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分工与发展,男子作为劳动力在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社会也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逐渐转变。男性作为主要劳动力,其家庭和社会责任越来越高,相应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而女性被压迫的趋势也越来越重,长时间演变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情况,三从四德成为中国古代女性的枷锁。而到了十九世纪,随着中国封锁的大门被迫打开,女性意识才开始觉醒,新文化运动中萌发的男女平等的新思想无疑是一股清流,输向中国社会。但是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直到今天,男性和女性的社会地位仍然存在不平等的现象。本文将从中西方女性的社会地位,社会意识以及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展开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女性;社会地位;角色意识;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4-0059-03
1、引言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始终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并且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传统的思想观念仍然对现代社会有着一定的影响。随着近代社会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一些思想运动,和思想观念盛行。男女平等的观念也被一些接受新式教育的年轻人所接受,然而这些人并不能改变在中国已经盛行几千年的思想文化。直到如今,重男轻女,大男子主义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这也对中国女性的职业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女性自身素养的提高,女性在社会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
2、女性和社会性别
2.1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产生了社会性别这个概念,它作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对女性反压迫,反传统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社会性别,顾名思义,是指人的生物性别在社会方面的认可与影响。这就表明,男女所承担的性别角色,并不仅仅是由生理上的差异决定的,而更多的部分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包括自己的家人亲戚,周边的同事朋友,和一般的社会机构,法律机关等等的认定。社会性别是在本质上反映社会关系,它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研究和提出后,逐渐演变成进行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的有利分析工具,也是女权运动发展和研究的重要范畴。
2.1.1美国女权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
在十八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女性主义开始萌芽,女性开始为自己争取一些权利开始抗争和奋斗,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受教育权利,财产和遗产的继承权利等来谋求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贝蒂.弗里丹是倡导女权运动的重要人物,她为全国女性运动这个组织起草了章程。第一次的女权运动是以美国白人女性为主,并且大多为中产阶级女性。她们为了争取更多的社会地位和权益进行奋斗,并且提出家庭不是终点的口号。女权运动的发起受到美国女性的认同与响应,大学课堂上的女性增长的数量很多,关于女性视野的杂志和书籍也受到了热拥。更令人欣慰的是词典上也多了一些关于女权运动的词语。
经过了七十二年的努力,美国国会通过了《第十九条修正案》,这部法案中包括关于赋予美国女性选举权的相关内容,美国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也被画上圆满的句号。
2.1.2美国女权运动发展的第二阶段,
女权运动的第二阶段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是此时的女权运动遭遇了瓶颈时期,在第一次女权运动中,女性争取到了一些权利,但是到了第二阶段女性的女权运动则比较迷茫。除此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对女权运动产生一定的冲击,女性不能够上战场打仗,只能在家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家用电器在人们生活中开始应用,这就大大的解放了妇女劳动力,而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部分工作需要妇女的参加。最重要的是服务行业的兴起,更加的凸显出女性角色的重要性,妇女的地位进一步的得到提高。
2.1.3美国女权运动发展的第三阶段,
女权运动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这次的女权运动被称为新女权运动,在这期间也发生了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此时的美国女性受教育水平和程度都有了大大的提高,女性本身的自我素质和竞争力都在增强。同样,时代背景对女权运动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二战之后,美国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经济也在恢复和发展,服务行业和领域都在增加,这就使社会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岗位都有所增加,男性劳动力不足以承担工作的全部内容,女性出去工作一方面可以分担家庭负担和开支,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我价值,提高社会地位。不同阶层的女性也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岗位,比如说普通的女性承担着在工厂劳动力的角色,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则可以承担一些更高的职位,甚至有些可以承担管理岗位,这是女权运动的一大突破。第三阶段的女权运动和之前相比,更加的成熟有目标,涉及的方面也更加的广泛,多元化。
