3、初中才开始学习外语,这时学习者的母语己得到全面的发展,是否会给外语学习造成混乱(即母语的负迁移)?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实质上是一个语言的重构过程(restructuring process)(Ellis,1999:19)。Buley和Burt(1973)在考察西班牙儿童学习英语时发现,由于母语干扰所导师致的错误只站全部错误的3%,而母语对外语的正迁移远远大于负迁移。我国小学生毕业时,汉语拼音己经完全掌握,并有一定的汉语基础,Rosanky(1975)认为的认知发展的最后阶段——抽象思维能图书一经具备,即Piaget所谓的形式操作(formal operations),少年和成人能够把误言理解为一个规范体系,能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规则去了解语言,然后运用语言。少年和成人的认知水平高于儿童,具备了分辨差别和相似的能力,能灵活地思考,具备强烈的意识(meta-awareness),少年不仅能像小孩“随意拾起”(pick up)语言,还能通过有意识地学习,加速语言的学习进程(Ellis,1999:108~109)。
4、Krashen 的情感过虑假设认为,动机,态度和焦虑等情感变量会对外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较高的动机和良好的态度可以促进语言的习得,焦虑太多则阻碍语言信息的输入。12岁的少年,己开始明晓事理,容易接受“掌握一门外语就等于掌握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的道理,学习动机容易得到疏导;由学得轻松,增强了他们自信心而减少了焦虑,再者小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积累有限,难以在教学中对他们进行文化导入,而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性使我们认识到不注入文化因素的外语教学是无法使外语学习者在以后的学习中深度和广度拓展。
四、结束语
关键期假设只是在生理上假定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我们不仅从生理上,还要认知、情感等不同的方面理性地处理我国的外语教学。根据我国的实际 情况,建议正式学习外语的最佳起始年龄为12-15岁,以便缩短学习外语的周期,节省人力和财力,增强外语教学的效益,促进我国外语教学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蒋祖康,第二语方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Beebe,Leslie M.l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s[M].New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8.
[3]Ellis,Rod.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4]Krashen,Stephen.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82.
[5]Lenneberg, 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Language[M].NewYork:Wiley Press,1967.
关键词:关键期假设;外语学习;最佳年龄
一、引言
一般地,我们都认为年龄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的生理因素。从母语习得的研究来看,小孩如果过了一定的年龄,即使有一定的语言环境也很难顺利地习得一种语言。那么在外语学习中,年龄是否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外语的最佳起始年龄应该定位于哪个年龄段?本文试就此问题做一番探讨。
二、语言习得关键期的正确理解
Penfield和Roberts(1959)认为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是生命中的头十年。Lenneberg(1967)发现大脑右半球的损伤所造成的语言障碍,小孩多于成人;同时他发现接受大脑左半球手术后,孩子能迅速地恢复整个语言机制而成人的情况就不同了:一旦左脑受到损伤,他们就会出现语言障碍,甚至永久性地失去语言能力。这说明在语言的神经基础方面,孩子与成人是有所不同的;因此,Lenneberg提出了关键期假设,指出: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及左右及功能的侧化,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逐渐丧失了潜意识地建立一种新语言体系的功能。儿童左右脑都具备语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左脑越来多地承担起语言任务,直至青春期前后;成人大脑出现功能不对称现象,所以习得语言的最佳年龄是在发育期之前。
然而,Lenneberg的依据并不能证明在发育期之前习得语言就容易。Lebbeberg只是在假设母语习得对于孩子来说容易;关键期假设所假定的左半脑语方功能完全侧化也没有找到实证,更不能充分地解释年龄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
1、大脑功能的侧化与固定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会持续许多年;在此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语言的各个方面客观存在到影响(Rod Ellis,1999:107~108)。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以地关键期终止的具体年龄很难达成一致的看法。“Puberty”一词 显然是个模糊的概念。我们设想人脑中确有一个大脑功能相对固定化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是相对缓慢的,5岁左右可能是大脑内部整理的高峰期,其后仍有一个缓冲期,而在婴儿2岁或1岁前,由于未正常发育,语言功能是逐渐从零向起始状态过渡的,因此,关键期实际上是有点像一个不规则的倒V形连续体,其起始界限并不是突然的,清晰的。Lenneberg和 Penfield也承认青春期过后可以学习第二语言,只不过有些困难罢了(Beebe,1988:99~100)。Seliger提出所谓的多种关键期假设(multiple critical periods),语言能力各自有其关键期,它们可以连接,也可以重叠。有的语言能力(如语音能力)的关键期较短,超过了十一、十二岁,确实难以完全习得语音,但有的语言能力的关键期则可能很长,甚至持续终生(Rod Ellis,199:107~108)。
2、Krashen是竭力反对关键期假理论的著名学者之一。他认为儿童与成人习得语言方面的差异不是语言习得机制本身造成的,而是语言机制的外部因素造成的。他指出,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的差异和发育期倾向性过滤能力的增强造成了儿童与成年人语言习得上的差异。他强调,年龄不是习得语言成功与否的预报器(predicator)。Ann fathman(1975)发现7-15岁的少年学习语法比6-10岁的儿童学得快;Ellis(1986)曾做过一组实验,结果是12-15岁年龄组学习者学习外语的速度和效果要胜过15岁以上年龄组,而成人组的学习速度和效果又胜过6-10岁年龄组的学习。
