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廊里的“风景”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iak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仫佬人居住的总体特点是“聚族而居”。同姓的大都居住在一个村子里。如果一个村的居民虽同姓但不共祖的,也必须分段居住,相互不混杂。户户相连、掘地为炉,这是罗城仫佬族民居一道亮丽的风景。
  日月排行你聪明,问妹几时立罗城?
  罗城来龙一百里,几里听闻锣鼓声。
  妹不聪明也听闻,洪武二年立罗城;
  罗城来龙一百里。五里听闻锣鼓声。
  踏着仫佬族山歌,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广西罗城,景色迷人的山水画廊,山如剑排,水似绸缎,这个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拥有着“小桂林”之称。在山青水秀的仫佬山乡,翠竹深处掩映着一幢幢整齐的仫佬民居。
  


  “户户相连”:仫佬族民居特色之一
  
  独家独院,有门楼,有围墙,中隔天井,很明显,这是借鉴汉族民宅的建筑特点,但细致观察,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仫佬族本身的特色。
  “户户相连”,是仫佬族民居的一个特色。虽是独家独院,但户与户之间都有侧门相通,出正屋后门,就是后邻家的天井,除有巷道相隔或独立建房者外,全屯数十户,几乎可以串通无阻地走遍整个村子的人家。据说,这一方面是为了方便邻里平日交往,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旧社会兵荒马乱的年代,打家劫舍的事时有发生,这样的布局便于村里的人们互相救援,听到这些,我们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户户相连”,这不正好体现了仫佬人团结互助、邻里和睦的优良品质么?
  不经意间站在了一户人家大门前,这是一座典型的仫佬民居,为火砖墙、青瓦面建筑,房基修成高出地面30至60公分的地台,这是仫佬族的习惯,这与仫佬山乡盛产煤炭有关,这些火砖,用煤矸石粉掺和白泥烧制,烧出的砖硬度大、结实耐用,据说仫佬人发明的“特大”火砖,一块顶普通的火砖五六块,砌起墙来省工、省料、省钱、省时,十分坚固。墙是用石灰抹的。内壁下方,以煤灰批荡一米多高,刻上砖纹。内壁上方和大门上壁,顺势均衡地绘上花鸟鱼虫麒麟龙凤,写上几首唐诗宋诗。门口抱着小孩的一位大姐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坐,她身上着仫佬族的传统衣服,说明是个正宗的仫佬人,可怀里小孩的着装却已是一副汉人的打扮。这也不稀奇,仫佬族的经济,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来讲是发展得比较好的,因此汉化程度也较多,我们一路走来,几乎很少看见有穿民族服装的仫佬人,这大姐算是第一个,在她家里,厅正中供的是祖先牌位,两侧供的分别是“土地”和“灶王”,对联横批“三多堂”。寓意这是一户没有分家的,子孙三代同堂的人家,她家还有“振家声还是读书”这副对联,这也在许多仫佬族的厅堂里都能见到,说明他们是一个很注重教育的民族。
  然而,让我惊奇的是,仫佬人的厨房里居然没有灶台!
  
  “掘地为炉”:仫佬族民居特色之二
  
   “我们仫佬族的厨房都是没有灶台的,平时都是使用地炉,即使现在住房条件现代化了,家家户户还保留着传统的地炉。这是我们最特别的一个地方。”仫佬大姐热心地向我们解释。
  


  地炉?五百年前,明人田汝成在《炎徼纪闻》一书中有“掘地为炉,燃烧白炭”的记载。当年所说的白炭,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无烟煤。看来,仫佬族使用地炉至今已有了400多年的历史。
  “为什么不用灶台,而是用地炉?现在大家的生活不是富裕起来了么?”我不解地问道。“我们罗城是‘百里煤乡’,这里产无烟煤,煤的价格也很便宜,再说祖祖辈辈都是用地炉,我们已经习惯了。”仫佬大姐笑着说。
  “我们的地炉,挺容易建造的。一般是打在厅堂前侧大门与房门之间,先挖个约一米深的大坑,用砖砌底,中隔炉桥,再砌炉膛,膛旁埋个热水罐,膛后留个煤灰坑,上盖活动板,炉口、罐口、活动板均与地面齐平,最后填平炉周围,表面打上三合土就可以了。有了这个地炉,我们做事就方便多了,我们的地炉,昼夜有火,一炉多用,煮饭、炒菜、沤沤猪潲、熬酒都可以。地炉旁边还可以放装满水的陶罐,我们做好了饭菜,陶罐里的水也就滚热了。我们可以拿这个热水洗脸洗脚,洗澡,随时可用。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屋里的粮食和衣物等都不致发霉,若逢连天下雨,打下的粮食放在室内很快就会干爽。逢年过节,家人亲友就围着地炉吃“火锅”,那种劲儿比神仙还舒畅。’仫佬大姐很是自豪。
  原以为仫佬族已近汉化,不再有自己特色,这次的仫佬族民居之旅,看到其建筑的“户户相连,掘地为炉”特色,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仫佬族人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聪明才智,这不也正是仫佬族的民族特色吗!
  
