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套印本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si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书中有一种本子的文字是用两色,三色、四色或更多颜色印刷的,版本学上管这叫朱墨本、三色本、四色本或五色本。这些本子又通称套印本。套印本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是雕版印刷术的一大进步。
  具体地说,套版是将一页书的版面做成同样大小的几块板,每板印一种颜色,逐次印在同一张纸上,就成为印着几种颜色的书。最常见的是朱墨印,即两色印。每印一页书,先要刻同样大小的两块板,一块板刻黑字部分,一块板刻红字部分。然后先用一块板印上黑字,再用另一块板印上红字,印刷时必须使两块版的版面严密吻合,使两次所印的双色字恰如其分地在它应有的位置上,并保持版面上行与字之间的整齐合谐,这就是套印。如果印的颜色多,还要多刻板。套印究竟产生于何时,现在不好考证。从现存实物看,元至元六年中兴路资福寺所刻的无闻和尚的《金刚经注解》最早。此书卷首扉页画·老僧坐着讲经,桌前地面上生出几枝灵芝。经文用红色印,注文用黑色印。灵芝也用朱墨两色套印。此书原藏南京图书馆,解放前运往台湾。
  但是套印本的成本比一般书商得多。所以不易推广,从元至明,沉寂了二百多年。明末苏杭江浙一带成为刻书中心,为了科场需要和便于指导阅读,私人和书坊刻印了许多带圈点和批注、评论的书。可是如果一律用墨印,黑糊糊一大片,看的人还得从一片黑暗中去分辨哪是正文、哪是批注,哪是评语等等,太不方便。如果把这些圈点、批注、评语和正文用不同颜色分别套印出来,读时也就方便醒目多了,因此这时套印本开始风行。还得提一句,江浙苏杭当时是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的富庶之区,所以这些刻书者也拥有这种财力。其中最有名的刻书也最多的是吴兴闵、凌二家。闵家中有名的是闵齐假,凌家是凌潆初、凌瀛初。凌漾初就是编初、二刻《拍案晾奇》的人。现在这两家刻印的套印本在拍卖会上还时有所见,颇受时人追捧。而在传统文人看来,其书从内容上讲质量不高,校勘不精,鲁鱼亥豕,饱受学者批评。
  除了印正经正史以供当时人学习应举,闵、凌二家还刻了不少小说、戏曲,而且许多书里都附插图,不过插图都是单一墨印,与正文朱墨两色不同。
  清代的套印书也不少。有名的有康熙时清内府、武英殿用五色套印的《劝善金科》、朱墨紫绛四色套印的《唐宋文醇》、朱墨两色套印的《曲谱》等等。乾隆时内府用五色套印《昭代箫韶》。家刻套印本有道光间涿州卢坤六色套印《杜工部集》、松滋谢氏朱墨本Ⅸ碎金词谱》、光绪间南海冯俊生朱墨本《六朝文絮》。坊刻本则有道光间广东芸叶盒刻五色本《杜工部诗集》等等。但总的说起来,清代套印本的成就和影响没有明代的大。
  套印这种技术,明未有一个很大变化革新。这就是彩色木刻画的出现。明末有一个以制墨出名的徽州人程君房,他刻印了一部书《程氏墨苑》,其中有些图是彩色印的。印的方法是在一块版上涂上各种颜色。不久,木刻家和印刷工人合作,发明了“饭版”。所谓“馑版”,即分色分版的彩色套印技术,具体做法是先勾画全图,按照一幅画面上的不同颜色,区别形态制成大小不同的版,每版反映画面上的一个部分。刻好后,分别照原画面色彩涂上不同颜色,分先后轻重顺序印在同一张纸上,便成为一幅精美的彩色画,不仅色彩鲜艳,同时还能表达出画面的浓淡深浅。现在流传下来能见到的最早饭版印书,是明天启年问刻印的《萝轩变古笺谱》。之后不久,又有个徽州人胡正言,发明了“拱花”的技术。拱花和近代凸版相似,印时不在版上刷颜色。只是将纸用力压在版面上,使刻版的花纹清晰地一一凸现于纸上,用以表达天际浮云、江上流水以及鸟类羽毛,并与饭版相配合,使画面更加艳丽精美,其代表作是《十竹斋画谱》和《十竹斋笺谱》。
  入清以后,《十竹斋画谱》和《笺谱》翻刻不断,有些翻刻得也相当不错。清康熙时,有部名书《芥子园画谱》,也是用恒版、拱花方法印的,后世也有大量翻刻,翻刻本好坏不。优劣有时差得极大。
  恒版套印技术在清朝被广泛运用,苏州、扬柳青等地刻印民间年画,都用彩色套印的形式。一直到清末,北京有些南纸店仍在用馑版、拱花的方法印笺纸。鲁迅和郑振铎就从中挑了一些,编了部《北平笺谱》由荣宝斋刊刻,编号发行。郑振铎还委托荣宝斋翻刻了《十竹斋笺谱》,一板一眼全照徽派作法刻印,所以印出来毫厘不爽,几乎可以乱真。1985年上海朵云轩翻刻了《十竹斋画谱》,也精美异常,重现了原来风貌。
