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随园食单》时,应该看什么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tana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完《随园食单》,感觉体验了一场中国式厨房的四重奏。眼、鼻、口、耳不自觉地跟着起承转合。合上书,竟嘘了一口气。好像刚才翻书时耳边响的锅碗瓢盆乒乒乓乓的声音,食物蒸煮炸烹嗞嗞啦啦的声音一并收进去了。心中感叹: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吃的啊!
  袁枚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大文人,花了四十年时间写了这本食单,有些菜肴至今仍出现在国宴和寻常人家的餐桌上。杭州的G20峰会里几道国菜如西湖鱼圆、蜜汁火方就出自这本食单。为什么过去200多年了,现代的饮食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里面的菜肴还能活着呢?大抵因为这些菜肴都是袁枚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口所尝的。他每吃到一道好菜,就让自己家的厨师都向人家去学。碰到好的食谱,也不惜三鞠躬问人把食谱要到手。对美食的品鉴自有主张,一些矫揉造作、牵强附会,对食材的本性有“穿凿”为之的菜肴他都摒弃了。
  有人诟病袁大才子不会做饭,一个不会下厨之人写出的食谱能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呢?但是,这恰好是这本书特别的地方,它是一个文人写的食单,不是厨师写的菜谱。且看他的立意:“豆腐得味,远胜燕窝。海菜不佳,不如蔬笋。”且看它的性情:戒“耳餐”“目食”。“耳餐”,顾名思义,给耳朵享用的餐,意思就是食物名气大,听上去很好听,却华而不实。“目食”,就是给眼睛看的餐,一大桌子的菜,碗盘重叠,然而形式大于内容,他认为一个厨师一天当中烧的最好的菜只有四五道而已,其他的菜都是超过心力范围烹出的,没有美感。这种虚的排场还不如和尚家的豆腐干令他难忘。
  且看他的语言,以一段炒肉丝为例:“切细丝,去筋襻、皮、骨,用清酱、酒郁片,用菜油熬起,白烟变青烟后,下肉炒匀,不停手,加蒸粉,醋一滴、糖一撮,只炒半斤,大火,不加水。”动词精准,短句铿锵有力,颇有炒肉丝时紧迫的节奏感,一句“白烟变青烟”,是我们古语中具有的叙事感。这样的菜谱,看起来也是一种文字上的享受。
  一般我们看到的菜谱,多半是菜品的分类,冷菜、热汤、炒菜、甜点各为一区。袁枚的食单是按原料分类的。例如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小菜单等,这些分类也有来头,比如他将猪肉放进“特牲单”介绍,而将牛、羊、鹿纳入“杂牲单”,这样的分类能看出一个文人的视角和底蕴。当时的江南地区以猪肉为主,具有的是农耕文化特色;北方地区以牛、羊、鹿为主,具有的是游牧文化特色。这样的分类,能窥见当时南北地域划分下的饮食特点。以点及面,《随园食单》写了14到18世纪中叶流行的三百多种菜式,算是一部饮食文化的百科全书。
  除了菜单的分类,写在食物之前的“须知单”和“戒单”也特别有趣。袁枚专门用了一章写勾芡,是为“用纤须知”,他说勾芡相当于拉船用的纤,“因治肉者要作团而不能合,要作羹而不能腻,故用粉以牵合之。 能解此义用纤,纤必恰当,否则乱用可笑,但觉一片糊涂。《汉制考》齐呼曲麸为媒,媒即纤矣。”能把小小的勾芡如此浓墨重彩地写出来,绝对是对食材无偏见才能做到的。袁枚对食物的观念不像俗常,他说豆腐要是烧好了,比燕窝还要珍贵,相反,海参、燕窝才是“庸陋之人”,因为它们“全无性情,寄人篱下”,必须要借助他物,才能成就一道好菜。袁大才子认为精心挑选好的食材,用最恰當的方式烹调,才可成为美食。食物原料好,没有用心烧制,不可成为美食,因此,他反对吃火锅,特意写了“戒火锅”一单,他认为,“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每个食材需要的火候都不同,用一样的大火“逼”它们,还有什么美味可言呢?
