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加:我只有一颗真诚演戏的心

来源 :爱尚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明加,这个稍显拗口的名字远不及现在的“罗小贝”知名度更高更普及,而“罗小贝”也绝不是第一个让于明加备受关注的角色。早在《金婚》中任性的佟多多让很多人记住了她,可这个不算“聪明”、没有出名头脑的姑娘非但没有趁热打铁,反而转身跑去结婚,消失了两年。好吧,两年之后拍了电视剧《手机》中的武月一角,当热议还没消停时,她又“不着调”地跑去生孩子。如今被《门·第》中的罗小贝再次推上了关注的热点,她总算是真心回归了,可回归的结果只是——每年只拍一部电视剧。嗯,关于这事,我们有话问问她。
  如今,罗小贝可能是大部分男性眼中最佳女神的版本——貌美、多金、独立、体贴,虽稍有任性,但谁能说这不是招人喜爱的特征。于是,大家爱屋及乌地都想追问角色扮演者本人的生活,想一探于明加这位新晋女神的究竟。
  白皙的皮肤,如花的笑靥,明眸皓齿,气质典雅,这是于明加留给人的第一印象。人们都说第一印象的重要,或许这也是成就她事业攀升、爱情完满的金钥匙。但细看她的演绎经历:若干年前人艺话剧舞台上的小演员到如今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实力派女星,从当年清丽懵懂的女孩儿到现在眉宇间渗透着幸福与爱意的女神,一路走来,容貌绝非万能的钥匙,一颗坚强和睿智的心,或许才是她如今如此笃定的关键所在。
  绝非幸运儿
  如果说若干年之前是屌丝男成群出没的时代,那么一部外来喜剧片《屌丝女士》的出现可谓稍稍平复了屌丝男士们极端挫败的心。电视剧《门·第》果断地上演了一出屌丝男何春生穷追“女神”罗小贝的逆袭大戏,一段错位的婚姻带给观众对爱情和婚姻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也让渴慕女神的男屌丝们记住了这个现实版的气质“贵姐儿”于明加。
  你可以说她如横空出世,也可以说她是一个幸运儿,无论你怎样吐槽,2013年这部最火爆电视荧屏的家庭情感大戏着实已经让她的事业顺利攀升,也再一次使得这个长相气质婉约的80后女孩名声大噪。
  “于明加就是罗小贝,罗小贝就是于明加。”这不仅是导演当初遴选演员的初衷,也是于明加自己的心声。其实,在出演《手机》中的武月一角之后,于明加不打算接有负面气息的角色:“在拿到剧本的第一时间,朋友都说罗小贝太自我、太娇惯、太一帆风顺,拿捏不到位就会成为攻击仇富的对象。”但同样出身军人家庭,从小被爸爸娇生惯养长大,同样固执有主见的她还是在罗小贝身上看到了彼此的共通之处。所以,她能理解角色的执拗和傲慢,也可以感受那份坚强的倔强和明澈的善良。她以为:“演戏和谈恋爱特别像,必须要找到愿意为它付出、能唤起创作欲望的角色。”“罗小贝”就是这个让于明加动心的角色。
  非典型性好学生
  “上天赐予了我一种天赋,那就是演戏,演戏是我唯一的天分,不用就浪费了。”因为女儿,于明加有一阵子甘心当起了全职妈妈。除了照顾女儿,她说那就是“把睡觉当工作”的一段日子。这种安逸让于明加开始有点慌,她有点怕了,怕慢慢会找不到自我。或许,这种不甘中还包括一份牵挂,毕竟演艺事业是她舍弃了保送外交官学院的资格、和爸爸冷战一个月后换得的难得机会。
  于明加的明星之路绝对是个意外,一个因为旁人鼓励的意外。高中时期的于明加应该就是家长教训自己孩子时口中最常挂着的“别人家的孩子”——漂亮的长相、出色的成绩、阳光的性格,喜欢钢琴、声乐、舞蹈,关键是她还有一个因英语成绩优异而直通外交官学院的保送名额。这一切都表明,不出意外的话四年之后将出现一个优秀的外交工作人员。可是,就在于明加爸爸似乎看到女儿未来顺畅安逸的生活蓝图时,她的决定暂时打破了他的期望。那时于明加的妈妈在艺校工作,她去妈妈的单位玩,同事见到后都不免一顿夸奖:“这姑娘条件真不错,悟性很高,为什么不去学表演呢?”她便开始扒着教室的门缝看表演课程,竟然觉得这事对她来说太简单了。那种喜欢越演越烈,连带着她骨子中稍露的那点“叛逆”,促使她莽莽撞撞地拿着中戏的简章自己找上了门。
  “我还记得负责三试的是表演系主任黄定宇,他看我的简历里写的是保送生,还问我,为什么不去外交学院。当时我也就十七八岁,总觉得自己特别好,特别自信,听老师这么说,觉得自己肯定没戏,就哭了,还跟老师说,‘你不录取我请直说’。”见小姑娘变脸,老师乐了,说了实话:“行了,你回家复习文化课吧。”于明加顺利过关让爸爸没了借口,这也意味着她距离父母为她“预定”的外交官梦想渐行渐远。问及放弃做一个优秀的外交官是否后悔,她半苦半乐地告诉我:“第一年的时候的确后悔过,但是现在我不后悔,因为我实现了演戏的梦想!”
