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泉州惠安崇武镇西沙湾,有一座全国独一无二的“解放军庙”,这座“天下第一奇庙”里供奉的不是神灵,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8军的27名烈士。它的故事在崇武几代人中口口相传,延续至今。
1949年9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率领的28军84师251团的官兵分乘6艘木帆船从福建东南的平潭岛来到崇武镇的西沙湾练兵,准备参加解放金门、厦门的战役。
一天上午,几架国民党飞机突然出现在祟武西沙湾上,并一通狂轰滥炸。为了保护人民群众,正在西沙湾练兵的解放军官兵用机枪迎击,吸引敌机火力。由于轰炸来得突然,又是白天,路上有许多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这其中就有一个哭喊着找妈妈的小女孩,她从沙滩向地瓜田奔跑,离她不远的地方不时落下一个炸弹,情况十分危急。五个解放军战士不顾一切从掩蔽的船体下、小树林中冲出来扑向小女孩,用血肉之躯挡住飞迸而来的弹片……小女孩得救了,五名解放军战士却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被救小女孩叫曾恨,当时只有13岁。在此之前小女孩叫曾阿兴,她的母亲叫李面。李面与丈夫侨居新加坡,生有三子一女。女孩起名曾阿兴,寓意为家族带来兴旺。然而,阿兴的三个兄弟在1942年至1945年日本侵占新加坡期间全遇难了,这对李面一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将女儿改名曾恨以示对战争的憎恨。为了躲避战争,李面夫妻决定带12岁的女儿返回故乡崇武定居。家乡虽穷,但人情的温暖让李面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不久,李面再次为女儿改名,改回曾阿兴。她希望忘记悲痛,在家乡重新出发,家族未来兴旺发达。
哪曾想回国第二年,阿兴就遇到了轰炸。李面找到她时,母女俩抱头痛哭。在依然硝烟弥漫的西沙湾,李面又一次为女儿改名,她叮咛女儿:“阿囡,今天起,你叫曾恨。你要一辈子记住解放军的恩情。”
这一天,共有24名解放军在西沙湾为民捐躯。镇里的百姓纷纷涌向这里,流着泪为烈士整容,在附近的沙地挖了一个大坑安葬了烈士。他们依照当地风俗在沙冢边盖了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子,屋子里安放着烈士的牌位,上书“廿四君灵位”。
曾恨忘不了解放军的恩情,除了经常过来上香,每年除夕,她都要为这些死难的烈士守岁。她把母亲给她的梳妆盒改成一个小小的神龛,用泥土塑了一尊解放军像。解放军像上有她用笔认真描绘的五官和红五星、领章,泥像的胸前还有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纸条。解放军像让曾恨对解放军的纪念有了形象寄托,但每次烧香点烛焚纸钱时,海风总是把纸灰吹得到处飘扬。她许下心愿,建一座像“和寮宫”一样的庙,把烈士供起来让人们瞻仰。
崇武民风古朴,素有奉祀为民捐躯的英雄的习俗。明朝时,戚继光率部在泉州海域与倭寇激战,众多将士阵亡。一部分阵亡的将士也葬在西沙湾的海滩旁,村民感激将士,建了一座面向大海的“和寮宫”,以祭奠奉祀些英灵。供奉“廿四君灵位”的小屋子便建在“和寮宫”附近。
1996年,做小本生意的曾恨带头捐出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攒的6万元钱,并到有关部门询问有关建庙事宜。但6万元对建庙只是杯水车薪,不得已她只得四处“化缘”,以一颗特别的拥军之心感化周围干部、群众。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曾恨在只有6万人口的崇武镇募到60多万元的捐款。
1993年,解放军庙紧挨着“和寮宫”动工了,1996年秋天,庙建成了。当地居民把同一天在祟武海域牺牲的另外三位英烈请了进来,正名为“廿七君庙”。无和尚、没尼姑,无佛无神,在通常用来摆放神明的地方端端正正地摆放着27尊解放军塑像以及当年他们所乘的木帆船的模型。如今已年过七旬的曾恨就住在庙里,她每天早早地起床,在供桌前摆上清茶、供品,然后烧一柱香,默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1997年,崇武人民又捐资建了烈士纪念碑。老将军叶飞听女儿叶之桦讲述老百姓自发修建解放军庙的消息后,激动不已,当即挥毫题写碑铭:“为了人民,死得光荣”。1997年11月,纪念碑完工。1998年初,崇武镇又扩建了烈士纪念馆,完成解放军庙的配套工程。
几经变更,当年的27位烈士所在部队早已改了新的番号,但烈士故事与精神永远写在了部队的军史册上。1997年,该部队时任团长来到崇武悼念先烈,代表部队为解放军庙赠送匾额,上书“战士英烈,惠女虔诚——天下第一庙”。
1999年八一节,老战士侯茂森也来此解放军庙怀念战友。之后,每年的9月17日,附近的驻军官兵和中小学校的师生更是经常到这里接受先烈事迹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2002年8月,惠安县委县政府正式将里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占地400多平方米的解放军庙香火不断,庙前的楹联:“丹心照日月,碧血写春秋”、“官兵勇战壮成仁,同志于今称大人。塑像奉香岂迷信,翻身群众敬功臣。”庙宇上空回荡的总是《我是一个兵》《说句心里话》和《我的老班长》等军歌。
