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钱钟书先生在《七缀集》里的两篇文章——《中国诗与中国画》与《读〈拉奥孔〉》,以中西互释的手法,对中西诗画进行颇具才情的、随笔式的比较,做出了诗意的学术文章。其点染和鉴赏式的阐述与同样谈论诗画关系的西方理论著作《拉奥孔》大异其趣,从中可窥见其独特的学术风格。
关键词:诗与画;拉奥孔;即兴;才情
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了修订本的《七缀集》。我看到钱先生在序里提到自己是“半吊子”和“二毛子”,是被作为“古君子”的团结对象。①这当然是过谦之词,然而翻看本篇文章,觉得至少有一点,本文的即兴特征很明显。就像当时看朱光潜先生的《中西诗在意境上的比较》时,我的直接感受是一样的。就是个性,我指的是行文的个性。或者说在作此二文时,作者的状况都是自抒己怀,一得之见。我想,如果说文章本身不是在做严肃的教材式的梳理,而是才情的显露,应该是符合时况的吧。至少,它没有做出阐述真理的姿态。
或者说,读者的期待视域可以转换一下。不再抱着读严肃学术报告的心态,而是趣味的点拨式的阅读,可能效果更好,是微笑叹服之。《七缀集》本身比起《管锥篇》来更好读,《中国诗与中国画》看似简单信笔,但是才情横溢,史料和典故信手拈来,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在看文章的时候,我几乎都要忘记本来所抱有的读书目的,而一再折服。以至于忍不住又把下面几篇都通览一遍。和教材和模式化的学术著作相比,阅读它的确能够获得愉悦感。
所以,我觉得,对文章本身作出批评见解,应该明确作者已经离开了作品,我们此时的阅读情境是独白,是把文章割离成独体的发言。这样一来,以真理真知的眼光审视它,怎么会没有问题呢?正如一网友在博客里说的,首先,《中国诗与中国画》的概念都不清晰。因为不是真理,不是教材,所以有很多的问题潜伏在文章之下。南宗画为上品,那么,指是的哪一种画?至少花鸟画和人物画,空灵、轻淡、神韵这些词语足够表述它们的意味吗?所以,南宗画应该主要指山水画。诗呢?如果诗以杜甫为上品,这是一种共识吗?据我所知,陶渊明式的山水田园诗曾风行一时,也曾得到过共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主流的说法是不断被改写的。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就是标准问题。钱先生的本意应该不是做出一篇滴水不漏的文章以供批判,所以,我只能老实的说,我的阅读投机心思在此书面前是破产了。没有一二三四,只有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我所提出的这个标准问题是一个很小儿科的问题,其实与钱先生为此文一点关系没有。因为本身就不是真理。我甚至能感觉到有一种较劲的味道,任性的感觉在文中。钱先生明明很清楚中国诗与中国画在大体上确如西方人所理解的,有着十分相近的风味,但他就是要说老外“外行”,“见林不见树”,如同辩论赛上,未必要树立权威,但却要从事实材料上说服你,其实也未必能说服得透彻,但一时半会儿很难有人有那么大的才情再来一篇事例详尽,说理有趣的文章来。所以,对手是缺席的。《中国诗与中国画》就成了钱先生一挥而就的得意之作,不服气当然可以了,也欢迎,但你确信准备好了吗?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智慧来操办辩驳吗?如果再做一篇“趋同”论,钱先生仍然是首选。也可以换个角度说,这篇文章是给内行看的,所谓在大背景既定的情况下所做的辨析。
一般说到文学与绘画,大家都会想到《拉奥孔》,恰好《七缀集》里就有《读〈拉奥孔〉》,我也找来了拉奥孔一书,两者相照来看一下。钱先生的这两篇文章除了风格随笔之外,在开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铺垫。在前篇文章里,钱先生首先大书传统与新风气。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对传统不够理解”,就发生“矛盾的错觉”。②尤其是“西方文艺理论常识输入后”,传统文评里的矛盾由新观念新名词代替后,就会被遮蔽,他以“载道”和“言志”两派为例,说明其误会在于大多人以文学本质代替了其文体功能。钱先生笔锋一转,看似要说这个,但不是。他要说的是相反的,不是矛盾的问题,而是统一里面的问题。(我觉得这一点特别给人惊奇感,话锋在段末只一转,就像一只大船在快驶入某一航道时又驶向另一开阔水面)
