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朗读有切身的体会,假如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假如不读,学生就无从感悟文章;假如不读,学生就难以理解文章。一个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时不可想象得,所以,我认为——不读,就不是语文课。
  朗读的作用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的结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就是母语教学,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多文质兼美,适合朗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抓住并努力抓好朗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朗读,可以使学生在朗读的同时领悟到语言之美。在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读书听,有时还尝试配乐朗诵。在朗诵中,让学生领略《春》的艺术魅力,感受《最后一次讲演》的震撼力量,体会《岳阳楼记》的人文传统,欣赏《望岳》的气势与胸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大高涨,书声琅琅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心灵和语言的升华。
  第二,朗读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出声的读,方能读准字音,大声朗读,方能有抑扬顿挫。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机巧,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都会在朗读中得以解决,而且还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在不经意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通过训练,学生的朗读有气势有感情,可谓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到了语言的魅力,领会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而且能够将自己的看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课堂效果非常之好。
  第三,朗读是一门艺术,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同是一篇诗或文,干巴巴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给听着的感受、感染、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好的朗读,人们会由衷的发出赞叹:“真美”!这“美”指的是音乐的美、艺术的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回旋往复,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扣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并由此而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四,朗读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美。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文中蕴涵感情的抒发与宣泄,使静态的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的有声的具体情景,从而激发读者与听者的情感美。可以说,好的朗读可以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拨动人的心弦,撼动人的灵魂。
  第五,朗读,可以激发人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实现的。朗读,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感觉的就是借助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所以,我们说联想和想象是语言的翅膀,朗读,则是托起着双翅膀的空气。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联想和想象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没有联想和想象就失去了语文课的魅力。这样,他们就会有联想和想象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突出这两个方面。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展开双翅自由翱翔于语言的天空。
  第六,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试想,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以悦耳的享受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人带入身临其境的意境时,当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人的心灵时,有谁会无动于衷?有谁不产生尝试一番的念头,进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加强朗读大有裨益。说到激发兴趣,不单单是在课堂上,更可以延伸到课外,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我在网络上就经常到“中国朗诵网”、“配乐朗诵网”、“声之韵朗诵网”等网站寻找朗诵资料,并向我的学生推荐这些优秀网站,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七,朗读,是积累语文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要求在阅读方面“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没有积累,自然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语文素养。我们知道,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勤于积累,方能后积而薄发。而积累的过程如同化蛹为蝶,想成为蝴蝶,必须经过成蛹的过程,相对于蝴蝶短暂的翩翩飞舞而言,这个过程极其漫长,然而又是不可或缺的。
  第八,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我们知道,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思维所运用的载体正是语言。所以,朗读不单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九,朗读,可以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德,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在前面几项的基础上,朗读还要最大限度的将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题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让我们真正重视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这一主体在朗读中充分体现出来,让朗读的作用完完全全地发挥出来。
其他文献
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笔者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一、观察要立体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
期刊
《新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足见道德的重要性,如今,时代发展,光彩陆离的生活也影响着孩子,小学生正处于道德的认识阶段,对于道德的培养十分重要。语文,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德育的渗透无处不在。  一、学习课文明辨是非,汲取阳光的养料  小学课文很多文章都是都是通过人、事、景来揭示一个真理,引领孩子
期刊
实践教学是新闻专业的必要构成部分,该文探讨实践在该专业中的地位、实现方法、学习实效及解决方案。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journalism professio
语文教学要讲究声情并茂,教师要带着浓厚的感情上好每节课,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1.要创设情感氛围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
期刊
教师是美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的各种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及政治、道德等知识都通过教师体现出来。教师既不是灌输者,也不是附从者,而是美的活动的诱导者、组织者。教师的责任在于义不容辞地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用美的方法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艺术化的手段启发受教育者在符合美的规律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教师轻
期刊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阅读”,阅读教学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书报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目的也是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读要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学才能善求,有了兴趣才会  有学习的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释放其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其创新积极性。创设良好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做一个文采飞扬的语文教师,打造思想火花飞溅、师生心灵互动、生命交流的魅力课堂、美的课堂,关键在于一个“情”字。这是我在鼎新中学参加全市优秀语文教师公开课听课活动后的感悟,在此与大家共勉。  《背影》一课让我看到了浓浓父子情,父亲那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整个教学与辅导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写作文,如何教会中学生写作文,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内容。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策略  提起作文教学,不少教师感到头疼,感到无从下手,学生们更是绞尽脑汁、抓耳挠腮,面对着作文纸使劲咬笔杆还是半天都挤不出一个字。于是,作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只拦路虎。作文是学生掌握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的集中体现,提高写作水平更是一个恒久
摘要:作文在语文中占很大的比重,是语文的“半边天”,作文教学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初中语文教学最为吃力的就是关于作文的教学,老师花的心思多但收效都不是很好。通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班中,作文写得好的只有那么几个,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普遍较差。从而,有些学生对作文形成了强烈的反感情绪,一提作文就头疼,除了考试必须写作文外,平时根本不会理会作文的练习。教师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