  这估计要招致火锅爱好者的抨击了。火锅是最能代表我们中华美食“团圆”这个寓意的美食,吃火锅,吃的是气氛。然而,袁枚说的是对食材照顾的角度,这是文人的逼格,我们也不必较真,就当是照顾一下这个美食爱好者的“精神洁癖”了。
  袁枚的“配搭须知”也值得一看。他认为配搭原则应是“要使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蘑菇、鲜笋、冬瓜这些可配荤可配素;葱、韭、新蒜只可配荤不可配素;芹菜、百合、刀豆可配素不可配荤。炒荤菜,用素油;炒素菜,用荤油,可相互成全。燕窝是至“文”的菜,不可以“武物串之”。用新蘑菇汤滚之尚妙,用冬瓜烧也是不错的选择,“以柔配柔,以清入清”,如果用肉丝、鸡丝这类“武”物调之,效果不见其好。这种文武之配、阴阳调和最是中华文明的智慧,体现在美食中,也是如此生动。
  当时,还没有一些食物上的科学研究,他和他的厨师用最朴素的智慧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鸡蛋、猪腰子稍微煮一下容易老,但是一千煮而反嫩。打蛋的话,用竹筷子顺着同一方向打一千次,煮出来的鸡蛋绝嫩,竹筷子呢是因为不容易有味道。他最著名的厨师王小余说:“作厨如作医,以吾一心诊百物之宜。”意为下厨如行医,要用心找到适合烹调菜肴最恰当的方式。袁枚特为之写了一篇《厨者王小余传》,赞其厨艺之精,厨心之美。王小余去世,袁枚“每食必为之泣”,这种因对厨艺而起的一段惺惺相惜,算是一则佳话。
  责任编辑:曹景峰
  美术插图:知 止
其他文献
过年时,我和妈妈回到外婆家度假。  闲得无聊,第二天,我拿妈妈的手机去拍这附近的动物。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本想拍一只正在臭美的鸭子呢,就悄悄地走了过去,不料,还是被它发现了,它扑扇着翅膀,嘴巴尖叫着狂奔和乱跑,还溅得泥土飞扬,劈头盖脸地洒了我一身。等我回过神来,它这个“女汉子”早就没影了!我领教了鸭子的厉害,再也不敢离得太近,而是拿稳手机,站在远处,对准一群鸭子放大拍。这次呀,它们跑是没跑
期刊
一进腊月,乡亲们就开始准备杀年猪了。人口多的人家,一家单独杀一头年猪,猪肉分别用来蒸、炖、腌渍等,来年可吃上大半年。人口少的就约好几家,一般是三五家合杀一头。  年猪一般都是自己养的,从年初开始买一头小猪,精心喂养一年,过年宰了吃。乡村杀年猪,讲究的是一个氛围。村里不少青壮年,甚至身体硬朗一点的老年人都是杀猪的好手。定好杀年猪的时间,吆喝一声,邻居亲朋,都会来帮忙,干活的、观看的,围成两圈,家里就
期刊
又是樱花烂漫时,而这,也是我来到日本东京的第七个年头。  我觉得樱花有一种矛盾的美。单赏每一朵樱花,樱花的花瓣小巧淡雅,白中透出淡粉色,似人间白雪。你会忍不住想轻轻地触碰它,柔软如江南的丝绸一般。花茎细长而柔曲,细得如一根碧绿的银丝,柔曲得似少女姣好的身姿,静静的美好。可当它们齐齐绽放时,又美得热烈却不落俗套。樱花浪漫,远远地看,开得那么的盎然,让人陶醉。樱花本无香,却让看的人总会从心底雀跃,于是
期刊
一  先说两个小片段。  2009年4月,还没毕业的我刚到长沙开始实习。那时候刚刚认识如意先生,两个人都羞答答的挺不好意思。有个周末,他来到我当时住的望月湖小区,给我一个铁盒子,说这是他家里寄过来的,送给我。  ——是一盒茶叶。  他说,自己家里是种茶叶的,这是自家刚刚采下的新茶。我很欢喜地收下茶叶,然后问他,你看《红楼梦》吗?  他面露羞惭,嘟囔着说自己是纯正的理工科。  我说,《红楼梦》里有个
期刊