文章的第二部分四平八稳,少有异声。对诗与画向来的比较关系,从历时和共时两方面进行源头梳理。有意思还在此部分之后,两个问号:中国旧诗和中国旧画是否可能掷地有声地说有同样的风格,体现同样的艺术境界?如何证实?从第三部分开始洋洋洒洒。西方和西方学者不再统络一处,而是处处无心点染,与中国文艺批评史的梳理主流描述照应。钱先生大大秀了一把才情,南宗画派的作风问题占据了整部分;第四部分开始又是迂回,从西洋人论中国诗开始细品,同时,枝枝蔓蔓地还说到了他国的比较,比如法国德国。然后与南宗(画)相对应的概念出现了,“神韵派”。钱先生如何具体说理,证明诗与画的审美原则不同我觉得没必要再在这里重复,就是中国画以南宗为上品,讲究写意,而诗则以杜甫的写实诗为上品。这里都写得很严谨,也较少钱式幽默。但是不好读。我不得不说我读的古诗太少了,然后不得不说此文是给内行看的,虽然我忝列研究者,但是惭愧得很。
《拉奥孔》如何呢?大家都知道,它有着明确的指向。打破西方的理论界奉为金科玉律“诗画的一致性”是莱辛最大的贡献,通过他的名著《拉奥孔》,他指出诗和画的界限,纠正了屈黎西派提倡描绘体诗的偏向和文克尔曼的古典艺术特点在静穆的片面看法,把人的动作提到首位,建立了美学中人本主义的理想。其次、莱辛通过《拉奥孔》而创立了新的诗论,把生活带进诗论之中,并且粉碎了以前在一切美学中占统治地位的那种死气沉沉的形式主义作风。他以思想的异常鲜明性和力量,以无可反驳的逻辑说服力证明了诗与其他一切艺术的不同,特别是与绘画不相同,它的基本对象是动作。
虽然都是谈《诗与画》,但是两者不能在一个期待视域中阅读。如果把二者存入我的文档,钱先生的文章是欣赏篇,莱辛的是求知篇。我想,如果钱先生写出一篇正规的学术论文,在用笔的广度和支撑材质的厚度上与之相当,那就真的是大快人心的事了。
我觉得,看钱先生的文字,要把心打开,与之寻找灵犀点通的地方。如果抓住题目去计较和寻找答案,这是一种知识累积术,学术操练术,而钱先生的文章有一种场,权称之为气场吧,它的整体感是风格,而不是逻辑,虽然内在是有着逻辑的,但不是主要特色。它常常有一些精彩的片断论述令人生发联想,比如传统与新风气的辩析,我觉得后人很多说法都可以从这里表述……总之,一篇文内,处处都是珠玑,都是闪光点。都能将之阐之成大文。如果偷懒的想从中找到文眼,总结中心大意,那么恐怕会失望的。
也许可以说,它是一篇小文,因为缺乏系统,虽然有详尽的分析,也是小打小闹式的。正如钱先生在《读〈拉奥孔〉》一文中说到,“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③“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东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④“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最浅薄庸俗的看法。”⑤钱先生正在行文中正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不仅是自己,他也认为《拉奥孔》是有价值的片断式的好东西。钱先生的《读〈拉奥孔〉》一文是生发式的,决不是对着莱辛本文的直接发言。他是将我们自己的文学验证莱辛的想法,来考量来辨析。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称得上是严谨的论述文。其中最精彩的评说“诗中有画而又非画所能表达”说理非常清楚,材料丰富,而理论性很难。比如用颜色说明画难尽诗意,说明比喻这一功能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文中论述很公允,不再如前篇剑走偏锋,把《拉奥孔》说得明白,莱辛观点在中国文学里的阐发也很精彩。
注释:
①钱钟书:《七缀集(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序》第2页。
②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2月版,《中国诗与中国画》,第4页。