美国历史上的这三次女权主义运动,在美国的思想,文化,社会,以及经济,政治等方面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女权主义观念也深入人心,不仅仅在法律制度层面做出改变,而且在美国人的生活观念,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方面都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对其他国家的女权运动发展也产生重大的指导意义。
2.2中西方社会性别比较,
中西方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普遍存在着对性别角色差异的看法。然而,中西方的历史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在某些方面,中西方的社会性别的差异又有所不同。比如说,在早期,中西方女性的家庭角色和地位都是相同的,男尊女卑,以男人為主,女人在家相夫教子。而在工业革命之后,美国的工业发展速度飞快,这也为女人提供工作岗位和需要。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可以随之提高。但是在我国,女权主义运动发展滞后,所以我国的社会性别研究也较晚。与欧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社会性别研究和妇女学不是从国内自身发端的,而是从海外出现的。一九九五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社会性别和妇女学这些字眼才在中国妇女活动中得到广泛的传播。然而,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另一方面,中国学者对社会性别的研究还存在局限性等,中国的社会性别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中西方女性角色意识
3.1女性意识与定位,
女性意识,实际是相对于男性来说的,女性拒绝被男性传统的社会地位所压迫,质疑或拒绝男性权利。对女性自己本身的生理,心理,情感等增加关注,对女人本身价值的做出发现,体验和感悟。在妇女学中,“女性意识”和“女性自我意识”都是学者研究的重要方面,但是,相比前者是相对于男性的一种性别观念,女性自我意识更加的注重女性的自我感受,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实现自身的追求。长期以来,社会妇女受教育水平低,妇女的素质低下其实才是我国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根本原因。由于能力,受教育水平的受限制,和传统观念中的男尊女卑思想,使女性从心底处于自卑的状态。从而女性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
3.2中西方女性意识及角色定位比较,
中西方的历史发展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水平,女权主义运动发展程度不同,因此中西方在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角色的定位上有很多不同。
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女性始终崇尚温柔贤惠,端庄大方,三从四德,含蓄内敛。在家从父,出门从夫,夫死从子也一直是中国女性遵从的目标。从五四运动以来,男女平等的观念开始流入中国社会。而受到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开展和宣传的影响,中国女性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反抗父权社会的压迫,开始来追求自由,自我独立和自我价值。
但是相比较,西方女性更加的大胆坚强,在遇到困难时,拥有挑战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更加的独立,自强,追求自由。西方女性的自我意识很强,追求自由的意识也更为强烈。所以对家庭的依赖性也不像中国女性那么强烈,这些都和西方国家社会平等,民权主义的这些运动的发展和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对比中西方,中国的女性意识发展是由被压迫,被拘束而走向反压迫,走向对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接受。而西方女性则是走在发展先列,走在时代前沿,争取更多的女性权利和社会地位,大胆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美国女性通过爆发三次女权主义运动来实现自我权利的争取,而中国女性则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斗争与反抗。
4、女性职业发展比较
4.1市场性别分工与职业发展,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别方面的不同,所以两者的社会地位也不同。在早期社会,男性承担更多的劳动力工作,而女性则承担产品的再加工,纺布织布等。而在当时社会,劳动力的发展作用更大,所以男性的社会地位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
由此可见,性别分工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比如,男女之间生理上的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加具有体力上的优势;再者,女性由于承担繁衍哺育下一代的任务,所以女性的工作时间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女性一般承担着照顾家庭的任务,而男性承担着外出劳动的工作。
4.2市场性别分工的定义,
在现代社会,关于性别分工的合理化问题,更需要得到关注和完善。我国的性别分工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支撑市场性别分工的科学化合理化分配的地步。但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速度飞快,我国的就业机制也必须可以跟得上发展,能够满足社会市场化的步伐。女性也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之一,她们所承担的任务与责任也不仅仅是局限于挣零花钱,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也在承担家庭责任,分担家庭的负担。
4.3市场分工制度的影响,
