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绿色革命”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u0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吴中太湖新城,有一座炫酷的地下空间。以“装配”技术像搭“积木”一样施工;用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将施工任务中的人工、材料、设备、资金化零为整,最大限度发挥内部资源效能,最大幅度减少建设单位的资金投入成本,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采用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行全过程管理……
  装配式、BIM、物联网技术,将众多建筑产业现代化“热词”集于一身,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综合管廊(二期)龙翔路及友翔路西段管廊工程,在去年下半年申报了2020年第一批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并通过评审。
  2月下旬,江苏省住建厅公布《2020年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第一批)名单》,表彰全省44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其中市政建設类示范项目2个,“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综合管廊(二期)工程” 位列其中,这一工程也是全省范围内仅有的两个市政类示范项目之一。
  在太湖新城这座“未来城市”里,炫酷的地下管廊,作为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样本,又一次引领我们看见未来建筑产业的方向。
  从地下空间出发
  粗放建筑向高端制造业转变
  2015年4月,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公布了2015年全国首批10个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苏州作为江苏省唯一城市入围,根据申报方案,苏州将在未来3年接手五个地下管廊试点项目,总长度约31公里,打造地下标杆。龙翔路综合管廊,管廊长度约2070m,基坑深度6.5m~12.5m,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这一项目也是苏州市首个采用叠合板式装配式的管廊及顶管式施工相结合的项目。
  龙翔路综合管廊的建造,采用与传统工艺不同的方式。叠合装配式建造方式,将管廊本体结构中的墙板、顶板的部分进行预制,就像是首先制作好“积木模块”一般,然后,将“模块”运抵现场后像“搭积木”一样进行快速拼装,再二次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结构。
  据介绍,这种建造工艺采用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装配式管廊从深化设计、预制加工、现场吊装到后期运维的全过程管理,大量减少了传统施工中脚手架的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工期,比如现浇结构需要15天,叠合装配式结构仅需5天,关键还不受冬、雨季天气影响,缩短了关键线路工期。同时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安全风险也有着重要作用。
  综合管廊建造过程中,还有许多专业的现代化技术,比如矩形顶管施工始发井和接收井同步施工,且矩形顶管施工为机械化施工,人工成本大幅度降低;管节提前预制;顶进过程机械化;采用叠合装配整体式技术;侧墙或中间墙为叠合夹心墙,顶板为叠合板,预制与现浇有效结合等等。
  作为苏州市首个采用叠合板式装配式的管廊及顶管式施工相结合的项目,龙翔路综合管廊运用了众多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也为苏州市市政工程建设由粗放建筑向高端制造业转变探明了路径。
  从装配式和BIM开始,
  实践建筑产业现代化
  装配式,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硬核任务,BIM在建筑人的眼里,则是建筑业的未来。两者带来的好处是肉眼可见的:文明施工、减少扬尘,抑制城市污染;节约水电、人力、物力,重新定义建筑业的“低碳”模式;缩短工期,建造时间远远短于传统建造方式;引领建筑行业信息化未来的技术趋势……
  根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加快推进2020年度苏州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要点的通知》(苏住建建[2020]44号)文件,结合吴中区实际情况,目前吴中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求全区经营性土地上市前,必须在土地拍卖公告或建设工程规划方案意见书中明确装配式建筑和成品住房相关要求,并鼓励采用装配化装修。根据苏州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任务分配,2020年吴中区的任务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比例35%。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吴中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417.9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比例38.87%,较好地完成了任务指标。
  据统计,2020年吴中区预制装配率超过40%的装配式项目共2个,装配式建筑面积共7.02万平方米,分别为苏地2019-WG-37号地块项目和姜家幼儿园项目。近年来,吴中区预制装配率达45%的高水平项目装配式建筑面积共计41.73万平方米,其中混凝土和钢结构居多,苏地2019-WG-37号地块项目、姜家幼儿园项目、太湖论坛城7号地为混凝土项目,钢结构项目则包括苏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提标改造项目第二阶段、苏地2018-WG-4号地块苏州市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南环桥市场建设项目及水产批发用房、家禽批发用房、嘉盛远大PC工厂建设项目。
  不过,装配式不仅只有混凝土和钢结构项目,还有木结构项目。去年初,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集成应用类示范基地通过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第二批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的评估。
  这一木结构工程“涵碧书院”,位于吴中旺山景区,是一座轻型木混合木结构的公共建筑,主体结构采用轻型木混合建造而成,所用建筑材料具有可再生、绿色环保的特点,构件、屋面板等均在工厂预制。建造过程中,还用BIM多专业全过程模拟技术对装配式木结构设计特点进行分析,并将其与BIM技术进行结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一套装配式木结构BIM设计方法。同时基于BIM设计,进行设计与施工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实现以BIM施工模型代替传统的二维图,实现项目管理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值得一提的是,书院还采用了全装修一体化技术,在施工中采用了成品卫浴、成品厨房、成品门等工艺。除了这一项目,吴中区探索装配式木结构的项目还有:园博会现代木结构企业馆以及太湖御玲珑生态住宅示范苑。
