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英语》(译林版)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
小学英语 新教材 应用能力
一、前言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英语》(译林版)(以下称新教材)的出现,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令人耳目一新。
2012年9月已在苏州地区小学三年级全面铺开的新教材,其课程目的是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养。新教材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地背诵和记忆的经历,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它从学习语言的本义和规律出发,强调英语教学应进一步由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它仍然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改革方向。新教材进一步优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更加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
二、新教材的亮点
首先,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其次,将原教材的“复习单元”改为新教材的“综合语言实践”。
再次,将原本每单元的八大版块重新进行了整合,更能体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第四,每单元增加了“复习检测”和“自我评价”环节,强调学生的阶段性检测,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了解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最后,新教材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增加的“提示说明(learning tips)”,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感受到对学生们人性化的关怀。
新教材虽然难度大大降低,语言点减少了,但不管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要求并没有放低。相反,课堂中学生的口头操练强度和密度大量增加,对于语言点的新授巩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老师而言,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结合旧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统整旧知识融合性的教学新知识,尤为重要。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灵活的处理教材,舍得失和得,懂得放和收,领悟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本意,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三、基于教材,高于教材
1.充分吃透教材,了解知识的起点。新教材与学生以往所学的知识的衔接、联系和整合是个系统的、相辅相成、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不能割裂开来。教师教什么?不教什么?補充哪些知识点,要心中有数。以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主题是“My friends”(我的朋友)。朋友的概念非常宽泛,同学可以成为朋友,老师也可以是朋友,新朋友,老朋友,都是好朋友。这是一种包容和豁达的接受情怀,也是本单元我想传递给学生们的情感讯息。我让学生们讨论他们会做什么?(What can you do? What can he/she do?)递进到互相介绍自己的朋友。接着老师创设了介绍自己朋友的环节,这里有学生感兴趣的两位任课教师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能力等。通过四个拓展的“Wh-”的问题,“Who’s she”(她是谁)、“How old is she”(她几岁)、“What’s she”(她是做什么的)、“What can she do”(她会做什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句型。在操练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看照片,提问题,猜同学。最后,让学生们通过整理句子,制作信息卡结识新朋友并介绍他们。
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方面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和搜索他们感兴趣和熟悉的话题,另一方面也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供其筛选和使用,为学生更好的输出语言提供更大的可能和足够的保证。通过可选择的不同交流形式材料的呈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同时也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应用知识进行输理归总和表述的能力。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整理并完成信息卡,学生们甄别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较大提高,同时也营造了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
2.充分掌握学生,明晓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哪些,哪些还掌握得不够好,他们目前的知识储备究竟有多少、知识起点在哪里、老师准备将他们带往何处?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别在哪里?弄清这些问题,便于老师做到有的放矢。
3.充分深入课堂,分析教学的起点。新教材的课堂,是“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的课堂,既要保证书本知识的人人过关,又要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因此,课堂中,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和练习,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既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也要避免部分“吃不饱”的学生产生“饥饿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第二个“语言综合实践”的教学中,新教材在编排上确有高明之处。这个版块的主题是“A puppet show”(一个木偶秀),以学生制作木偶、同桌简单表演为主。请学生们制作自己的小木偶时,我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根据之前所学的相关句型来介绍自己的木偶,包括名字、年龄、职业、能力、家庭、自己的穿着等。在此基础上,同桌两位同学的木偶互相问好,交流问答。在选择地点,小组进行木偶表演的过程中,不同的情境和地点,学生所能发挥和表达的内容是丰富且分层的。在“At home”中,他们可以介绍家人,接待同学,送茶端点心,了解待客之道;在“In a classroom”中,可以介绍同学、朋友,讨论物品、食物、衣着等,明晓处事之理;在“On a picnic”中,学生们又可以交流食物、饮料、玩具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激发表达热情;在“At a New Year’s party”中,学生们可以互相祝福、欢歌笑语,感受节日的快乐和温馨。这是一次知识的归总、整合、分类、应用的过程,是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灵活使用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过程。
4.充分调动手段,掌控情绪的起点。对于起始阶段的学生来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多思考,多想招。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又能扎实地掌握知识、学得轻松快乐,学得自由奔放,学得自信洒脱。新教材版块的重置和调整,让教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教学第五单元“Look at me”(看我)Cartoon Time时。我首先采用了老师当模特,穿时尚服饰参加派对的环节,复习了书本上相关的衣物类单词,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的语言赞赏,并引导学生们讨论怎样称赞他人。可以是正视对方,目光肯定;可以是拍手鼓掌,表示赞许;还可以是翘起大拇指,表示欣赏。在此基础上,出示图片来讨论Cartoon Time中Mother Mouse为什么由happy到angry的情感变化,由此,让学生明白对他人进行及时而准确到位的赞赏是多么重要。最后,我设计了一个给Tim设计参加派对服饰并介绍的活动,老师像变魔术似地在孩子们面前用很短的时间剪裁出一套纸质的衣服。学生们的兴奋点被激活,大家跃跃欲试,纷纷挥舞手中的剪刀,灵巧而熟练地操作起来,又迫不及待地向同组成员展示和介绍。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真正体现了新教材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小学英语 新教材 应用能力