原始的社会劳动分工,即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主要从事家庭手工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生产。而男性则是从事直接获取原材料的劳动,因此男性劳动力也显得尤为重要。在二战过后,工业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作岗位使得女性也能够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而如今,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单独的男性劳动力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并且,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使其能够驾驭更好的职位和工作岗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职业更适合女性劳动力,月嫂,保姆等等。女性凭借自己的感性思维,细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特点具备的一些优势也能够彰显出来。不仅如此,女性的一些政治权利的获得,也能够为女性争取一定的权益。比如在二零一六年希拉里参与了美国总统的候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仍然是男女平等,社会性别角色等意识的进步。但是,目前在中国社会,女性在职场上相比男性还是有一定的弱势,比如说,怀孕期,哺育期,产假等,一般女性职工对家里的照顾比较多,在出差加班方面也会有所顾及。所以一些企业还是会更青睐于男性职工。
5、中西方女性职业发展观念比较
在之前的印象中,女性的职业选择大多起辅助作用,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是自己赚个零花钱,补贴家用等。在西方国家,人们把婚姻关系到看成是一种生活伙伴,不一定是一方供养一方,而是双方的经济独立与互不相欠。因此西方女性的职业素养也不得不有所提高,来满足自己的职业观念与职业信仰。女性的思想也比较开放,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也较高,所以也会造成西方女性社会地位更高的印象。但其实,西方女性的这种追求也会造成拜金主义等一些诟病,当然这些也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因为男性劳动力也有一些独特的弊病。
与西方女性相对比,东方女性的社会性别观念不是很强烈,东方女性的竞争力对自我的期望值也不是很高。在婚姻关系中,也比较遵循于男性占主导和强势,女性偏弱势的局面。但是在现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女性也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6、结束语
在中西方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女性的社会观念和意识都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新思想潮流的引导下,女性都在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与社会地位而奋斗。不管是过去美国的三次女权主义运动,还是中国的五四运动,但是比较客观的原因还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妇女劳动力在家庭中得到一定的解放。也是工业化,科技化的进行使得更多的工作岗位被提供,更多的职业被需求。女性的角色意识越来越强,妇女学和社会性别研究也开始被逐渐的接受和研究。这对女性的职业发展也会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女性能够在正确的找准自己的社会地位,角色定位,不仅可以使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追求的目标也能够得以实现,还可以促进社會的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昕. 中西方文学中女性解放主题的比较[D].辽宁大学,
[2] 徐清. 当代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赛珍珠[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杨俊霞. 简评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 胡桂香.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与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5] 宁大治. 中西方女性文学发展之比较[J]. 理论界,
[6] 董晓璐. 中西方女性主义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高校性别教育的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女性;社会地位;角色意识;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4-0059-03
1、引言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始终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并且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传统的思想观念仍然对现代社会有着一定的影响。随着近代社会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一些思想运动,和思想观念盛行。男女平等的观念也被一些接受新式教育的年轻人所接受,然而这些人并不能改变在中国已经盛行几千年的思想文化。直到如今,重男轻女,大男子主义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这也对中国女性的职业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女性自身素养的提高,女性在社会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
2、女性和社会性别
2.1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产生了社会性别这个概念,它作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对女性反压迫,反传统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社会性别,顾名思义,是指人的生物性别在社会方面的认可与影响。这就表明,男女所承担的性别角色,并不仅仅是由生理上的差异决定的,而更多的部分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包括自己的家人亲戚,周边的同事朋友,和一般的社会机构,法律机关等等的认定。社会性别是在本质上反映社会关系,它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研究和提出后,逐渐演变成进行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的有利分析工具,也是女权运动发展和研究的重要范畴。
2.1.1美国女权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
