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主体意识写作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我感觉在教学中,学习佳作,练习笔触,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充分体现生本高效新理念,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利用文本再创造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密切结合的,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信息的过程,而是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方法进行学习,进行仿写。仿写的关键是老师要指导学生品评其中的好词佳句,学习其立意、谋篇布局和写作技巧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然后进行比较,问学生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很快答出上句写得好,好在写得形象、具体、生动,作者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这样的品词析句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把话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之后我又引导学生仿写,试着用上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有个同学写了校园中的柳树,他这样写“校园里的柳树真大啊,大得三个小朋友手拉手都抱不过它的树干;柳树真高啊,高得简直就要和天相接;柳树真绿啊,绿得像一顶撑开的绿色大伞。”这段话抓住了柳树大、高、绿的特点写具体了。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写法,又能灵活运用,效果很好。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范文进行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二、阅读文本,根据故事情节所需,发挥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采用了“留空”艺术,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因此,阅读时,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补空”。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如四年级上册《小木偶的故事》中小女巫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了小木偶后又會发生什么事呢?让学生动笔写写。我班的学生有的就续写了只有一种色彩、只有一件衣服等也是行不通的。这样的读写结合增加了学生练笔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了对文本的理解。
三、借助文本,发挥创造性思维
遇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改一改是创新的基本方法。针对教材中的课文,改人称、改题目、改文体都能激发学生写作创作的热情。针对教材中的不同文体,让学生加以想象,说明文可以改为童话故事,诗歌也可以改成小故事。如教学《草原》一课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学生结合课文不但写出了分别时草原的美景,还生动描述了蒙汉人民依依不舍的场景。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所表达意思的同时,又让学生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得到锻炼。所以改写文本不失为一种很锻炼学生思维的写作方法。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这样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结合,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步积累了语言,掌握了写作方法,从而也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写作水平。所以读与写这两个方面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就像是大自然中的并蒂花一样,同时绽放才能绚丽多彩!
一、利用文本再创造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密切结合的,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信息的过程,而是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方法进行学习,进行仿写。仿写的关键是老师要指导学生品评其中的好词佳句,学习其立意、谋篇布局和写作技巧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然后进行比较,问学生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很快答出上句写得好,好在写得形象、具体、生动,作者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这样的品词析句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把话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之后我又引导学生仿写,试着用上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有个同学写了校园中的柳树,他这样写“校园里的柳树真大啊,大得三个小朋友手拉手都抱不过它的树干;柳树真高啊,高得简直就要和天相接;柳树真绿啊,绿得像一顶撑开的绿色大伞。”这段话抓住了柳树大、高、绿的特点写具体了。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写法,又能灵活运用,效果很好。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范文进行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二、阅读文本,根据故事情节所需,发挥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采用了“留空”艺术,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因此,阅读时,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补空”。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如四年级上册《小木偶的故事》中小女巫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了小木偶后又會发生什么事呢?让学生动笔写写。我班的学生有的就续写了只有一种色彩、只有一件衣服等也是行不通的。这样的读写结合增加了学生练笔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了对文本的理解。
三、借助文本,发挥创造性思维
遇到自己喜欢的文章,改一改是创新的基本方法。针对教材中的课文,改人称、改题目、改文体都能激发学生写作创作的热情。针对教材中的不同文体,让学生加以想象,说明文可以改为童话故事,诗歌也可以改成小故事。如教学《草原》一课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学生结合课文不但写出了分别时草原的美景,还生动描述了蒙汉人民依依不舍的场景。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所表达意思的同时,又让学生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得到锻炼。所以改写文本不失为一种很锻炼学生思维的写作方法。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这样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结合,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步积累了语言,掌握了写作方法,从而也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写作水平。所以读与写这两个方面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就像是大自然中的并蒂花一样,同时绽放才能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