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工用夹带方式窃取铜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行为人实施窃取行为,是否利用职务便利,关系到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认定。本文从一则案例出发,从职务行为的特点、职务侵占的手段、职务便利的内涵、工作便利与职务便利的区别等方面来探讨区分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关键。
  【关键词】 盗窃;职务侵占;职务便利;工作便利
  案情简介:杨某为某电气公司冲压车间工人,该车间常见原料为磷铜,由车间配料员将磷铜分配给工人用于生产。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杨某多次用衣服遮盖夹带的方式窃取车间内的磷铜并销赃,累计窃得磷铜120公斤,价值7000余元。经查,杨某与该公司签有劳动合同,工作职责为用其单独操作的冲床将原料磷铜加工成产品。
  分歧意见:关于本案的定性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观点认为,杨某利用工作便利,秘密窃取公司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第二种观点认为,本案中杨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杨某系利用了其所任冲压工的职务便利,采用秘密窃取的方法,非法占有公司财物,其行为性质属于职务侵占,但因数额没有达到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的立案标准,故不应以犯罪论处。
  法理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本案中杨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关键在于判断其秘密窃取行为是利用了工作便利,还是利用了职务便利,这就需要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职务行为的特点
  职务是指一定组织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赋予行为人重复地、持续地担任某种工作岗位的职责与权限。这种重复性、持续性表明职务行为一般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单位临时、偶然地委托行为人从事某一事务,或是单位中的某一个工作人员私自委托行为人从事某一事务,行为人在此过程中实施非法占有行为的,因该种委托具有临时性或偶然性,不具有稳定性,不应视为职务行为,进而不能把行为人利用的便利看作是“职务”上的便利。比如,公司临时委托行为人收取某笔货款,行为人乘机携货款潜逃的;公司的出纳私下委托行为人代为提取公司公款,行为人提款后占为己有、拒不退还的,因均不能视为行为人是在履行职务行为时侵吞公司财物,故其行为不能构成利用职务之便,不能定性为职务侵占。
  二、职务侵占的手段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法条中并未规定本罪的犯罪手段,仅笼统表述为“非法占为己有”,有观点就认为职务侵占的手段只有“将代为保管的单位财物占为己有”即“侵吞”一种,不应包括盗窃、诈骗及其他手段。这种限定解释会使得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窃取、骗取本单位财物的行为只能认定为盗窃罪、诈骗罪。由于盗窃罪、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在构罪数额上上存在较大差距,行为人用“窃取”、“骗取”的方式非法占有数额较小的单位财物构成盗窃罪、诈骗罪,用“侵吞”的方式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单位财物构成却构成职务侵占罪,这样就会出现处罚的不协调,导致罚不当罚。再者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是特别关系,贪污罪仅是在身份与对象的要求高于职务侵占罪,在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与职务侵占罪并无不同,因此职务侵占的手段应参照贪污罪对手段的表述,即“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也就是说行为人虽使用秘密窃取的方式取得单位财物的,但利用了职务便利的,应定性为职务侵占,而非盗窃。
  三、利用职务便利的内涵
  利用职务便利,有其特定的内涵,并不是指利用所有与职务有关的便利,而是特指利用与单位财物有关联的职务上的便利。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解释,“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所谓“主管”财物,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本单位财物具有审查、批准、调拨、处置的权力,拥有此权限的如董事、经理等人员。所谓“管理”财物,是指直接以看管、保管本单位财物为工作内容的职权,拥有此权限的如会计、出纳、保管员等人员。所谓“经手”财物,是指行为人虽不拥有主管、管理本单位财物的职权,但因工作需要,如在加工、装配、修理过程中,行为人对单位财物具有排他性的实际控制权,拥有此权限的多为一般职工或业务人员。
  四、利用工作便利与利用职务便利的区别
  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与其非法占有的单位财物之间并无职责上的关联,即其并不具有主管、管理、经手该财物的权限,
  只是由于工作关系熟悉作案环境或偶然机会接触到他人主管、管理、经手的单位财物,对非法占有该财物形成了便利条件。行为人由此实施的财产犯罪,应依据行为人实施的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具体手段,分别定性为侵占、盗窃、或者诈骗。只有行为人利用与单位财物有关联性的职责实施的对该财物的非法占有行为,才属“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行为,应当定性为职务侵占,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例如,某公司仓管员从其负责保管的仓库中窃取单位财物,是利用职务便利的行为,属职务侵占。但若该仓管员路过本单位某办公室,乘人不备秘密窃取办公室内财物,因其与室内财物不具有职责的关联性,其行为所利用的就并非是职务之便,而是利用了熟悉作案环境的便利条件,属于盗窃行为。