  仫佬族简介
  仫佬族是我国人口鞍少曲一个山地民族。他们自称“伶”、“谨”。壮族称之为“布谨”,汉族称之为“姆佬”。“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建国后仇称仫佬族。仫使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忻城、宜山、抑城、都安、环江、河池等县境内。在贵州亦有少量分布。
  仫佬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因长期与汉、壮族交错杂居,互相影响,在一些方面已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仫佬族服饰六七十年前一直保持着古代僚人的特点。如妇女上衣很短,仅及腰,袖背上全部绣上鳞状花纹。下穿无褶筒裙,脚上穿的是钩央鞋。男子多穿对蝶衣,男女均以长帕包头。仫佬族的衣服,一般尚深青色。
  


  旅游小贴士
  罗城,位于广曲面北部,隶属河池市,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县,浓郁的民族风情与山寺、水秀、洞奇、石美、物丰融为一体。在广东省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广公南宁市、抑州市、桂林市、玉林市、宜州市、河池市都有直速班车到广西罗城县,全程高速,到宜州市下高速以后就开始走“宜罗”二级公路到罗城县。住宿:罗城县城,罗城大酒店和茂源大酒店均为100元/标间左右。
其他文献
这里是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自从英国人詹姆士·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作品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引起无数人的向往......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香格里拉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县份,同时这里也是一
期刊
江苏太仓,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娄东画派”的发祥地,素有“画乡”的盛名。从元、明、清以来600余年间,这里深厚的文化沃土孕育了数以百计的丹青巨匠,明代的仇英,清初的王时敏、王鉴,开启了娄东先河;又以王原祁为代表的“娄东画派”庞大画家群体,形成了江南山水画的大本营;继后“小四王”、“后四王”等等,连绵不断几百年。建国后,“娄东画派”得以重振。太仓籍著名画家朱屺瞻、宋文治两位大师,德艺双磬,艺术成就
期刊
太仓,位于苏州娄江之东,娄江因自苏州娄门而出得名。太仓是“明四家”之一,仇英的故乡,清初著名的“娄东画派”也发祥于此。历史上太仓还出现过众多著名的书画家,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上均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杰出成就和贡献已载入世界名人之册,当代著名画家宋文治就是其中之一。  宋文治先生少年时家贫,曾在上海、苏州等地当学徒,后得亲友资助,考取苏州美专学习。他早年还在太仓、安亭两地从事艺术教育工作达16年。在这期
期刊
深圳美术馆馆长宋玉明谈美术馆收藏    宋玉明先生简介  1954年4月5日生于上海安亭,祖籍江苏太仓。  多年来从事美术专业中国画的创作研究并参与组织策划艺术展览活动,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有关重要美术展览。  应邀在香港、台湾、突尼斯、德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参加中国、日本、法国、美国、韩国等联展。出版《宋玉明画集》、《宋玉明香港深圳写生作品集》、《宋玉明水墨都市》、《宋玉明山水画集》等个人专著
期刊
在艺术圈,大多艺术家不需要介绍,仅就着装和神态气质你就能轻易认出他(她)的行当,而陆煜炜很特别,特别的是她那种让你一眼就倍觉亲切的邻家女孩气质。这个七十年代末出生的女孩以她七零人的带有理想主义影子的诗意和上海人的时尚,画出的作品令人一见如故,都市的空虚、隔膜与诱惑通过一个个几乎透明的身体、面孔与眼神弥漫在悲情与浪漫中,一切都是飘逸的、摩登迷离又镜头感十足这样一种气氛用窗户来分界再合适不过,它包含太
期刊
阿昌族的村寨,无论是山区还是坝区,居民的住宅,都建造为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样式,其中三合一照壁的形式居多,邻里户外都可相互照应。而传统全木式的仗楼建筑如今已越来越少了。虽然如此,但木头仍然是阿昌族人民起屋建房的主要材料。尽管过去的木框架如今已改变为今天的钢筋水泥框架,但房屋的内壁仍然有用木料装饰。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嗜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子二月花。  阿昌族,这个生活在白云深处的人
期刊
在丝绸之路上,敦煌莫高窟、马蹄山寺石窟群、拉梢寺石窟群、莲花寺石窟群、天水麦积山石窟……这些自魏晋以来不断营造、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大小小的石窟佛龛,如同佛陀撒落的串串珍珠,闪耀着瑰丽璀璨的艺术色彩,使丝绸之路辉映在一片神奇而祥和的佛国灵光之中。一百多年来,引得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被裹卷在历史的洪流中,身:不由主、踉踉跄跄地跋涉在通往艺术佛国的道路上,渴望被艺术震撼、消融。  1877年,德国地理
期刊
公元831年,它山筑堰,称“它山堰”;自此,灌田养民,历千余年而不衰。  公元2008年,它山修馆,称“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自此,它山百代千年发生的或壮丽或缠绵的故事有了最坚实的记录者。  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历三年而成,旨在通过全新的载体和文化视角来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这其中有发生过的,也有尚未来的;有已知,也有未觉。  我们的生活足够琐碎和嘈杂,是时候安静下来换一种方式来看清周遭的一切了;站在
期刊
每次踏访京族三岛,眼望那遍布三岛的木麻黄,便油然想起北方的“青纱帐”来。我当然知道,青纱帐——这是北方文人给那遍野的高粱起的雅号,无数的文人墨客曾为之倾倒,而木麻黄与那遍野的高粱实不相干。但你只要走进三岛这片枕着蔚蓝大海的木麻黄林中,仔细欣赏那摇曳多姿的倩影,感受那清幽爽静的氛围,领略那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便不能不叹服:这二者之间相距遥远,竟又如此相似。看那青翠挺拔如幔帐一般随风摇拂的木麻黄林
期刊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一的清香  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  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  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  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  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  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啊!父亲的草原  啊!母亲的河  虽然已经来能用不能用母语表诉说  请接纳我的悲份我的欢乐  ——席慕蓉《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席慕容的诗句,勾起了我们对蒙古族人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