  为什么套印技术会兴盛行于明代?这里大致有几个原因:一是明代经济相对繁荣,套印需要较强的物质基础,这是从经济上说。二是雕印技术从宋到明中后期,已经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是从技术上说。三是为适应科举考试和童蒙学习之便利,这是从学习上说。为便学习,书商往往在书上天头及行间以不同颜色印出前人和名人评点。所谓“评”,即评论,指对书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一般印在天头上,也称“眉批”。所谓“点”,即圈点,就是遇到文中精彩之处,在字旁加圈儿,以示这些话寓意深刻,应当认真领会。评点常常能讲出大段文章难以讲出的妙处,有时寥寥数语,即有画龙点睛之效,所以颇受时人欢迎。评点始于南宋,第一个在书中加队评点的名家是刘辰翁,他评点的较著名的书为《世说新语》和杜诗,此外,还评点过王维、李贺及陆游等人的诗歌。特别为适应八股文考试,对四书五经的评点充斥天下,市场极大,使得套印随之兴盛。不过值得指出的是,并非所有评点本都是套印本。
  据王重民先生考证,套版印刷起源于徽州,然后从徽州传到湖州,又传到南京、苏州、杭州等著名的出版城市。17世纪的20到50年代,套印在南京和湖州达到极盛,而欧洲直到18世纪才知道套印。
  同时,王先生指出,这一伟大发明之所以产生于徽州,独属于徽州的刻书工人,从当时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来说,有下列三点:
  一、徽州本来是地瘠民贫的地区,所以从较早的时期开始,商业和手工业便特别发达。大的如盐商和典当业,小的如各种手工业商品的制造和贩卖,在全国范围内由徽州人经营的都占多数。在手工业商品的制造和贩卖之中,有许多特产和专长是和文化事业有关的,如造纸、制笺、制墨、刻书都是。这样,徽州人以商业、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就使得一般人民的经济和生活比其他地区并不低,而人民的文化教育反能有更高的水平。又由于对外的交流和游览较其他地区有更多的机会,所以在文化的某一些方面,也往往较其他地区的成就为高。徽州人在造纸、制笺、制墨、刻书的技术提高上有较大贡献,即在于此。
  二、造纸、制笺、制墨、刻书,这些与文化事业有关的手工制造业所用的原料与所使用的技术和方法,既然比较接近,所以常常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从而造成了发展和进步的更多机会。如刻书的艺术进步了,就可提高制笺的方法,也可以影响到商品包装封面画的改进;又如想提高铸墨的美观,就要研究雕刻墨型的技术,就要改进在墨方的题字或图画上的施色贴金的方法。改进这些手工业的艺术和技术,在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之下,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可以得到新的启发,给新发明和新创造提供更多的思考机会,自然就容易产生创造性的发明。
  三、印刷的进步是非常曲折的,由石而木,由拓而刷,由墨印到彩印,都是在长时期的思考和经验中发明出来的。徽州印刷工人首先发明套印印刷法,恐怕最初是在印制艺术小品的实践中得到的。如在一种墨型里铸成墨方,可能利用同一墨型也可能利用另一种墨型去涂金,或著一些颜色。又如制信笺,在使用一版印上了一色的图画以后,很快就容易摸索到在一版上使用两种颜色,更进一步便可得到使用套版的启示。如前所述,徽州的制墨、刻书多是世世相传,全宗全村的人部作一种手工业;而制墨和刻书,如程氏和黄氏,他们在业务上的关系又是那样密切,当印笺的人有了使用套印法的要求的时候,直接从自己工作里想不出来,但当偶然看见制墨的朋友用两个墨型施彩涂金的时候,具有崇高艺术性的套版印刷法就被发现了。
  上面当然都是一些推测,但这一伟大发明,大约就是从这些复杂的条件里获得的。
  虽然王重民先生谦虚地认为自己的见解只是推测,但就近几十年对版本学的研究来看,他的见解可说精当而深刻。
其他文献
老人干瘦,晚年走路颤颤巍巍的。但那孱弱瘦削的身体里有着一个傲然不屈的灵魂,有着蓬勃饱满的艺术生命,有着认真狂热的艺术激情,让他担当起了中国美术从僵化的创作模式转向现代绘画艺术的开路先锋,扛起了中国美术进入开放时代的旗帜。大师已经远去,但一个特立独行的艺术家的背影却无比清晰的留在世人的眼里和心里……    因为朱德群的一句话投身艺术    生前吴冠中曾不断提起,自己的艺术生涯的发端是因为朱德群的一句
期刊
2006年5月30日香港佳士得春拍,编号1248的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拍出了7852万港币,创造了迄今为止明代瓷器的全球最高成交纪录。此瓶高32.5厘米,数度易手,因传承清晰,且为釉里红瓷器的典范之作,拍卖时引起了中外买家的激烈竞争,最终被澳门藏家史提芬永利(steve Wynn)竞得,后捐于澳门博物馆展出。  此瓶原为苏格兰一对夫妇继承家族遗产时获得,1984年4月10日委托伦敦佳士得