母亲去世几年了,每次夜里梦见母亲,伏案提笔,想写点什么,但却搁笔放下,对母亲的那种思念和想要说的千言万语,历历在目浮现的往事,不知从何下笔,又怕写不好,用什么样的语言词汇都不足以表达思念之情。  偶看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使我潸然泪下,现场每个人都跟着斯琴高娃的情感进入了那个场景,主持人董卿失控到背对观众掩面哭泣,斯琴高娃朗读完,也流下了两行热泪。这是一篇我没有读
期刊
1987年,我4岁。  村里的“破五”戏是在村头桃树坡坡底的老戏台演的,晌午登台,初七晚上收箱。当晚,全庄出动了,包括拄拐子一摇一摆的和热怀里吃奶的。  “喝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泪下来。小唐儿被某把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敬德擒某某不怪,某可恼瓦岗众英才。想当年一个一个受过某的恩和爱,到今儿委曲求全该不该?单通一死心还在,二十年报仇某再来。刀斧手押爷法场外,等一等小唐儿祭奠来。”突然,蹦出来一
期刊
江竹筠是众多中国革命烈士之一,然而她作为一名女英雄却又是被记忆最深的,人们亲切地称她江姐。  1939年,還不满20岁的江姐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推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江姐接任牺牲的丈夫,担任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不幸的是,就在这一年的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姐被捕关押于重庆军统渣滓洞监狱。在狱中,江姐受尽了国民党特务的各种
期刊
家住滇东乌蒙山深处的小山村,父老乡亲有这样的顺口溜:“要过年,大花钱;过了年,就下田……”  一进腊月,家乡便忙开了,热闹起来了。上街卖年货的,肩背车拉,来回穿梭在山路上。村里杀年猪、刷墙壁、焐白酒、舂粑粑,一串串年事,也在父亲母亲们的吆喝与操劳中,不折不扣地落在实处。假若哪家做的有一点瑕疵,有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大家也会伸出热情的双手拉一把,笑眯眯地说:“你家没的,我家有,拿了去吃就行了。”抑或说
期刊
当年,乡中学离家20多里,我们寄宿就读。  学生灶一顿饭七分钱,一口直径两米五的大铁锅煮饭,饭是开水煮面条,只调盐,不炝油,不放菜,不调醋,喂猪似的弄一大锅。炊事员姓徐,外号叫扎耳子,肥头矮身,肚子滚圆,说话时小眼睛眨动,耳朵有节奏地跳动。扎耳子是老光棍,喜欢喝点小酒,脸酡红,走路踉跄,饭做得一塌糊涂。  下课,打饭的场景铭刻于心。“当当,当……”铃声响起,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们一窝蜂冲挤出教室,校
期刊
菊喜欢下午耗在藤妹妹的小店里。  “说说吧,你曾经对哪位帅哥动过心?”藤妹妹的语音自带一分温婉,让菊在她的微微一笑中缴械投降。外面下着细雨,客人们更乐意待在她的店中,懒得出门,也没有人来打扰二人的交谈。  “茶水再倒一大杯候着!我说了哟!”菊笑着说道。  他给我的最初印象:我念初二时,下午第一节,他穿着一件绿色军上衣,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我很奇怪:怎么他总穿这么一件衣服?问了其他同学,才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