3、桂诗春(1985)认为年龄对外语学习影响大致可以分三种情况:1)3-10岁的儿童在脑可塑性最强,在语言才能方面呈现差异,能习得自然语言,但容易和母语习惯相混淆;2)11-16、17岁的青少年理解语言和文化的能力较强,母语习惯己形成,不会受到多大干扰,长期记忆力增强;3)成人的学习目的性明确,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理解、联想能力较强,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专心学习。他提出两条归纳性的意见:“……一是具备了适合的学习环境(如双语制或外籍教师教学),早一点接触外语的学习者比迟一点接触外语的从长远看可能略具优势;二是在适合的学习条件下,青少年和成人也能在多数方面和儿童一样学到外语,甚至效率要高些……”同时他指出,“……应当考虑儿童和成人各具有什么优势的问题以及语言习得环境的问题对年龄这一差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蒋祖康,1999:138)
4、steinberg(1993)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儿童和成人能力高低的差异。见下表:
Steinberg认为,要回答到底儿童还是成年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更具优势,我们必须考虑语言习得的环境和影响语言习得的各种因素。在自然环境中,儿童更具优势,特别在语音、语调和口语能力的发展方面比成年人更具优势。然而,在课堂学习环境中,情况就有所不同,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在课堂学习环境中成年人学得更快、更好,成年人不仅演绎能力强,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如何做一个学生。课堂要求学生能够较长时间地集中思想和注意力,在这一方面,成人比儿童要做的好;然而,儿童的记忆力和发音器官的协调能力经成年人强,因此,Steinberg认为最适合课堂第二语言学习的年龄很可能在12岁左右,在这一年龄段,学习者的记忆力和发音器官的适应能力与年幼的儿童相当,而他们思维和理解能力却开始与成年人靠近。
三、我国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的确定
《外国语》杂志编辑部特约评论员在该刊1999年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外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文章,明确指出:“适当推迟,缩短周期,强化训练,专业提高”,其中,第一点“适当推迟”就是指将开设外语课程的时间推迟到初中甚至高中。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最佳初始年龄应12-15岁之间,即从初中开始正规的外语学习。
1、我国外语教学以课堂为主,而目前的状况是各个阶段各行其是,各成系统,内容重复,缺乏梯进甚至相互脱节,没有一个延续的过程。小学开始教ABC,初中再教ABC,无疑造成人力、财力及时间上的浪费,不符合教育经济原则。
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即使是在沿海和内地大中型城市,小学外语师资队伍仍不够健全,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我国学生在进入初中(即未满 12岁)之前开始系统地学习外语在客观上不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由于没有相应的师资作保证,儿童外语学习不但收效甚微,而且可能因师资质量不高出现“误人子弟”的现象。
3、初中才开始学习外语,这时学习者的母语己得到全面的发展,是否会给外语学习造成混乱(即母语的负迁移)?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实质上是一个语言的重构过程(restructuring process)(Ellis,1999:19)。Buley和Burt(1973)在考察西班牙儿童学习英语时发现,由于母语干扰所导师致的错误只站全部错误的3%,而母语对外语的正迁移远远大于负迁移。我国小学生毕业时,汉语拼音己经完全掌握,并有一定的汉语基础,Rosanky(1975)认为的认知发展的最后阶段——抽象思维能图书一经具备,即Piaget所谓的形式操作(formal operations),少年和成人能够把误言理解为一个规范体系,能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规则去了解语言,然后运用语言。少年和成人的认知水平高于儿童,具备了分辨差别和相似的能力,能灵活地思考,具备强烈的意识(meta-awareness),少年不仅能像小孩“随意拾起”(pick up)语言,还能通过有意识地学习,加速语言的学习进程(Ellis,1999:108~109)。
4、Krashen 的情感过虑假设认为,动机,态度和焦虑等情感变量会对外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较高的动机和良好的态度可以促进语言的习得,焦虑太多则阻碍语言信息的输入。12岁的少年,己开始明晓事理,容易接受“掌握一门外语就等于掌握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的道理,学习动机容易得到疏导;由学得轻松,增强了他们自信心而减少了焦虑,再者小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积累有限,难以在教学中对他们进行文化导入,而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性使我们认识到不注入文化因素的外语教学是无法使外语学习者在以后的学习中深度和广度拓展。
四、结束语
关键期假设只是在生理上假定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我们不仅从生理上,还要认知、情感等不同的方面理性地处理我国的外语教学。根据我国的实际 情况,建议正式学习外语的最佳起始年龄为12-15岁,以便缩短学习外语的周期,节省人力和财力,增强外语教学的效益,促进我国外语教学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蒋祖康,第二语方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Beebe,Leslie M.l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s[M].New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8.
[3]Ellis,Rod.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4]Krashen,Stephen.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82.
[5]Lenneberg, 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Language[M].NewYork:Wiley Press,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