2005年,联合国和平使者林常徳先生前来参观解放军庙,他感慨万千,随即挥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世界和平卫士”及“军魂”二字,现如今刻于青石碑上以祭英魂。
1949年9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率领的28军84师251团的官兵分乘6艘木帆船从福建东南的平潭岛来到崇武镇的西沙湾练兵,准备参加解放金门、厦门的战役。
一天上午,几架国民党飞机突然出现在祟武西沙湾上,并一通狂轰滥炸。为了保护人民群众,正在西沙湾练兵的解放军官兵用机枪迎击,吸引敌机火力。由于轰炸来得突然,又是白天,路上有许多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这其中就有一个哭喊着找妈妈的小女孩,她从沙滩向地瓜田奔跑,离她不远的地方不时落下一个炸弹,情况十分危急。五个解放军战士不顾一切从掩蔽的船体下、小树林中冲出来扑向小女孩,用血肉之躯挡住飞迸而来的弹片……小女孩得救了,五名解放军战士却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被救小女孩叫曾恨,当时只有13岁。在此之前小女孩叫曾阿兴,她的母亲叫李面。李面与丈夫侨居新加坡,生有三子一女。女孩起名曾阿兴,寓意为家族带来兴旺。然而,阿兴的三个兄弟在1942年至1945年日本侵占新加坡期间全遇难了,这对李面一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将女儿改名曾恨以示对战争的憎恨。为了躲避战争,李面夫妻决定带12岁的女儿返回故乡崇武定居。家乡虽穷,但人情的温暖让李面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不久,李面再次为女儿改名,改回曾阿兴。她希望忘记悲痛,在家乡重新出发,家族未来兴旺发达。
哪曾想回国第二年,阿兴就遇到了轰炸。李面找到她时,母女俩抱头痛哭。在依然硝烟弥漫的西沙湾,李面又一次为女儿改名,她叮咛女儿:“阿囡,今天起,你叫曾恨。你要一辈子记住解放军的恩情。”
这一天,共有24名解放军在西沙湾为民捐躯。镇里的百姓纷纷涌向这里,流着泪为烈士整容,在附近的沙地挖了一个大坑安葬了烈士。他们依照当地风俗在沙冢边盖了一间12平方米的小屋子,屋子里安放着烈士的牌位,上书“廿四君灵位”。
曾恨忘不了解放军的恩情,除了经常过来上香,每年除夕,她都要为这些死难的烈士守岁。她把母亲给她的梳妆盒改成一个小小的神龛,用泥土塑了一尊解放军像。解放军像上有她用笔认真描绘的五官和红五星、领章,泥像的胸前还有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纸条。解放军像让曾恨对解放军的纪念有了形象寄托,但每次烧香点烛焚纸钱时,海风总是把纸灰吹得到处飘扬。她许下心愿,建一座像“和寮宫”一样的庙,把烈士供起来让人们瞻仰。
崇武民风古朴,素有奉祀为民捐躯的英雄的习俗。明朝时,戚继光率部在泉州海域与倭寇激战,众多将士阵亡。一部分阵亡的将士也葬在西沙湾的海滩旁,村民感激将士,建了一座面向大海的“和寮宫”,以祭奠奉祀些英灵。供奉“廿四君灵位”的小屋子便建在“和寮宫”附近。
1996年,做小本生意的曾恨带头捐出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攒的6万元钱,并到有关部门询问有关建庙事宜。但6万元对建庙只是杯水车薪,不得已她只得四处“化缘”,以一颗特别的拥军之心感化周围干部、群众。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曾恨在只有6万人口的崇武镇募到60多万元的捐款。
1993年,解放军庙紧挨着“和寮宫”动工了,1996年秋天,庙建成了。当地居民把同一天在祟武海域牺牲的另外三位英烈请了进来,正名为“廿七君庙”。无和尚、没尼姑,无佛无神,在通常用来摆放神明的地方端端正正地摆放着27尊解放军塑像以及当年他们所乘的木帆船的模型。如今已年过七旬的曾恨就住在庙里,她每天早早地起床,在供桌前摆上清茶、供品,然后烧一柱香,默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1997年,崇武人民又捐资建了烈士纪念碑。老将军叶飞听女儿叶之桦讲述老百姓自发修建解放军庙的消息后,激动不已,当即挥毫题写碑铭:“为了人民,死得光荣”。1997年11月,纪念碑完工。1998年初,崇武镇又扩建了烈士纪念馆,完成解放军庙的配套工程。
几经变更,当年的27位烈士所在部队早已改了新的番号,但烈士故事与精神永远写在了部队的军史册上。1997年,该部队时任团长来到崇武悼念先烈,代表部队为解放军庙赠送匾额,上书“战士英烈,惠女虔诚——天下第一庙”。
1999年八一节,老战士侯茂森也来此解放军庙怀念战友。之后,每年的9月17日,附近的驻军官兵和中小学校的师生更是经常到这里接受先烈事迹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2002年8月,惠安县委县政府正式将里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占地400多平方米的解放军庙香火不断,庙前的楹联:“丹心照日月,碧血写春秋”、“官兵勇战壮成仁,同志于今称大人。塑像奉香岂迷信,翻身群众敬功臣。”庙宇上空回荡的总是《我是一个兵》《说句心里话》和《我的老班长》等军歌。
2005年,联合国和平使者林常徳先生前来参观解放军庙,他感慨万千,随即挥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世界和平卫士”及“军魂”二字,现如今刻于青石碑上以祭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