一、前言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英语》(译林版)(以下称新教材)的出现,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令人耳目一新。
2012年9月已在苏州地区小学三年级全面铺开的新教材,其课程目的是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的人才培养。新教材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地背诵和记忆的经历,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它从学习语言的本义和规律出发,强调英语教学应进一步由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它仍然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事”为主线,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改革方向。新教材进一步优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更加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
二、新教材的亮点
首先,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其次,将原教材的“复习单元”改为新教材的“综合语言实践”。
再次,将原本每单元的八大版块重新进行了整合,更能体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
第四,每单元增加了“复习检测”和“自我评价”环节,强调学生的阶段性检测,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了解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最后,新教材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增加的“提示说明(learning tips)”,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感受到对学生们人性化的关怀。
新教材虽然难度大大降低,语言点减少了,但不管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要求并没有放低。相反,课堂中学生的口头操练强度和密度大量增加,对于语言点的新授巩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老师而言,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结合旧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统整旧知识融合性的教学新知识,尤为重要。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灵活的处理教材,舍得失和得,懂得放和收,领悟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本意,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三、基于教材,高于教材
1.充分吃透教材,了解知识的起点。新教材与学生以往所学的知识的衔接、联系和整合是个系统的、相辅相成、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不能割裂开来。教师教什么?不教什么?補充哪些知识点,要心中有数。以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的主题是“My friends”(我的朋友)。朋友的概念非常宽泛,同学可以成为朋友,老师也可以是朋友,新朋友,老朋友,都是好朋友。这是一种包容和豁达的接受情怀,也是本单元我想传递给学生们的情感讯息。我让学生们讨论他们会做什么?(What can you do? What can he/she do?)递进到互相介绍自己的朋友。接着老师创设了介绍自己朋友的环节,这里有学生感兴趣的两位任课教师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能力等。通过四个拓展的“Wh-”的问题,“Who’s she”(她是谁)、“How old is she”(她几岁)、“What’s she”(她是做什么的)、“What can she do”(她会做什么),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句型。在操练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看照片,提问题,猜同学。最后,让学生们通过整理句子,制作信息卡结识新朋友并介绍他们。
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方面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和搜索他们感兴趣和熟悉的话题,另一方面也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供其筛选和使用,为学生更好的输出语言提供更大的可能和足够的保证。通过可选择的不同交流形式材料的呈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同时也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应用知识进行输理归总和表述的能力。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整理并完成信息卡,学生们甄别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较大提高,同时也营造了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
2.充分掌握学生,明晓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哪些,哪些还掌握得不够好,他们目前的知识储备究竟有多少、知识起点在哪里、老师准备将他们带往何处?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别在哪里?弄清这些问题,便于老师做到有的放矢。
3.充分深入课堂,分析教学的起点。新教材的课堂,是“基于教材,高于教材”的课堂,既要保证书本知识的人人过关,又要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因此,课堂中,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和练习,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既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也要避免部分“吃不饱”的学生产生“饥饿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础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第二个“语言综合实践”的教学中,新教材在编排上确有高明之处。这个版块的主题是“A puppet show”(一个木偶秀),以学生制作木偶、同桌简单表演为主。请学生们制作自己的小木偶时,我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根据之前所学的相关句型来介绍自己的木偶,包括名字、年龄、职业、能力、家庭、自己的穿着等。在此基础上,同桌两位同学的木偶互相问好,交流问答。在选择地点,小组进行木偶表演的过程中,不同的情境和地点,学生所能发挥和表达的内容是丰富且分层的。在“At home”中,他们可以介绍家人,接待同学,送茶端点心,了解待客之道;在“In a classroom”中,可以介绍同学、朋友,讨论物品、食物、衣着等,明晓处事之理;在“On a picnic”中,学生们又可以交流食物、饮料、玩具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激发表达热情;在“At a New Year’s party”中,学生们可以互相祝福、欢歌笑语,感受节日的快乐和温馨。这是一次知识的归总、整合、分类、应用的过程,是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灵活使用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过程。
4.充分调动手段,掌控情绪的起点。对于起始阶段的学生来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多思考,多想招。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又能扎实地掌握知识、学得轻松快乐,学得自由奔放,学得自信洒脱。新教材版块的重置和调整,让教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教学第五单元“Look at me”(看我)Cartoon Time时。我首先采用了老师当模特,穿时尚服饰参加派对的环节,复习了书本上相关的衣物类单词,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的语言赞赏,并引导学生们讨论怎样称赞他人。可以是正视对方,目光肯定;可以是拍手鼓掌,表示赞许;还可以是翘起大拇指,表示欣赏。在此基础上,出示图片来讨论Cartoon Time中Mother Mouse为什么由happy到angry的情感变化,由此,让学生明白对他人进行及时而准确到位的赞赏是多么重要。最后,我设计了一个给Tim设计参加派对服饰并介绍的活动,老师像变魔术似地在孩子们面前用很短的时间剪裁出一套纸质的衣服。学生们的兴奋点被激活,大家跃跃欲试,纷纷挥舞手中的剪刀,灵巧而熟练地操作起来,又迫不及待地向同组成员展示和介绍。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真正体现了新教材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