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八正散;膀胱癌;化疗不良反应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0.026
中图分类号:R273.7;R259.9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0-0070-02
目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患者常会在12个月内复发[1]。膀胱灌注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但化疗药物的刺激会使患者出现尿频、尿急、血尿、低热、乏力、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灌注的顺利完成。2006年8月-2010年1月,笔者 应用八正散加味配合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32例,显示出该药可以预防吡柔吡星灌注导致的膀胱刺激征的发生,且肿瘤复发率较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对象为明确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均行尿道汽化电切术(TUR-BT术),心、肺、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排除有严重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患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合并除膀胱癌以外的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及需同时使用其他抗肿瘤药物、免疫调节剂和细胞因子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64例观察病例均为本院肿瘤科门诊患者。其中,男49例,女15例;年龄45~82岁,平均(61.8±9.2)岁;膀胱单发肿瘤55例,多发肿瘤9例;首次手术患者58例,复发后再次手术患者6例;移行上皮癌57例,低分化腺癌4例,黏液腺癌3例;临床分期:Ta期26例,T1期24例,T2期8例,T3期6例;肿瘤分级:G1 26例,G2 28例,G3 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及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64例患者均于TUR-BT术1~2周后采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30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膀胱灌注,保留1 h,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8次。治疗组灌注同时应用中药治疗,并维持2年。对照组在前8周观察期结束并评价疗效后接受中药治疗,维持2年。中药以八正散加味,根据临床辨证随证加减。基本方:瞿麦10 g,萹蓄10 g,车前子(包)15 g,海金砂20 g,萆薢10 g,滑石(包)10 g,甘草10 g,灯心草8 g,白英20 g,半枝莲20 g,黄芪30 g,当归15 g,仙鹤草15 g,白茅根15 g。瘀血疼痛者加蒲黄10 g、五灵脂10 g;夜尿多者加乌药10 g、益智仁20 g;食欲不振者加木香10 g、砂仁10 g;肉眼血尿者加三七粉(冲服)3 g。中药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服1次。前8周每周复诊1次,8周后根据临床症状适当延长复诊时间,每年服中药时间>10个月者纳入统计。
1.4 观察项目
观察灌注后患者尿路刺激症状、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及骨髓抑制等不了良反应,检测尿常规、血常规,均每周复查及评价1次,观察至第8周。患者术后第1年内每3个月、第2年内每6个月行膀胱镜检查,观察患者的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中1例因未坚持中药治疗,对照组中1例因未完成膀胱灌注脱落,可评价病例62例。治疗8周时,2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尿常规异常、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及骨髓抑制等,其中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尿常规异常、低热、乏力、食欲不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肿瘤复发率
随访2年,其中1例在6个月后复发,2例分别在14、18个月复发,1年复发率1.6%,2年复发率3.2%。
3 讨论
浅表性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常用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或免疫制剂预防膀胱癌的复发及癌肿发展。目前膀胱灌注常用药物包括卡介苗、吡柔比星、丝裂霉素等,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2],严重者可影响灌注治疗的顺利进行。我们选用八正散加味预防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收到满意疗效。
八正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膀胱湿热引起的淋证。现代研究表明,八正散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淋球菌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泌尿系感染及缓解膀胱刺激症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去掉不宜长期服用的木通、大黄,结合灌注后患者的临床特点,加黄芪、当归益气活血,白茅根、仙鹤草凉血止血,加白英、半枝莲解毒抗癌,缓解不良反应的同时获得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
本观察结果表明,八正散加味对膀胱灌注后出现的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以及尿常规异常、尿血、低热等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在结束膀胱灌注引起的急性不良反应的观察后,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药扶正抗癌治疗。结果经过2年的治疗和复查随访,患者1年复发率只有1.6%,2年复发率仅3.2%,明显低于文献报道术后40%~80%的患者在1年内复发[1],应用各种药物灌注后2年复发率也在12%~14%[4]。但由于患者均要求中医治疗,针对复发率没有能够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尚不能对八正散加味配合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肿瘤复发做出肯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陈梓甫.表浅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 18(5):257-258.
[2] Kuroda K, Ishii N, Fukasawa K, et al. Short-term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of pirarubicin (THP) in prophylatic treatment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J]. Hinyokika Kiyo,1998,44(8):547-552.
[3] 李昌勤,于海林,康文艺.八正散的现代临床应用概述[J].中成药,2010, 32(5):840-844.
[4] 张钊华,宋桂敏,高波.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后药物膀胱内灌注复发率比较[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5):89-91.
