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成功的好习惯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q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十年前,因《夏令营中的较量》而名声大震。近著有《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等。
  
  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
  
  王少卿:习惯的养成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途径,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应占据怎样的位置?
  孙云晓:中国俗语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其含义之一就是儿时的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未来。
  前几年,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曾有记者问一位科学家,他在哪所大学学到最重要的东西。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我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用一个日本教育学家的话来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作为父母,尽管口头上不一定承认习惯教育的重要性,实际上,每一个家长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孩子的习惯,每个孩子都有家庭的烙印,习惯是家庭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王少卿:现在家长有一种看法,认为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孩子长大以后也许会吃亏。比如按理说,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讲诚信,但是家长担心社会险恶,把孩子培养成一只羊,在狼群中难免被狼吃掉。
  孙云晓: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觉得有良好习惯的人生存能力更强,机会更多。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之所以能在20多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件小事: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设计师的好感,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他大为感动,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我们可以用木桶理论来解释良好习惯对于人发展的意义:一只木桶盛水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这块木板,就是习惯。
  
  好习惯以健康人格为目标
  
  王少卿:对普通家庭来说,在培养孩子习惯方面有哪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和规律性的东西?
  孙云晓:最大的误区就是家长只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忽视做人、做事的习惯培养。现在有一种观点对家长的影响很大,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把家长们弄得非常紧张,孩子还不会走路就习字,一上幼儿园就上各种特长班,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重视孩子之间的沟通。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现在的孩子80%都带有攻击性,在与人相处中不顾别人的感受,只顾自己,这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认为在这个方面,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认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与孩子取得共识。比如要按时起床,这是孩子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对于没有这种习惯的孩子,家长应该即时提醒,刻意培养。
  第二,要使孩子产生情感。告诉孩子很多英雄人物和他们喜欢的人都是这样做的,让孩子也自觉地跟随。
  第三,要形成意志。取得好习惯的认识,必须教育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需有一定的行为规范。
  第四,要持之以恒地训练。如果一种行为能持续20多天,就可以说离形成习惯不远了。
  第五,要进行评估指导。孩子做得怎么样,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评价,这样孩子才知道做得对不对。做得对,给予奖励,做得不对,给予纠正。长期下去,孩子的好习惯慢慢就养成了。
  王少卿:人的习惯有一定的层次性,这一点对于孩子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您能详细说一下吗?
  孙云晓:低层次的是生活习惯,比如要勤洗澡,每天要刷牙等。第二是学习习惯,比如说看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等。第三是品德,如待人诚实,关心别人等。习惯的培养有一定的规律,3岁前,主要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比如按时吃饭,按时起床,对自然的兴趣,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等。因为这个时期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容易讲通,而从细微的生活习惯着手反倒容易让孩子接受。3岁之后则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事大家在一起商量,有玩具大家一起玩,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使习惯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培养孩子的习惯要以培养健康人格作为目标,即做人要有爱心,做事要遵守规则,学习要创新,还有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团结友善,敢于负责等。一位俄罗斯教育家说,习惯是人生的道德资本,有了一个好习惯,一辈子都会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而一旦有了一个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
  孩子童年时期养成的习惯一旦形成了,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为孩子改变成人世界
  