③④⑤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2月版,《读〈拉奥孔〉》,第33页,第34页,第34页。
关键词:诗与画;拉奥孔;即兴;才情
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了修订本的《七缀集》。我看到钱先生在序里提到自己是“半吊子”和“二毛子”,是被作为“古君子”的团结对象。①这当然是过谦之词,然而翻看本篇文章,觉得至少有一点,本文的即兴特征很明显。就像当时看朱光潜先生的《中西诗在意境上的比较》时,我的直接感受是一样的。就是个性,我指的是行文的个性。或者说在作此二文时,作者的状况都是自抒己怀,一得之见。我想,如果说文章本身不是在做严肃的教材式的梳理,而是才情的显露,应该是符合时况的吧。至少,它没有做出阐述真理的姿态。
或者说,读者的期待视域可以转换一下。不再抱着读严肃学术报告的心态,而是趣味的点拨式的阅读,可能效果更好,是微笑叹服之。《七缀集》本身比起《管锥篇》来更好读,《中国诗与中国画》看似简单信笔,但是才情横溢,史料和典故信手拈来,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在看文章的时候,我几乎都要忘记本来所抱有的读书目的,而一再折服。以至于忍不住又把下面几篇都通览一遍。和教材和模式化的学术著作相比,阅读它的确能够获得愉悦感。
所以,我觉得,对文章本身作出批评见解,应该明确作者已经离开了作品,我们此时的阅读情境是独白,是把文章割离成独体的发言。这样一来,以真理真知的眼光审视它,怎么会没有问题呢?正如一网友在博客里说的,首先,《中国诗与中国画》的概念都不清晰。因为不是真理,不是教材,所以有很多的问题潜伏在文章之下。南宗画为上品,那么,指是的哪一种画?至少花鸟画和人物画,空灵、轻淡、神韵这些词语足够表述它们的意味吗?所以,南宗画应该主要指山水画。诗呢?如果诗以杜甫为上品,这是一种共识吗?据我所知,陶渊明式的山水田园诗曾风行一时,也曾得到过共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主流的说法是不断被改写的。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就是标准问题。钱先生的本意应该不是做出一篇滴水不漏的文章以供批判,所以,我只能老实的说,我的阅读投机心思在此书面前是破产了。没有一二三四,只有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我所提出的这个标准问题是一个很小儿科的问题,其实与钱先生为此文一点关系没有。因为本身就不是真理。我甚至能感觉到有一种较劲的味道,任性的感觉在文中。钱先生明明很清楚中国诗与中国画在大体上确如西方人所理解的,有着十分相近的风味,但他就是要说老外“外行”,“见林不见树”,如同辩论赛上,未必要树立权威,但却要从事实材料上说服你,其实也未必能说服得透彻,但一时半会儿很难有人有那么大的才情再来一篇事例详尽,说理有趣的文章来。所以,对手是缺席的。《中国诗与中国画》就成了钱先生一挥而就的得意之作,不服气当然可以了,也欢迎,但你确信准备好了吗?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智慧来操办辩驳吗?如果再做一篇“趋同”论,钱先生仍然是首选。也可以换个角度说,这篇文章是给内行看的,所谓在大背景既定的情况下所做的辨析。
一般说到文学与绘画,大家都会想到《拉奥孔》,恰好《七缀集》里就有《读〈拉奥孔〉》,我也找来了拉奥孔一书,两者相照来看一下。钱先生的这两篇文章除了风格随笔之外,在开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铺垫。在前篇文章里,钱先生首先大书传统与新风气。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对传统不够理解”,就发生“矛盾的错觉”。②尤其是“西方文艺理论常识输入后”,传统文评里的矛盾由新观念新名词代替后,就会被遮蔽,他以“载道”和“言志”两派为例,说明其误会在于大多人以文学本质代替了其文体功能。钱先生笔锋一转,看似要说这个,但不是。他要说的是相反的,不是矛盾的问题,而是统一里面的问题。(我觉得这一点特别给人惊奇感,话锋在段末只一转,就像一只大船在快驶入某一航道时又驶向另一开阔水面)