  没有一年八、九部戏的产量,仅凭一颗对演戏真诚的心和颇具实力的演技,一路走来,于明加的从艺之路看似顺风顺水,却不存一丝侥幸。曾经也从龙套跑起,曾经为了一部只有四句台词的戏,她都不挑不拣用心苦练。用她的话说:“我是一个踏实的人。” 命运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一点儿没错。爱话剧,爱演戏,这是于明加最大的爱好,也是让她最有安全感的事情。从《手机》中备受争议惹人怜爱的伍月到《国家宝藏》中一人分饰两角儿的凤儿;从《楚汉传奇》中泼辣外放的曹氏到如今收视颇受好评的《门·第》富家女罗小贝,每一个角色都令她记忆犹新。她可以成功地游走于话剧和影视剧之间,亦可以于古代和现代的时空交错中往来穿梭。我问她:“演戏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她简单得回答:“过瘾!”到底是一东北姑娘,言语间透露出的爽快再一次感触她温婉气质背后的那股机灵劲儿。
  女演员中的“异类”
  再见生子后的于明加,觉得她眸子里少了许多敏感的尖锐,多了一层让人舒服却笃定的柔软。问及她跟先生做过的最浪漫的事情时,她说:“生活是平淡的,平淡才幸福。”在娱乐圈中,她不是一个出格的女生,守着自己的恋爱信条过一辈子挺好。如同《门·第》中的罗小贝,喜欢自由的恋爱,向往彼此心灵可以互通的婚姻。当年那个青涩懵懂的小女孩如今已成长为懂得平衡生活和事业的轻熟女。褪去话剧舞台耀眼的光环,脱掉荧屏上绚丽的戏服,于明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东北姑娘,她用温柔的外表和畅快的内心认真诠释着自己的人生。
  “一年至少一部戏。”这是于明加给自己下的命令。“碰到好的合适的角色我就演,没有合适的我就不演。”在演艺这条道路上,她没有迷失自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她不在乎剧作产量,只注重能否给观众带来好的有意义的作品。“没有了兴趣爱好,一直做家庭主妇,会失去对别人的吸引力,时间久了,人们就不再喜欢你,会把你忘记。”即便早早迈入为人妻为人母的行列,于明加依旧执著于自己的演艺事业。
  但凡优质女人都可以平衡好家庭和事业,像托起的天平,任何一边倒了,心底的那块基石也立不稳。于明加就是这样一个兼顾得极好的优质女性。她聪明而智慧,把拍戏之余的大部分时间用来照顾自己的家人。采访中当我问道:“打算给女儿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她说:“我们已经提供给她优越的条件,至于以后的路,她自己选择吧。”对待女儿的未来,于明加像看待自己的戏途一样豁达:“我不想做一个只会照顾你的妈妈,我更想成为你前进道路上的榜样。”这是于明加对女儿真实的心声。
  有这样一种演员,从没有把自己看做明星,过的是和普通人一样步调的生活,在该结婚的时候结婚,按部就班地生子,没有绯闻与花边,也不费心经营出镜率。于明加就是这样,好像很难成为社交型,在镜头之外与所在行业格格不入。好在市场上也缺这样只埋头干活的纯职业演员,她规定让自己出现在镜头里的,只有作品。她能利落地离开镜头,绝不贪恋浮华名利,也能在入镜的瞬间浑然天成。天秤座的女孩就是拥有平衡一切的力量,在她的世界里游刃有余,优雅从容。
其他文献
《欧美流行音乐指南》  推荐理由:  现在很多年过30岁的读者一定有过一手捧着这本书,一边按图索骥在堆积如山的打口唱片堆中挑选CD的经历。在90年代中期的中国,这本书算得上一本西方摇滚乐的百科全书,是文艺青年手中的中文摇滚圣经。其信息量之全、之大、之广,在当时的大陆中文出版界绝无仅有。虽然时代快速改变,但这本书的历史意义依然是其他同类书籍所无法替代的。  《灿烂涅槃:柯特科本的一生》  推荐理由:
期刊
上海影城,每年6月都会来此和电影相聚,如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举办16届,也是我连续第四年参加。不同的是这次我有了迷影网提供的媒体资格,这为我“看电影、听学术、追明星”的三部曲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今年看了总计20部电影、一次论坛(奥利佛·斯通对话杜琪峰)和一场讲座(希区柯克默片修复),与“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女王”海伦·米伦、吉安卡罗·吉安尼尼等人都有过交流,签名、合
期刊