  王少卿:中国传统教育非常注重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您能谈谈家长习惯与孩子习惯的关系吗?
  孙云晓:良好习惯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志。然而,习惯教育在中国是壶烧不开的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把水烧到50度,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后面的50度,就是如何把一个良好的行为转变为一种习惯。比如我们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做才是对的。然后问孩子:“你明白了吗?”孩子说:“明白了。”我们的教育往往到这一步就完了。其实我们还应该告诉孩子,你应该如何做,做完了还要让他多重复几遍。只有到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说把水烧开了。
  王少卿:对习惯的价值判断非常重要。同样一种行为,有的家长认为是好习惯,有的家长认为是坏习惯。家长的素质决定了孩子的素质。这个问题您认为如何?
  孙云晓:现在都在说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什么是高素质?高素质包含的就是良好习惯。10年前,在讨论我的《夏令营中的较量》时,就有一个非常好的观点:为了孩子改变成年人的世界。孩子要有好习惯,父母必须有好习惯;要孩子改变坏习惯,父母也要改变坏习惯。对于习惯,家长应该有一个好与坏的辨别。比如有的家长给我来信说,我的孩子特别喜欢顶嘴。顶嘴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呢?我认为家长的判断过于片面,因为这也有可能是孩子平等意识的体现,孩子有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孩子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可是个好习惯的开头。所以,家长对习惯的培养都不应该犯简单化的毛病。
其他文献
【个 案】  明明的妈妈医科大学毕业,是一位内科医生;爸爸也是大学毕业,在税务局工作。明明出生后,妈妈休了长假,还请了一个蛮有文化的保姆,专心致志地联手对孩子进行精心抚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不敢怠慢,有空就给他放音乐,讲故事,读古诗……;而爸爸呢,每天回家最大的乐趣就是把儿子抱在怀里,看看他又学会了什么。  这么优越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有什么问题呢?您或许会奇怪了。可是,在爸爸妈妈眼中,明明还
期刊
争抢东西的情形在幼儿园实在普遍,每天都要上演好几遍,毕竟人多物少嘛,再加上孩子独特的心理特点:别人不玩时不觉得怎么好玩,别人要玩了,自己也来劲了。  小雨是我们班里一位大个子男孩,佳明是我们班的大力士,两只“小老虎”碰到一起就老是发生“虎斗”,这不,上课前两人又开始了。  “这张凳子明明就是我的。”小雨双手拉着椅背说。  “不对,刚才是我坐的。”佳明也紧攥着椅子不放手。  两人就这么僵持着,脸涨得
期刊
场 景:  “妈妈,给我巧克力!”玩得满头大汗的林林跑回家里,对妈妈说。  “下楼的时候不是刚吃过吗?再吃牙会坏的。”妈妈不同意。  “我就要,就要!”林林跺着脚嚷起来。  “闹!再闹你爸爸回来又该揍你了。”  妈妈虽这么说,还是从盒子里取了一块巧克力递给他。不料林林嫌少,把巧克力一摔,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妈妈无奈地将整个糖盒送到他面前,林林这才破涕为笑,抓了一大把跑出去了。妈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
期刊
  
期刊
在婴幼儿期就要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了,教育的主旨是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危险,怎么避开危险。在日常生活中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防止意外教育    要告诉孩子,什么东西是会给他带来伤害的。譬如,当孩子要去玩暖瓶时,你要告诉孩子,开水会烫到他。但孩子小,不能理解“烫到”的后果,你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倒出少许开水,稍停片刻,让孩子轻轻触摸一下,让他有个感性认识。  孩子都喜欢登高爬低,虽然他们对高也有恐惧,但
期刊
2002年6月,作为访问学者,我带着妻子和4岁的儿子在夏威夷生活了一年。  夏威夷地处太平洋中央,是东西文化汇集地,也是各类人种的汇集地,混血儿随处可见。也许正是因为大家的血融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特别平等。尤其是孩子与大人之间,完全是平等关系,小孩子在这里得到了完全的自由。  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儿子在路上遇到每位老师都尊敬地立正喊“老师好”,这是他在国内幼儿园受到的正规礼貌教育。谁知,他的这一行为,
期刊
科学的日新月异使人们除了上天入地,还开始到达一些以前根本无法想像的地方,比如妈妈肚子里面的那个小家伙的脑袋瓜里,到底在发生着一些什么样的奇妙的事情?最近,美国《科学新发现》杂志载文揭示了胎儿在娘肚子里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以前研究人员认为,胎儿要晚至7-8个月大,才开始拥有最初级的“学习”能力,故大多数胎教也始于此时。但美国研究者在一项专题研究中发现,胎儿的智力水平远比我们原先知道的要高得多,
期刊
1.当孩子到了入托儿所、幼儿园的时候,正是让孩子系统地参加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体验到入幼儿园和在家里一样亲近。可是有一部分家长常用上幼儿园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手段,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常会说:“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再不听话就把老师叫来。”这种暗示犹如告诉孩子,去幼儿园像受惩罚一样。  2.每天,当家长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孩子是最愉快的时候,而孩子的心情也在这个
期刊
儿子5岁那年,他提出要一个自己的房间,并在入住前就领他的朋友来参观,大肆炫耀,但正式开始独睡后,他却几乎每晚睡前都把自己的被窝敞开,要我陪他,等他睡着之后再离开。我一上床,他总是先伸出胳膊,使劲抱我一下,接着转身背对我,因为这样可以让他小小的身体最大面积地跟我接触。他爸爸反对我这样做,半是出于“原则”半是出于嫉妒,但我几乎每次都不理会他,应声满足孩子—这时儿子的快乐也许就是这样的,给他一个单独的房
期刊
排便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可对新手父母来说就不一样了:孩子不定时排便,动辄给你来个措手不及,你烦不烦?孩子不能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甚至影响了他的胃肠功能,你愁不愁?  小康的母亲向我抱怨说,她无论如何都无法令3岁的儿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当看到他脏兮兮的样子时,她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她不知道是因为孩子太小还是有什么其他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各方面发育正常的孩子到2岁时,就可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当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