  这些,都颠覆了以往传统的建筑理念,成为未来建筑产业的新导向,也正在给吴中建筑产业带来一场“绿色革命”。
  (文中图片来自吴中太湖新城及昆仑绿建)
  tips
  有关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一些新名词
  建筑产业现代化,也就是在建筑行业引入工业化的思维,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一体化实施等为主要特征的建筑生产方式。同时,又结合了现代化的产业组织模式和管理方法来管理建筑产业,从而形成完整的有机的产业系统。
  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建造房屋时,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像“搭积木”一样装配起来就可以了。不仅建造速度快,而且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
  BIM&物联网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意思是建筑信息模型或者建筑信息管理,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在建筑走向智能的时代,BIM技术将建筑物空间位置完全数据化,轻松标明了建筑内各类数据发生的位置,物联网技术是在BIM技术的基础上,将各类建筑运营数据通过传感器收集起来,并通过互联网实时反馈到本地运营中心和远程用户手上。
其他文献
一夜醒来,淡淡的晨雾弥漫着姑苏,那是江南春雨浸润的痕迹。微微细雨飘过古城每一处建筑,勾勒出飞挑的檐角,掩映着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惊蛰前后,连着几天都在下雨,正如谚语所言,“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意思是若在惊蛰前炸雷,便容易出现雨水连绵不停的现象。我们知道,打雷是惊蛰代表性的“排场”,那春雨又何尝逊色了呢。更何况是在苏州,江南的富庶之地,丰沛的雨水滋润着天光与地气。  你读,许锦钰的《江
期刊
运河早已封神,世界文化遗产都承认了它,我们就默默地认可就好。  虽说是“遗产”,但大运河是活的,不是开挖出来让人观瞻的艺术品,它是融入饮食男女的寻常生活中的,虽然已经入列世界文化遗产,但时至今日,它也不是被人们供奉起来的“遗产”,大运河不是孤零零的一条河,它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交织缠绕的,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可以灌溉农田,也可以行驶舟船,还可以浣衣淘米,更可以用来感慨古今。  欣赏大运河,你得把它和周
期刊
大运河有多伟大?无需我们多费笔墨了,运河早已封神,世界文化遗产都承认了它,我们就默默地认可了就好。  大运河不是孤零零的一条河,它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交织缠绕的,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可以灌溉农田,也可以行驶舟船,还可以浣衣淘米,更可以用来感慨古今。  欣赏大运河,你得把它和周边的风土、人情、天空、阳光、旷野、人文、美食一起欣赏。有意思的是苏州和运河的结合,吴国人开凿了大运河的第一锹土,也就是说,运河是
期刊
东南财赋地,江左文人薮,康熙盛赞江南的这句话,无需细细品读,就能品出两层意思:江南既装载着富甲天下的经济,又有璀璨夺目的的人文资源。  康熙一生六次南巡,走的都是京杭运河。  江南固然因物产丰饶而富庶,也有一部分财富确是大运河带来的。在大运河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南方约等于不开化。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南方就是“蛮夷之地”,水远山长,荒蛮偏僻,黄河流域的中原才值得群雄逐鹿。  后来,出现了一条非天然河
期刊
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每一天随着太阳升起,人们在河边漫步着、运动着、闲聊着,看着大运河的秀美景色,享受着当代的休闲生活。  殊不知,曾经靠水吃水的生活,是更加鲜明而有趣的。时代变迁,运河两岸改变了风貌,但改变不了让老苏州津津乐道的独特记忆。  悠闲饮茶,取胥江水  说到靠水吃水,人们第一个想到就是运河边的老茶馆了。旧时苏式生活里的惬意,正是属于“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节奏感。无论是盘门还是山塘,河
期刊
从吴门望亭到平望四河汇集,一条运河在此流淌了数千年。这条河,不仅仅有着水路运输的作用,更是联结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令人感受到东方水城的独特魅力。  1.望亭发电厂  2.浒墅关 文昌阁与运河  3.在灯笼的映衬下虎丘显得愈发庄严  4.枫桥铁岭关  5.不少游人在青石桥上打卡留念  6.游船已是平江河一大亮点  7.雨中的平江路别有韵味  8.盘门 古今建筑的碰撞  9.轮船驶过横塘驿站  10.
期刊
玄妙观正山门口的一家茶叶店内,有客人来店买茶。买完马上到三楼,喊来堂倌取了泡两杯细品。往临街的位置那么一坐,就可以居高临下看街上的各种热闹。喝了一会儿,感觉肚皮有些饿了,打发堂倌去旁边买两样点心来。近来嗓子有点不舒服,喝完茶正好附近的药铺让坐堂的看看,抓两幅药回去吃……  百年前,类似去老号喝茶吃点心白相相,到药铺看诊抓药养养生,就是姑苏生活一景。这些缤纷的经济商事活动,与古城内的街区、地段、河道
期刊
游览运河的主题多种多样,可以走陆路,可以行水路;可以听曲,可以咗食,可以健身,可以循迹名人故居;可以在白日,可以于夜间,还可以赶趟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节日,以多种方式领略苏州段的大运河沿岸风土人情。  苏州历来有“轧神仙”“过端午”“石湖串月”“冬至大如年”等民俗文化活动,在吴地文化的滋养下,这些民俗文化活动本身就包含了民间手工艺文化、中医药文化、非遗文化、驿站文化、赶集文化、祭祖文化、佛教道教文化
期刊
2月23日,2020~2021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入选名单公布,吴中区东吴文化中心工程,荣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  关于“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关于鲁班奖,你可以知道得更多一点。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简称鲁班奖,是一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中国建筑业协会实施评选的奖项,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被誉为中国建筑界的“奥斯卡
期刊
世界的历史,即是城市的历史。对于苏州来说,大运河是城市发展的“缩影”。苏州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绘制出一幅绝美的姑苏繁华图。追溯大运河2500年以来演变的渊薮,所有的线索直指公元前500多年的吴中大地:集市、驿站、税关、仓储。  如今,运河沿岸种种遗存,无不诉说着当年大运河繁忙的舟楫给苏州经济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在这条千年黄金水道边,一条集文化特色与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颜值生态绿廊正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