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到想看的逻辑

来源 :爱尚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ieD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发生了两件激起民愤的事,一个是《富春山居图》上映,一个是中国足球1:5惨败泰国。它们带来的话题排山倒海,日夜不歇,在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四大银行闹起钱荒的大局势下,悍然占据了舆论风暴的中心,最终在一片声讨中烂掉了。当然,这么说并不准确,它们本来就很烂,人们又偏偏习惯了一直谈论烂的东西,谈到话题也烂了,一听就想吐为止。
  越烂就越受关注,如蝇逐臭,让丑的东西创造社会价值,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中国足球的烂由来已久,逐渐发展成一个高度成熟的群众发泄通道,不少人下意识里盼着它能再烂一点,当然这很难。中国电影与中国足球稍有不同,它时而正常时而无望,但眼下这种竞相花大成本拍烂片的现象,确是近几年电影市场大热之后才出现的。
  《富春山居图》就是一部在奇怪的环境下拍出的奇怪电影,然后它奇怪地取得了票房佳绩。这比电影更加离奇的过程有助于我们读懂今天的中国。
  影评人全部唱衰,软文无人敢接,都无大碍,只要骂声别出心裁,照样维持着话题的热度。在影院里身先士卒的网络红人们没等看完就掏出手机编了各种好玩的段子,让你拍桌大笑,意犹未尽,最后他们还不忘提醒你,可千万不要去看啊。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的效果相当于“未满18岁禁止入内”。种种这些,使得《富春山居图》犹如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不看会遗憾”的窥探欲与紧迫感。
  烂片的调子定了,观众心里边早跟明镜儿似的——他们不是要看电影,而是为了买到一个电影话题,于是大家心照不宣地你情我愿了。华谊兄弟的王中磊说,花30块钱看一场《富春山居图》,能聊一星期,值了。这确实值,观众从一部难以形容的烂片里所获得的在人群中的认同感,以及智力上的优越感是难以被量化的,就像大家看国足踢球时通过对比总能反衬出自己在人格上的高大。
  社交网络给这些看完电影的年轻人提供了消费共同话题的场所,电影的好坏倒成了次要问题,重要的是能够一起品头论足、一起揶揄调侃。因此人见人骂的《富春山居图》是个烂电影无疑,但它也是个好谈资,3天破亿自在情理之中——端午假期的黄金时段,电影院里它独自开放,没有噱头上过硬的对手,天时地利再加上另类的人和。
  观影文化发展成了这样:常备一颗准备吐槽的心,好像只有在吐槽中才能忘了它的烂,只有先抛弃了对它的尊重,才能哑然失笑。浸泡在这样的大众文化里,精神生活的高地被娱乐占领了,娱乐生活的高地被吐槽占领了,人们养成了吐槽的自觉性,但是忘了审美上的自觉性。
  电影在今天之所以这样有群众基础,我猜并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因为年轻人的线下生活实在贫乏。看电影几乎是年轻人唯一消费得起的娱乐项目,尤其是对于学生,约会差不多就意味着去看电影。
  这些年在国内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当一件事发展到无路可走的时候,资本的介入会改变一切。当资金量达到一定规模,怪力乱神的情况就发生了:它在市场上顷刻变得呼风唤雨、路路畅通。中国电影是,中国足球也是。在电影的牛市里,过亿的投资可以摆平院线的档期,推牛粪上席;中国的足球联赛被人遗忘的时候,重金打造的俱乐部又摇身一变成了亚洲顶级。
  资本成为新的王权,它决定了大众的审美和趣味。但资本的下一个目标还是资本,在有审美自觉性的商业社会,这可能带来不断优化的美感上的愉悦;可在没有审美自觉性,尤其是在品质优劣隐然难辨的市场中,大众的趣味难免走向失落。
  崇尚资本而鄙弃精英,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精神出路的困境。表面上看似乎人们热爱审丑,但本质上,是你无可选择。当电影院的各个影厅都在放着《富春山居图》的时候,你没法看到别的——或者走进去接受烂片的洗礼,或者站在门外,听别人谈论一个陌生的话题。只好默念着叔本华的那句话,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其他文献
《暗香浮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被称为是一场奇特的电影,无声但细致地展示了那个如威士忌般愈老愈醇的肖恩·康纳利的生活,展示了他的成功、他的失落、他的挣扎、他的释怀。  你眼里的邦德是什么样子?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绅士?一个眼神凛冽却散发着神秘和温暖之光的人?还是如作者亓冠奇在书中描绘的那样,仅仅是一个由名叫肖恩·康纳利的苏格兰人扮演的又一男性角色?而我敢打赌,太多人忘记了后者。因此,这世上大概没