在十八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女性主义开始萌芽,女性开始为自己争取一些权利开始抗争和奋斗,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受教育权利,财产和遗产的继承权利等来谋求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贝蒂.弗里丹是倡导女权运动的重要人物,她为全国女性运动这个组织起草了章程。第一次的女权运动是以美国白人女性为主,并且大多为中产阶级女性。她们为了争取更多的社会地位和权益进行奋斗,并且提出家庭不是终点的口号。女权运动的发起受到美国女性的认同与响应,大学课堂上的女性增长的数量很多,关于女性视野的杂志和书籍也受到了热拥。更令人欣慰的是词典上也多了一些关于女权运动的词语。
经过了七十二年的努力,美国国会通过了《第十九条修正案》,这部法案中包括关于赋予美国女性选举权的相关内容,美国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也被画上圆满的句号。
2.1.2美国女权运动发展的第二阶段,
女权运动的第二阶段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是此时的女权运动遭遇了瓶颈时期,在第一次女权运动中,女性争取到了一些权利,但是到了第二阶段女性的女权运动则比较迷茫。除此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对女权运动产生一定的冲击,女性不能够上战场打仗,只能在家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家用电器在人们生活中开始应用,这就大大的解放了妇女劳动力,而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部分工作需要妇女的参加。最重要的是服务行业的兴起,更加的凸显出女性角色的重要性,妇女的地位进一步的得到提高。
2.1.3美国女权运动发展的第三阶段,
女权运动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这次的女权运动被称为新女权运动,在这期间也发生了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此时的美国女性受教育水平和程度都有了大大的提高,女性本身的自我素质和竞争力都在增强。同样,时代背景对女权运动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二战之后,美国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经济也在恢复和发展,服务行业和领域都在增加,这就使社会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岗位都有所增加,男性劳动力不足以承担工作的全部内容,女性出去工作一方面可以分担家庭负担和开支,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我价值,提高社会地位。不同阶层的女性也都能够得到不同的岗位,比如说普通的女性承担着在工厂劳动力的角色,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则可以承担一些更高的职位,甚至有些可以承担管理岗位,这是女权运动的一大突破。第三阶段的女权运动和之前相比,更加的成熟有目标,涉及的方面也更加的广泛,多元化。
美国历史上的这三次女权主义运动,在美国的思想,文化,社会,以及经济,政治等方面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女权主义观念也深入人心,不仅仅在法律制度层面做出改变,而且在美国人的生活观念,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方面都产生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对其他国家的女权运动发展也产生重大的指导意义。
2.2中西方社会性别比较,
中西方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普遍存在着对性别角色差异的看法。然而,中西方的历史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在某些方面,中西方的社会性别的差异又有所不同。比如说,在早期,中西方女性的家庭角色和地位都是相同的,男尊女卑,以男人為主,女人在家相夫教子。而在工业革命之后,美国的工业发展速度飞快,这也为女人提供工作岗位和需要。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可以随之提高。但是在我国,女权主义运动发展滞后,所以我国的社会性别研究也较晚。与欧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社会性别研究和妇女学不是从国内自身发端的,而是从海外出现的。一九九五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社会性别和妇女学这些字眼才在中国妇女活动中得到广泛的传播。然而,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另一方面,中国学者对社会性别的研究还存在局限性等,中国的社会性别研究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中西方女性角色意识
3.1女性意识与定位,
女性意识,实际是相对于男性来说的,女性拒绝被男性传统的社会地位所压迫,质疑或拒绝男性权利。对女性自己本身的生理,心理,情感等增加关注,对女人本身价值的做出发现,体验和感悟。在妇女学中,“女性意识”和“女性自我意识”都是学者研究的重要方面,但是,相比前者是相对于男性的一种性别观念,女性自我意识更加的注重女性的自我感受,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实现自身的追求。长期以来,社会妇女受教育水平低,妇女的素质低下其实才是我国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根本原因。由于能力,受教育水平的受限制,和传统观念中的男尊女卑思想,使女性从心底处于自卑的状态。从而女性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
3.2中西方女性意识及角色定位比较,
中西方的历史发展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水平,女权主义运动发展程度不同,因此中西方在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角色的定位上有很多不同。
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女性始终崇尚温柔贤惠,端庄大方,三从四德,含蓄内敛。在家从父,出门从夫,夫死从子也一直是中国女性遵从的目标。从五四运动以来,男女平等的观念开始流入中国社会。而受到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开展和宣传的影响,中国女性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反抗父权社会的压迫,开始来追求自由,自我独立和自我价值。