文章的第二部分四平八稳,少有异声。对诗与画向来的比较关系,从历时和共时两方面进行源头梳理。有意思还在此部分之后,两个问号:中国旧诗和中国旧画是否可能掷地有声地说有同样的风格,体现同样的艺术境界?如何证实?从第三部分开始洋洋洒洒。西方和西方学者不再统络一处,而是处处无心点染,与中国文艺批评史的梳理主流描述照应。钱先生大大秀了一把才情,南宗画派的作风问题占据了整部分;第四部分开始又是迂回,从西洋人论中国诗开始细品,同时,枝枝蔓蔓地还说到了他国的比较,比如法国德国。然后与南宗(画)相对应的概念出现了,“神韵派”。钱先生如何具体说理,证明诗与画的审美原则不同我觉得没必要再在这里重复,就是中国画以南宗为上品,讲究写意,而诗则以杜甫的写实诗为上品。这里都写得很严谨,也较少钱式幽默。但是不好读。我不得不说我读的古诗太少了,然后不得不说此文是给内行看的,虽然我忝列研究者,但是惭愧得很。
《拉奥孔》如何呢?大家都知道,它有着明确的指向。打破西方的理论界奉为金科玉律“诗画的一致性”是莱辛最大的贡献,通过他的名著《拉奥孔》,他指出诗和画的界限,纠正了屈黎西派提倡描绘体诗的偏向和文克尔曼的古典艺术特点在静穆的片面看法,把人的动作提到首位,建立了美学中人本主义的理想。其次、莱辛通过《拉奥孔》而创立了新的诗论,把生活带进诗论之中,并且粉碎了以前在一切美学中占统治地位的那种死气沉沉的形式主义作风。他以思想的异常鲜明性和力量,以无可反驳的逻辑说服力证明了诗与其他一切艺术的不同,特别是与绘画不相同,它的基本对象是动作。
虽然都是谈《诗与画》,但是两者不能在一个期待视域中阅读。如果把二者存入我的文档,钱先生的文章是欣赏篇,莱辛的是求知篇。我想,如果钱先生写出一篇正规的学术论文,在用笔的广度和支撑材质的厚度上与之相当,那就真的是大快人心的事了。
我觉得,看钱先生的文字,要把心打开,与之寻找灵犀点通的地方。如果抓住题目去计较和寻找答案,这是一种知识累积术,学术操练术,而钱先生的文章有一种场,权称之为气场吧,它的整体感是风格,而不是逻辑,虽然内在是有着逻辑的,但不是主要特色。它常常有一些精彩的片断论述令人生发联想,比如传统与新风气的辩析,我觉得后人很多说法都可以从这里表述……总之,一篇文内,处处都是珠玑,都是闪光点。都能将之阐之成大文。如果偷懒的想从中找到文眼,总结中心大意,那么恐怕会失望的。
也许可以说,它是一篇小文,因为缺乏系统,虽然有详尽的分析,也是小打小闹式的。正如钱先生在《读〈拉奥孔〉》一文中说到,“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③“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东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④“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最浅薄庸俗的看法。”⑤钱先生正在行文中正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不仅是自己,他也认为《拉奥孔》是有价值的片断式的好东西。钱先生的《读〈拉奥孔〉》一文是生发式的,决不是对着莱辛本文的直接发言。他是将我们自己的文学验证莱辛的想法,来考量来辨析。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称得上是严谨的论述文。其中最精彩的评说“诗中有画而又非画所能表达”说理非常清楚,材料丰富,而理论性很难。比如用颜色说明画难尽诗意,说明比喻这一功能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文中论述很公允,不再如前篇剑走偏锋,把《拉奥孔》说得明白,莱辛观点在中国文学里的阐发也很精彩。
注释:
①钱钟书:《七缀集(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序》第2页。
②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2月版,《中国诗与中国画》,第4页。
③④⑤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2月版,《读〈拉奥孔〉》,第33页,第34页,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