期刊
“全台湾都在R&B,全美国都在Rap,只有流行,没有音乐,我看你眼不见为净也是好事一件”——这是歌手黄舒骏在纪念好友杨明煌《改变1995》中的一句歌词。  “全台湾都在R&B,全美国都在Rap,只有流行,没有音乐,我看你眼不见为净也是好事一件”——这是歌手黄舒骏在纪念好友杨明煌《改变1995》中的一句歌词。在他眼中,流行音乐已成为工业化的流水线产品,“音乐”属性越来越少,商业成分却不断增多。这对一
期刊
什么是“更早拥有”  第一支五大酒庄刚出窖的佳酿,第一批意大利刚出土白松露的奇香,第一只为左撇子打造的陀飞轮腕表,第一辆尾部喷绘姓名首字母的私人喷气机……高端私人定制的精髓,除了量身打造之外,消费者更注重其时效——一定要是第一时间,一定要比他人更早,一定要更早地拥有其他人难得拥有的东西或服务。说起来这也并非张扬势利,如果说奢侈品牌那耀眼的LOGO算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那高端私人定制的个性玩物,
期刊
《欧美流行音乐指南》  推荐理由:  现在很多年过30岁的读者一定有过一手捧着这本书,一边按图索骥在堆积如山的打口唱片堆中挑选CD的经历。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这本书算得上一本西方摇滚乐的百科全书,是文艺青年手中的中文摇滚圣经。其信息量之全、之大、之广,在当时的大陆中文出版界绝无仅有。虽然时代快速改变,但这本书的历史意义依然是其他同类书籍所无法替代的。  《灿烂涅槃:柯特科本的一生》  推荐理由:
期刊
上海影城,每年6月都会来此和电影相聚,如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举办16届,也是我连续第四年参加。不同的是这次我有了迷影网提供的媒体资格,这为我“看电影、听学术、追明星”的三部曲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今年看了总计20部电影、一次论坛(奥利佛·斯通对话杜琪峰)和一场讲座(希区柯克默片修复),与“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女王”海伦·米伦、吉安卡罗·吉安尼尼等人都有过交流,签名、合
期刊
“山草就像这个老人一样,它不要人给他施肥,也不需要人给他浇水,秋天来了,冬天来了,它就枯死了。到了春天它又发芽了,又开了。它太平凡了,但是大地,这世界没有草,没有普普通通的草,那么也就不称其为春天。”  一直对《理想病》中山人乐队主唱瞿子寒的一段话记忆犹新:“大部分的正常人是满足了其它的需求以后,最后才是自我实现,但我们第一就是自我实现。”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07年。那个时候,山人乐队成军近10年
期刊
大三弦:  又叫“大鼓三弦”或“书弦”,全长约115公分左右,以伴奏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而得名。它是中音乐器,也可作低音乐器使用,音色浑厚而响亮,多用于北方说唱音乐如鼓书、弹词、单弦之伴奏和曲剧、吕剧等地方戏曲伴奏,也可独奏或参加器乐合奏。据清代典籍记载,大三弦曾为清代宫廷宴乐乐器,在“番部合奏乐” 中只使用一支,而在表演《庆隆舞》时,乐队中则要使用八支大三弦参加伴奏。据说在清代末年,有位盲艺人王玉
期刊
对老北京人来说,酸梅汤这饮料,旧时并无多少稀奇。盛夏酷暑,路边摊子上花几个铜子儿舀一碗,趁着冰镇的新鲜劲儿凉津津灌进肚子,幸福得直哼哼。旧人多认为酸梅汤以老字号九龙斋、信远斋的最好,可据美食名家唐鲁孙回忆:民国时名满京城的“王牌冷饮”,竟然出自鲁菜馆子东兴楼,名曰“桂花冰镇乌梅汁”,其酸甜甘爽,远甚可口可乐之流。  齐鲁厨子调出京城名饮,并不值得拍案惊奇,饮食之道一通百通,这只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期刊
拒绝棕色已经是上个世纪的时尚建议了。在满眼的海军蓝和砂灰色的华尔街,每天看着重复的颜色让人疲劳,于是当《GQ》为麦德斯·米科尔森选择了棕色西装时,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他展示了将烟草色、铜色或是偏咖啡的经典颜色从沉闷如何带向时尚前沿。“汉尼拔教授”在这期《GQ》杂志上成了复古精英绅士的代表,正确,优雅,性感,且平添一份成熟的野性。
期刊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创伤,总有失恋、背叛、误解的伤痛。怎样不让情绪伤害心灵的本真?我的经验是,努力把自己从这些事件中抽离出来,变成观察者去看镜中的自己:那个哭的自己、迷惘的自己、挣扎的自己……然后,你就会发现那透彻心扉的痛在变淡,像在看另一个人。看得清楚了,就知道自己为什么受伤,怎样去疗愈自己,力量和信任感又会重新回到你的身上。  麓雪:  你好!  还记得那个曾经给你写信的小时候就被父母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