  回到本文案例,杨某与该电气公司签有劳动合同,系冲压车间冲压工,工作职责具有稳定性,即用其独立操作的冲床将分配的原料磷铜加工成产品。在工作期间,杨某用衣服夹带的方式秘密窃取自己所实际控制的磷铜,其与窃取的单位财物有职责上的权限和直接关联,利用的是“经手”的职务便利,而非是与自己无职责关系的一般的工作便利。杨某的这种行为应定性为职务侵占,而非盗窃,由于涉案金额仅7000余元,未达到职务侵占罪20000元(浙江省)的构罪标准,因此杨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当然,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杨某乘人不备,窃取其他工人操作冲床旁的磷铜,或系下班后又潜回车间窃取磷铜,则其利用的是工作中易于接触他人经手的单位财物及熟悉作案环境的便利条件,即利用的是“工作便利”,此种情况应定性为盗窃,数额较大的,构成盗窃罪。
其他文献
【摘要】 2011年8月,最高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此解释一经出台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其中的第10条关于一方婚前贷款买房、夫妻婚后共同还贷问题处理的规定更是成为学术界竞相讨论的热点和民众关注的焦点。然而,我们在倾听不同声音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人对此条的误读。下面,本文旨从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权益保护方面来谈谈自己对第十条的理解。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食品安全问题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以海鲜食品的安全问题为调研的切入点,探讨了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 食品安全;问题;对策  《汉书》有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可见,食品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而食品安全则是人民健康的根本,是关乎民生的大事。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在
期刊
【摘要】大学生拥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可以通过一整套由行政行为的规范执行、申诉、复议乃至提起行政诉讼等途径共同构成的系统来加以维护。而这套体系越是走向健全,就越是符合每位大学生的期待,也就越是高校行政管理良策善治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大学生权益;司法保护;甘露诉暨南大学案一、导言:波折背后的困境  甘露诉暨南大学案可谓一波三折。经过再审程序,这起旷日持久的行政诉讼案最终以高校的败诉而告终
期刊
【摘要】 立法和司法所分配的法律责任,在于对权益保护的必要性,遭受危险或损害时具有救济的可能性,以及可责与人的可接受性。这需要立法者,及司法者在追求普适的公正时,也要寻求个案的公正,以考虑和平衡版权人的权益,公民的言论自由,以及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人-网络服务商的权益,以及信息资源传播与共享的公共需求等。  【关键词】 ISP类型化;代位责任;衡平责任  一、我国网络侵权责任主体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
期刊
【摘要】 婚内强奸,其客观表现形式与我国《刑法》第236条规定的强奸罪相同。这种行为是否构成强奸犯罪是学术界和实践中都备受争议和讨论的问题。本文从A市首例宣告有罪判决的婚内强奸案件入手,进行法理分析,认为不构成强奸罪:首先,界定婚姻的涵义——是夫妻双方基于合意形成的一种契约,性行为是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界定强奸的涵义,包括“强”和“奸”两个要素,其中“奸”为本质要素。第三,婚内强奸不适用刑法调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对比现行银行的信贷规则和运作模式民间借贷以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使得中小微型企业能拓宽融资渠道安置闲散民间资金,减轻了中小微企业对银行的信贷压力,但是也因民间借贷存在交易隐蔽、风险不易控制导致经济犯罪大量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秩序。本文以宁波市调研为依据,通过分析民间借贷的各种经济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寻求防控对策,为宁波市民间借贷实际规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民间借贷
期刊
【摘要】 我国刑法将贿赂的内容规定为“财物”。如今,我国正在进行着剧烈的社会转型,贫富差距日益加深、贿赂腐败案件连连上演,贿赂手段和内容越来越隐蔽化和多元化。对于性贿赂行为应否入罪,其实质上是讨论刑法贿赂的范围问题。从贿赂的保护法益和刑法禁止类推原则以及目前我国的司法实践、完善刑法体系立法建设的完善出发,重新审视贿赂的范围,将贿赂的范围界定在可以用金钱衡量的财产性利益为宜。请托人付费的间接性贿赂本
期刊
【摘要】 对于重伤害承诺是否有效,张明楷教授持无效说,黎宏教授采有效说,二者虽表面相异,却没有本质不同。黎宏教授的危及生命的重伤害行为的杀人故意的观点应予采纳。一般的重伤害的承诺无效。对一般的重伤害行为的处罚,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一格,以达到不同情形间法定刑的协调。  【关键词】 重伤害承诺;法定刑的协调  法谚云:得承诺的行为不违法。然而,并非任何法益都可以由被害人承诺。重伤害是否在承诺范围内就
期刊
【摘要】 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法律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体现,是全面落实“人民司法为人民”原则的重大举措。文章阐明了我国当前司法体制改革所应当坚持的原则,同时对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而助力。  【关键词】 司法体制改革;界定;原则;问题  党和政
期刊
【摘要】 当今的社会是风险型社会,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承担着风险防控的重要职能。布雷耶大法官在《打破恶性循环:政府如何有效规制风险》这本书中介绍了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设立集中化的行政组织进行风险防范。这一点值得我国借鉴,也是行政机构改革的新方向。  【关键词】 政府风险规制;新路径  史蒂芬·布雷耶(Stephen G.Breye)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其在行政法学、风险规制理论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