期刊
9月16日纽约佳士得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推出的何安达“思源堂古代青铜器珍藏”专拍消息甫出,即在内地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这是继2002年纽约苏富比春拍“罗伯特(Robert Hateield Ellsworth)藏中国雕塑及铜器”专拍后,近十年来上拍青铜器数量最大的一场拍卖,也是过去十年里唯——场中国青铜器专拍。此场专拍全部拍品达到了122件/组,许多拍品曾是中国、欧美地区20世纪上半叶甚至更早时期
期刊
齐白石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胆敢独造”“有能有识”的艺术奇人,他以农民耕作般的劳动态度在艺海里耕耘了将近一个世纪,他“敢于删去前人窠臼,自成家法”,以农夫般的质朴之情、率真般的童子之心、运用老辣生涩的文人之笔,开创出文入画坛前所未有的艺术审美新天地。他的绘画作品充满厂泥土的芬香、生活的气息,既师造化又师古人,达到厂民间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统一,是优秀传统技法与民俗主题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他以土到极处、俗
期刊
淄博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其制瓷历史已有1400多年,但是在众多的陶瓷史料中,除境内的寨里窑址和磁村窑址多有记述之外,在淄博制瓷史上留下绚烂一笔的博山窑却鲜有所见,博山窑所产的晶莹润泽的三彩器更是不为世人所熟知。笔者选取了几组代表性器物,与大家共同享受博山窑三彩器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  博山窑三彩器主要生产于宋金时期,因此当地俗称“宋三彩”或“金三彩”,其得名由唐三彩演化而来,并非单纯指颜
期刊
明初御窑厂在景德镇的设立,改写了中国瓷器烧制的历史,景德镇由此历史性的成为瓷业霸主。在中国制瓷史上,从来没有那个朝代像明代那样,被一个地区的产品所主导。青花瓷奇迹般的成为中国瓷器的名片,有明一代,无论是国人所用瓷器,还是外销品,青花瓷始终占主流地位。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中,青花瓷是中国陶瓷最为重要的一项。1973年苏富比登陆香港后,明代青花瓷一度是七八十年代里高价瓷器的代言
期刊
明代官窑瓷器拍卖成交TOP100
期刊
蓝瑛,字田叔,号蝰叟,晚号石头陀,又号西湖外民、西湖外史、东郭老农,吴山农等。明万历十三年(1585)出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杰出画家,擅画山水,花鸟、人物等,技法全面,尤以山水著名。他一生以绘画为职业,曾漫游南北,饱览名胜,眼界开阔,留下画作面貌多样,数量众多。而他的花鸟画迹却存世不多。这使人们认识他的花鸟画的全貌受到了局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以研究他的山水画为主,画史资料中,关于蓝瑛花
期刊
清代官窑瓷器拍场全线飘红,而我们却来关注明代官窑瓷器的拍卖走向,多少有点不合时宜。  中国市场瓷器拍卖长期以明清瓷器为主体,虽习惯上统称明清瓷器,但明、清两代主流瓷器釉彩品种毕竟不同,价值、价格评判也各有偏重,因此还是颇有必要就其行情发展的不同作一区分,更有利于看清不同时期各个品种的市场供需情况。  1997年以后清代瓷器主导拍场(不论上拍数量比,还是成交价格比,明代瓷器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明代
期刊
龚心钊(1871~1949),字怀希,亦用怀西,号仲勉,斋名瞻麓斋,安徽台肥人。其先祖为清初才子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与钱谦益,吴梅村合称为。江左三大家”。龚氏三代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其父龚照瑷(1836~1897),字仰蘧,出身监生。历任金陵机器局、江苏苏松太道(通称上海道台)与四川布政使等职。光绪十九年至二十三年(1893~1897)间出使英、法、比、义等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