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实现和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群众文化 加强措施
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实现和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谈一下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一些措施:
一、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这个转型不仅表现在物质性的发达、而且要求社会文化进步。农村群众文化资源原本不足,乡镇以下的群众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更为贫乏。很多传统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走向消亡。而乡镇群众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其职责是对群众做好宣传、组织、示范、引导。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为新农村文化指引方向。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统一,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员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群众文化就要着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接受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方面教育。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抵制不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弘扬时代主旋律。
3、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
群众文化为民服务,它立足于文化工作面向基层,将文化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繁荣文化活动的一种有效载体。群众文化的工作人员员要广泛的动员组织群众参加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和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策略
1、满足群众需求,加强基层文化环境建设,引导精神文化生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建设和谐文化着力点也在基层。文化工作归根到底是群众工作,必须进一步重心下移,增强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把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体现在满足群众的需求上,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把镜头更多地对准群众,把版面更多地让给群众,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表现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下大气力狠抓基层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工作的覆盖面,使基层群众成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要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发挥社区、企业、机关、学校、村委会和家庭的作用,要继续抓好文化“三下乡”、企业文化、文化进社区、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和谐创建活动。基层文化企事业单位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认清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形势,及时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开阔视野,打开思路,既要用足用活现有政策,也要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探索新的发展路子。特别是要以项目带动工作,走出去,寻找合作伙伴,在市场中寻找份额,谋求我省文化企事业单位新的发展和新的突破。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要体现国泰民安,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和谐气氛,要丰富社区、农村、牧区基层文化生活,尤其是要通过群众普遍的参与,发现民间文化亮点和文化人才,整合文化资源,激活文化市场。同时,要大力培养城乡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基层文化活动的创作之中,启发、引导群众的文化意识,培养群众的文化技能,增加群众的收入。要特别关心帮助困难群众,在送去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要把精神文化帮助送给困难群众。
2、加大投入促进建设落实。
群众基层文化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应投入不是全部推向市场,因为经济投入与文化事业是否同步、协调发展,关系到改革成败,况且基层文化建设是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解决乡镇文化站只有牌子而无场所、只有编制而无经费、只有人员而无活动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3、提高服务机能,优化结构组合。
乡镇文化工作人员要有对文化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乡镇农村人口希居、地域特点、经济条件,有计划地创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设施,也可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改造,利用远程资源平台为农民服务。
4、突出阵地建设。
阵地建设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并对群众文化活动起到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在群众分散活动普遍开展的同时,群众文化活动适时在主阵地组织各种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为分散活动提供综合交流和集中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意义重大。相关部门应该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大投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要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加强“三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图书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力度,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面向务工流动人员、空巢老人等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同时,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并重,整合资源,提高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综合效用。
群众文化 加强措施
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实现和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谈一下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一些措施:
一、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这个转型不仅表现在物质性的发达、而且要求社会文化进步。农村群众文化资源原本不足,乡镇以下的群众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更为贫乏。很多传统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走向消亡。而乡镇群众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其职责是对群众做好宣传、组织、示范、引导。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为新农村文化指引方向。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相统一,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文化建设要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共产党员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群众文化就要着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接受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方面教育。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抵制不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弘扬时代主旋律。
3、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
群众文化为民服务,它立足于文化工作面向基层,将文化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繁荣文化活动的一种有效载体。群众文化的工作人员员要广泛的动员组织群众参加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和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策略
1、满足群众需求,加强基层文化环境建设,引导精神文化生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建设和谐文化着力点也在基层。文化工作归根到底是群众工作,必须进一步重心下移,增强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把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体现在满足群众的需求上,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把镜头更多地对准群众,把版面更多地让给群众,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多表现普通百姓的精神世界。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下大气力狠抓基层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工作的覆盖面,使基层群众成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要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抓好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发挥社区、企业、机关、学校、村委会和家庭的作用,要继续抓好文化“三下乡”、企业文化、文化进社区、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和谐创建活动。基层文化企事业单位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认清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形势,及时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开阔视野,打开思路,既要用足用活现有政策,也要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探索新的发展路子。特别是要以项目带动工作,走出去,寻找合作伙伴,在市场中寻找份额,谋求我省文化企事业单位新的发展和新的突破。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要体现国泰民安,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和谐气氛,要丰富社区、农村、牧区基层文化生活,尤其是要通过群众普遍的参与,发现民间文化亮点和文化人才,整合文化资源,激活文化市场。同时,要大力培养城乡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基层文化活动的创作之中,启发、引导群众的文化意识,培养群众的文化技能,增加群众的收入。要特别关心帮助困难群众,在送去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要把精神文化帮助送给困难群众。
2、加大投入促进建设落实。
群众基层文化作为公益事业,政府应投入不是全部推向市场,因为经济投入与文化事业是否同步、协调发展,关系到改革成败,况且基层文化建设是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解决乡镇文化站只有牌子而无场所、只有编制而无经费、只有人员而无活动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3、提高服务机能,优化结构组合。
乡镇文化工作人员要有对文化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乡镇农村人口希居、地域特点、经济条件,有计划地创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设施,也可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改造,利用远程资源平台为农民服务。
4、突出阵地建设。
阵地建设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载体,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并对群众文化活动起到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在群众分散活动普遍开展的同时,群众文化活动适时在主阵地组织各种高质量的集中活动,为分散活动提供综合交流和集中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意义重大。相关部门应该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大投入,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要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加强“三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图书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力度,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面向务工流动人员、空巢老人等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同时,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并重,整合资源,提高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综合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