“山草就像这个老人一样,它不要人给他施肥,也不需要人给他浇水,秋天来了,冬天来了,它就枯死了。到了春天它又发芽了,又开了。它太平凡了,但是大地,这世界没有草,没有普普通通的草,那么也就不称其为春天。”  一直对《理想病》中山人乐队主唱瞿子寒的一段话记忆犹新:“大部分的正常人是满足了其它的需求以后,最后才是自我实现,但我们第一就是自我实现。”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07年。那个时候,山人乐队成军近10年
期刊
大三弦:  又叫“大鼓三弦”或“书弦”,全长约115公分左右,以伴奏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而得名。它是中音乐器,也可作低音乐器使用,音色浑厚而响亮,多用于北方说唱音乐如鼓书、弹词、单弦之伴奏和曲剧、吕剧等地方戏曲伴奏,也可独奏或参加器乐合奏。据清代典籍记载,大三弦曾为清代宫廷宴乐乐器,在“番部合奏乐” 中只使用一支,而在表演《庆隆舞》时,乐队中则要使用八支大三弦参加伴奏。据说在清代末年,有位盲艺人王玉
期刊
对老北京人来说,酸梅汤这饮料,旧时并无多少稀奇。盛夏酷暑,路边摊子上花几个铜子儿舀一碗,趁着冰镇的新鲜劲儿凉津津灌进肚子,幸福得直哼哼。旧人多认为酸梅汤以老字号九龙斋、信远斋的最好,可据美食名家唐鲁孙回忆:民国时名满京城的“王牌冷饮”,竟然出自鲁菜馆子东兴楼,名曰“桂花冰镇乌梅汁”,其酸甜甘爽,远甚可口可乐之流。  齐鲁厨子调出京城名饮,并不值得拍案惊奇,饮食之道一通百通,这只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期刊
拒绝棕色已经是上个世纪的时尚建议了。在满眼的海军蓝和砂灰色的华尔街,每天看着重复的颜色让人疲劳,于是当《GQ》为麦德斯·米科尔森选择了棕色西装时,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他展示了将烟草色、铜色或是偏咖啡的经典颜色从沉闷如何带向时尚前沿。“汉尼拔教授”在这期《GQ》杂志上成了复古精英绅士的代表,正确,优雅,性感,且平添一份成熟的野性。
期刊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创伤,总有失恋、背叛、误解的伤痛。怎样不让情绪伤害心灵的本真?我的经验是,努力把自己从这些事件中抽离出来,变成观察者去看镜中的自己:那个哭的自己、迷惘的自己、挣扎的自己……然后,你就会发现那透彻心扉的痛在变淡,像在看另一个人。看得清楚了,就知道自己为什么受伤,怎样去疗愈自己,力量和信任感又会重新回到你的身上。  麓雪:  你好!  还记得那个曾经给你写信的小时候就被父母送
期刊
前段时间,发生了两件激起民愤的事,一个是《富春山居图》上映,一个是中国足球1:5惨败泰国。它们带来的话题排山倒海,日夜不歇,在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四大银行闹起钱荒的大局势下,悍然占据了舆论风暴的中心,最终在一片声讨中烂掉了。当然,这么说并不准确,它们本来就很烂,人们又偏偏习惯了一直谈论烂的东西,谈到话题也烂了,一听就想吐为止。  越烂就越受关注,如蝇逐臭,让丑的东西创造社会价值,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期刊
在广告里和男友秀恩爱好像变成IT Girl们的新游戏。希思黎时装的秋冬广告中,乔治亚·梅·贾格尔 (Georgia May Jagger)也和自己的模特男友Josh McLellan上演了一出出甜蜜戏码。乔治亚·梅·贾格尔是“滚石”乐队主唱米克·贾格尔和美国70年代名模杰莉·霍尔的小女儿,一出生就成为备受关注,如今成为引领潮流的IT Girl。这对情侣档非要把幸福秀给全世界看的心情,也不知粉丝们看
期刊
有人说杜淳长了一张天生男一号的英俊面庞,而恰在春风得意时的他却似乎没有太大的野心:“只要圈里人提到杜淳时,都会考虑有没有合适我的角色,我就满足了。”  听杜淳慨叹年华飞逝,还是有些意外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始终都还是那个血气方刚的田青,或者是言谈举止满是孩子气的邓家齐。  然而,自处女作《汉武大帝》至今,杜淳的演艺生涯已经走过了顺风顺水的“10周年”。他有个知名演员当老爸,但是他却早已不再需要父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