(收稿日期:2013-03-27,编辑:蔡德英)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0.026
中图分类号:R273.7;R259.9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0-0070-02
目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患者常会在12个月内复发[1]。膀胱灌注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但化疗药物的刺激会使患者出现尿频、尿急、血尿、低热、乏力、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灌注的顺利完成。2006年8月-2010年1月,笔者 应用八正散加味配合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32例,显示出该药可以预防吡柔吡星灌注导致的膀胱刺激征的发生,且肿瘤复发率较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对象为明确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均行尿道汽化电切术(TUR-BT术),心、肺、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排除有严重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患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合并除膀胱癌以外的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及需同时使用其他抗肿瘤药物、免疫调节剂和细胞因子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64例观察病例均为本院肿瘤科门诊患者。其中,男49例,女15例;年龄45~82岁,平均(61.8±9.2)岁;膀胱单发肿瘤55例,多发肿瘤9例;首次手术患者58例,复发后再次手术患者6例;移行上皮癌57例,低分化腺癌4例,黏液腺癌3例;临床分期:Ta期26例,T1期24例,T2期8例,T3期6例;肿瘤分级:G1 26例,G2 28例,G3 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及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64例患者均于TUR-BT术1~2周后采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30 m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膀胱灌注,保留1 h,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8次。治疗组灌注同时应用中药治疗,并维持2年。对照组在前8周观察期结束并评价疗效后接受中药治疗,维持2年。中药以八正散加味,根据临床辨证随证加减。基本方:瞿麦10 g,萹蓄10 g,车前子(包)15 g,海金砂20 g,萆薢10 g,滑石(包)10 g,甘草10 g,灯心草8 g,白英20 g,半枝莲20 g,黄芪30 g,当归15 g,仙鹤草15 g,白茅根15 g。瘀血疼痛者加蒲黄10 g、五灵脂10 g;夜尿多者加乌药10 g、益智仁20 g;食欲不振者加木香10 g、砂仁10 g;肉眼血尿者加三七粉(冲服)3 g。中药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服1次。前8周每周复诊1次,8周后根据临床症状适当延长复诊时间,每年服中药时间>10个月者纳入统计。
1.4 观察项目
观察灌注后患者尿路刺激症状、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及骨髓抑制等不了良反应,检测尿常规、血常规,均每周复查及评价1次,观察至第8周。患者术后第1年内每3个月、第2年内每6个月行膀胱镜检查,观察患者的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中1例因未坚持中药治疗,对照组中1例因未完成膀胱灌注脱落,可评价病例62例。治疗8周时,2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尿常规异常、低热、乏力、食欲不振及骨髓抑制等,其中膀胱刺激症状、血尿、尿常规异常、低热、乏力、食欲不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肿瘤复发率
随访2年,其中1例在6个月后复发,2例分别在14、18个月复发,1年复发率1.6%,2年复发率3.2%。
3 讨论
浅表性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常用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或免疫制剂预防膀胱癌的复发及癌肿发展。目前膀胱灌注常用药物包括卡介苗、吡柔比星、丝裂霉素等,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2],严重者可影响灌注治疗的顺利进行。我们选用八正散加味预防膀胱灌注的不良反应收到满意疗效。
八正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膀胱湿热引起的淋证。现代研究表明,八正散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淋球菌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泌尿系感染及缓解膀胱刺激症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去掉不宜长期服用的木通、大黄,结合灌注后患者的临床特点,加黄芪、当归益气活血,白茅根、仙鹤草凉血止血,加白英、半枝莲解毒抗癌,缓解不良反应的同时获得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
本观察结果表明,八正散加味对膀胱灌注后出现的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以及尿常规异常、尿血、低热等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在结束膀胱灌注引起的急性不良反应的观察后,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药扶正抗癌治疗。结果经过2年的治疗和复查随访,患者1年复发率只有1.6%,2年复发率仅3.2%,明显低于文献报道术后40%~80%的患者在1年内复发[1],应用各种药物灌注后2年复发率也在12%~14%[4]。但由于患者均要求中医治疗,针对复发率没有能够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尚不能对八正散加味配合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肿瘤复发做出肯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陈梓甫.表浅膀胱癌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 18(5):257-258.
[2] Kuroda K, Ishii N, Fukasawa K, et al. Short-term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of pirarubicin (THP) in prophylatic treatment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J]. Hinyokika Kiyo,1998,44(8):547-552.
[3] 李昌勤,于海林,康文艺.八正散的现代临床应用概述[J].中成药,2010, 32(5):840-844.
[4] 张钊华,宋桂敏,高波.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后药物膀胱内灌注复发率比较[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5):89-91.
(收稿日期:2013-03-27,编辑:蔡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