但是相比较,西方女性更加的大胆坚强,在遇到困难时,拥有挑战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更加的独立,自强,追求自由。西方女性的自我意识很强,追求自由的意识也更为强烈。所以对家庭的依赖性也不像中国女性那么强烈,这些都和西方国家社会平等,民权主义的这些运动的发展和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对比中西方,中国的女性意识发展是由被压迫,被拘束而走向反压迫,走向对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接受。而西方女性则是走在发展先列,走在时代前沿,争取更多的女性权利和社会地位,大胆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美国女性通过爆发三次女权主义运动来实现自我权利的争取,而中国女性则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斗争与反抗。
4、女性职业发展比较
4.1市场性别分工与职业发展,
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别方面的不同,所以两者的社会地位也不同。在早期社会,男性承担更多的劳动力工作,而女性则承担产品的再加工,纺布织布等。而在当时社会,劳动力的发展作用更大,所以男性的社会地位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
由此可见,性别分工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比如,男女之间生理上的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加具有体力上的优势;再者,女性由于承担繁衍哺育下一代的任务,所以女性的工作时间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女性一般承担着照顾家庭的任务,而男性承担着外出劳动的工作。
4.2市场性别分工的定义,
在现代社会,关于性别分工的合理化问题,更需要得到关注和完善。我国的性别分工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支撑市场性别分工的科学化合理化分配的地步。但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速度飞快,我国的就业机制也必须可以跟得上发展,能够满足社会市场化的步伐。女性也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之一,她们所承担的任务与责任也不仅仅是局限于挣零花钱,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也在承担家庭责任,分担家庭的负担。
4.3市场分工制度的影响,
原始的社会劳动分工,即是男主外,女主内。女性主要从事家庭手工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生产。而男性则是从事直接获取原材料的劳动,因此男性劳动力也显得尤为重要。在二战过后,工业快速发展,大量的工作岗位使得女性也能够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而如今,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单独的男性劳动力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并且,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使其能够驾驭更好的职位和工作岗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职业更适合女性劳动力,月嫂,保姆等等。女性凭借自己的感性思维,细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特点具备的一些优势也能够彰显出来。不仅如此,女性的一些政治权利的获得,也能够为女性争取一定的权益。比如在二零一六年希拉里参与了美国总统的候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仍然是男女平等,社会性别角色等意识的进步。但是,目前在中国社会,女性在职场上相比男性还是有一定的弱势,比如说,怀孕期,哺育期,产假等,一般女性职工对家里的照顾比较多,在出差加班方面也会有所顾及。所以一些企业还是会更青睐于男性职工。
5、中西方女性职业发展观念比较
在之前的印象中,女性的职业选择大多起辅助作用,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是自己赚个零花钱,补贴家用等。在西方国家,人们把婚姻关系到看成是一种生活伙伴,不一定是一方供养一方,而是双方的经济独立与互不相欠。因此西方女性的职业素养也不得不有所提高,来满足自己的职业观念与职业信仰。女性的思想也比较开放,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也较高,所以也会造成西方女性社会地位更高的印象。但其实,西方女性的这种追求也会造成拜金主义等一些诟病,当然这些也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因为男性劳动力也有一些独特的弊病。
与西方女性相对比,东方女性的社会性别观念不是很强烈,东方女性的竞争力对自我的期望值也不是很高。在婚姻关系中,也比较遵循于男性占主导和强势,女性偏弱势的局面。但是在现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女性也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6、结束语
在中西方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女性的社会观念和意识都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新思想潮流的引导下,女性都在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与社会地位而奋斗。不管是过去美国的三次女权主义运动,还是中国的五四运动,但是比较客观的原因还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妇女劳动力在家庭中得到一定的解放。也是工业化,科技化的进行使得更多的工作岗位被提供,更多的职业被需求。女性的角色意识越来越强,妇女学和社会性别研究也开始被逐渐的接受和研究。这对女性的职业发展也会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女性能够在正确的找准自己的社会地位,角色定位,不仅可以使女性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追求的目标也能够得以实现,还可以促进社會的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昕. 中西方文学中女性解放主题的比较[D].辽宁大学,
[2] 徐清. 当代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赛珍珠[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杨俊霞. 简评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 胡桂香.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与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5] 宁大治. 中西方女性文学发展之比较[J]. 理论界,
[6] 董晓璐. 中西方女性主义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高校性别教育的启示[J]. 黑龙江高教研究